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自体输血在心内直视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观察比较稀释式自体输血和异体输血术前、术后(2小时内)、术后24小时、术后1周四个时期血液RBC、HCT、HGB、PLT四项参数。结果:两组不同时间血液RBC、HCT、HGB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术后(2小时内)和术后24小时自体输血组PLT检测结果显著高于异体输血组,而术前和术后1周无差异。结论:稀释式自体输血能减少术中异体血的输血量,减少体外循环对血小板的损伤,减少术后出血,节约血液资源,减少异体输血的不良反应,在心内直视手术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林辉 《广西医学》1997,19(1):3-5
对42例心内直视手术患者采用术前采集自体血1 ̄2次(10ml·kg^-1/次),结合术中血液稀释(麻醉后按15ml/kg采自体血),机器预冲液中一次性加入抑肽酶4万μ/kg等综合措施,可使整个围手术期完全不输异体血,只输自体血。脑血氧饱和度和脉搏血氧饱和度转机中与麻醉前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连续42例输异体血者作对照,自体输血组24小时和总的纵隔心包引流量分别减少47.48%和46.8  相似文献   

3.
4.
72例心内直视手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院1991年元月~1996年11月在低温体外循环下施行心内直视手术72例,经过顺利,效果良好,全组病例无死亡,现总结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72例,男性32例,女性40例,年龄_6。_,。。。。。1。,、,,,、。_。,,。,,。,、2六~49岁,14岁以下儿童47例(占65%),一*2’”一’“’”””’”“”””J、“v—’yi’体重11~7Okg。房间隔缺损25例,室间隔缺损34例,部分房室管畸形1例,三房心1例,法乐氏三联症2例,三尖瓣关闭不全并房间隔缺损1例,室间隔缺损并预激综合征1例,二尖瓣狭窄及关闭不全3例,二尖瓣关闭不全3…  相似文献   

5.
自体输血对心脏直视手术早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心脏直视手术中的自体输血进行回顾性研究,探讨该方法对手术早期的影响。方法取700例冠状动脉搭桥和瓣膜置换手术患者,术中采用完全自体输血的400例为观察组(Ⅰ组),未使用血液回收而采用输血治疗的300例为对照组(Ⅱ组)。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临床资料均衡,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Hb、Hct、Plt及Alb术后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失血量极显著减少(P<0.01),术后用库血量显著性下降(P<0.01),组间术后Hct、Plt、引流量、呼吸机辅助时间等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自体输血技术结合其他的省血措施可以显著降低术中失血量以及术后的输血量,虽然有轻度贫血及部分血浆成分丢失,但不影响术后的凝血状况和组织供氧。  相似文献   

6.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血液保护及其进展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术中术后都会有大量的外科及非外科原因的出血,主要原因是血小板数量和功能上的下降,纤溶活性亢进及凝血因子的损失等。这些出血会带来一系列的健康和经济问题。大量输血不仅可能传播肝炎,艾滋病等一系列疾病而且大大的增加了手术患者的经济开支。为此少输血,不输血及围绕此点的血液保护已被大力提倡。现有必要对血液保护的机制,措施及其新  相似文献   

7.
8.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46例分析杨家全胡建军晏大学高锦平周东生熊辉王根进(郧阳医学院襄樊第一临床学院心胸外科襄樊441000)关键词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图法分类号R654.1R654.21990年11月至1996年1月,我们对46例心脏病患者施行体外...  相似文献   

9.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配合广西百色地区人民医院陈慧丽(百色533000)体外循环是将腔静脉血引流至体外人工肺进行氧合,然后由血泵将氧合血驱回至动脉系统从而维持全身的血液循环。在施行心脏手术时,需要在心脏停止跳动、手术区相对无血的情况下进行。因此体外循环...  相似文献   

10.
11.
12.
目的 比较不同基础预充液勃脉力-A(P-A)和复方林格氏液(C-R)在婴幼儿体外循环中纠正酸失衡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①18个月以下6 kg及以下常规体外循环(ECC)病例12例;②36个月以下6~10 kg常规ECC及深低温停循环(DHCA)病例40例;③36个月以下10~15 kg常规ECC病例12例.将这3类病例随机分为C-R组和P-A组,其中①、③类病例每组6例,②类病例每组20例,分别使用不同的基础预充液.检测病例转前、转中血气pH值、BE值,统计病例术前预充的NaHCO3用量及整个ECC过程中的NaHCO3用量.结果 3类患者两组间转中血气pH、BE值都有显著差异,ECC过程中的NaHCO3用量有非常显著的差异.结论 婴幼儿ECC采用P-A预充优于C-R,可更快使婴幼儿体内的酸代谢恢复平衡,并明显减少转流中NaHCO3的用量,降低血液稀释的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TAX)对心内直视术患者的血液保护效果。方法择期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和(或)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TAX组(T组)和对照组(C组)。T组在麻醉诱导后给予TAX10mg/kg,停机时追加TAX10mg/kg,手术结束时再补充TAX10mg/kg;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于麻醉诱导前、CPB30min、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后10min、术后6h、12h和24h分别测定PT、APTT、纤维蛋白原FIB、FDP、D-D;记录术后12h、24h每公斤体重纵膈心包引流量和成分输血量。结果两组患者PT及APTT在围手术期变化基本一致。与C组比较,T组FIB、FDP和D-D浓度在麻醉诱导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1~T3时FIB浓度升高(P<0.05),FDP和D-D浓度降低(P<0.05),在T4和T5时FIB、FDP和D-D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组术后12h、24h每公斤体重纵膈心包引流量及术后成分输血量明显少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甲环酸可明显减少心内直视术患者术后失血量与输血量,其机制与抑制纤溶系统过度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马来酸桂哌齐特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择期成人心内直视手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n=15) 和对照组(n=15)。实验组在首剂500?mL高钾心脏停跳液中加入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160mg(4mL),对照组加入同等剂量(4mL)的生理盐水。采用大剂量芬太尼辅以异氟醚吸入维持麻醉,浅低温、高流量体外循环。分别检测和观察升主动脉阻断前、开放后0.5、5、24h的肌酸激酶心型同工酶(CKMB)、 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水平及相应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等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① 术前两组间各项指标及体外循环中的最低温度、体外循环时间、冠脉循环阻断时间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 实验组心脏自动复跳率(73%)明显高于对照组(33%)(P<0.05);③ 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但实验组术后24h内多巴胺需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④ 术后机械通气及ICU停留时间,实验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住院日实验组虽短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 开放后0.5、5、24h,实验组CKMB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开放后0.5h时, 实验组cTnI低于对照组(P<0.05),开放后5、24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中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能明显促进患者心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1 材料和方法1.1 病例分组 20例心脏直视手术患者按灌注方法不同分为两组:(1)持续温血灌注组8例(男5,女3),年龄(41±10.9)岁,首次灌注4℃Thomas液15ml/kg,心脏停跳后由冠状动脉或冠状静脉持续灌注氧合温血(25℃)和Thomas液混合液(比例4∶1)。(2)冷晶体灌注组12例(男3,女9),年龄(26±14.6)岁,首次灌注4℃Thomas液15ml/kg,此后再次灌注冷停液1次/h,剂量8ml/kg。1.2 标本采集 采集主动脉阻断前及心脏复跳后肝素化血液2ml,4…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心脏手术围术期使用不同的人工胶体进行预充及容量管理是否对体外循环期间血糖有不同的影响。方法入选70名择期体外循环下行心脏手术的成人患者,随机分入两组,分别采用6%羟乙基淀粉130/0.4(组Ⅰ)和4%琥珀酰明胶(组Ⅱ)预充。记录患者一般情况、术前资料及手术信息,并于术中5个时点监测血糖。比较两组患者最高血糖、高血糖发生率、血糖标准差及不同时点血糖的整体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情况、术前检查及手术情况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最高血糖[(8.3±1.7)mmol/L vs(7.9±1.5)mmol/L,P=0.236]和血糖标准差[(1.4±0.7)mmol/L vs(1.3±0.6)mmol/L,P=0.202]无明显差异。组Ⅰ患者有较多发生高血糖的趋势(62.8%vs 42.9%,P=0.094)。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未检出两种不同胶体对血糖有不同的影响(P=0.349),但不同时间点的血糖明显不同(P〈0.001)。结论现有证据尚不足以证实6%羟乙基淀粉130/0.4和4%琥珀酰明胶对成人患者体外循环中血糖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通过动态观察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变化,比较异丙酚和咪唑安定静脉麻醉在心内直视手术中对心肌顿抑的影响。方法 将20例择期行心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异丙酚(P)组和咪唑安定(M)组。麻醉诱导和维持P线用异丙酚等,M组用咪唑安定等,分别于麻醉前、腔静脉插管时、主动脉阻断30min、主动脉开放10min、1h、2h、4h和24h测定CKMB、MDA和SOD。结果 主动脉开放10min、2h、4h时P组MDA高于同时点的M组(P<0.05);主动脉开放4h时,P组SOD低于同时点的M组(P<0.05);各时点两组CKMB值的差别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咪唑安定减轻心内直视手术心肌顿抑的作用强于等效剂量的异丙酚。  相似文献   

19.
Sources of contamination in open heart surgery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R M Kluge  F M Calia  J S McLaughlin  R B Hornick 《JAMA》1974,230(10):1415-1418
  相似文献   

20.
Zou HD  Zhou QS  Xia WF  Wu LX  Cheng BC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33):2309-2312
目的 比较观察丙泊酚和咪达唑仑对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内直视术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择ASAI~Ⅱ级心内直视手术的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32例,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16例,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组(PF组),咪达唑仑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组(MF组)。观察患儿血流动力学变化,脉搏血氧饱和度及体温,记录术后拔管时间及术后ICU停留时间;取主动脉阻断后10~20min(T2)和主动脉开放后10-20min(L)时的心肌组织,观察心肌血红素加氧酶.1(HO.1)的表达;采集开放静脉通路时(T0)、主动脉开放后2h(T4)、术后24h(L)的静脉血,检测血浆中肌钙蛋白I(eTnI)含量。结果PF组患儿术后的平均拔管时间和平均ICU停留时间较MF组短(分别为14.17h vs 23.65h,30.17h vs 49.47h);两组患儿T4时(PF:97ng/ml±33ng/ml,MF:138ng/ml±56ng/m1)cTnI的水平均高于T0(PF:0.17ng/ml±0.10ng/ml,MF:0.62ng/ml±0.96ng/m1)和T5(PF:23ng/ml±13ng/ml,MF:24ng/ml±6ng/m1),L时cTnI的水平高于T0,但两组间同时点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F和MF组T2时心肌HO-1表达均低于T,(灰度值PF:182.2±0.8vs125.6±2.1,MF:193.5±1.4VS145.5±7.4),MF组患儿T2、T3时心肌HO-1的表达低于PF组同时点值。结论丙泊酚和咪达唑仑对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心肌有保护作用,丙泊酚在刺激心肌保护性蛋白HO-1方面优于咪达唑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