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干眼是眼科常见的一种功能障碍性疾病,由多因素诱导发病,其发病机制复杂,治疗周期长,有降低视力及威胁患者身心健康的风险,因此,干眼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国际上对于干眼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新药研发也在大力推进,但目前国内外关于干眼的治疗药物及物理治疗通常以减轻干眼不适症状为主,无法达到消除的效果,其治疗仍面临着很大挑战,更加简、便、廉、效的干眼治疗手段存在很大的研发空间。失眠及焦虑、抑郁之间互为因果,均为干眼的独立危险因素,促进干眼发病及加重干眼病情。针灸对失眠、焦虑抑郁等精神情志疾病具有良好疗效,同时也广泛应用于各类型干眼的治疗。笔者挖掘各种针刺疗法治疗干眼的最新临床和基础研究经验,发现新型腹针疗法在治疗合并失眠、焦虑抑郁相关的干眼中具有良好前景,故在此进行理论探讨和对目前研究情况进行小结,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干眼发病机制及针刺治疗干眼的作用机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苗医挑刺配合烟油抹搽疗法与常规西医疗法治疗水液缺乏型干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干眼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方法,治疗组予苗医挑刺配合烟油抹搽疗法,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眼部症状评分及泪液分泌量测定、泪膜破裂时间、角膜上皮荧光染色。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有效率为73. 3%,优于对照组的46. 7%(P 0. 05)。结论:苗医挑刺配合烟油抹搽疗法治疗水液缺乏型干眼疗效优于常规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3.
干眼影响人们的工作学习,发病呈上升趋势,目前尚无有针对性的疗法,探究有效的治疗方法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针刺治疗干眼在临床上取得满意疗效,其机制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现对干眼的实验模型及针刺治疗进行综述,系统介绍动物实验研究的造模方法、常见分类以及针刺对干眼动物模型的影响,以期对针刺治疗干眼的实验研究及机理研究提供参考和思路。  相似文献   

4.
干眼是眼科常见病。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发病率处于逐年上涨的趋势。超声雾化疗法是古代熏蒸疗法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一种外治法。它可以直接、持续、全面地作用于患者眼睑和角结膜,并深入眼表组织,有效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在干眼的治疗上取得显著疗效,且有不良反应小、起效快、无痛苦、使用方便等优点,已成为干眼研究和治疗的热点。超声雾化治疗干眼既可以单独使用不同药物,也可以联合物理疗法,灵活多变,根据不同病人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然而,目前多数临床研究报道只证明其疗效,却忽视了药物选择、制剂浓度、治疗时间、仪器温度等对疗效的影响。本文对近年来超声雾化治疗干眼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林国华教授为岭南火针疗法的代表传承人,他提出岭南火针临床应用以八纲辨证为主,同时结合经络辨证与脏腑辨证。认为干眼辨证可从肝肾两虚、心阴亏虚、气阴两虚3方面论治。他深入挖掘古籍内涵,结合临床实践,创立以"内承泣"穴为主穴并配合下泪点、大骨空、小骨空、少泽穴运用岭南火针点刺治疗干眼的独特疗法。本文从干眼的病因病机和岭南火针的特色入手,通过典型病案分析林教授的辨证思路和取穴特点,以期丰富干眼的临床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干眼是全球普遍存在的眼科疾患,其发病率与日俱增。目前干眼的治疗无论是药物还是手术,其临床效果并不尽如人意。针刺作为被国际认可的中医传统疗法,在国外的发展仍较局限。本文通过回顾性研究近10年针刺治疗干眼在国外的发展现状,进一步肯定其临床疗效,同时提出其发展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之处,以期促进针刺治疗干眼在国外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干眼是临床常见的眼表疾病,其患病率约5.00%~35.00%,以视力下降、干涩感、烧灼感、异物感为主要临床症状。目前尚无治愈该疾病的方法,其治疗目标主要为缓解干眼症状。临床上中医外治法治疗干眼具有效佳、简便、验廉的优势,适应范围广,患者依从性高。通过回顾近10年干眼的中医外治疗法发现,针灸、熏蒸、雾化、电离子导入及联合治疗等中医外治法干预,能有效促进泪腺代谢,增加泪液分泌及泪膜稳定,改善角膜状况,从而改善干眼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通过对中医外治疗法治疗干眼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干眼提供借鉴和参考,对探索更具有治疗前景的疗法提供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8.
干眼是眼科疾病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慢性眼表疾病,容易反复发作,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带来严重影响。中医针灸在治疗干眼方面发挥了其独特的优势,受到眼科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实验研究发现针灸能够抑制炎症因子促炎活性反应、增加泪腺中乙酰胆碱的含量、抑制泪腺组织细胞凋亡、促进泪液中黏蛋白表达、改善性激素水平及泪腺代谢,从而促进泪液分泌达到缓解干眼的效果;临床研究运用针法、灸法以及针刺联合其他辅助疗法治疗干眼,疗效显著。本文通过参阅近5年针灸治疗干眼的相关文献,从实验研究与临床研究两方面,总结针灸治疗干眼的作用机制及疗效研究进展,同时指出针灸在实验及临床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9.
干眼是眼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其治疗也成为眼科的一大难题。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环境的改变,干眼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呈低龄化趋势,其临床治疗已成为眼科疾病研究的热点。目前,相比西医的人工泪液、自身血清、眼表损伤修复药物、手术及抗炎和免疫抑制剂等药物的对症治疗,中医非药物疗法雷火灸技术借助其温通作用在干眼治疗中有较好的应用,且取得较好的效果。本文通过对近年来雷火灸技术在干眼的临床应用及护理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养阴生津宣肺法治疗泪液分泌不足型干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5月-2018年3月在眉山市中医医院眼科门诊及住院收治的90例(180只眼)泪液分泌不足型干眼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借助PASS 14.0软件均分为三组,即单纯西药治疗组(A组)、单纯中药汤剂治疗组(B组)、中药汤剂联合西药治疗组(即中西医结合治疗组,C组)。A组采用临床上治疗干眼的常规西医疗法,B组采用单纯养阴生津宣肺法治疗,C组采用A组+B组疗法。结果:单纯口服养阴生津宣肺汤与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治疗泪液分泌不足型干眼的疗效相当,能有效改善干眼症状,提高泪腺分泌试验(Schirmer Test, SIT)水平、降低角膜荧光染色(FL)评分,疗效优于单纯给予思然滴眼液治疗。结论:养阴生津宣肺法能增加干眼患者的泪液分泌量,改善其眼部炎发症状,从而根本上治疗干眼症。  相似文献   

11.
干眼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呈低龄化发展趋势,已成为除屈光不正以外最常见的眼部疾病。针刺作为中医传统疗法之一,临床疗效确切,且研究较为深入。本文对近3年来关于针刺治疗干眼的针具种类,如常规毫针、鬃针、揿针、梅花针等,以及行针手法,如导气法、平补平泻法、提插捻转补泻法等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广大医师治疗干眼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润目灵联合针刺综合疗法治疗水样液缺乏性干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560例水样液缺乏性干眼患者来自6个眼科临床中心,采用区组随机方法,分为中药润目灵组(170例)、润目灵联合针刺综合疗法组(169例)和西药对照组(221例)3组,分别予中医综合治疗(口服中药润目灵颗粒联合针刺)以及右旋糖酐羟丙甲纤维素(泪然)滴眼液点眼,疗程均为8周,比较3组患者泪液分泌量、泪膜破裂时间、角膜染色和症状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润目灵组和中医综合疗法组的疗效在症状积分、证候显愈率以及总有效率方面均优于右旋糖酐羟丙甲纤维素滴眼液组(P<0.05),对泪液分泌量和泪膜破裂时间两个指标的改善亦明显优于西药组(P<0.01);而在证候显愈率、总有效率和症状积分改善方面,中医综合疗法又优于单纯润目灵治疗(P<0.05)。结论润目灵联合针刺综合疗法和单纯润目灵治疗对于水样液缺乏性干眼是有效的,在增加泪流量、延长泪膜破裂时间,减轻角膜病变和改善干眼症状方面都有一定的作用,并且综合疗法组疗效优于单纯润目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综合疗法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致蒸发过强性干眼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0日在我院门诊确诊为睑板腺功能障碍致蒸发过强性干眼患者60例(120只眼),予综合治疗,对其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1个疗程(4-6周),治愈54例(90.0%),好转4例(6.7%),无效2例(3.3%),总有效率96.7%。结论综合疗法对睑板腺功能障碍致蒸发过强性干眼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李雪 《光明中医》2020,(3):382-384
目的观察明目四物汤配合针刺治疗肝血不足型干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在眼科门诊就诊的肝血不足型干眼患者68例,采用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观察组口服明目四物汤配合针刺疗法。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FL)、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以及中医症候积分。结果治疗4周,观察组FL评分低于对照组,SIT、BUT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血不足型干眼患者服用明目四物汤配合针刺疗法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患者肝血不足型体征,有效恢复眼表角膜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性干眼对临床症状和睑板腺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7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用西医治疗,研究组用中医综合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眼表疾病指数(OSDI)、睑板腺分泌能力和分泌物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的OSDI、睑板腺分泌能力和分泌物质量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MGD性干眼可改善临床症状和睑板腺分泌功能,效果优于常规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6.
干眼是眼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患者主观症状明显,发病率高,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与生活。随着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该病发病年龄明显年轻化。西医治疗本病以补充泪液不足及减少泪液丢失为主,一般疗程长,治疗效果不尽人意。中医从整体观念出发,探讨本病的发病机理。辨证论治给予清热、养阴、润燥等中药汤剂内服,配合外用,熏蒸,以及针灸按摩等多种疗法,治疗干眼疗效显著,对干眼患者症状改善、及各种检查指标的改善均有明确的作用。本文就中医对干眼病因病机的认识及治疗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干眼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与炎症、细胞凋亡、神经调节异常等有关,阴精亏虚是发病基础。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分型尚无统一标准,通过主观症状、泪膜不稳定、泪液分泌减及加强诊断可确诊。西医治疗主要包括消除诱因、人工泪液代替疗法、保存原有泪液、抑制眼表面炎症、增加泪液分泌、自体血清、雄激素治疗以及手术治疗。中医药辨证论治及针刺、雷火灸,中西医结合疗效优于单纯中医或西医,为干眼治疗提供了新的前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干眼发病率不断上升,越来越多人的生活质量因干眼受到影响。逍遥散以疏肝养血之效治疗眼病历史悠久,近年来在干眼治疗中的应用也逐渐增多。本文总结了以逍遥散为基础进行加减化裁的方剂在治疗普通干眼、围绝经期干眼、糖尿病性干眼、睑板腺功能障碍型干眼中的临床应用进展,发现逍遥散及其类方在治疗各种类型的干眼上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包括调节相关炎症因子、影响性激素、增加杯状细胞数量、减少角膜上皮细胞凋亡等,在临床上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刘彦  丁淑华  李凯 《吉林中医药》2011,31(11):1095-1096
目的:观察中药、针刺综合治疗水样液缺乏性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水样液缺乏性干眼症144例随机分为中药针刺组(59例)和泪然对照组(85例)2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中药、针刺组治疗后泪膜破裂时间延长、泪液分泌量增加、干眼症状改善,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针刺组治疗后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量、干眼症状改善和证候显效率以及总有效率优于泪然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针刺组治疗后症状积分与泪然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针刺综合疗法有促进泪液分泌、延长泪膜破裂时间和缓解干眼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养阴清热法治疗蒸发过强型干眼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1月60例(120只眼)于我院门诊就诊蒸发过强型干眼患者,以清眩润目饮配内外并用配合放血拔罐疗法治疗4周。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自觉症状、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角膜荧光素染色改善情况,并统计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在主观症状积分、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睑缘异常评分方面效果显著,总有效率达98.33%。结论:养阴清热法可有效增加泪液分泌,延长泪膜破裂时间,消除眼表炎症,是治疗蒸发过强型干眼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