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达理  廖亮荣 《吉林医学》2013,(26):5440-5442
目的:分析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为其预防和治疗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8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常见病因为围产因素,其次为溶血因素。溶血性黄疸多为重度黄疸,母乳性黄疸多为轻度。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复杂多样,应注意围产期保健和预防感染,对高危患儿应密切监测胆红素水平,早期诊断和治疗,预防核黄疸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干预预防新生儿ABO溶血病并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方法 将64例确诊为母婴血型不合ABO溶血病的新生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2例.干预组在出现黄疸但未达高胆红素血症诊断标准时,予早期综合干预治疗,对照组在血清胆红素超过220.6~256μmol/L时予光疗;比较两组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率、黄疸程度与换血率、胆红素脑病发生率、住院期间总胆红素峰值等.结果 干预组发生高胆红素血症5例,中重度黄疸2例,未用换血疗法,未发生胆红素脑病,胆红素平均峰值198.5±48.6μmol/L;而对照组发生高胆红素血症17例,中重度黄疸14例,6例用换血疗法,未发生胆红素脑病,胆红素平均峰值389.6±86.3μmol/L,早期综合干预预防作用显著(P<0.05).结论 早期综合干预治疗,可有效控制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溶血过程,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预防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减轻新生儿黄疸的程度,避免换血治疗.  相似文献   

3.
石怀飞  潘晓英 《浙江医学》2011,33(11):1652-1653
黄疸是新生儿最常见的临床问题,当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升高到一定程度时,未结合胆红素就可能对神经系统造成损害,故对黄疸患儿尽早明确病因,尽早进行干预,对预防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发生,避免或减少脑损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对在本院住院治疗的中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新生儿中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及相关因素,为预防胆红素脑病提供临床指导。  相似文献   

4.
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皮肤黄疸,血液检查血清胆红素浓度增高。本文选择近几年关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的文献综述如下。1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原理是未结合的胆红素在蓝光的作用下,转变成水溶性异构体,经胆汁和尿液排出体外,从而降低血清胆红素。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效果确切。张建勤[1]将12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未结合型高胆红素血症119例临床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100045)任仪荪,吴明昌新生儿的病理性黄疸容易误认为生理性黄疸,一旦延误发生核黄疸,可终身致残。识别未结合型高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的病因,及早诊治,预防核黄疸是产科、儿科共...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一月至2013年一月五年期间来我院就诊并最终诊断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275例患者(研究组)和在此期间未出现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275例新生儿(对比组)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及治疗,两组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数据对比分析显示在出生年龄、出生体重、新生儿黄疸、新生儿溶血性贫血、新生儿肝炎、胆道闭锁、酸中毒、先天性疾病、母乳性黄疸等均存在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母乳性黄疸、新生儿溶血性贫血、新生儿肝炎和围生期病变是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常见临床危险因素。结论: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临床危险因素多种样,较为常见的是母乳性黄疸、新生儿溶血性贫血、围产期及感染性病变,把握本病临床常见危险因素,利于早期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同时利于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7.
蒙菊梅 《华夏医学》2007,20(5):1038-1039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疾病,可由多种原因所致。多数为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高所致,该病预后差,病死率高。对较严重新生儿黄疸如未及时采取正确的治疗手段和护理,有可能发展为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又称核黄疸),主要是游离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引起脑组织的病理性损害。各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129例蓝光光疗预防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核黄疸)。综合分析表明,引起新生儿黄疸和核黄疸的高危因素主要是感染、窒息、酸中毒、寒冷刺激、低蛋白血症、早产、溶血症等。无论是生理性或病理性黄疸,其主要危害是胆红素透过血脑屏障渗入脑组织,引起核黄疸,严重地影响了小儿生长和智力发育,我们对有上述因素存在者,血清胆红素虽未达到高胆红素血症标准,均积极采取预防性蓝光光疗措施,避免了核黄疸发生,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9.
李淑敏 《重庆医学》2006,35(13):1243-1244
黄疸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也是新生儿的重点监护内容之一。高胆红素血症可引起新生儿脑的严重损害,严重地影响智力的发育,特别是在早产儿和低体重儿,由于血脑屏障发育不够完善,容易引起核黄疸。因此临床对新生儿黄疸进行动态观察,早期预防并积极防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减少核黄疸发生的重要措施。本文采用JH20-IB经皮黄疸仪测定新生儿的黄疸指数,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无创性监测新生儿黄疸的方法.其操作简便、测定迅速准确,能及时了解胆红素动态变化,为预防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提供依据。现将我院经皮胆红素测定观察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邓银梅 《中外医疗》2012,31(31):153-154
目的研究并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及护理的相关因素,为临床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预防及预后判断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和参考标准。方法以该院2010年6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41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定为高胆红素组,以另外收治的59例黄疸患儿为生理性黄疸组,比较两组高胆红素血症患者进行母乳喂养的情况、排便性质及时间。结果生理性黄疸组患儿排粪便和排胎便的时间明显早于高胆红素组,此外,患儿的哺乳次数也明显高于高胆红素组。结论合理地对高胆红素血症患者进行母乳喂养,加强母婴的产期保健,定期对孕妇进行血型鉴定产前检查并加强新生儿的护理、有效地减少产前及产后的感染是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关键手段。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黄疸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淑慧  周波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0):1305-1305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病状之一,尤其在早期新生儿。引起新生儿黄疸原因较多和复杂,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早期新生儿黄疸常为生理性与病理性同时存在。新生儿黄疸多以未结合胆红素增高,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如观察治疗不及时,可并发胆红素脑病(核黄疸)。核黄疸不仅危及生命,幸存者可因神经系统受损终生致残。因此,早期新生儿黄疸的观察护理极为重要。现总结我科住院新生儿黄疸的观察与护理。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病状之一,尤其在早期新生儿。引起新生儿黄疸原因较多和复杂,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早期新生儿黄疸常为生理性与病理性同时存在。新生儿黄疸多以未结合胆红素增高,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如观察治疗不及时,可并发胆红素脑病(核黄疸)。核黄疸不仅危及生命,幸存者可因神经系统受损终生致残。因此,早期新生儿黄疸的观察护理极为重要。现总结我科住院新生儿黄疸的观察与护理。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356例的病因与防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与治疗。方法:对35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进行分析,总结其发生病因与防治原则。结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病因前5位依次为感染、窒息、母乳性黄疸、溶血、颅内出血。结论: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复杂,及时寻找病因、积极预防、早期治疗尤为重要,合理有效的治疗是降低新生儿胆红素脑病致死率和致残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症状,而早期新生儿各种原因所致的高胆红素血症绝大多数为未结合胆红素增高,若得不到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可进一步引起胆红素脑病,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严重地威胁新生儿的生命和健康,故应高度重视,况且本病尚可预防.现将我院1993年1月至1995年12月收治的238 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提出分析.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指各种原因引起胆红素(大部分为未结合胆红素)在体内异常积聚,并引起巩膜、皮肤或其他器官黄染,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症状。引起该病的原因,除生理性黄疸外,还有母乳性黄疸、ABO溶血症、新生儿感染等。严重时引起核黄疸,造成严重神经系统的后遗症,甚至危及生命。光疗是简单易行,疗效较好,已广泛应用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辅助治疗方法,主要作用是使未结合胆红素在光作用下,异构体发生变化而成为水溶性,再经胆汁和尿液中排出,从而使血清胆红素浓度降低。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黄疸的一种严重表现,它的最大危害是可导致胆红素脑病(核黄疸),一旦发生,后果严重,易造成新生儿早期死亡或留下难以恢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因此,积极地治疗新生儿高胆症是预防核黄疸的关键。光疗是目前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的一种安全有...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症状,尤以出生1周内为多。是由胆红素在血液及组织中聚集导致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的一种疾病。根据血清胆红素浓度及持续时间不同可分为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后者又称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指以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的病理性黄疸,常可引起胆红素脑病而危及生命或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原因,为其早期干预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于2005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11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进行分析.结果 胎龄<37周、出生体重<2500g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病因依次为围产因素、感染因素、母乳性黄疸、溶血因素、其他因素.结论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更容易发生高胆红素血症,预防围生期乏氧、积极防治新生儿感染可减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疾病,主要为血清结合胆红素增高所致.对较严重的新生儿黄疸,如未及时采取正确的治疗手段和护理,有可能发展为新生儿胆红素脑病.足月儿生理性黄疸多于生后2~3天出现,一般无任何症状.黄疸生后4~5天为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生理性黄疸较足月儿多见,于生后3~5天出现,黄疸程度较重,消退也较慢,可延长到2~4周.蓝光疗法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一种简单有效的辅助方法.通过荧光照射,使脂溶性的未结合胆红素转变为水溶性胆红素和光红素,随胆汁和尿液排出体外,促使黄疸消退.  相似文献   

20.
黄疸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临床症状,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半数以上的新生儿黄疸为生理性黄疸,若胆红素水平超过生理性黄疸的范围,称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既为病理性黄疸。现就我院近1年收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82例,对病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