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总结经额眶翼点入路手术切除鞍区肿瘤的方法及经验.方法 鞍区肿瘤患者19例,采用经额眶翼点入路,手术切除肿瘤.结果 完全切除11例,次全切除8例,全组无死亡病例.平均随访24个月,患者临床症状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熟练掌握规范的手术入路、局部显微解剖以及外科显微手术技巧才能保证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经额眶翼点入路手术切除鞍区肿瘤的方法及经验。方法鞍区肿瘤患者19例,采用经额眶翼点入路,手术切除肿瘤。结果完全切除11例,次全切除8例,全组无死亡病例。平均随访24个月,患者临床症状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熟练掌握规范的手术入路、局部显微解剖以及外科显微手术技巧才能保证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3.
显微手术切除颅咽管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切除颅咽管瘤的手术入路和显微手术技巧。方法:本组颅咽管瘤5例。其中2例为实质性视交叉后肿瘤、1例为实质性鞍内鞍上型肿瘤、2例为囊性肿瘤。采用不同的手术入路(双侧额、翼点和经蝶窦手术入路)进行肿瘤切除。结果:4例经颅手术的病例皆达全切除,1例鞍上鞍内型肿瘤采用经蝶窦手术次全切除。所有病例恢复良好。结论:根据肿瘤不同质地、部位和范围,采用恰当的手术入路,结合应用熟练的显微技巧,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额下-纵裂联合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巨大鞍区肿瘤的方法、疗效及适应证.[方法]1996年1月至2004年12月,作者采用经额下-纵裂联合入路切除26例最大径超过4 cm的鞍区肿瘤,其中脑膜瘤13例,垂体腺瘤8例,颅咽管瘤5例.[结果]本组肿瘤全切24例,次全切2例,全切率91.7%, 术后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平均KPS计分88.5.[结论]应用经额下-纵裂联合入路可提高鞍区巨大肿瘤全切率,减少并发症;适应于肿瘤最大径〉4 cm),正中生长,质地硬,与wills环关系密切,尤其是大脑前动脉、前交通动脉穿过肿瘤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唇下 单侧鼻腔 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鞍区肿瘤方法。方法 :CT扫描或MRI明确手术适应症38例 ,手术均采取经唇下 单侧鼻腔 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肿瘤 ,其中 5例采用扩大经蝶入路。结果 ;全切 2 3例 ,次全切除 11例 ,部分切除 4例。视力视野恢复 17例 ,并发症主要有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改进额底入路切除鞍区肿瘤的方法.方法:对改进额底入路手术的40例鞍区肿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鞍隔及鞍结节脑膜瘤18例,SIMPSON Ⅰ级切除14例,Ⅱ级切除3例,Ⅲ级切除1例.垂体瘤20例,全切16例,次全切4例.颅咽管瘤2例,全切2例.40例患者中脑脊液漏3例,尿崩14例,中度以上发热6例,电解质紊乱8例,视力下降3只眼,嗅神经损伤4例,死亡1例.结论:改进额底入路切除鞍区肿瘤开瓣因患者而异,灵活多样,并且选取"美容孔"点,肿瘤易切除.颞肌无损伤,额部美观,额窦保护好,视力改善明显,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介绍25例鞍区肿瘤(脑膜瘤5例,颅咽管瘤8例,垂体瘤12例)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的治疗经验。方法经翼点入路开颅,骨窗扩大至颞底、咬除蝶骨嵴外侧部分,显微镜下充分解剖、显露侧裂池、颈动脉池、视交叉池、鞍上池。对脑膜瘤行分块全切、根部电灼。对颅咽管瘤及垂体瘤则充分利用鞍区四个间隙,先囊内后囊壁分块切除。术后均常规放疗。结果脑膜瘤5例均全切,颅咽管瘤8例全切6例、占75%,垂体瘤12例全切10例、占83.3%,无手术死亡,随访3月~5年未见复发。结论鞍区肿瘤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是最佳入路选择。  相似文献   

8.
显微手术治疗鞍区肿瘤24例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提高鞍区肿瘤的手术疗效。方法 对24例鞍区肿瘤选择翼点入路行显微外科手术,其中垂体腺瘤17例,颅咽管瘤4例,异位松果体瘤1例,脑膜瘤2例。结果 肿瘤全切除19例,次全切5例,无手术死亡。结论 显微手术照明好,损伤小,选择翼点入路可提高肿瘤全切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经眶、额、蝶区切除向鞍上鞍旁生长大型垂体腺癌的联合入路,将传统的额下入路与目前国内外流行的经蝶入路二个手术野连同一片,同时显露蝶窦内、鞍内、鞍上的肿瘤及视神经、颈内动脉等。有利于全切肿瘤,处理受侵犯的周围组织,保护重要结构,并可在直视下修补、缝合鞍底硬脑膜,减少脑脊液漏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鞍区肿瘤较为常见,且近年来采用翼点入路手术逐渐增多,本文结合我们的临床经验,探讨翼点入路切除鞍区肿瘤的方法。方法 本组135例鞍区肿瘤,术前根据CT、MR及脑血管造影,确定肿瘤与周围的关系,经翼点入路手术,采用显微外科技术,经4个不同的间隙切除肿瘤。结果 80例全切,42例近全切,13例大部切除。近期明显好转93例、改善30例、无变化10例、死亡2例。半年以上随访103例,能正常工作(或学习)64例、能做轻工作等20例、生活自理10例、生活不能自理8例、死于心脏病1例。结论 采用翼点入路多能满足鞍区不同类型鞍区肿瘤的显露,能提高肿瘤全切率及治愈率。  相似文献   

11.
内镜下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鞍区肿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鞍区肿瘤的手术经验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切除鞍区肿瘤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方法,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结果:垂体腺瘤45例,肿瘤全切除37例(82.2%),次全切除6例(13.3%),部分切除2例(4.4%);Rathke囊肿3例,均全切(100%);颅咽管瘤3例,全切1例(33.3%),次全切2例(66.7%).术后并发症包括暂时性尿崩症11例,脑脊液鼻漏3例,术后鼻腔出血2例,颅内感染1例,全部病例无一例死亡.结论: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治疗鞍区肿瘤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鞍区肿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额底纵裂入路”是指经由前颅凹底分开纵裂到达鞍区,可直视由鞍结节至胼胝体膝部以下鞍区的所有重要结构,可用来切除位于鞍区中线的各类肿瘤,包括视神经胶质瘤、鞍结节脑膜瘤、巨大垂体瘤、颅咽管瘤、鞍上生殖细胞肿瘤等。术中依据切除肿瘤需要,可联合终板入路切除侵入三脑室内或三脑室底的肿瘤,或磨除鞍结节切除鞍内生长的肿瘤。现就其相关手术解剖和显微手术技巧等作一总结,旨在提高该区肿瘤的切除程度,有效保护该区重要血管和神经结构,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回顾分析了34例垂体巨腺瘤(直径≥4cm)经颅显微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经翼点入路(23例),冠状切口入路(7例),右额马蹄形切口入路(3例)或联合切口入路(1例),采用显微手术切除肿瘤,其中腺瘤全切除28例,大部分切除6例,无死亡病例。所有病例均行术后放射治疗(放射剂量30-50GY/3-5周)。复发2例,占5.9%。结果表明,经颅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垂体巨腺瘤较为安全,可明显改善视觉功能,术后并发症少,也是提高全切率,降低死亡率和复发率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鞍结节脑膜瘤的早期诊断,手术入路技巧。方法对苏大附一院39例鞍结节脑膜瘤的临床资科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全切除28例、次全切除6例,部分切除5例,无手术死亡。结论CT或MR检查对鞍结节脑膜瘤早期确诊提供了帮助。根据肿瘤的大小及生长方向确定手术入路,显微手术是鞍结节脑膜瘤的最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鞍上脑膜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近6年来鞍上脑膜瘤22例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把肿瘤按起源部位,大小和生长方向进行分类,手术经翼点入路10例,经双额和左额各5例,右额翼点联合入路2例,颅底重建1例,显微手术13例,结果:肿瘤全切除18例,大部分切除4例,死亡1例,脑内血肿2例,脑积水2例,侧脑室出血1例,随访17例,其中12例优,3例,1列一般,1例差,视力改善13例,稳定3例,恶化1例。结论:显微手术提高肿瘤全切除率和视力改善率,颅内外沟通型肿瘤须行颅底重建,手术疗效取决于视神经,下丘脑,垂体柄和脑底动脉的保护。  相似文献   

16.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手术治疗鞍区及斜坡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手术入路治疗鞍区垂体瘤及斜坡肿瘤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 、技巧及优缺点.方法 总结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治疗垂体瘤27例、斜坡肿瘤3例(脊索瘤2例、鼻咽癌1例)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术前均行CT/MRI扫描及内分泌检查.结果 肿瘤全切21例,次全切除6例,大部分切除3例;随访2年复发3例;并发症:尿崩11例,脑脊液漏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死亡1例.结论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手术入路治疗鞍区及斜坡肿瘤与传统手术比较,具有创伤较小、视野清晰、切除范围较广、并发症较少等优点,可能成为今后垂体瘤及斜坡肿瘤手术治疗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经鼻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方法和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垂体腺瘤患者采用经鼻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的临床资料. 结果 显微镜下肿瘤全切除41例,次全切除7例.术后23例出现暂时性尿崩症,8例电解质紊乱.经对症治疗后均痊愈.无手术死亡、脑脊液鼻漏、术区出血及颅内感染等并发症. 结论 单鼻孔经蝶窦入路手术具有微创、安全、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效果满意等优点,是鞍内肿瘤切除的良好径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内镜下经鼻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显微手术方法。方法:在内镜下经鼻腔打开蝶窦前壁,暴露鞍底,在内镜下行垂体腺瘤切除术,并清除残余肿瘤。结果:腺瘤全切43例,次全切5例,大部切除3例。术后尿崩9例,头痛2例,无死亡、颅内感染、脑脊液漏、鼻中隔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术后视力、视野、停经泌乳、激素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内镜视野方向多变、操作灵活,经内镜下鼻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是一种创伤小,操作简便,治疗效果好的微侵袭神经外科技术。  相似文献   

19.
张敬泉  李劲松  陈坚 《新医学》2011,42(5):298-301
目的:探讨鞍旁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技巧及手术疗效。方法:采用翼点和扩大翼点入路行显微手术治疗29例鞍旁脑膜瘤患者。结果:2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肿瘤全切21例、次全切5例、部分切除3例,平均手术时间4.5h。术后发生动眼神经麻痹5例,1例仍有癫痫发作,对症处理及抗癫痫治疗后好转。该组无手术死亡。5例次全切者术后行放射治疗,随访2年未见肿瘤复发。术后随访3~60个月(平均35个月),5例患者的视力明显好转,3例患者癫痫发作消失,2例肢体活动改善,其余患者均恢复良好,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采用翼点和扩大翼点入路,利用显微技术可以明显提高肿瘤全切率。对于无法全切的肿瘤,可考虑姑息手术后行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鞍区占位痛变的显微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经显微手术治疗鞍区占位病变9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96例手术病人,显微镜下切除后无实体肿瘤残留的74例。大部分切除者22例。结论 鞍区占位病变应根据不同的临床诊断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是最佳方法,正确选择手术入路,掌握手术方法和术中注意事项是提高肿瘤全部切除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