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将62名有接触狂犬病病毒职业危险的受试者随机分为四组,肌肉注射四种疫苗:法国Merieux研究所生产的人二倍体细胞疫苗(HDCV);德国Behringwerke生产的原代鸡胚细胞狂犬病疫苗(PCECV);瑞士血清和疫苗研究所生产的纯化的鸭胚狂犬病疫苗(PDEV);Merieux研究所生产的纯化的  相似文献   

2.
几年来,狂犬病疫苗的研制有很大进展。由于神经组织培养的狂犬病疫苗有严重的神经系统副反应,各国学者都致力于研究副反应小、免疫效果好的细胞培养狂犬病疫苗。我国从1981年起广泛应用原代地鼠肾细胞狂犬病疫苗以来,狂犬病的平均病死率已由未接种组的17%降低到疫苗接种组的1.04%,而且疫苗无严重副反应。国外相继报告了用人二倍体细胞、恒河猴二倍体细胞、提纯的鸭胚、鸡胚、鹌鹑胚细胞及原代胎牛肾细  相似文献   

3.
作者评价了目前美国批准使用的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HDCV)和纯化的鸡胚细胞狂犬病疫苗(PCECV)预防银毛蝙蝠狂犬病病毒(SHBRV)感染的效果.选用8~10周龄瑞士Webster小鼠,每组10只,分别于0、  相似文献   

4.
狂犬病病毒的主要抗原糖蛋白在成熟病毒颗粒表面形成穗状突起。作者报道利用这种特殊的结构发展一种分子定位与自然病毒相同、可作狂犬病免疫的再造结构——免疫体(Immunosome)。这种免疫体可诱导动物产生抗体,并能保护动物经受活病毒的攻击。狂犬病疫苗体的制备:用含2%辛基-β  相似文献   

5.
本文作者为了系统地评价乳鼠脑组织狂犬病疫苗暴露前的免疫效果,综合分析了1970~1979年接种该疫苗的195人的血清学资料,并与鸭胚疫苗和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的感染前免疫效果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由于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HDCV)生产困难,价格昂贵,因此,作者报告用Behringwerke研制的新的人用精制鸡胚细胞(PCEC)狂犬病疫苗,对219名健康志愿者进行临床试验的结果。把狂犬病病毒Elury LEP-C25株,培养子原代鸡胚成纤维细胞上,收获病毒液,过  相似文献   

7.
2-1-1程序是于第0天在双臂三角肌接种2剂疫苗,第7和21天各接种1剂疫苗,第0天同时注射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HRIG)。研究对象为161名19~25岁的健康男性志愿者,接种疫苗前抗体均为阴性。其中107名接种者只接种狂犬病疫苗,使用的5种疫苗是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HDCV),原代胎牛肾细胞(FBKC)疫苗、纯化的鸭胚疫苗(PDEV)、原代鸡胚细胞(PCEC)疫苗、Vero细胞疫苗(PVRV)。54名接种者接种疫苗和HRIG。根据5种不同疫苗,随机分为5个组。对所有接种者于第0、7、14、  相似文献   

8.
狂犬病疫苗问世已近百年。但目前世界多数国家仍在应用与巴斯德时代基本相似的脑组织疫苗(包括乳动物脑疫苗),少数国家应用鸭胚疫苗。虽然有人利用氟碳化合物对脑组织疫苗进行提纯,但尚难避免注射后的脑神经并发症。近年来病毒学的飞速发展推动了狂犬病疫苗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原代地鼠肾细胞培养疫苗于60年代末期  相似文献   

9.
狂犬疫苗的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狂犬疫苗是用狂犬病病毒接种于动物组织,用β-丙内酯灭活制成。狂犬疫苗有神经组织疫苗(NTV)、鸭胚疫苗(DEV)、地鼠肾细胞培养疫苗(PHKV)和人二倍体细胞培养疫苗(HDCV)等。我国于1972年开始研制原代地鼠肾细胞培养疫苗,1980年后逐渐在全国推广使用。据各地观察证实,组织培养疫苗接种不仅剂量小,接种次数少,效果亦较好;且反应轻微,神经系统副反应的发生率极低,目前已取代Semple羊脑疫苗。  相似文献   

10.
1981年WHO建议用WI-38细胞制备的第三国际参考疫苗(IRP3)来标定狂犬病疫苗国家参考品,并以国际单位(IU)表示其抗原能力。作者报告了Vnukovo-32株狂犬病病毒的地鼠肾细胞原制和浓缩疫苗以NIH法和抗体诱导法检定抗原能力和标定,并代替羊脑参考疫苗作为国家参考疫苗的结果. 原制的商品地鼠肾细胞疫苗批号146为  相似文献   

11.
业已证实,IgG中和抗体的亲合力比IgM中和抗体强,单体IgG分子在组织中弥散速率比五聚体IgM分子快.因此,在狂犬病接触后处理中,接触后尽速诱生高水平IgG抗体是非常重要的.对55名健康人接种高度纯化的浓缩鸭胚狂犬病疫苗(PDEV);21人接种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HDCV).按WHO推荐的HDCV简化免疫程序接种.于14天和28天取血样,用  相似文献   

12.
罗马La Sapienza大学卫生研究所设立的狂犬病中心具有100年狂犬病接触后免疫接种经验,他们在日常工作中发现,50岁以上的老年人接种狂犬病疫苗后产生的中和抗体滴度比年轻人低,因此,本文作者进一步观察了不同年龄组人群对现行狂犬病疫苗的免疫应答情况。 试验采用两种疫苗,纯化的鸭胚狂犬病疫苗(PDEV)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HDCV)。两种疫苗均采用狂犬病病毒Pit-man-Moore株,均用β丙内酯灭活。每剂疫苗的抗原值应≥2.5IU(NIH法)。 260名受试对象的年龄为11~25岁或50岁以上。均未接种过狂犬病疫苗。免疫程序为0、3、7、14、30和90天。最终共有204人完成全程免疫,其中11~25岁者111人;50岁以上者93人。分别在接种疫苗前(T_0)、接种第5针疫苗前(T_1)以及接种第6针疫苗前(T_2)采血,用改良的间接荧光抗体微量试验检测抗狂犬病抗体。另外,要求受试者在疫苗接种期间记录接种部位和全身反应情况。 结果表明,两种疫苗均能很好耐受。107名HDCV接种者中仅1人出现乏力,2人有接种部位疼痛。97名接种PDEV者中有4人出  相似文献   

13.
21 1名受试对象为泰国两家医院的动物咬伤病人。将其随机分为 3组 ,第 1组注射纯化鸡胚细胞狂犬病疫苗 ( PCECV,抗原含量为 9.1 6 IU/ml) ,于 0、3和 7天时分别于两个部位各皮内注射 0 .1 ml疫苗 ,30和 90天时各皮内注射 1剂 0 .1 ml。第 2组注射纯化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 ( PVRV,抗原含量为1 1 .6 IU/0 .5 ml) ,注射程序及方法同第 1组。第 3组于 0、3、7、1 4、30和 90天各肌注 1剂( 1 ml) PCECV。所有病人均于 0、7、1 4、30和90天时采血 ,用快速荧光灶抑制试验检测狂犬病病毒中和抗体 ( VNA)。  病人均于 2 4小时内得到治疗。…  相似文献   

14.
作者用犬肾细胞系培养的Flury高鸡胚传代狂犬病病毒株制成的疫苗,对59只于1~2年前接种过狂犬病疫苗的狗进行加强接种,在接种疫苗前和接种后3周采集血样.30只3~4月龄的幼犬于同一时间接受初次疫苗接种,并按上法于接种前后采集血样.分离血清后贮藏于-20℃,于试验前在56℃加热灭活30分钟.每只狗的血清样品用改良的微量快速荧光灶抑制试验(RFFIT)测定狂犬病病毒中和抗体.所用病毒是从曾用蚀斑纯化的狂犬病病毒ERA株诱导的ERA-H_(pp)株.  相似文献   

15.
作者用精制鸡胚细胞狂犬病疫苗(PCEC,效力为4.0IU/ml)和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HDCV,效力为4.65IU/ml),分别采用皮下(0.1ml)和肌注(1.0ml)方法对78名受试者在暴露前0、7和28天作全程初次免疫接种.满两年时,再以PCEC肌注加强免疫1针.分期采血清,用快速荧光灶抑制试验测定受试者狂犬病病毒中和抗体水平及其几何平均滴度(GMT),同时观察免疫接种后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6.
作者用无干扰素(IFN)原性的提纯的羊脑狂犬病疫苗和有IFN原性的日本鹌鹑胚细胞培养狂犬病疫苗进行了比较,以阐明IFN原性对预防和治疗效果的意义.小鼠经腹腔接种细胞培养疫苗后,4小时血清中可测出IFN;8~12小时达到高峰;24小时后不能测出.2周后再接种该疫苗未测出IFN.用提纯的羊脑疫苗免疫后.未观察到IFN原性.作者进一步比较了两种疫苗的治疗和预防效果.间隔两周免疫两次,7天后测定血清中和抗体滴度和对固定狂犬病病毒(CVS株)脑内感染的抵抗力,发现两者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猪是伪狂犬病病毒(PrV)的自然宿主,感染病毒的小猪死亡率很高。疫苗是预防猪伪狂犬病的有效手段。作者将PrV的糖蛋白gⅡ与皂角苷样基质Quil A结合,制成一种抗原  相似文献   

18.
作者用一种标准化的改良的反向免疫电泳法(MCIE)测定狂犬病疫苗接种者血清的效价。MCIE采用的抗原为BHK-21细胞培养的狂犬病病毒Pitman Moore(PM)株,用β丙内酯灭活并作超离心处理。从73名接触前或后的狂犬病疫苗接种者中采集血清样本,  相似文献   

19.
狂犬病病毒糖蛋白(GP)是唯一诱生病毒中和抗体和提供保护作用的抗原。GP的保护活性与其在疫苗中的形式有关,这对于制备狂犬病病毒亚单位疫苗相当重要。作者制备了纯化的灭活病毒(IPV)、脂质体结合的GP(GPL)、自动聚集的GP(GPR)及与脂质结合的糖蛋白GP1、GP2和GP3,将它们分别注射Balb/c小鼠,观察不同形式GP抗原诱生保护性免疫应答的各种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IPV和GPL可被中和性单克隆抗体(McAb)所识别,酶免疫试验(EIA)滴度均达1万任意单位(Au)/mg GP以上,  相似文献   

20.
发展重组病毒亚单位疫苗有两大热点:其一,候选抗原的表达策略日趋注重于产生更近天然的抗原结构,如病毒样颗粒(VLP);其二,为提高免疫原性而使用新型佐剂.本文从抗原设计、佐剂及其在动物和人体中的免疫原性等方面对12种重要的人类病毒亚单位疫苗的研究进展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