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钢  徐重亲  刘洁 《新疆医学》2010,40(1):81-83
血常规检查作为三大检验常规之一,不仅是诊断各种血液病的主要依据,而且对其它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也可提供许多重要信息,是临床医学检验中最常用、最重要的基本内容之一。临床上采集小儿血常规标本,常发生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可疑,使得检验结果不准确需重新抽血,这不仅延误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而且给患儿造成再次抽血的痛苦。通过对本科1年来小儿血常规采集标本的调查分析,现将影响因素及对策,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浅谈小儿前臂间断加压抽血法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浅谈小儿前臂间断加压抽血法的应用体会(沈阳军区总医院门诊部110015)孙静为了减少静脉穿刺失败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和确保临床血标本的采集量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作者在抽血室工作实践中,不断摸索,发现小儿前臂间断加压抽血法在静脉穿刺抽血中可增加血流量,从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ICU患者经静脉留置针采集血标本的可行性。方法对30例ICU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法采集血标本,即在静脉留置针处用一次性5ml注射器先抽血1ml弃去,再换注射器抽取血生化及血常规标本;同时常规方法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标本,并对比观察其结果。结果两种采血方法血生化及血常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从静脉留置针处抽弃1ml含有封管液的血液后,再从留置针处采集血标本进行血生化及血常规检验,不影响检验结果,可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ICU护士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4.
卫克生 《基层医学论坛》2016,(12):1668-1669
目的 探讨溶血标本对血常规检验各项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健康体检人员120例,抽取空腹静脉血10 mL,分别装到2个试管标记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对照组常规血检,研究组标本实施人工溶血,对比2组标本的血常规检验指标.结果 在2组标本的血常规检验指标方面,对照组标本检测结果显著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溶血标本会直接影响到血常规检测的准确性,因此在检测的过程当中工作人员应当采取的措施避免发生标本溶血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门诊抽血室与检验科开展互动式沟通合作对血标本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检验科人员对门诊抽血室护士进行血标本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知识的宣传、对不合格标本产生原因及时沟通及门诊抽血室护士对患者信息进行反馈等交流协作方式,比较门诊抽血室与检验科沟通前、后血标本不合格率的变化。结果双方开展互动式沟通合作后,护士采集血标本技术更加正确规范、标本保存与运送更加安全合理,血标本不合格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加强门诊抽血室与检验科之间的密切联系,有利于标本的规范采集和运送,有助于减少分析前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保证了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周莉 《中外医疗》2011,30(27):113-113
目的 通过了解正确的血常规基本检测方法,从而阐明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因素,我们能够进一步避免其影响因素,做到更加精确.方法 从血常规的标本采集到标本的抗凝与稀释再到检验后与临床比对等,了解血常规检测的正确的基本常规.结果 能够避免常见影响血常规的客观因素.结论 只有熟练掌握了血常规的正确操作方法,才能避免其影响结果的因素,从而做到更加精确.  相似文献   

7.
怎样才能提高静脉抽血的护理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秋容  李秀绿 《右江医学》2002,30(6):541-541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变更 ,促进和鞭策着医学护理及医学检验质量的提高 ,而抽血质量的高低程度与护理学及诊疗学有着密切相关的关系。静脉抽血大多采集血液检验标本为主。怎样使送检的静脉标本测定值接近真值 ,是静脉抽血护理质量的中心内容。静脉抽血的护理质量失控直接影响着护理及检验质量 ,以致影响着诊疗的进行。因此 ,欲达到预期的护理及治疗目的 ,必须保证静脉抽血的高质量进行。抽血技术与方法   1.技术问题 穿刺技术是静脉抽血护理质量的一个关键问题 ,要求动作干净利落 ,争取一针见血。如果技术不过关 ,总是在皮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血常规检验分析前采血标本质量控制的相关问题与措施进行系统分析,以期提高血常规临床检验准确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4年4月间我院血常规临床检验结果,并就血常规检验分析前采血标本质量控制情况进行系统梳理、分析,找出影响血常规临床检验分析前采血标本质量的主要因素。结果影响采血标本质量的主要因素有受检者是否服用药物、采血量、采血时间、血液贮存运输等,针对上述影响因素提出应对策略。结论加强对采血标本质量控制,可以进一步提升血常规临床检验的准确度,为临床诊断提供更精准的检验数据。  相似文献   

9.
周凤华 《中外医疗》2013,32(8):182+184-182,184
目的分析血常规检验中造成误差的原因,并探讨如何做好临床血常规检验工作。方法随机抽取来该院就诊的50例患者的血常规标本进行检验。结果通过对临床50例患者血常规进行检验发现,造成血常规检验误差的因素主要与储存温度、放置时间、不同的采血部位、抗血凝剂和检验方法有关。结论在血常规检验中选用操作技术高,综合能力强以及综合素质高的人员维护和使用血常规标本,并且还应该制定必要的守则,并要求医护人员严格按照操作守则进行血常规检验。这样才能有效减少血常规检验误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hs-CRP、血常规联合检验应用于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90例进行研究,入院时间均在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期间,上述患儿均进行hs-CRP检验与血常规检验,对比其上述检验方式的阳性率.结果:hs-CRP联合血常规检验的阳性率为80.00%,hs-CRP检验的阳性率为44.44%,血常规检验的阳性率为41.11%,联合诊断的阳性率明显较hs-CRP与血常规检验单独检验的阳性率高(P<0.05).结论:hs-CRP、血常规联合检验应用于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较高,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hs-CRP(高敏C反应蛋白)、血常规联合检验应用于小儿细菌性感梁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万法:选取2)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该院收治的108例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进行分组研究,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4)和试验组(n=54),对照组采用血常规检验,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hs-CRP检验,对两组诊断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的诊断符合率明显低于试验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CRP、血常规联合检验对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借鉴和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温度、时间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做好血常规检验工作。方法随机抽取血常规检验标本100例,从温度、时间两方面进行检测,并分析所得数据。结果温度、时间对血常规检测结果均有影响,放置时间越久对检测结果影响越大。结论应选派高素质的检验人员使用和维护血常规标本,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尽快检测,尽量减少运送和保存的时间,以获得最佳的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的相关因素。方法:通过对血标本的采集、运送、保存、检验及患者生理因素等因素对血常规结果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血标本的采集方法、采血部位、保存、检验及患者的生理因素均会影响血常规结果的精确度。结论: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因素很多,按规程操作进行血标本的采集、运送、保存及检验是保障血液细胞检验质量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常规检查的影响因素,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方法 对2011年以来本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100例病例进行调查分析,总结血常规检查的诸多影响因素.结果 患者的生理因素、试剂因素、仪器因素、人为因素等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很大.结论 完善制度、规范操作、提高标本质量,降低人为因素带来的误差,可提高检验质量.  相似文献   

15.
检验结果是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但检验质量涉及许多方面,其中标本来源,标本的质量是影响检验质量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一份不合格的标本,无法做出合格的检验结果,往往给临床上带来很多麻烦.病人多次抽血,重复检验,特别是一些急诊项目,无法及时给临床以诊断指导,给病人的身心、经济带采较大的影响,甚至给临床带来一些误诊.所以标本质量直接与医疗质量密切相关.护士是从事采集标本的直接责任人,质量的好坏与护理人员责任心、技术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血常规联合C-反应蛋白(CRP)检验在区分小儿细菌感染与小儿病毒感染中的价值。方法:选取近两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感染性疾病患儿118例,根据临床诊断,将病毒感染分为对照组,细菌感染分为试验组,每组59例,对其进行血常规检验以及CRP检验,再对试验组患儿分别进行血常规、CRP检验、血常规联合CRP检验,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的白细胞计数(WBC)、CRP浓度及试验组患儿的阳性检出率。结果:试验组的WBC(16.36±3.98)×109/L、CRP浓度(39.43±10.06)m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WBC(5.41±1.61)×109/L、CRP浓度(4.79±1.46)mg/L;血常规联合CRP检验的阳性率(93.22%)明显高于血常规检验的阳性率(62.71%)、CRP检验的阳性率(66.10%),其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常规联合CRP检验在区分小儿细菌感染与小儿病毒感染中,对小儿的细菌、病毒感染能够做出明确判断,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血常规标本在临检前混匀静置时间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针对我院检验科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集的180例实施血常规检验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为患者实施血常规检验的标本收集后,针对血常规检验标本在放置0.5h、1h、2h、3 h及6 h后进行血常规检验,分析不同混匀静置时间的检验结果差异。结果静置3 h以内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比值等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静置6 h后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比值与静置3 h以内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血常规检验过程中不同混匀静置时间对于血液标本检验结果的影响较大,应合理掌控检验时间,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临床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问题,进而有效减小临床血常规检验误差。方法:选择我院健康体检者100例,对其外周静脉血液标本进行采集,并在不同抗凝剂浓度、检测时间、温度下进行血液标本的血常规检验,对检验结果中的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含量进行对比。结果:不同温度血常规检验中,血小板、白细胞含量对比差异显著(P0.05)。不同检测时间血常规检验中,血小板、白细胞含量对比差异显著(P0.05)。不同抗凝剂浓度血常规检验中,红细胞含量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进行血液标本的血常规检验中,不同抗凝剂浓度、检测时间、保存温度均会造成检验结果误差。开展血常规检验,应当对统一的抗凝剂浓度、检测时间、保存温度标准进行制定,并在操作过程中严格贯彻相关规范。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血常规联合C反应蛋白(CRP)检验在区分小儿细菌感染与小儿病毒感染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9月期间55例细菌感染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55例病毒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分别对患儿实施血常规检验与CRP检验,再对观察组患儿实施血常规检验、CRP检验以及血常规联合CRP检验,对2组患者的CRP浓度、白细胞计数、阳性检出率进行详细对比并分析。结果观察组的CRP浓度(38.2±10.3)mg/L、白细胞计数(16.6±3.7)×10~9/L均高于对照组(4.3±1.7)mg/L、(5.7±1.6)×10~9/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血常规联合CRP检验的阳性率(95%)均高于血常规检验(49%)、CRP检验(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感染性疾病患儿而言,应用血常规联合CRP检验能区分小儿细菌感染与小儿病毒感染,对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能做出有效的判断,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余长发 《基层医学论坛》2016,(31):4418-4419
目的:探讨标本采集、放置时间及方式对凝血与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5月—2015年10月期间招募的健康成年志愿者100例,进行凝血和血常规检验,分析影响因素。结果不同标本采集方式、放置时间及方式对凝血功能检验与血常规检验结果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本采集、放置时间及方式均会对凝血与血常规相关指标产生影响,在实际操作中应控制其对指标的干扰,以保证检验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