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2.
半夏泻心汤方出《伤寒论》,药物组成:制半夏、黄苓、干姜、党参、炙甘草、黄连、大枣七味组成。用治小柴胡汤证因误下而成的痞证。症见心下痞满不痛,干呕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薄黄而腻,脉弦细数等症。笔者于临床辩证用治他病,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5.
6.
叶氏对张仲景半夏泻心汤作有许多的临床变通,使半夏泻心汤运用广泛而灵活,叶桂推广用其治疗中焦湿热痞阻的各类病症,并加减化裁运用于多种湿热性的温病及内伤杂病的湿热等。 相似文献
7.
半夏泻心汤由半夏、黄芩、黄连、炙甘草、干姜、人参、大枣七味药组成,出自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撰《伤寒论》,诸药合用共达调和中焦脾胃升降之功。临床常用于急慢性胃肠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胆囊炎等属中气虚弱、寒热互结者。我院采用半夏泻心汤为主加减治疗属寒热错杂、虚实互呈的多种消化系统疾病及其他疾病,均取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王晓红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2,15(2):20-21
半夏泻心汤是临床常用方剂,不仅可用于反胃、便秘等脾胃系疾病,而且可用于久咳、失眠、梅核气、痢疾等肺系、心系、肠系病证,以及妊娠恶阻等妇科病症.凡寒热互结、虚实挟杂,湿热中阻是其应用指征。 相似文献
9.
1 半夏泻心汤的结构与功效半夏泻心汤出自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统《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而言),由辛开温散的姜、夏,苦寒清热的芩、连和甘补调中的参、草、枣3组共7味药物组成。其基本药理作用为清热散寒、运转气机、补脾和胃。本方加生姜,减干姜用量,即为生姜泻心汤。重用甘草,即为甘草泻心汤。一般而言,半夏泻心汤偏重于化痰降逆,生姜泻心汤兼能散水消食,而甘草泻心汤,以其甘草用量较重,故补中之力较强。现代药理研究结果表明,半夏泻心汤具有.抗消化道粘膜炎症、抗消化性溃疡、胃肠动力调节、止泻、止血、促消化、保肝等作用。根据方… 相似文献
10.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6,(66)
目的分析半夏泻心汤的临床应用。方法结合实际,对半夏泻心汤在泄泻、呕吐、胃痛、脘痞腹胀以及腹胀肠鸣、矢气频多症治疗中的应用。结果与结论只要属于脾胃虚弱,寒热错杂于中,升降失常,气机失畅者,不论何病,均可选用半夏泻心汤。半夏泻心汤寒热互用,苦辛并进,补土和中,能够起到健脾和胃的作用。只要掌握了半夏泻心汤的作用和机制,灵活运用,异病同治的效果仍旧可以达到。 相似文献
11.
12.
本文研究了半夏泻心汤在临床中的应用,确定半夏泻心汤的主要疗效。本文从近10年的半夏泻心汤临床应用总结中发现,半夏泻心汤主要用于人体消化道方面的治疗。本文通过对半夏泻心汤的临床效果研究,为其确切的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14.
15.
半夏泻心汤组方精炼,方中各药配伍考究,具有辛开、苦降、甘补的配伍特点,后世对其发展及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半夏泻心汤具有消炎、抑菌、双向调节胃肠动力功能的作用,能促进胃肠局部生长表达,促进相关激素、蛋白分泌,提高机体免疫力。临床常用于急慢性胃炎、顽固性呕吐、慢性肠炎、结肠炎、消化性溃疡、消化不良等属脾胃升降失常、寒热错杂者,可取得满意的疗效。目前对于半夏泻心汤的现代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①试验研究样本量较少,设计方案缺乏严谨性及合理性,疗效评价标准不统一;②缺乏大样本的临床数据、试验验证、临床指标的系统研究;③研究以消化系统疾病为主,缺少对非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④实验研究多停留于某个病理环节上,缺乏更深层次的作用机制的探讨。今后需联合现代医学多层次、多手段、多途径地研究本方的作用规律,提高临床试验的规模、质量以及随机控制条件,为半夏泻心汤治疗各类疾病的现代药理研究和中医临床提供更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半夏泻心汤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自刚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4(1):15-15
半夏泻心汤出白张仲景《伤寒论》,原治“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汤证仍在者,复与小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讨论半夏泻心汤研究进展.方法 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个人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 痞、呕、泻是本方主证,据此而知病在中焦;舌尖红,苔薄黄,脉弦数,是其佐证,按八纲辨证,病性属热;痞、吐、泻三证都是津病,按气血津液辨证,属津气升降失调.少阳居表里之间,为津气流通之所;脾胃位居中焦,为津气(阴阳)升降之轴.外感风寒,表卫闭郁,津气不能出表,由少阳三焦内归脾胃,津气升降出入紊乱;或饮食不洁,由食管直侵胃肠,脾的运化功能障碍,致使湿滞胃脘而成痞;升降失调而呈吐泻;气郁化热而呈舌红、苔黄、脉数.故脾运障碍,升降失调,气郁化热,津凝为湿,是本方证的基本病理. 相似文献
18.
19.
《中医学报》2019,(12):2549-2554
半夏泻心汤组方精炼,方中各药配伍考究,具有辛开、苦降、甘补的配伍特点,后世对其发展及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半夏泻心汤具有消炎、抑菌、双向调节胃肠动力功能的作用,能促进胃肠局部生长表达,促进相关激素、蛋白分泌,提高机体免疫力。临床常用于急慢性胃炎、顽固性呕吐、慢性肠炎、结肠炎、消化性溃疡、消化不良等属脾胃升降失常、寒热错杂者,可取得满意的疗效。目前对于半夏泻心汤的现代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①试验研究样本量较少,设计方案缺乏严谨性及合理性,疗效评价标准不统一;②缺乏大样本的临床数据、试验验证、临床指标的系统研究;③研究以消化系统疾病为主,缺少对非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④实验研究多停留于某个病理环节上,缺乏更深层次的作用机制的探讨。今后需联合现代医学多层次、多手段、多途径地研究本方的作用规律,提高临床试验的规模、质量以及随机控制条件,为半夏泻心汤治疗各类疾病的现代药理研究和中医临床提供更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半夏泻心汤新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 ,是为小柴胡汤误下所致心下痞而设。方由半夏、人参、黄连、黄芩、干姜、炙甘草、大枣组成 ,具有和胃降逆 ,开结除痞 ,协调阴阳之功。笔者根据中医辨证理论 ,运用此方治疗多种疾病 ,疗效满意 ,现介绍如下 :1.口糜雒某 ,男 ,3 5岁 ,工人 ,1999年 8月 2 1日初诊。患者自述患口腔粘膜溃疡 3年 ,反复发作 ,曾多次求治 ,口服维生素类药效果不佳。近日复发 ,唇内及舌下共有 3处溃疡 ,大者如黄豆 ,小者如米粒 ,色灰白 ,周有红晕 ,灼热疼痛 ,影响进食与饮水 ,尿黄 ,便稍干 ,舌红苔薄腻 ,脉弦细。诊为口糜 ,由心火与脾湿相…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