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用多层螺旋CT扫描诊断胸腺瘤并评价其侵袭性。资料与方法:对CT诊断为胸腺瘤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3个病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胸腺瘤为前纵膈内类圆形或不规则的软组织肿块,其有否侵袭性主要取决于是否侵犯胸膜,是否累及邻近结构。结论:多层螺旋CT对胸腺瘤的诊断及对其侵袭性的评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2.
侵袭性和非侵袭性胸腺瘤的CT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胸腺瘤是前纵隔常见的原发性肿瘤,是胸腺的内皮性肿瘤,大多数的胸腺肿瘤有完整的包膜,但是有部分侵袭性胸腺瘤包膜不完整和可以侵袭周围邻近组织,由于愈后不同,在治疗前鉴别侵袭性胸腺瘤和非侵袭性胸腺瘤,对手术、放疗、化疗的方案的制定是极为重要的。本研究通过分析侵袭性胸腺瘤和非侵袭性胸腺瘤的CT表现及特征,为鉴别侵袭性胸腺瘤和非侵袭性胸腺瘤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本文回顾分析9例经病理证实的侵袭性胸腺瘤的CT表现,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侵袭性胸腺瘤9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1例,年龄50~73岁,平均年龄为63岁.9例侵袭性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6例,上腔静脉综合征2例,其他临床表现包括胸痛、胸闷7例,咳嗽、咯痰3例,无症状体检时发现纵隔肿块2例.所有的病例均经病理证实,其中5例经手术切除,4例经活检后病理证实.  相似文献   

4.
侵袭性胸腺瘤的CT诊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对12例经病理及临床证实的侵袭性胸腺瘤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侵袭性胸腺瘤的检出率及对良恶性胸腺瘤的鉴别,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侵袭性胸腺瘤CT表现特征.方法 经病理证实的15例侵袭性胸腺瘤均行CT平扫加增强检查,分别对病变的形态、密度、强化方式、周围结构侵犯及种植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肿瘤均表现为边缘分叶、不规则,密度不均,平扫CT值40~50HU,其中坏死囊变11例,点状钙化4例;15例均有纵隔结构侵犯,周围脂肪间隙模糊、消失,其中大血管侵犯9例,心包侵犯(心包积液)5例,胸膜肺界面不清8例,胸腔积液6例;增强扫描见肿瘤实质部分呈轻至中度强化,CT值增加10~20HU,坏死囊变不强化.结论 侵袭性胸腺瘤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螺旋CT能显示肿瘤内部改变,又能显示周围组织受侵犯情况,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后纵隔恶性侵袭性胸腺瘤一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患者 男,53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2个月入院。临床体检无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8.
9.
非胸腺瘤的胸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CT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非腺瘤的胸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CT诊断。材料与方法 对14例非胸腺瘤的胸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行CT检查,并与手术及病理相对照,评价CT的诊断价值。结果 14例中,胸腺神经内分泌癌1例,霍奇金病3例,畸胎瘤3例,脂肪瘤3例,胸腺囊肿3例,炎性假瘤1例。结论 CT能准确显示肿瘤与邻近结构的关系,并对脂肪瘤、淋巴瘤、畸胎瘤、囊肿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10.
胸腺瘤的CT观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52例经病理学证实的胸腺瘤CT资料表明,胸腺瘤主要以直接延伸的方式生长,部分胸腺瘤可由近及远地侵犯纵隔诸间隙或(和)类似胸膜间皮瘤一样沿胸膜、心包呈侵袭性生长,只有极少的胸腺瘤可经血行或淋巴途径向远处转移,据此,我们将胸腺瘤分为局限性胸腺瘤与非局限性胸腺瘤两类,这种分类反映了胸腺瘤生长延伸的生物学特性,诊断标准易于掌握,对指导治疗方针的制订及预后的估计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1.
侵袭性胸腺瘤的CT诊断及评价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5  
目的分析侵袭性胸腺瘤的CT表现以便于分期和计划治疗。材料与方法分析26例手术及病理证实的侵袭性胸腺瘤的CT所见,着重观察病变的密度,对周围纵隔结构的侵犯、胸膜种植以及纵隔外转移情况。结果26例侵袭性胸腺瘤CT均显示为前纵隔软组织肿块,16例密度不均,肿块不规则侵犯邻近器官24例,主要表现在纵隔胸膜受侵7例,肺受侵9例,胸膜种植3例,心血管结构受侵20例,以及心膈角区和腹腔受侵3例。结论CT在显示胸膜、心包和肺实质侵犯方面极其有效,对病变范围可进行可靠的评价,常规CT扫描可进行准确的分期和决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恶性胸腺瘤的CT与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侵袭性胸腺瘤及胸腺癌的CT及MRI表现,探讨其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复习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18例侵袭性胸腺瘤及9例胸腺癌的CT、MRI所见,重点观察肿瘤的大小、密度、边缘改变,对周围纵隔结构的侵犯。结果:18例侵袭性胸腺瘤、9例胸腺癌CT、MRI均表现为前纵隔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前者肿瘤直径大于8cm者15例(83%),病灶内密度及信号不均匀12例。心血管受侵16例,后者肿块直径在8cm以上者7例(77.8%),肿块内密度及信号不均6例,心知管受累8例,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1例,肺内转移3例,双侧肾上腺及肝脏转移1例。结论:虽然侵袭性胸腺瘤和胸腺癌的影像学表现相似,但胸腺癌更具有侵袭性,胸外转移常见,病理组织学检查有助于两者的鉴别。  相似文献   

13.
肺内多发小结节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肺内多发小结节的cT特征,提高cT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53例肺内多发小结节患者的CT分布特征,其中血行性肺转移瘤15例,粟粒性肺结核8例,癌性淋巴管炎10例,矽肺3例,肺结核支气管播散10例,细支气管肺泡癌7例。结果:血行性肺转移瘤、粟粒性肺结核、细支气管肺泡癌小结节呈随机分布;癌性淋巴管炎、矽肺小结节沿淋巴管周围分布;肺结核支气管播散呈小叶中心分布。结论:CT对肺内多发小结节具有较大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少脂肪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诊断与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少脂肪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的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并行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的少脂肪性肾AML CT表现,着重分析病灶的大小、部位、轮廓、密度以及动态增强扫描表现等。结果:12例12个病灶均表现为实性肿块,CT平扫7个病灶呈均匀略高密度,2个病灶呈等密度,3个病灶内示散在小结节状低密度影,9例肿块呈类圆形,3例呈不规则形,全部肿块与肾实质分界清楚,8例肿块突向肾轮廓外1/3~1/2,9例病灶在CT增强扫描肾皮质期明显强化,6例为均匀强化,3例病灶内散在低密度灶未见强化,7例在肾实质期呈相对低密度,2例仍强化明显,3例双期增强均扫描表现为病灶内轻度条片状强化。结论:少脂肪性肾AML有一定的CT表现特征,有利于和肾细胞癌相鉴别。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T对腮腺肿块性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提高术前定性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2例原发性腮腺肿块性病变,所有病例均行平扫,其中39例行CT增强扫描,将CT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35例良性肿瘤CT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楚肿块22例,浅分叶13例,多形性腺瘤病灶内密度较均匀,腺淋巴瘤(6/9)易出现囊性变;14例恶性肿瘤CT表现为分叶状或不规则肿块影,边界毛糙模糊,其内密度欠均匀,发生坏死囊变(7/14),与邻近咬肌及胸锁乳突肌分界欠清楚(8/14);3例嗜酸性淋巴肉芽肿CT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腮腺浅叶弥漫性增大,并颌下和颈部淋巴结大。CT均能对52例腮腺肿瘤准确定位,多数病变CT能准确定性,但对低度恶性肿瘤与良性肿瘤,囊变淋巴瘤与淋巴上皮癌,深叶嗜酸性腺瘤与恶性肿瘤难以鉴别。结论:肿块的形态、边缘、内部低密度灶分布以及与邻近咬肌及胸锁乳突肌分界情况是腮腺良恶性肿瘤的重要鉴别点,CT对大多数腮腺良、恶性肿瘤能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6.
纵隔低密度肿块病变的CT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提高纵隔低密度肿块病变的CT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经临床、手术及病理确诊的纵隔低密度肿块病例资料。结果:52例中皮样囊肿4例,畸胎瘤6例,胸腺囊肿3例,支气管囊肿5例,心包囊肿4例,脂肪瘤1例,胸内甲状腺肿囊变4例,胸腺瘤囊变5例,淋巴结肿囊变7例(淋巴瘤2例,淋巴结结核5例),神经源性肿瘤囊变4例(神经节细胞瘤1例,神经鞘瘤2例,恶性神经纤维瘤1例),纵隔血肿2例,纵隔脓肿6例。CT诊断正功率92.3%(48/52)。结论:纵隔低密度病变种类较多。CT检查可清楚显示病变的部位与特点,结合临床表现一般能作出准确的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17.
恶性胸腺瘤WHO病理分类及其CT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恶性胸腺瘤的CT表现,以便于分类、分期和选择治疗。方法:分析21例手术及病理证实的WHO分类恶性胸腺瘤的CT表现,与手术病理相对照。结果:恶性胸腺瘤WHO分类B1型3例,B2型6例,B3型4例,C型(胸腺癌)8例。CT表现:心脏大血管受侵11例,主要表现肿块的心脏大血管接触面(mass-cardiovascular inferface,MCI)呈灌铸型生长。纵隔胸膜-肺受侵13例,主要表现为肿块-肺接触面(mass-pulmonary interface,MPI)增厚呈尖角或锯齿征。胸膜种植3例。肺门、肺内转移4例。C型(胸腺癌)更具侵袭性,远处转移多见。结论:CT能准确显示恶性胸腺瘤周围侵犯范围、胸膜种植及远隔转移。可准确分期和决定治疗方案,并对分类及预后作出评估。  相似文献   

18.
胰腺囊性病变的CT鉴别诊断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胰腺囊性病变的CT鉴别诊断。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研究17例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胰腺囊性病变的CT影像学特点,结合临床及病理特征,以此作为鉴别诊断的依据。结果 囊腺肿瘤6例,非功能性胰岛细胞肿瘤4例,胰腺癌囊变3例,胰腺癌合并囊肿2例,假性囊肿2例。结论 胰腺囊性病变的CT鉴别诊断须综合判断,除了分析囊壁的形态及分离等CT表现外,还应结合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9.
李剑雄  林国成   《放射学实践》2011,26(6):597-600
目的:评价螺旋CT对胸腺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胸腺瘤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2例进行增强扫描。结果:侵袭性胸腺瘤18例(其中B型15例,C型3例),其中15例形态不规则,16例边界不清晰,17例累及邻近纵隔结构,脂肪间隙消失,16例显示内部密度不均匀,实质部分呈明显不均匀强化,5例为灌铸型。非侵袭性胸腺瘤14例(其中A型2例,AB型12例),其中13例形态规则,11例肿块密度均匀,4例增强扫描实质部分呈轻度均匀强化。结论:螺旋CT对判断B型、C型胸腺瘤与A型、AB型胸腺瘤准确性较高,对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回顾性分析脊椎滑脱的CT表现并讨论其检查方法、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13例患者先行腰椎侧位扫描定位图像 ,采用与椎间盘平行的角度 ,自病变椎体的上一椎体下缘扫描至下一椎体上缘 ,层厚 5mm ,间隔 5mm。结果 :13例中真性滑脱 9例 ,假性滑脱 4例 ;发生在腰 5者 8例 ,腰 4者 5例 ;Ⅰ°滑脱 7例 ,Ⅱ°滑脱 6例 ;CT表现为“双边征”和椎体后下缘椎间盘对称性突出 ;伴峡部裂 7例 ,椎弓发育不良 2例 ,椎小关节增生 10例 ,椎管变形 8例 ,侧隐窝狭窄 2例 ,相邻椎间盘退变 10例。结论 :CT对诊断脊椎滑脱及评价脊椎滑脱的病因是一种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