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4 毫秒
1.
目的 探讨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5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54例脑震荡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BORN-BE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连续监测患者开颅手术后双侧大脑半球脑电阻抗(CEI)扰动系数的变化。结果 手术前,观察组手术侧CEI扰动指数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非手术侧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12~14 d,观察组手术侧、观察组非手术侧与对照组CEI扰动指数,两两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组手术侧术后2~11 d CEI扰动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侧cei扰动系数术后2 d逐渐增加,术后4~7="" d达高峰,然后逐渐减低,至术后12="" d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侧CEI扰动系数异常波动共12例,CT示术区脑水肿11例;非手术侧CEI扰动系数异常波动共6例,CT示非手术区域脑水肿4例。结论 CEI扰动系数随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病程推移呈现动态变化,可动态评估患者脑水肿或血肿演变过程,指导临床颅内压处理方法的制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脑脓肿不同时期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2例脑脓肿的临床资料,依据病理分期及手术方式分为4组:化脓期引流术组14例,化脓期切除术组13例,脓肿形成期引流术组10例,脓肿形成期切除术组15例。术后随访60 d,分析各组疗效、病死率、复发率及术后住院天数、神经症状缓解时间。结果 4组性别比、年龄分布、入院GC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脓肿形成期切除术组中位住院天数较脓肿形成期引流术组明显延长(P<0.05),而与化脓期引流术组、化脓期切除术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化脓期引流术组病死率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4组术后复发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脓肿形成期切除术组中位神经症状缓解时间最短(P<0.05)。>结论 脓肿形成期引流术后住院天数较长,但神经症状缓解较快;化脓期出现脑疝征象时,应积极手术干预,必要时行去骨瓣减压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Ⅰ期手术与分期手术治疗颈椎骨折合并颈髓损伤的疗效差异。方法 2010年6月至2014年10月收治颈椎骨折合并颈髓损伤26例,其中16例采用Ⅰ期前后联合入路手术,10例采用分期手术(Ⅰ期后路减压+内固定手术、Ⅱ期前路椎间盘摘除+椎体固定术),以Frankel分级和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估脊髓功能,并计算改善率=(术后JOA评分-术前JOA评分)/(17-术前JOA评分)×100%。结果 两组手术前后Frankel分级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前JOA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2 d、3个月、6个月JOA评分较术前均明显增高(P<0.05),ⅰ期手术组增高更明显(>P<0.05);术后3、6个月,ⅰ期手术组改善率均明显高于分期手术组(>P<0.05)。>结论 Ⅰ期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颈椎骨折合并颈髓损伤,能及时、彻底地解除对脊髓压迫,恢复颈椎稳定性,缩短疗程,近期、远期疗效明显,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含量变化与颅脑损伤程度的关系。方法 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收治颅脑损伤患者254例,根据入院时GCS评分将其分为轻、中、重型三组,分别为82、88、84例;对照组为同期我院正常健康体检者85例。分别于伤后第1、3、5、7 d应用双抗体夹心酶标免疫法检测血清NSE的水平。结果 轻型组患者血清NSE水平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型组血清NSE水平明显高于轻型组(P<0.05),重型组明显高于中型组(>P<0.05)。>结论 血清的NSE含量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脑组织的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改良大骨瓣减压术对颅脑损伤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2010年8月至2013年6月行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颅脑损伤86例,实施改良大骨瓣减压术43例(观察组),实施传统大骨瓣减压术43例(对照组),所有患者术后随访2年。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GC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GCS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观察组不良预后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9.53%、9.3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9.77%、27.91%;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良大骨瓣减压术可显著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和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不同治疗方法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分流依赖性脑积水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557例aSAH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夹闭术治疗291例,血管内栓塞术治疗266例;另外,通过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并对符合标准的文献应用Review Manager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系统评价夹闭术和血管内栓塞术对aSAH患者术后分流依赖性脑积水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本组开颅夹闭术组分流依赖性脑积水发生率(46.7%,91/291)与血管内栓塞术组(53.3%,104/266)无显著差异(P>0.05);脑室内出血和急性脑积水对两种治疗方式术后分流依赖性脑积水发生率无显著影响(P>0.05)。Meta分析共纳入符合要求文献9篇包含5 093例患者,其中开颅夹闭术组3 340例,血管内栓塞术组1 612例。两组治疗方法术后分流依赖性脑积水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优势比(OR)=0.84;95%可信区间(CI)为0.64~1.12;P=0.24]。对于存在脑室内出血的aSAH患者,血管内栓塞术后发生分流依赖性脑积水的几率明显降低(OR=0.56;95% CI为0.35~0.90;P=0.02)。结论 对于存在脑室内出血的aSAH患者,建议行血管内栓塞术治疗,有助于降低术后分流依赖性脑积水的几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钛网修补颅骨缺损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87例颅骨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颅骨缺损修补时间分为早期修补组(3个月内修补)和晚期修补组(3个月后修补);观察两组颅骨修补术后6个月颅骨缺损综合征、局灶神经症状、心理障碍改善情况。结果 全部病例均一次修补成功。术后早期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个月,早期修补组和晚期修补组颅骨缺损综合征消失或明显改善分别为26例(83.9%)和12例(60.0%),局灶神经症状改善分别为9例(55.6%)和3例(20.0%),心理障碍明显改善分别为18例(85.7%)和14例(77.8%)。两组颅骨缺损综合征改善率、局灶神经症状改善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心理障碍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颅骨修补术更有利于颅骨缺损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在排除手术禁忌症的情况下,颅骨修补术应尽早进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微血管多普勒超声(MDU)监测在前交通动脉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动脉瘤104例,术中运用MDU监测55例(监测组),未采用MDU监测49例(未监测组)。结果 监测组住院时间[(14.3±5.7)d]与未监测组[(14.0±4.8)d]无统计学差异(P>0.05)。出院时,监测组预后良好率(94.5%,52/55)明显高于未监测组(75.5%,37/49;P<0.05)。>结论 MDU能在前交通动脉动脉瘤夹闭术中直接监测血管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能够发现血管是否发生痉挛、狭窄或闭塞,术中进行MDU监测,可有效降低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额部与顶部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钻孔部位的不同分为额部引流组(钻孔位置为患侧冠状缝前、中线旁开3.0 cm处;n=32)和顶部引流组(钻孔位置在顶结节稍前方;n=46)。结果 顶部引流组与额部引流组术后癫痫发作、硬膜下积液、颅内积气的发生率分别为15.2%和0、63.0%和34.4%、39.1%和1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顶部引流组和额部引流组血肿复发率分别为2.2%和0,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按GOS评分评估患者预后,额部引流组恢复良好29例(90.6%),中残3例(9.4%);顶部引流组恢复良好41例(89.1%),中残5例(10.9%);两组患者预后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额部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与顶部钻孔引流术相当,但前者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颈动脉内膜斑块剥脱术(CEA)与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数据库,收集CEA与CAS治疗颈动脉狭窄的随机对照研究,应用Stata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12项研究,共7 40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术后30 d,CAS组卒中和死亡联合事件发生率(OR=1.51,95% CI为1.23~1.84;P<0.001)、任意卒中事件发生率(or ci为1.18~1.83;P<0.001)均明显高于cea组;而心肌梗死发生率(or ci为0.28~0.75;p="0.002)、颅神经损伤发生率(OR=0.08,95%" ci为0.04~0.14;P<0.001)均明显低于cea组。两组致残性卒中和死亡联合事件发生率(or ci为0.93~1.77;p="0.13)、病死率(OR=1.52,95%" ci为0.96~2.41;p="0.07)、致残性卒中发生率(OR=1.16,95%" ci为0.79~1.71;p="0.46)无明显差异。结论 CAS治疗颈动脉狭窄短期安全性和有效性与CEA类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颈动脉狭窄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6年2月至2015年7月采用颈动脉内膜斑块剥脱术(CEA)治疗颈动脉狭窄18例,所有病人均经颅脑多普勒超声检查或MRA筛选,头颈部CTA或DSA确诊,均在全麻下进行CEA。结果 术后临床症状改善17例,1例术后6 d死于大面积脑梗死。术后17例随访1~24个月,2例手术部位再狭窄(其中1例因反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行支架治疗好转);3例仍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保守治疗后好转;其余12例无明显并发症,恢复良好。结论 CEA是治疗颈动脉狭窄安全、有效的方法,对防治缺血性脑卒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一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伴对侧颈内动脉闭塞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围手术期并发症及近远期疗效;并比较术前及术后3个月颈部及大脑中动脉血管血流峰值。结果即刻成功率为100%,术后患者脑缺血症状均得到改善,围手术期无病例死亡或缺血性脑卒中等严重并发症发生,仅有1例出现皮下血肿、1例出现短暂声音嘶哑,经积极治疗后均好转。随访率100%,随访时间6~61(32.5±17.2)个月。患者均无术侧颈动脉再狭窄,其中1例再发对侧缺血性脑卒中。术后患者颈动脉血流峰值及大脑中动脉收缩期血流峰值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一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伴对侧颈动脉闭塞的高危患者,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具有满意的围手术期结果和较好的远期脑卒中预防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异丙酚和咪唑安定诱导麻醉对颅内肿瘤手术病人脑血流动力学及颅内压(ICP)的影响。方法 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开颅手术治疗颅内肿瘤100例,其中50例(对照组)诱导麻醉采用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2 mg/kg)+舒芬太尼(0.3 μg/kg)+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2 mg/kg),50例(观察组)诱导麻醉采用静脉注射异丙酚(2 mg/kg)+舒芬太尼(0.3 μg/kg)+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2 mg/kg)。①麻醉诱导前、诱导后即刻、插管前、插管后2 min、插管后6 min及插管后10 min监测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ICP。②插管后5 min、切开硬膜、切除肿瘤后30 min、手术结束时及拔管时监测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及脑动静脉血氧分压差(Da-jvO2)。结果 ①插管后6 min、插管后10 min,两组HR均明显降低(P<0.05);插管前两组SBP、DBP均明显降低(P<0.05)。插管后2 min,观察组SB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ICP均无明显变化(P>0.05)。②观察组切开硬膜、切除肿瘤后30 min、手术结束时SjvO2水平较插管后5 min明显增高(P<0.05),而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切开硬膜、切除肿瘤后30 min、手术结束时Da-jvO2水平较插管后5 min明显降低(P<0.05),而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异丙酚与咪唑安定均对颅内肿瘤手术病人ICP无明显影响;但是可改善脑血流动力学,而且咪唑安定对SjvO2和Da-jvO2水平的改善明显优于异丙酚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以脑电双频指数(BIS)指导用药在颅脑手术麻醉中的作用。方法20例择期行脑肿瘤切除手术病人,随机分为2组,每组10例。对照组采用靶控输注(TCI),维持异丙酚血浆靶浓度为2.0μg/ml;BIS组根据BIS值调整麻醉深度,保持BIS值为50。监测心电图(ECG)、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及BIS值。分别在麻醉前(T1)和手术中(T2)各取血8ml,用放免分析法测定血糖、血管紧张素I(AngI)。记录各组药物用量及术毕停药到清醒时间。结果两组病人MAP、HR、SpO2均保持平稳。与麻醉前相比,两组病人术中血糖及AngI水平均明显上升(P〈0.05),但组问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BIS组药物用量及停药到清醒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BIS作为反馈调控能减少麻醉维持中麻醉药物用量,有利于手术效果和病情变化的准确判断。  相似文献   

15.
We sought to investigate whether carotid endarterectomy (CEA) can achieve long-term cerebral hemodynamic improvement and reduce recurrence of cerebral ischemic events in symptomatic and asymptomatic patients with severe (>70%)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contralateral to carotid occlusion (CO). Thirty-nine patients with severe carotid lesion contralateral to CO were studied before (1 day) and after CEA (at 7 days, 1, 3 and 6 months, and then yearly thereafter). Collateral flow and cerebral vasomotor reactivity (VMR) were assessed by transcranial Doppler sonography (TCD). A total of 32 unoperated patients with severe carotid lesion contralateral to CO, who were comparable with respect to age and sex, served as a control group. The average period of TCD follow-up was 10 years and was obtained in all patients; during this period, major clinical events (stroke,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death) were also recorded. The proportion of patients with collateral flow via the an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from 61.5% before to 89.7% after CEA (P = 0.01). Cerebral VMR ipsilateral to CO improved in 85.7% of patients (30 of 35) within 30 days of CEA, and in all patients within 90 days. No significant spontaneous VMR recovery was recorded i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he initial recovery, no significant change in VMR was observed in the surgical group or the control group during the follow-up. In conclusion,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carotid stenosis, CEA contralateral to symptomatic and asymptomatic CO determines a durable cerebral hemodynamic improvement not only on the side of the CEA but also on the contralateral side, with no difference between symptomatic and asymptomatic patients.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颈动脉内膜斑块剥脱术(CEA)中不同麻醉技术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312例需行CEA患者,依据麻醉方法分为4组:Ⅰ组,46例,常规全麻;Ⅱ组,53例,在Ⅰ组基础上,气管插管前用2%利多卡因5 ml行喉及气管内表麻2 min后插管;Ⅲ组,101例,在Ⅱ组基础上,在手术开始前用0.25%罗哌卡因行患侧颈丛神经阻滞;Ⅳ组,112例,在Ⅲ组基础上,术中暴露颈动脉后用1%利多卡因1 ml行颈动脉窦浸润麻醉。分析4组进入手术室(T0)、诱导气管插管成功后1 min(T1)、颈动脉阻断即刻(T2)、颈动脉松开即刻(T3)、术毕拔管(T4)和术毕1 h(T5)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变化以及术中不良事件、术后并发症、麻醉药物用量差异。结果 与Ⅱ~Ⅳ组相比,Ⅰ组T1和T4时刻HR和MAP明显升高(P<0.05),术中血压增高、心动过速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Ⅰ、Ⅱ组异丙酚和瑞芬太尼用量、病人清醒视觉模拟疼痛量表评分明显高于Ⅲ、Ⅳ型(P<0.05)。Ⅳ组术中心动过缓和低血压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余3组(P<0.05)。结论 CEA患者采用全麻联合气管内表面麻醉、颈丛神经阻滞或颈动脉窦阻滞可以稳定该类病人术中的血流动力学,减少全麻药的用量,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啶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探讨其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40例颈动脉狭窄性病变患者分别于麻醉诱导前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0.40μg/kg(右美托咪啶组)或等量生理盐水(对照组),并记录给药前(T0)、气管插管前(T1)、气管插管后1min(T2)、显露颈动脉即刻(T3)、拔除气管插管前(T4)、拔除气管插管后1min(T5)时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麻醉药物剂量、麻醉恢复情况,以及围麻醉期血清TNF-α和IL-6表达变化。结果与T。时相比,右美托咪啶组患者其余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和心率降低(均P〈0.05),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剂量明显减少(均P〈0.05),意识恢复时间和拔除气管插管时间缩短(均P〈0.05),呛咳、躁动和术后寒战等不良反应轻微(均P〈0.05)。术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和IL-6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以对照组显著。结论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啶联合全身麻醉,围麻醉期可维持更平稳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减少麻醉药物剂量,麻醉复苏迅速且平稳,安全性和有效性良好,并可抑制TNF-α和IL-6等炎性因子的释放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手术技巧,提高手术疗效,降低术中不良事件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共53例颈动脉狭窄患者,右侧狭窄26例、左侧15例、双侧12例;中度狭窄(30%~69%)35例、重度狭窄(70%~99%)16例、完全闭塞2例。结果其中50例单纯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2例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联合动脉瘤夹闭术、1例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后管腔狭窄者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并支架取出术。术后颈部CTA及灌注成像提示颈动脉血管形态良好、血流通畅,脑组织灌注不同程度改善。随访3~24个月,1例因心肌梗死死亡、2例术侧颈部皮肤麻木、1例声音嘶哑、3例仍有轻度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无脑卒中病例。结论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性病变安全、有效的外科方法,正确选择手术适应证及娴熟的手术技巧是保证手术成功、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复合手术技术在复杂颈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疾病中的应用,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12例因颈动脉闭塞和颈动脉串联性病变施行复合手术患者之临床资料,初步分析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8例颈动脉闭塞患者,7例实现血管再通;4例颈动脉串联性病变患者,均实现血管再通。术后无一例发生脑卒中或死亡。结论采用复合手术技术治疗颈动脉闭塞和串联性病变疗效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推荐开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多参数监测在颈动脉内膜斑块剥脱术(CEA)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21年12月在多参数联合监测下实施CEA治疗的75例颈动脉狭窄的临床资料。术中应用颈内动脉返流压及体感诱发电位、运动诱发电位监测。结果 72例返流压≥25 mmHg,3例<25 mmHg;58例体感诱发电位无明显变化,2例轻度降低复通后好转,6例下降超过50%但恢复,5例下降超过50%未恢复,4例下降超过75%未恢复。术中5例使用转流管。术后发生脑卒中2例,未发生栓塞事件。术后1周内复查颈动脉CTA显示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均通畅,1例颈外动脉闭塞,1例颈外动脉血栓形成并管腔重度狭窄。术后随访3个月~5年,末次随访GOS评分5分74例,3分1例。结论 CEA是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方法,术中联合监测颈动脉返流压、体感诱发电位和运动诱发电位,是可行的、有效的,可提高CEA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