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庾明 《海南医学》2014,(10):1441-1444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微创锁定钢板固定和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TPF)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TPF患者94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行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观察组于关节镜下行微创锁定钢板固定(MIPPO),观察和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采用Lysholm评分系统评价膝关节功能和SF-36评分量表评价生活质量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5.14±1.03) cm、(69.42±7.56) ml、(6.91±1.73) d和(10.22±1.38)周,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2年和4年Lysholm功能评分分别为(91.26±11.78)分、(85.23±9.94)分和(81.59±8.63)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SF-36评分和VAS评分分别为(84.36±10.62)分和(8.21±0.70)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总不良反应率为10.6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40%(P〈0.05)。结论关节镜下微创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关节优良率高、患者生活质量高等优点,疗效显著优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疗效。方法选择于2009年3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对其采取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方法治疗,并进行必要的术后处理,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在术后对所有患者均进行了随访,随访时间4~22个月,平均14.6个月,至所有患者骨折处均愈合。经X线片结果得知全部患者均达到解剖复位或近似解剖的治疗效果。采用Sanders膝关节评分法对所有患者的骨折复位和愈合情况进行评价得知有23例为优,7例为良,2例为可,优良率高达93.75%。结论对于胫骨平台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治疗能够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具体要结合患者的骨折实际情况决定。为减小术后并发症的几率,科学有效的病情评估和合理的手术方式以及康复锻炼都在此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朱健 《基层医学论坛》2014,(28):3806-3807
目的分析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6月-2011年12月收治的6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骨外固定架固定治疗,比较2组患者膝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疼痛评分为(91.2±3.6)分、主动活动能力评分为(93.5±4.4)分、活动范围评分为(88.9±5.3)分、稳定性评分为(92.7±4.2)分、自我评价评分为(93.3±2.9)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为8.8%,对照组为17.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临床效果显著,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5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2例采用膝关节镜下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33例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Rasmussen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30/32),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9.70%(23/33)(P0.05);观察组患者Rasmussen评分为(48.07±6.62)分,高于对照组患者的(26.79±3.54)分(P0.05);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为(3.19±0.48)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的(5.22±1.36)分(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7.39±2.56)d,短于对照组患者的(13.24±3.63)d(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12%(1/32),低与对照组患者的24.24%(8/33)(P0.05)。结论胫骨平台骨折采用膝关节镜下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效果确切,复位精准,能够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发生,有利于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可作为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主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胫骨平台骨折55例,其中空心加压螺钉固定15例,单侧钢板固定33例,双钢板固定6例,辅以外固定架固定6例,行自体骨植骨24例,异体骨6例,人工骨4例。术后平均随访15.2个月,结果按膝关节评定标准评估术后疗效,优良46例,可6例,差3例。结论: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支撑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47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时47例胫骨平台骨折经T形或L形支撑钢板结合植骨手术治疗,观察其疗效。方法:对47倒胫骨平台骨折均行切开复位,单髁骨折应用T形或L形单班支撑钢板固定,双髁骨折或复杂粉碎性骨折应用双侧T形、L形钢板厦松质骨螺钉、骨栓等复合固定,塌陷严重者行自体骨移植或羟基磷灰石填塞骨缺损,术后早期CPM机活动膝关节。结果:随诊10-35个月,47例中。优良38例。尚可7例。差2例,优良率80.9%。结论:T形或L形钢板或复合固定技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坚强固定以维持关节面的复位,术后早期功能靓炼以恢复膝关节屈伸功能,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低能量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延安市人民医院和榆林市第一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低能量胫骨平台骨折患者21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关节镜组和切开复位组,每组109例。关节镜组接受关节镜下内固定治疗,切开复位组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采用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AKSS)系统评价膝关节功能,通过X线检查测量伸膝最大角度及屈膝最大角度来反映关节活动度。结果关节镜组的手术时间及总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切开复位组[(52±11)min比(82±22)min,(5.4±1.2)d比(9.3±3.2)d,P<0.01],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显著少于切开复位组[(22±7)m L比(63±11)m L,(14±3)m L比(24±5)m L,P<0.01]。与切开复位组比较,关节镜组术后8、16、24周时,膝关节伸膝最大角度[(-0.3±0.1)°比(-0.2±0.1)°,(-0.6±0.2)°比(-0.3±0.1)°,(-0.6±0.2)°比(-0.4±0.1)°,P<0.05]、屈膝最大角度[(116±5)°比(102±4)°,(130±8)°比(112±6)°,(132±5)°比(119±6)°,P<0.05]均显著大于切开复位组。术后6、9、12个月时,AKSS膝关节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切开复位组[(158±20)分比(127±24)分,(168±17)分比(137±17)分,(187±11)分比(152±17)分,P<0.05]。结论关节镜下内固定治疗可以有效减少胫骨平台患者的手术创伤、优化手术指标,且加速患者的术后康复、提高膝关节功能及活动度。  相似文献   

8.
宋忠良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9):115-116
目的观察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符合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采用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术后骨折愈合情况、围手术期情况及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96.00%,对照组76.0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中出血量大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骨折愈合率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9.
刘卫星 《求医问药》2014,(3X):143-143
目的:探讨用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4月~2013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对这30例患者实施了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结束后,观察这30例患者骨折部位的复位情况、康复的优良率和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在手术过程中,我们对这30例患者中的14例患者进行了满意复位,对13例患者进行了解剖复位,对3例患者进行了不良复位。结果显示,在进行满意复位的14例患者中,复位效果为优者有9例,复位效果为良者有4例,复位效果为可者有1例,没有复位效果为差的患者,复位率的优良率为92.9%。在进行解剖复位的13例患者中,复位效果为优者有9例,复位效果为良者有3例,复位效果为可者有1例,没有复位效果为差的患者,复位的优良率为92.3%。在进行不良复位的3例患者中,没有复位效果为优的患者,复位效果为良者有1例,复位效果为可者有1例,复位效果为差者有1例,复位的优良率为33.3%。由此可见,进行满意复位和解剖复位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复位的优良率明显高于进行不良复位的患者。在患者手术后的25.8±6.9月内,我们对他们的康复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这30例患者中康复情况为优者有19例,康复情况为良者有7例,康复情况为可者有3例,康复情况为差者有1例,康复的优良率为86.7%。在这30例患者中,简单性骨折患者康复的优良率为92.3%,复杂性骨折患者康复的优良率为74.2%。结论:用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效果尚可,但患者的治疗效果会受到骨折的类型、术中软组织的修复情况、关节面的复位质量以及术后采取的康复措施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胫骨平台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对于关节内骨折要求解剖复位,关节面平整,这样才能减少关节活动时对于关节软骨的磨擦,延缓关节老损,而我院以往对于一些胫骨平台骨折,多采用保守治疗,手法复位外固定,这使得一些关节不能得到早期功能锻炼,且关节面不易达到解剖复位,对于其功能及愈后造成一定影响。手术内固定多采用螺钉,克氏针,L型钢板,疗效不确切,骨折多畸形愈合,关节功能多明显受限,给患者的生活、工作、经济及精神上造成了很大压力。而现在国内外一些大医院所采取的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固定确切,牢固,术后早期可行功能锻炼,骨折愈合佳,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使得对该骨折有了确切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杨杰 《陕西医学杂志》2008,37(3):308-310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辅助下闭合复位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1例符合标准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膝关节镜辅助下闭合复位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结果:1试验组有2例Schatzker型骨折病人闭合复位失败。2试验组累计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3试验组膝关节临床功能优良率和复位满意率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放射评分值也无统计学差异;试验组临床评分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费用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结论:膝关节镜辅助下闭合复位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具有安全、微创、经济、疗效好的特点,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掌握好适应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2018年2月至2019年10月间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中选取82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40例、42例.对照组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组则在关节镜辅助下行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数字化技术辅助手术治疗过伸性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2月浙江省衢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过伸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4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组和数字化组。术前对患膝进行CT薄层扫描,将数字化组获得的CT扫描数据导入Mimics软件进行三维重建,通过模型制定精准手术规划后行手术,传统组根据X和CT影像学资料制定手术方案后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等。末次随访采用膝关节Rasmussen评分和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定比较。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数字化组手术时间[(92.38±19.69)min]、术中出血量[(86.67±25.86)ml]、术中透视次数[(3.54±0.93)次]、住院时间[(10.08±2.62)d]、骨折愈合时间[(14.00±1.38)周]、完全负重时间[(10.46±2.11)周]较传统组有明显优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数字化组HSS和Rasmessen评分优良率均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数字化技术辅助治疗过伸型胫骨平台骨折能实现个体化手术方案设计,指导手术操作,具有减少创伤、缩短手术时间、提高复位质量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有限切开复位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3例患者行有限切开复位经皮钢板内固定,Schatzker分类Ⅱ型、Ⅲ型者同时予以植骨,Ⅴ、Ⅵ型者内侧加用小钢板固定。术后第2d开始膝关节功能练习。结果43例随访11~32个月,平均20±4个月。按Merchant评分标准,优良率86.0%。结论对移位的胫骨平台骨折采用有限切开复位经皮钢板内固定,损伤小,固定坚强,术后早期即可行功能锻炼,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胫骨平台骨折应用外支架与内固定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内固定手术与骨外固定架固定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结果对比,总结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2009年9月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临床资料,随机抽取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43例(观察组)和骨外固定架固定手术43例(对照组),并对两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膝...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关节镜监控下经皮内固定和切开复位内固定处理的胫骨平台骨折的结果作评估。方法对随访时间超过1年的53例SchatzkerⅠ、Ⅱ、Ⅲ型胫骨平台骨折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其中,23例接受关节镜手术(S组),30例接受开放手术内固定术(O组)。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膝关节活动度、Rasmussen功能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S组膝关节屈曲到120°的平均时间早于O组[S组8.3±2.3周;O组(10.9±3.0)周];S组病人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O组病人[S组(6.1±1.8)d;O组(9.3±1.9)d]。结论关节镜监控下经皮内固定处理SchatzkerⅠ型、Ⅱ型、Ⅲ型胫骨平台骨折可以获得良好的近、中期效果,是值得推荐的一种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钟仕久 《四川医学》2010,31(3):355-357
目的评价膝关节前正中切口双侧钢板固定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22例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膝关节前正中切口双侧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规律随访24个月,采用HSS膝关节功能评定量表评定膝关节功能。结果术后发生切口皮片边缘坏死1例,骨折塌陷1例,无内固定失败患者,术后24个月膝关节功能优良率72.7%。结论膝前中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具有较高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及较少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不同方法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临床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分析双切口双钢板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应用双切口双钢板治疗41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41例,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在骨折愈合时间、胫骨平台内翻角(TPA)及后倾角(PA)等方面的差异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两组胫骨平台内翻角及平台后倾角度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9〉0.05)。进一步比较分析发现:切口双钢板治疗组患膝关节活动度及术后12个月患膝关节HSS值均高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组(t=0.79,2.2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骨折愈合时间双切口双钢板治疗组长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组(t=1.0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与双钢板固定所提供的力学稳定性相似,临床治疗效果相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关节镜监视下复位与内固定治疗胫骨髁间隆突撕脱性骨折的方法与疗效。方法2000年2月~2004年2月,采用关节镜监视下撬拨复位,钛合金空芯螺钉内固定和尼龙编织缝合线固定法,治疗胫骨髁间隆突撕脱性骨折18例。男6例,女12例,年龄13~44岁,平均28岁。Ⅱ型8例,Ⅲ型10例,根据关节镜下骨折移位和残留骨片的大小选择不同固定方式。采用空芯镙钉内固定7例;采用双股5号强生不可吸收编织线(Ethibond Excel MB66)捆扎固定12例。结果术后获得随访18例,平均14个月(5~32个月),术后膝关节Lyscholm评分(91.5±2.5)分,术后X线片显示骨折块复位好,内固定牢靠,骨折愈合。膝关节稳定,Lachaman和抽屉试验阴性16例。无肿胀、疼痛和膝关节功能障碍,无髁间窝撞击征表现,术后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关节镜监视下撬拨复位,钛合金空芯镙钉内固定或编织缝合线固定治疗膝关节胫骨髁间隆突Ⅱ、Ⅲ型撕脱骨折,复位准确、固定可靠,有利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有限内固定结合组合式外固定架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 1 2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组合式外固定架治疗 ,随访 2~ 72个月。结果 :所有病例关节面均得到恢复 ,优良率 95 %。关节功能得到保留 95 % ,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 8个月 ,去除外固定的平均时间为 6个月。结论 :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使骨折愈合和关节功能练习同步进行 ,避免或减少了关节僵硬的发生 ,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