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耳聋是听觉传导路发生器质性或功能性病变致不同程度听力损害(hearing impairment)的总称,程度较轻的亦称重听,显著影响社交能力者称为聋,因听觉障碍难以用语言进行正常人际沟通者称为聋哑或聋人.按耳聋发生部位与性质,一般将耳聋分为传导性聋、感音神经性聋和混合性聋.感音神经性聋按病变部位可再分为中枢性聋、神经性聋和感音性聋,但中枢性聋罕见,单纯的神经性聋少见,感音性聋最为常见.一般情况下.临床仍将三者合称感音神经性聋[1].因此,耳聋可能是原发疾病,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症状.临床实践中,由于患者或患儿家长讲述不清、医师认识不足或疾病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等因素,易导致误诊误治,甚至引起医疗事故.为提高耳聋临床诊治水平,本文根据笔者长期临床经验和科研成果,结合复习近年文献,就耳聋的I临床诊断与治疗相关问题提出个人看法,供同道们参考与讨论.  相似文献   

2.
耳聋为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一种症状,其病因繁多,按发病部位可分为三类:传音性聋、感音性聋及混合性聋。应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诊治。在基层耳聋患者甚为常见,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对我国防聋治聋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传音性聋传音性耳聋为中耳或外耳疾病所引起,而耳蜗以上听径路功能正常。音叉听力检查骨导大于气导,骨导可较正常延长,骨导偏侧试验向患侧,纯音电测听气导下降,骨导可正常,骨—气导之间有差距。还可进一步用语言测昕及声阻抗测听等检查。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8):1395-1396
非化脓性中耳炎也称为分泌性中耳炎,主要特征为传导性耳聋及鼓室积液,有效治疗过后可恢复听力,然而在临床上却有部分患者在治愈之后没有恢复骨导听阈,导致感音神经性聋产生。国内外相关报道中也显示分泌性中耳炎会改变骨导听阈,现对分泌性中耳炎与感音神经性聋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王冉  胡宝华  谢小丽 《护理与康复》2013,(11):1094-1096
当听觉系统中的传音、感音部、听神经和其各级中枢发生病变,听功能出现障碍,即发生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称为耳聋。耳聋分类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尽相同,其中人工耳蜗植入是帮助双侧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康复听觉的有效手段之一。2009年2月至2012年12月,本院耳鼻咽喉科为78例患者实施人工耳蜗植入术,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纯音听力计是通过音频振荡发生不同频率的纯音,其强度可以调节[1],用于测试听觉范围内不同频率的听敏度,判断有无听觉障碍,估计听觉的程度,对耳聋的类型和病变部位作出初步判断。1临床资料1.1对象:本组病例162例,因自觉听功能障碍来专科门诊检查。通过听力测试按听力曲线分类[1]:①正常听力曲线;②传音性聋;③感音神经性聋;④混合性聋。1.2检查法:包括气导听阈及骨听阈测试两种,一般先测试气导然后测骨导,检查从1000Hz开始,以后按2000Hz、3000Hz、4000Hz、6000Hz、8000Hz、250Hz、500Hz顺序进行。最后,再对1000Hz复查一次,可以1000Hz、40dB的测试声刺激受试耳,此时该耳若能听到测试声则每5dB一档递减直到阈值,否则,递增声强直至阈值。在阈值处,应再降低5dB,确定听不到后仍以阈值声重复确认。临床测试有上升法和下降法2种,可根据经验选用。1.3结果:正常听力曲线38例,传音性聋64例,感音神经性聋23例,混合性聋37例,其中有97%以上与临床诊断相符合,另外3%中的2%是伪聋患者,1%左右为功能性聋患者。2注意的几个问题2.1力求检查的准确性,测试结果出来后,告知到...  相似文献   

6.
俗话说“一聋三分傻”,人若耳聋就显得不那么聪明了。可见听力对人,尤其对小儿是多么的重要。因为小儿正在“咿呀”学语,一旦聋了,听不到周围的话语,就学不会说话了,即使已经学会说话的,因长期听不到语音也可将已学会的话逐渐忘掉而成为聋哑。所以我们应注意保护小儿的耳朵,预防耳聋的发生。耳聋分为传音性和神经性耳聋两种,近年来对传音性耳聋治疗效果较好,现重点谈谈神经性耳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聋患儿中内耳畸形的颞骨影像学表现。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35例拟诊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聋患儿,本组患儿均行CTMRI颞骨部位扫描,分析内耳畸形患儿的颞骨影像学表现。结果 内耳发育正常25例,占18.52%;内耳发育畸形110例,占81.48%。双侧耳聋113例中内耳畸形98例,占86.73%;单侧耳聋22例中内耳畸形12例,占54.55%。MRI检查结果内耳畸形208耳,其中前庭导水管扩大占比最高(22.12%),其次为前庭蜗神经畸形(18.27%)、内听道狭窄(12.5%)。CT检查结果前庭蜗神经畸形未见异常,前庭导水管扩大较MRI检查少2例,其余内耳畸形种类与MRI一致。结论 MRI扫描对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聋患儿中内耳畸形的诊断准确率最高,内耳畸形中以前庭导水管扩大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8.
儿童期分泌性中耳炎与语言发育迟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期分泌性中耳炎所致感音神经性耳聋对语言、认知和交流能力的影响,及对分泌性中耳炎感音神经性耳聋患儿早期确诊、早期治疗、早期进行听力语言康复的重要性。方法根据26例语言发育迟缓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就诊情况及听力调查资料,分析高频听力损失和语言频率的关系以及对语言、认知和交流能力的影响。结果分泌性中耳炎所致感音神经性耳聋患儿对语言、认知和交流能力有影响,只有当高频听力损失达到一定程度,并波及到语频时,才会引起语言发育迟缓。早期发现分泌性中耳炎感音神经性耳聋儿童,早期确诊,早期进行听力语言康复非常必要,可以大大地减少因感音神经性耳聋所致的语言障碍。结论儿童期分泌性中耳炎所致的感音神经性耳聋可以引起患儿语言发育迟缓。对分泌性中耳炎患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避免残余听力障碍对语言、认知和交流能力的影响。我们将病程超过3个月以上的儿童期分泌性中耳炎作为感音神经性耳聋的高危儿童,在儿童保健系统开展听力筛查,及早发现感音神经性耳聋儿童,可将此类儿童的早期诊断的确诊率、早期配戴助听器和早期开展听觉语言康复的年龄提前。  相似文献   

9.
遗传性聋、感染性聋和药物性耳聋是临床上引起感音神经性聋的3个主要因素。本讲仅就遗传性聋和感染性聋的特点论述如下。1遗传性聋遗传性聋系指由基因或染色体异常所致的感音神经性聋 ,约占儿童聋的35 %。1.1遗传方式(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聋 :亲代带有的致聋基因是显性的。且位于常染色体上 ,只要有一个这样的基因传给子代 ,子代就会表现出与亲代相同的耳聋 ,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聋。理论上1/2子女有遗传性聋 ,但由于基因修正 ,其外显率较理论数为少。占遗传性聋的9 %。(2)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聋 :亲代带有的致聋基因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流行性腮腺炎并发感音神经性耳聋的预后与护理.方法 总结8例流行性腮腺炎并发感音神经性耳聋临床治疗护理.结果 流行性腮腺炎并发耳聋以单耳全聋多见,预后较差,良好的心理护理对患者今后的生活起到积极作用.结论 流行性腮腺炎并发感音神经性耳聋重在预防,发病初期及时正确用药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儿童期分泌性中耳炎所致感音神经性耳聋对患儿语言、认知和交流能力的影响。方法:对26例语言发育迟缓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分析其高频听力损失和语言频率的关系。结果:患儿只有当高频听力损失达到一定程度,并波及到语频时,才会引起语言发育迟缓,如能早发现,早确诊,早进行听力语言康复,可以大大地减少因感音神经性耳聋所致的语言障碍。结论:儿童期分泌性中耳炎所致的感音神经性耳聋可以引起患儿语言发育迟缓。将分泌性中耳炎病程超过3个月作为感音神经性耳聋的高危儿童,开展听力筛查,可早发现感音神经性耳聋儿童,并及时配戴助听器和开展听觉语言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12.
<正>噪声性听力损失又称噪声性聋,是一种高频感音神经性耳聋,暴露于过度噪声中是永久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仅次于年龄相关的听力丧失(老年性聋)[1],其纯音测听图常在4000 Hz处有一个典型的切迹[2]。随着时代的进步,噪声性聋也逐渐成为娱乐追求暴露的结果。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相关数据统计显示,全球约3.6亿人患有中重度听力损失,占世界人口的5%以上[3]。噪声性聋男性多于女性,可能是由于某些职业男性人数过多导致,且听力丧失的风险随  相似文献   

13.
高压氧结合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越 《医学临床研究》2007,24(3):522-523
突发性耳聋简称突聋,是一种常见的突然发生的感音性神经性耳聋,病因多数不明,多表现为瞬间或数小时内达到重度耳聋或全聋的程度,部分患者件耳鸣,眩晕等症状,治疗方法很多,本文对高压氧治疗60耳突聋仍常规治疗58耳突聋进行有效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单侧感音神经性耳聋病人听觉中枢的fMRI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单侧感音神经性耳聋病人与正常听力者的听皮质频率敏感性排列结构的差异;双侧听皮质中枢半球优势的变化;单侧感音神经性耳聋病人皮层下区听觉传导通路的变化.方法20例正常志愿者和20例单侧感音神经性耳聋病人,分别采集T1WI、GRE-EPI及3D GRE T1WI影像.采用组块式方法分别随机给予500 Hz,4000 Hz两种纯音刺激,每种刺激重复2次.所有图像均经AFNI进行后处理,统计阈值概率设定为P<10-5,激活范围阈值设定为半径5 mm,体积300 mm3的连续激活区域考虑为有意义激活区.结果正常听力者和单侧耳聋病人给予单耳500 Hz,4000 Hz刺激时,二者对于听皮质激活容积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正常听力者给予单耳刺激表现为对侧半球优势,半球激活容积比分别为7.56,6.02(右耳刺激);2.56,5.11(左耳刺激).而单侧耳聋病人则表现为同侧半球优势,半球激活容积比分别为0.62,0.69(左侧耳聋,右耳刺激);0.96,0.83(右侧耳聋,左耳刺激).结论正常听力者对500 Hz和4000 Hz的频率刺激激活区的位置存在差别.单侧感音神经性耳聋失去了听觉中枢的频率敏感性空间排列结构.单侧耳聋病人表现为同侧半球优势.500 Hz对正常听力者和单侧感音神经性耳聋病人的听皮质激活范围明显大于4000 Hz者.  相似文献   

15.
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影像学及病因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听力障碍的病人很多,但有关听力障碍,尤其是感音神经性耳聋的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听觉传导通路耳蜗以及蜗后的病变均可引起感音神经性耳聋,包括耳蜗、蜗神经、蜗神经核以及听觉中枢.本文主要探讨感音神经性耳聋的病因学及影像学表现.  相似文献   

16.
语言功能是从模仿、学习中获得的。儿童在学会说话之前失去正常听力,听不到别人的语音,那么自己也学不会说话,就会成为一个哑巴,因而有“十聋九哑”之说。耳聋分传音性和感觉神经性两种。传音性聋由先天性外耳道畸形或中耳畸形、  相似文献   

17.
耳聋可分为传导性和神经性两大类。如果病变在外耳、中耳,多为传导性耳聋;病变在内耳、听神经或大脑听觉中枢,多为神经性耳聋。神经性耳聋又分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药物中毒性耳聋是神经性耳聋的一种,是因用药不当而造成的。一、哪些药物可以引起耳聋?1.奎宁及其衍生物不仅在治疗疟疾或引产后引起耳聋,而且还可通过胎盘进入胎体损害其内耳听觉器官,引起先天性耳聋。2.随着抗菌素的广泛应用,因之引起的不同程度耳聋,亦日渐增多,其中以链丝菌产生的低聚糖抗菌素类引起者最普遍,如双氢链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 B 等,其中以新霉素毒性最  相似文献   

18.
突发性耳聋简称突聋,又称特发性暴聋,指原来听力正常,在极短的时间内突然听力下降,多发生于30-50岁的中年人,青年和老年少见。近年来,突发性耳聋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约占感音神经性耳聋的1%。  相似文献   

19.
耳鸣、耳聋、眩晕——耳鸣、耳聋、眩晕与糖尿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是因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生物作用障碍或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的糖代谢紊乱、血糖增高和蛋白质、脂肪代谢异常等所导致的临床常见慢性疾病,其典型临床表现是“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与消瘦,相当多的病人在发病一段时间之后会相继出现并发症,如心脑血管系统、消化系统、肾脏、神经系统、眼、皮肤等病变,几乎全身各系统都可以发生并发症。耳鸣是指患者自觉耳内或(和)颅内有响声,但外界环境中不一定有相应的声源。糖尿病所致的耳呜主要是指无外界相应声源的主观性感音神经性耳鸣。耳聋指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轻者为重听,重则全聋。糖尿病所致的耳聋主要是指感音神经性耳聋,  相似文献   

20.
浅析我国小儿耳聋现状及早期干预冯又连100730北京同仁医院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治疗较困难,因此,重点应放在预防工作上。多年来,党和国家一直重视这方面的工作,成立了聋儿康复中心等防聋、治聋机构,为做好我国的防聋工作,综述如下:1我国小儿耳聋现状1.1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