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凤粉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339-340
我院自2006年至2011年共施行TURP术84例,发生尿道狭3例,占3.6%,术后尿道感染4例,占4.8%。狭窄与术前留置尿管手术创伤和术后尿道感染有关。因此,术前留置尿管应选择粗细适宜的气囊尿管,插管时动作轻柔,术中避免过多损伤,术前、术中和术后预防和治疗泌尿系感染是防止TURP术后尿道狭窄的关键。护理上做好导尿管的护理及病人心理护理及其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童脐静脉插管后的日常维护和并发症的护理。方法对每一位插管后的患儿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及操作规程,实施正确护理,预防并正确护理并发症。结果经临床实践发现,认真做好插管后的日常维护可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脐静脉插管在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抢救过程中,可迅速建立有效静脉通道,为抢救赢得宝贵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但其也有相关并发症,认真做好插管后的导管维护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所在,护理工作中应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小结结肠癌患者PICC置管术后血栓形成的护理及预防方法。方法通过1例广泛血栓形成结肠癌患者的护理,得出了在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患肢情况,观察抗凝药物的副作用,做好手术前后的护理,以及从插管时导管的选择、患者宣教、插管后的随访等等方面防治深静脉血栓(DVT)的一些体会。结果患者经15天后抗凝治疗后,在手术室行上腔静脉滤网置入术后进行拔管,无血栓后并发症发生。结论护士选择合适的导管、严格插管流程、做好健康教育和导管的维护追踪是预防血栓并发症的关键;做好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并发症预防和治疗是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凌希 《中国医药指南》2010,8(29):147-148
目的探讨减少脑血管意外患者鼻饲患者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择120例住院需鼻饲的脑血管意外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常规置鼻饲管,待胃肠功能恢复即给予鼻饲,观察组采取插管前、插管操作及插管后护理及预防常见并发症护理。结果观察组发生呕吐反流、腹胀、腹泻、消化道出血、吸入性肺炎、代谢性并发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正确的护理方法及能够预防并且减少脑血管意外患者鼻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在预防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重症监护室于2022年6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72例经口气管插管成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6例,采用常规护理)与观察组(36例,(样本量太少)采用循证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在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后均取得一定效果,但观察组在采用循证护理后,操作护士的执行意愿评分及执行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优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预防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感染中采用循证护理可取得较佳效果,可有效提升护理人员认知度与执行率,降低患者口腔感染风险和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费晓琴 《中国药业》2013,22(9):121-123
目的探讨维库溴铵与琥珀胆碱静脉注射治疗脑外伤张口困难的临床效果,并总结其护理经验。方法选择使用维库溴铵的28例患者为观察组,并与28例使用琥珀胆碱的对照组患者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插管时和插管后心率较慢、平均动脉压较低,插管时血氧饱和度明显较高(P<0.05);与插管前比较,观察组插管时和插管后平均动脉压明显降低、血氧饱和度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插管时和插管后平均动脉压明显升高、插管后血氧饱和度也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可张口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顺利插管所耗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脑外伤昏迷合并有张口困难的患者,在浅镇静下使用维库溴铵能较好地保持患者循环功能平稳,避免了琥珀胆碱应用后的颅内压升高和肌颤;同时,积极的护理措施对于缩短插管时间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7.
李小红 《现代医药卫生》2013,(21):3307-3308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拔管后早期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重症监护室(ICU)COPD患者45例拔管后采取的各种护理方法。结果45例在拔管后通过精心护理转入呼吸内科继续治疗后好转出院。5例出现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再次行无创呼吸机治疗(3例因呼吸机疲劳插管)。3例成功拔管,死亡2例。结论在COPD患者拔管早期.通过心理护理干预、有效的呼吸道管理、正确的自主呼吸锻炼、早期营养支持、避免镇静剂及肌松剂的应用、转科后的回访等可以避免重复插管,提高脱机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有效减少和预防全麻气管插管术后清醒延迟的并发症,杜绝意外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9例全麻气管插管术后患者发生麻醉清醒延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护理措施并实施。结果 9例患者都清醒,无并发症及意外发生。讨论做好术前准备,仔细询问病史;加强术中管理,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并发症;术后发生苏醒延迟时,及时查明原因和确诊,并予正确处理后手术患者多能苏醒。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在预防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应用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70例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采用集束化护理。对两组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情况,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有11例患者发生非计划性拔管,观察组有4例患者发生,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护理后患者SCL-90评分均有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对气管插管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可以明显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相似文献   

10.
浅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治疗后,插管时间为3~20d,7d内成功拔管37例,7d后成功拔管29例,死亡6例。结论 VAP的发生与呼吸机的管理及护理操作有密切关系,因此应规范操作、加强呼吸机的管理,以预防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脑外科患者术后气管插管的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脑外科术后进行气管插管的86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每隔4 h向气管插管内注入20 m L,0.9%的生理盐水,引发患者呛咳,预防咽喉内痰痂的形成,保持呼吸道的通畅。结果所有患者均安全的度过了复苏期,仅有1例患者出现痰痂,但并无生命危险。结论在对脑外科患者术后气管插管进行护理时,向气管插管内注入生理盐水,能有效预防患者咽喉内痰痂的形成,使患者呼吸道保持通畅,是一种较好的护理手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高危新生儿出生后即行脐静脉插管建立给药通道,既可以保证危重患儿的抢救需要,又可以避免后续治疗的反复静脉穿刺。我科2001年以来对出生后30min内的高危儿施行脐静脉插管术,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现将其应用及护理要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乌拉地尔与艾司洛尔预防全麻插管应激反应的观察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与比较乌拉地尔、艾司洛尔用于预防全麻插管应激反应的效果。方法 :将 45例ASAⅠ~Ⅱ级无心血管病史全麻病人 ,随机分成 3组 ,每组 15例。A组 (对照组 ) ,B组 (乌拉地尔组 ) ,C组 (艾司洛尔组 )。插管前分别静注 0 .9%氯化钠5mL(A组 ) ,乌拉地尔 0 .5mg·kg-1(B组 ) ,艾司洛尔 2mg·kg-1(C组 )。 3组均以芬太尼、利多卡因、依托咪酯、琥珀胆碱静注诱导后行气管内插管。观察各组诱导前、诱导后 1min及插管后 1,5 ,10min的HR、SBP、DBP及MAP值。结果 :对照组在插管后 1,5 ,10min的HR、MAP均明显高于用药的B、C组 (P <0 .0 5或P <0 .0 1)。用药组间相比 ,插管后B组与C组血压升高幅度有显著性降低 (P <0 .0 5或P <0 .0 1) ;插管后C组与B组心率上升幅度明显降低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气管插管前静注乌拉地尔与艾司洛尔均能有效预防插管引起的应激反应。乌拉地尔预防高血压作用优于艾司洛尔 ,艾司洛尔预防心率增快优于乌拉地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丁卡因对全麻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预防效果。方法将80例择期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于气管插管前2min采用1%的丁卡因行会厌、声门及气管内表面麻醉,对照组则直接行气管插管,比较两组患者在诱导前、插管时、插管后1min及5min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插管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插管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与插管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观察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观察组的RS评分为(1.3±1.1)对照组的RS评分为(3.8±1.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丁卡因能有效预防全麻气管插管所导致的应激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Extubation,UEX)是指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将插管自行拔出,或其他原因造成的插管脱落,又称意外拔管,是有创机械通气中较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婴幼儿先心术后需要通过呼吸机维持有效通气,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意外拔管可造成气道损伤,病情加重,甚至心跳骤停而危及生命,因此气管插管意外拔管的原因及护理对策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对婴幼儿先心术后气管插管意外拔管发生的原因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提出预防对策,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心血管手术效果较为满意,但术后呼吸机撤离困难及二次气管内插管仍时常发生,而且二次气管内插管患者伤残率较高[1-3]。二次气管内插管后,除维护良好的循环功能、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加强营养、预防感染、适当镇静、防止肺动脉高压等治疗措施外,重点应做好呼吸护理。2010年1月-2012年12月,作者对心脏手术后二次气管内插管患者进行了呼吸护理,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气管插管意外脱管原因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气管插管意外脱管原因及寻求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意外脱管。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05年1月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住院的178例气管插管的新生儿意外脱管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生意外脱管率24.72%,其中口腔插管脱管率33.33%,鼻腔插管脱管率22.05%。结论:意外脱管与置管方式、护理操作不当、自身拔管等有关。采用经鼻插管、护理操作得当、提高医护人员认识及严密监护,发现意外脱管及时处理,是防止意外脱管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寻找促进腹腔镜巨脾及胆囊切除术后康复的最佳护理方法。方法对2例均在气管插管全身麻腹腔镜下行巨脾加胆囊切除的患者,充分进行术前护理、术后加强腹腔镜CO2气腹后的观察及护理,预防并发症,指导早期活动,做好出院宣教。结果术后未发生胆漏和出血、高碳酸血症状、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2例均痊愈出院。结论腹腔镜巨脾及胆囊切除术后,做好术前术后病情观察及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及植骨融合的手术配合.方法 手术前进行患者心理护理及手术知识宣教;麻醉采用气管内插管或硬脊膜外麻醉;按手术步骤配合,采取有效的体位和安全保护措施;预防感染、预防压疮.结果 手术过程顺利,治疗效果满意,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 采用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及护理配合,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总结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经验,以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方法对98例经口气管插管的患者,做好生命体征的监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湿化气道,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做好胃管的护理及心理护理,帮助训练呼吸肌功能,预防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结果本组病人均无出现护理并发症,缩短了病人置管天数,减轻病人的痛苦及经济负担,提高了治疗效果.结论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病人,做好呼吸道管理及各项基础护理,加强心理护理,预防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是降低危重病人死亡率及提高生存质量的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