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钳术与胎吸术阴道助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胎头吸引助产与低位产钳助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本院产科收治的100例产妇,按照助产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50例。对照组实施胎头吸引助产,观察组给予低位产钳助产,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软产道损伤、会阴撕裂等不良情况发生率为16.00%,新生儿头颅血肿、颅内出血、窒息并发症发生率为22.00%,与对照组18.00%、24.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头吸引助产与低位产钳助产效果相当,各有优势,应根据产妇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助产术。  相似文献   

4.
5.
低位产钳及胎头吸引术是临床上常用的解决头位难产的助产方法[1] 。本院自 1997年 1月至 2 0 0 0年 6月 ,应用上述两种方法助产 142例 ,结果比较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42例中 ,使用低位产钳助产 98例为产钳组 ;胎头吸引器助产 4 4例 (胎吸组 ) ,均于进入第二产程宫口开全后 ,经阴道检查胎先露已达坐骨棘水平以下 2cm或更低水平。两组助产指征比较见表1。表 1 两组助产指征比较 (例 ,% )组别n 胎儿窘迫第二产程延长枕横位及枕后位宫缩乏力 妊高征 胎吸失败改产钳产钳组 9841 (41 .8) 2 2 (2 2 .4) 1 5(1 7.3) 8(8.1 ) 8(8.1…  相似文献   

6.
许多产妇因恐惧产钳和胎吸可致胎儿颅内损伤的危险,剖宫产率日益上升.为了探讨低位(出口)产钳对母婴的影响.现将本院近2年来,122例产钳分娩的产妇作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7.
临床资料一、对象选自1998~1999年我院分娩产妇中的产钳助产初产妇134例(产钳组);并随机选同期正常阴道分娩初产妇134例(对照组)。两组年龄及孕周无统计学差异。二、潜伏期和活跃期潜伏期产钳组为6.58±0.27小时,对照组为4.23±0.31小时,二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活跃期产钳组为5.87±0.58小时,对照组为3.72±0.23小时,二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三、胎方位分布见表1。枕横位产钳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表1两组胎方位的比较枕前位枕横位枕后位例%例%例%产钳组1347…  相似文献   

8.
欧阳丽萍  李玲  范建辉 《新医学》2022,53(12):921-925
目的 探讨阴道助产对初产妇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345例阴道分娩初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分娩方式分为自然分娩组170例、胎头吸引器助产组130例、产钳助产组45例,在产妇产后6~12周进行盆底肌力和盆底三维超声检查。比较3组产妇的盆底肌力异常率、膀胱颈移动度增大率、膀胱膨出率、肛提肌裂孔面积增大率、肛提肌损伤率及肛门括约肌损伤率。结果 3组产妇的年龄、BMI、孕期增重、孕周、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产钳助产组盆底肌力的异常率高于自然分娩组(P < 0.017),其余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17)。产钳助产组的肛提肌损伤发生率高于自然分娩组及吸引器助产组(P均< 0.017),吸引器助产组的肛提肌损伤发生率高于自然分娩组(P < 0.001)。3组产妇的膀胱颈移动度增大、膀胱膨出、肛提肌裂孔面积增大及肛门括约肌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盆底超声提示盆底肌肉损伤的52例产妇中,产后盆底肌力筛查示正常9例,2种检查方法的一致性检测结果为Kappa = 0.061,P = 0.029。结论 与自然分娩的产妇相比,产钳助产对盆底肌力的损伤最大,接受产钳助产者的肛提肌损伤发生率最高;2种产后盆底肌力检查方法相互独立,盆底超声能清晰显示盆底肌损伤状况,在产后盆底筛查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产钳术与胎头吸引术在阴道分娩中的应用。方法:对埃塞俄比亚阿达姆医院1999年3月-1999年9月使用产钳分娩(FD)与胎吸分娩(VE)的272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母儿的并发症分别为软组织损伤和头皮血肿,FD和VE组从出口到中位牵引产伤有明显的不同(P<0.01),对产妇的影响FD和VE组无明显差异(P>0.05),VE组对新生儿可引起更多的软组织损伤(P<0.05),结论:FD和VE仍是解决阴道分娩的重要手术,应正确掌握指征,熟练操作,以期降低母儿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李晓丽 《临床医学》2012,32(7):72-73
目的探讨胎头吸引助产阴道分娩的产妇分娩指征与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住院分娩的产妇362例,分娩方式均为阴道分娩,根据助产方式将产妇分为两组,胎头吸引助产组208例,产钳助产组154例。两组产妇均行会阴切开助产术,使用胎头吸引与产钳助产的指征为胎儿窘迫与第二产程延长。结果两组产妇的分娩成功率、失血量、胎儿体重、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要求无痛分娩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胎头吸引组产妇胎位异常的比例明显高于产钳助产组。结论胎头吸引阴道助产术是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效果显著的助产方式,结合产钳助产具有更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12.
产钳术和胎头吸引术均是解决产妇头位难产的重要手段 ,正确使用可达到缩短产程、挽救母婴生命的作用 ;反之 ,将伤及母婴。本文 2例使用胎头吸引术和产钳术失败后改行剖宫产术 ,致胎儿死亡。现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例 1】 2 8岁。于 1 989年 1 0月 1 0日晨 5时第 1胎待产收入院。查体 :血压 1 1 2 / 75mmHg。宫高 34cm ,腹围 99cm ,胎位为左枕前位 ,胎心音 1 4 8/min ,骨盆外测量正常。入院后予静脉滴注0 6单位缩宫素 750ml引产 ,1 7时宫口开全 ,1 8时 30分后继发宫缩乏力和第二产程停滞 ,行阴道检查 :宫口开全 ,胎位左枕后位 ,先露 (2…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胎头吸引术在阴道助产分娩的临床应用.方法 通过对该院2010年4月至2011年3月168例产妇进行胎头吸引术助产分娩,分析其效果.结果 168例经胎头吸引术用于阴道助产分娩均成功,母婴并发症较少.结论 胎头吸引助产能有效缩短第二产程,对避免胎头在产道中过度挤压造成缺氧、窒息及颅内出血、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张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24):149-150,154
<正>本院产房自2009年初开展"温馨陪产"服务后,在优化产房环境、增添人性化设施的同时,也在产妇的心理护理方面做了大量探讨。由于产妇在待产、分娩过程中,一直与助产士密切接触,故应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减轻产妇因疼痛和陌生环境所带来的焦虑、恐惧情绪,因此合理运用沟通技巧显得尤为重要。现将相关护理体会报告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产钳术在阴道分娩中的应用。方法对63例产钳助产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中位产钳术有不同程度新生儿窒息及软产道损伤;低位产钳对新生儿及软产道损伤、产后出血无明显影响。结论高中位产钳在胎儿存活条件下应当放弃,由剖宫产代替,低位产钳术在产钳助产中有一定的地位,同时缩短第二产程,对降低母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对我院2011年7月~2013年1月收治的60例分娩产妇应用胎头吸引阴道助产分娩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产妇均一次吸引成功,(1)胎头吸引助产指征:胎儿窘迫36例,第二产程延长11例,宫缩乏力9例,产妇并发症4例。(2)新生儿情况及其并发症:新生儿体重(3212±120)g,其中有3例巨大儿。并未发现有颅内出血、新生儿死亡以及头颅出血等症状,新生儿窒息(轻度)4例,均系胎儿窘迫指征。(3)产妇并发症:切口延裂2例,会阴侧切58例;会阴裂伤程度较轻,无II度、III度裂伤,仅有2例I度会阴裂伤。因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1例。胎头吸引阴道助产的安全性与成功率均较高,操作简便,可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阴道分娩与产钳助产对产妇盆底肌功能、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南安市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产妇90例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分为阴道分娩组、产钳助产组,各45例。两组产妇于产后第2天开始进行Kegel康复训练,连续训练6周后再开展为期3个月的康复治疗。比较两组产后6周与产后3个月盆底肌电值、盆底肌力、肛提肌受损情况、性生活质量,并记录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产后6周与产后3个月阴道分娩组盆底前静息平均肌电值、快肌最大肌电值、混合肌平均肌电值及慢肌平均肌电值均高于产钳助产组(P<0.05)。产后6周与产后3个月阴道分娩组盆底Ⅰ、Ⅱ类肌纤维肌力高于产钳助产组(P<0.05)。产后6周与产后3个月阴道分娩组肛提肌损伤、肛提肌撕裂及肛提肌裂孔变大率低于产钳助产组(P<0.05)。产后6周阴道分娩组性生活质量评分高于产钳助产组(P<0.05)。阴道分娩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5.56%)较产钳助产组(35.56%)低(P<0.05)。结论:相比于产钳助产,阴道分娩对于产妇盆底肌功能的影响更小,对肛提肌的损伤更轻,更有助于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性生活质量恢复。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不断上升 ,其严重并发症包括对新生儿的不良影响也时有报道[1 ] 。在临床实践中 ,产钳助产术是解决头位难产的重要手段 ,在分娩的第 2产程 ,发现异常需及时结束分娩起到有效措施之一。但有些产妇对产钳助产产生恐惧心理 ,主要是怕产钳损伤母婴健康 ,更害怕产钳带来并发症 ,在废弃高位和中位产钳术后 ,低位产钳仍被广泛应用。本文分析 10 1例产钳助产术对母婴影响 ,以探讨其安全性。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在我院 2 0 0 0 - 0 1~ 2 0 0 0 - 12间产钳助产产妇 10 1例 ,为产钳组 ,同期行剖宫产术 10 1例产妇为剖宫产组 …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使用阴道助产掌38例的临床应用及护理配合经验。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07年11月阴道助产掌孕妇38例作为助产掌组,低位产钳组为低位产钳术孕妇57例,比较两组对母儿的影响。结果:对母体损伤方面,产钳容易引起母体软产道裂伤及伤口延裂、会阴水肿、产后出血发生,助产掌组与低位产钳组比较,上述损伤发生率显著减少(P<0.05)。对婴儿方面,产钳组易发生新生儿窒息及头面部损伤,助产掌组与低位产钳组比较,上述损伤发生率显著减少(P<0.05)。结论:助产掌助产是一种安全、有效、操作简单、助产快、易于掌握的方法,对母婴损伤小。而助产士良好的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胎儿脐绕颈与分娩困难的关系及相关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1日至2007年1月31日共13个月萧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共接收住院孕足月孕妇2080例,其中剖宫产1081例,剖宫产率为51.2%,其剖宫产原因有持续枕后位或枕横位228例,占剖宫产数的31.3%,而在持续性枕横位或枕后位因脐绕颈原因造成的占69例,5例胎吸助产,占持续性枕横位或枕后位的1/5。45例因胎儿窘迫剖宫产。2例产前发现胎儿脐绕颈,48小时后胎死宫内,行催产素引产。总有119例难产占胎儿脐绕颈的30.12%,占剖宫产总数的8.78%。结论:脐带绕颈导致难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因脐带缠绕使脐带相对变短胎头衔接困难,胎头高浮,产程中胎先露下降缓慢,产程延长,或脐带受压最后导致持续性枕横位或枕后位且与宫缩乏力互为因果以及胎儿窘迫,最后以胎吸助产或剖宫产终止妊娠。新生儿不同程度窒息,产前发现有胎儿脐绕颈应引起高度警惕以及相应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