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邴来英  刘志云  石蓓 《山东医药》2004,44(15):40-40
全麻气管拔管期间常出现明显的血压升高和心律增快等心血管反应.有诱发心脑血管意外的危险。2001年11月至2003年10月,我们对30例全麻手术患者拔管前应用艾司洛尔预防拔管时心血管反应,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不同吸痰和囊套放气时机对全麻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 50例全麻腹部手术病人在拔管期随机分成深麻醉组(A组,n=25)与浅麻醉组(B组,n=25),A组于深麻醉下吸痰和囊套放气、浅麻醉下拔管.B组于浅麻醉下吸痰,囊套放气.拔管。分别记录两组关腹膜时、拔管时、拔管后5min三个时点的HR、SBP、DBP。对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A组拔管期心血管反应明显轻于B组。结论 深麻醉下吸痰和囊套放气,浅麻醉下拔管,有效地减轻全麻拔管期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3.
全麻围拔管期,由于气管黏膜刺激,以及麻醉减浅后的疼痛刺激,使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性增高,体内儿茶酚胺大量释放,引起心血管较强烈的反应,这种反应对于手术病人,尤其是患有心血管合并症的病人其潜在危险更大。近年来,曾有多种方法不同程度地减轻了此不良反应。鉴于异丙酚在全麻中的广泛应用,现对其防治全麻围拔管期心血管系统反应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心血管冠脉介入治疗已被广泛应用,拔管顺利与否关系到手术的成败,术后拔管综合征已成为临床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心血管介入术后在拔除动脉鞘管时,由于疼痛的刺激,反射性地引起迷走神经兴奋,进而出现血压降低、心率减慢、出冷汗、呕吐等低血压休克的症状,这一系列的反应称为拔管综合征。自1995年以来,我院行冠脉介入术1223例,术后发生拔管综合征139例,经有效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效果满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引发拔管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且探讨其处理方法。方法选取2007年3月到2012年3月问在我院接受心血管的冠脉介入治疗的22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10例患者,甲组患者采用直接拔管的方式拔管,乙组患者采用局部麻醉的方法进行拔管,在患者拔管后采用沙袋加压的方法进行止血,比较两组患者出现拔管反应的例数和患者的心率变化情况。对于出现拔管反应的患者,针对其具体病情采取相应的措施处理。结果220例患者共有44,例患者发生拔管反应,其中甲组出现拔管反应的例数明显多于乙组(P〈0.05),针对患者的快率反应和慢率反应的不同表现进行针对性处理如药物介入、CABG治疗等后,有42例患者处理效果良好,有效率达到95.45%。结论拔管反应主要有快率反应和慢率反应两种,针对两种不同反应的症状采取不同处理措施,能够有效治疗因拔管而带来的综合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血管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拔管反应。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进行心血管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7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进行直接拔管,观察组在局部麻醉的方式下进行拔管,观察两组患者心率情况及拔管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拔管反应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出现拔管反应的13例患者进行相应处理(介入治疗、药物治疗、CABG)后均恢复,总有效率为100%。结论介入治疗后进行局部麻醉后再行拔管,能够有效减少拔管反应发生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能够提高恢复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乌拉地尔复合利多卡因静注对高血压患者围拔管期心血管反应抑制的效果。方法选择高血压患者行全麻手术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符合拔管指征时,观察组静注乌拉地尔0.3mg/kg、利多卡因1mg/kg,对照组静脉注射等量0.9%氯化钠溶液,用药后3min吸痰,5min拔除气管导管。记录用药时、吸痰、拔管时、拔管后1min、拔管后5min的SBP、DBP、HR。结果观察组吸痰、拔管时、拔管后1min、拔管后5min的SBP、DBP、HR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吸痰、拔管时、拔管后1min、拔管后5min的SBP、DBP、HR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吸痰、拔管时、拔管后1min、拔管后5min的SBP、DBP、HR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拉地尔复合利多卡因静注可预防围拔管期血压升高,并能弥补拔管时单独应用乌拉地尔不能有效控制心率的不足,预防高血压患者全麻后气管拔管时心血管反应,对防止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脑血管意外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8.
全麻术毕拔管期如同气管插管一样,可引起强烈的心血管不良反应,剧烈的血压和心率波动可能危及病人的重要脏器功能。我们为有效控制围拔管期心血管不良反应,联合应用乌拉地尔和艾司洛尔小剂量静注,可有效防止围拔管期血压增高、心率增快发生,其效果确切、安全有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气管内麻醉术毕拔管过程中会引起短暂而强烈的心血管系统副反应,表现为血压和心率的明显增高,往往持续5~15min。这种变化对老年人具有很大的潜在性威胁。本文旨在通过拔管前艾司洛尔的使用,观察其预防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效果。1 资料和方法1.1 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择期胸部或上腹部手术患者40例,男36例,女4例,年龄60~76岁。所有患者均排除房室传导阻滞、心衰、频发心律失常、哮喘或术前24小时内使用β受体阻滞剂。1.2 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0例,两组平均年龄及一般状况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们观察了艾司洛尔与尼卡地平联用预防全麻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曹丙玉 《山东医药》2003,43(30):45-46
对全麻患者的术后拔管时机 ,通常要求其呼吸通气量和咳嗽、吞咽反射恢复正常 ,最好达到呼唤能应的麻醉恢复程度。实际上 ,在此浅麻醉状态下拔管 ,可导致患者出现躁动、呛咳、心血管反应等拔管期不良反应。因此 ,术后尽早在较深麻醉下拔管逐渐引起临床重视。近年来 ,我们对 2 0例行异氟醚全麻患者于术后较深麻醉下拔管 ,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文 4 0例择期行普外、胸外手术全麻患者 ,ASA分级 ~ 级。男 2 1例 ,女 19例 ;年龄 30~ 6 0岁 ;体重5 0~ 70 kg。随机分为较深全麻组 ( 组 )和浅全麻组 ( 组 )各2 0例 ,其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地尔硫卓对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后、拔管时心血管反应的稳定作用。方法:选取我院经OPCAB手术的冠心病(CHD)患者4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对照组和地尔硫卓治疗观察组,每组20例。比较2组拔管前10 min、拔管时,拔管后10 min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比较2组麻醉后患者恢复情况。结果:拔管前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HR和MAP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拔管时HR和MAP较拔管前出现显著升高(P0.01),拔管后10 min HR和MAP又较拔管时显著减低(P0.05),但仍然高于拔管前(P0.05)。观察组HR和MAP在拔管前10 min、拔管时,拔管后10 min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分别为(12.2±5.4)min、(6.2±1.8)min和(12.4±4.3)min;观察组为(12.6±4.8)min、(6.3±2.1)min和(12.6±4.5)min,2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地尔硫卓能抑制OPCAB术后麻醉苏醒期拔管诱发的心血管反应,对患者的麻醉恢复进度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心脏介入治疗拔鞘管后心血管迷走反射的预防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探讨心脏介入治疗拔除鞘管后“拔管反应”的预防与处理 ,选择 1310例患者 ,其中经动脉逆行射频消融 810例、冠状动脉 (简称冠脉 )介入治疗 5 0 0例 ,随机分为预防组 (80 0例 )和对照组 (5 10例 )。预防组拔管前给予生理盐水 10 0~ 2 0 0ml/h ,应用 3~ 4h ,拔管时局部应用 1%利多卡因于鞘管旁浸润麻醉 ;对照组未经上述处理直接拔管。结果 :预防组心血管迷走反射发生 10例 (1.2 5 % ) ;对照组发生 33例 (6 .4 7% ) ,两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结论 :心血管介入治疗后 ,拔鞘管时应用利多卡因穿刺点局部浸润麻醉 ,拔管前输注生理盐水可以预防心血管迷走反射发生  相似文献   

14.
高龄患者下肢手术后,由于疼痛刺激,可引起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等心血管反应,增加了围术期风险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使用盐酸右美托咪定对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气管拔管期的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n=92)依据随机排列表法分成两个组别,分别用观察组(n=46,泵注适量盐酸右美托咪定)、对照组(n=46,泵注等剂量0.9%生理盐水)表示,比较两组患者拔管期的心血管反应和拔管情况。结果 在进行全身麻醉前,两组患者的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拔管时以及拔管结束1 min、3 min、5 min后,观察组患者的HR、MA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全身麻醉后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恢复自主呼吸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右美托咪定的使用可以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气管拔管期的心率与平均动脉压水平,且不会对患者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造成显著影响,适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手术由于气腹引起的高碳酸血症和腹内压升高等原因可造成病人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等心血管反应,术前常规降压药均为口服给药围术期不能应用,给麻醉管理造成困难.尼卡地平作为第一种可静脉给药的双氢二吡啶类钙离子阻断药,具有起效快,降压平稳,恢复快,恢复后无反跳等特点,较其他类型降压药更适合麻醉中应用.因而近年来在临床麻醉中应用越来越广,尤其是控制气管插管及拔管时的不良心血管反应.但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国内外相关文献甚少.本文观察尼卡地平用于高血压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控制血压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静力性渐进抗阻练习在老年高血压病人群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能达到等长收缩运动的训练效应,又无明显的心血管反应,本文对10例下肢股四头肌肌萎缩的老年高血压病人采用静力性渐进抗阻练习,并以10名年龄相当的正常老年人作对照,结果显示:10例高血压病人的IRM伸膝肌力和大腿围度均有明显的提高,P值均小于0.05;抗阻负荷后心率与安静时相比有明显的增加.P值小于0.05,但未达到中等强度运动量的心率水平,两组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值大于0.05;抗阻负荷后的血压与安静时相比及两组问相比均无明显的上升,P值大于0.05。说明静力性渐进抗阻练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肌力训练方法,在老年高血压病人群中应用不会引起剧烈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对腹腔镜胆囊术全麻患者气管插管拔管期心血管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100例合并高血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全麻诱导和维持,右美托咪定组诱导前10 min内静脉泵注1μg/kg右美托咪定,咪达唑仑组同速度同容量静射0.05 mg/kg咪达唑仑.观察两组诱导前、拔管时及拔管后1、5、10 min时的SBP、DBP、HR、心率和收缩压的乘积(RPP).结果 与咪达唑仑组比较,右美托咪定组拔管时、拔管后1 min的SBP、DBP、HR、RPP降低,拔管后5 min的RPP亦降低(P均<0.05);与同组诱导前比较,咪达唑仑组拔管时、拔管后1 min的SBP、DBP、HR、RPP升高,拔管后5 min的RPP亦升高(P均<0.05).结论 相对于咪达唑仑,右美托咪定能有效减轻腹腔镜胆囊切术全麻患者气管插管拔管期心血管应激反应,增加拔管时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地尔硫卓对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OPCAB)手术麻醉苏醒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探讨其相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11月在该院行OPCAB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检测患者拔管前、拔管时及拔管后5、10和30 min的心律(HR)、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收缩压乘积(RPP),记录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呼吸恢复时间。结果两组患者HR、MAP和RPP在拔管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拔管时较拔管前各项指标均有显著升高(P<0.05),直到拔管后30 min才恢复到拔管前水平;治疗组在拔管时、拔管后各项指标与拔管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两组患者在麻醉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呼吸恢复时间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地尔硫卓可以维持OPCAB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拔管的血流动力学稳定,而对麻醉恢复期没有影响,作为OPCAB手术麻醉的辅助用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地佐辛对老年患者全麻拔管期反应的预防效果。方法 60例择期全麻下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地佐辛组(D组,n=30)和芬太尼组(F组,n=30)。D组关腹前给予静脉注射地佐辛5 mg,F组给予芬太尼0.5 mg。记录患者诱导前(T0)、术毕(T1)、拔管时(T2)、拔管后5 min(T3)、10 min(T4)各时点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水平,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回病房前VA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围拔管期各时点心血管反应相似(P0.05);两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回病房前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D组躁动、拔管后呼吸抑制发生率明显低于F组(P0.05)。结论地佐辛可以安全有效用于老年患者全麻围拔管期,不良反应少,效果优于芬太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