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左氧氟沙星和头孢呋辛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效果,来寻找最佳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抗菌药物治疗方案。方法选取近期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00例,随机分组分为A组和B组两组,每组各50例患者。A组患者采取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取静脉滴注头孢呋辛进行治疗。结果 A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0%,B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0.0%,组间差异显著(P<0.05)。A组患者治疗过程中4例出现头痛,B组患者5例出现胃肠道反应,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中,左氧氟沙星的应用更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呼吸道细菌感染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作用以及左氧氟沙星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作用。方法在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中随机抽取66例,分为左氧氟沙星治疗组33例和头孢呋辛对照组33例,疗程均为10d。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6.7%,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6.7%,治疗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效果比较理想,可作为COPD急性加重期治疗的经验用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左旋氧氟沙星与头孢呋辛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左旋氧氟沙星治疗组40例和头孢呋辛对照组40例。左旋氧氟沙星治疗组患者给予左旋氧氟沙星500mg静脉滴注,1次/d;头孢呋辛对照组给予头孢呋辛300mg静脉滴注,2次/d,10d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左氧氟沙星治疗组与头孢呋辛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5%与80%;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0%与7.5%,停用药物后无严重并发症。治疗过程中左旋氧氟沙星治疗组患者有6例需要更换抗菌药物;头孢呋辛对照组患者有8例需要更换抗菌药物。两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发作使用左旋氧氟沙星或头孢呋辛治疗均可得到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王颖彦  胡黎  林华 《安徽医药》2008,12(2):175-176
目的对3种方案治疗急性上尿路感染进行经济学分析。方法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对3种治疗方案进行评价,A组:头孢呋辛;B组:左氧氟沙星,C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3组治疗方法均是静脉滴注3d后,改为口服10d。结果3组药物均可治疗急性上尿路感染,其中头孢呋辛组治疗有效率与细菌清除率最高,左氧氟沙星组最为经济,但是耐药菌株多见,治疗有效率与细菌清除率较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组价格最贵,治疗有效率与细菌清除率也较高。结论头孢呋辛治疗效果最佳,价格居中,是比较合适的选择,左氧氟沙星治疗最为经济,但是疗效最差,阿莫西林/克拉维酸价格最贵,疗效也较好,如细菌对头孢呋辛耐药时,也是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龙琳 《中国医药指南》2013,(13):540-541
目的探讨并观察分析细辛脑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09年6月至2012年9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78例慢行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9例。观察组给予细辛脑注射液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头孢呋辛钠治疗。治疗7d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时间,观察两组有效率。结果治疗1周后,观察组显效45例,好转32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86.5%,对照组显效32例,好转26例,无效31例,总有效率为65.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辛脑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且未见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门诊急性腹泻患者治疗体会进行总结,探究治疗急性腹泻的最佳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12-2013年肠道门诊就诊的急性腹泻患者23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单用左氧氟沙星)82例,B组(左氧氟沙星联合培菲康)90例,C组(单用培菲康)58例.治疗后均在患者用药72h后门诊或电话随访.结果 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7%;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C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2%.B组总有效率高于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氧氟沙星联合培菲康治疗急性腹泻疗效确切,并在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及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中的疗效得到了肯定.  相似文献   

7.
张小荣  陈炳 《海峡药学》2012,24(4):126-128
目的观察头孢替安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细菌性前列腺患者的临床资料245例,依据患者的治疗药物不同分为头孢替安联合左氧氟沙星组(A组)和头孢替安组(B组)。其中A组患者给予头孢替安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B组患者给予头孢替安治疗。疗程结束后,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头孢替安联合左氧氟沙星组(A组)治疗效果比头孢替安组(B组)效果好,且治疗效果有显著的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的痊愈率(36.0%)和有效率(41.2%)都明显高于B组治疗的痊愈率(18.3%)和有效率(26.6%)。头孢替安联合左氧氟沙星组(A组)细菌清除率效果明显比头孢替安组(B组)好,其中A组细菌清除率为91.5%,B组细菌清除率为75.8%,两组细菌清除率有显著的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细菌性前列腺炎上效果,头孢替安联合左氧氟沙星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头孢替安组,说明头孢替安联合左氧氟沙星对治疗细菌性前列腺炎有更好疗效,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8.
阎敏 《中国医药指南》2013,(29):145-147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序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46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73例。A组和B组分别给予左氧氟沙星和头孢呋辛静滴.口服治疗,疗程7-10d。观察两组有效率、致病茵清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有效率为90.4%,显著高于B组7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清除率为89.9%,显著高于B组7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9%和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序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且耐药性低,致病菌清除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几种不同抗生素在骨科感染预防中的药物效价。方法选取骨科手术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A、B、C、D、E、F 6组各20例,A组采取头孢呋辛治疗,B组采取头孢他啶治疗,C组采取磺苄西林钠治疗,D组采取阿奇霉素治疗,E组采取克林霉素治疗,F组采取左氧氟沙星治疗,比较6组治疗效果及药物成本。结果 A组、B组、C组、D组、E组、F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90%、95%、95%、75%、70%,A组、B组、C组、D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E组、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D组、E组、F组成本/效果分别为0.97、1.84、2.76、1.51、1.20、1.30,A组成本/效果明显低于B组、C组、D组、E组、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呋辛为骨科感染防治中效果较好且花费较低的药物,并且临床使用较为安全,推荐进行使用。  相似文献   

10.
韩桂荣 《北方药学》2012,9(3):29-30
目的:比较分析左旋氧氟沙星和头孢呋辛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11月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就诊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左旋氧氟沙星治疗)6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头孢呋辛治疗)60例患者,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并对两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有效率为83.4%,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经统计分析,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左旋氧氟沙星和头孢呋辛均能有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并且两药在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静脉应用左氧氟沙星高剂量750 mg,qd,共5天,与常规剂量500 mg,qd,共10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60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双盲、随机分为治疗组静脉应用左氧氟沙星高剂量750 mg,qd,共5天(30例)和左氧氟沙星组常规剂量500 mg,qd,共10天(30例)进行治疗。结果:左氧氟沙星高剂量组痊愈20例,显效7例,进步3例,治愈率为66.6%,有效率为90.0%。左氧氟沙星常规剂量组痊愈18例,显效8例,进步3例,无效1例,治愈率为60.0%,总有效率为8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细菌总清除率为81.9%,对照组为77.8%,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33%和6.66%。结论:短疗程大剂量的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左氧氟沙星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方法。方法静脉滴注头孢呋辛钠1.5g,2次/d,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0.3g,1次/天,疗程5~14d。完成病例48例,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结果治愈22例(46%)显效11(23%)进步13例(27%)无效2例(4%)总有效率9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4%。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可作为医疗机构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经验治疗。  相似文献   

13.
《抗感染药学》2017,(5):951-953
目的:比较不同抗菌药物对骨科手术患者预防切口感染的疗效,为骨科手术患者合理选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骨科手术患者110例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A组(40例)、B组(40例)和C组(30例);A组患者给予头孢呋辛钠预防切口感染治疗,B组患者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预防切口感染治疗,C组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预防切口感染治疗,比较3组患者用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A组和B组患者用药后的总有效率高于C组(P<0.05),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C组(P<0.05),用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低于C组(P<0.05)。结论:头孢呋辛钠和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二者用于骨科手术患者预防切口感染的疗效优于左氧氟沙星,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4.
王飞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3):64-65,68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头孢呋辛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AECOPD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辅助大剂量头孢呋辛治疗,治疗组辅助小剂量头孢呋辛治疗。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5%和95.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FEV1、FEV1/FVC与PEF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口干、尿潴留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头孢呋辛辅助治疗AECOPD,能在保持良好疗效的基础上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以头孢呋辛为主的两种序贯治疗方案对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疗效及药物经济学差异。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月就诊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n=38)与B组(n=38),A组患者采用头孢呋辛序贯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B组患者采用头孢呋辛序贯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药物经济学差异。结果A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P<0.05)。A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hs-CRP、TNF-α、WBC水平显著低于B组(P<0.05)。A组患者治疗后的CD4+、CD4+/CD8+水平显著高于B组,CD8+水平显著低于B组(P<0.05)。A组患者的成本及C/E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头孢呋辛为主的序贯治疗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效果良好,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且成本/效果更低,能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60例,接受治疗的时间为2011年3月~2014年8月,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血气分析指标、总有效率和痊愈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气分析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痊愈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不仅能改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还能增加治疗的总有效率,缩短痊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急性加重期采取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接诊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80例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FEV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均有改善(P<0.05),但研究组更优(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0%(P<0.05)。结论:慢阻肺急性加重期采取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效果明显,可显著改善肺功能,有很高的应用意义,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单用左氧氟沙星和左氧氟沙星联合头孢呋辛在治疗18~59岁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住院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8~59岁非重症CAP患者290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单用左氧氟沙星组(A组,143例)和左氧氟沙星联合头孢呋辛组(B组,147例),采用双向性队列研究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住院时间、入院前抗菌药物使用、体温、白细胞计数、相关感染指标等对结局的影响;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组的总有效率为90.2%,B组总有效率为87.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入院时的白细胞计数水平和住院时间(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单用与左氧氟沙星联合头孢呋辛治疗18~59岁非重症CAP的临床疗效相似;白细胞计数水平和住院时间是影响18~59岁非重症CAP患者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白细胞计数较高的患者,应该更加积极治疗,同时,住院时间过长会增加院内感染的风险,应及时采取相应的预...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挑选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接收的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4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均分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除常规治疗外,对照组患者应用头孢呋辛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对照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1.4%,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率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者咳嗽消失时间、胸闷缓解时间与气促消失时间,观察组患者均具有明显优势,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治疗前两组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差异不显著,治疗后均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明显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相对比头孢呋辛,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效果更好,可明显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率,改善患者肺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20.
《抗感染药学》2016,(3):568-570
目的:评价加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用于治疗泌尿系感染患者的成本-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泌尿系感染患者116例,将其分为A组58例和B组58例;A患者均给予加替沙星葡萄糖注射液治疗;B组患者均给予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和治疗后的疗效-成本。结果:经加替沙星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后的A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83%,高于经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B组患者为89.66%(P>0.05);前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2%,后者为10.34%(P<0.05);A组患者的治疗成本-效果比值为816.16/94.83=8.61;B组患者的治疗成本-效果比值为618.29/89.66=6.90。结论:采用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泌尿系感染患者的治疗成本-效果优于加替沙星葡萄糖注射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