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杭州西湖四季风景如画,正如苏东坡所描述"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而当冬天鹅毛般大雪如约而至,洁白雪花覆盖了西湖所有的色彩,处处银装素裹,此时的西湖妆容最为淡抹,让人看到一个别样的西湖,难怪人们称雪中西湖乃西湖中极品。地处江南的杭州西湖,每年雪期短促,大雪天更是少见,一旦遇见雪花纷飞,便会营造出与常时、常景迥然不同的雪湖胜况。明代汪珂玉《西子湖拾翠余谈》有一段评说西湖胜景的妙语:"西湖之  相似文献   

2.
<正>那年仲秋,我们一伙天南地北的茶人,应了杭州朋友盛邀,专程去西湖边上的灵隐寺鉴赏茶僧们敬奉禅茶。杭州是中国的"茶都",茶肆茶楼上千。有三处代表杭州茶文化的地方不能不去,一是西湖的"湖畔居",掌门人朱家骥是资格的中国茶人,著有《西湖龙井茶》一书;二是去灵隐寺品禅茶;三是去梅家坞镇,体验龙井茶生态之旅。而正当此时,有消息传来,一代武侠文学宗师金庸先  相似文献   

3.
<正>有人说茶是优雅女人唇边的情人。爱茶的她们,有着一种经典的美丽,淡淡清香,挥之不去,沁人心脾。在杭州西湖边的蕲王路(蕲王,南宋名将韩世忠的封号)上,有一座古色古香的茶馆名为南宋坊,隐藏于繁华市井之中。走进茶馆,室内装饰、布局、茶艺等方面,都以南宋文化为蓝本,让你感受到一个真实的"南宋"。  相似文献   

4.
曹应冰 《健康天地》2011,(10):19-19
<正>当满山遍野的茶园涌入视线,我知道,此处便是梅家坞了。这个有着清雅名字的村子,在杭州梅灵隧道以南,沿梅灵路两侧绵延十余里,素有"十里梅坞"之称。阳春三月去杭州,不到茶园品一杯西湖龙井"明前茶",会是不折不扣的遗憾。据我知之  相似文献   

5.
骑车游杭州     
<正>一直想摆脱工作的牵绊,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去年中秋节,终能如愿,和爱人一起,背上行囊,来到一直向往的杭州,打算西湖上赏月,看看"平湖秋月"之美。怎么游杭州,怎么游西湖?打车?公交?旅游车?游船?环湖游?记得曾听新闻报道过"杭州的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非常发达"。嗯,就用自行车!让我们用两个轮子丈量西湖的历史吧!西湖旧称武林水、钱塘湖、西子湖,宋代始称  相似文献   

6.
湖光山色中细品龙井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顺 《健康天地》2009,(4):48-51
西湖美景闻名天下,而西湖龙井茶更是茶中极品。游览西湖,品饮龙井茶,是旅游者到杭州的最好享受。游人到此,品一杯龙井茶,凭几临栏,小风徐徐,眼中不尽湖光山色,手上袅袅香茶,真是"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须花"。  相似文献   

7.
<正>曾被杭州人称为"老市长"的苏东坡,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而且对养生很有研究,在他的诗作中,有不少是写养生的,体现了他运动养生、食物养生、环境养生等系统的养生观。后人将沈括与苏轼写的《良方》与《苏学七方》合编成的《苏沈良方》,至今仍被医界沿用。他创制的"东坡肉"更是养生菜谱的一张金名片;他为官杭州时,疏浚西湖,构筑苏堤,形成美化西湖的生态结构,至今仍为全国人民环境养生所享用。  相似文献   

8.
孙昌建 《健康天地》2010,(11):72-73
<正>西湖大,杭州小,以西湖为品牌的产品,从彩电、缝纫机到啤酒、香皂、香烟,再到电台、杂志、电视台,再到报纸的版面名称,凡能沾上一点西湖边的,总要千方百计沾上去。而吃茶和洗脚,又都是跟水有关的,这也可以看作是当下杭州人文的两道风景。虽然茶是可以无限高雅,而洗脚则容易让人想到下半截。西湖连着钱塘江,杭州总的来说不缺水,人们可以活得很滋润的。我见到报  相似文献   

9.
山蟹小胡桃     
到过素有"上有天堂"之称的杭州游玩的人,在饱览西湖美景的同时,总要选购一些杭州土特名产、名食,带回去分赠亲朋好友,其中少不了干果珍品山核桃,又称"杭州小胡桃".它是"临安三宝"(即茶叶、天目笋干、山核桃)之一,本是"昌化山核桃".  相似文献   

10.
<正>有山有貌,有坞有水,有茶有文,梅家坞茶文化村是西湖龙井茶一级保护区和主产地之一,也是杭州城郊最富茶乡特色的农家自然村落和茶文化休闲观光旅游区。梅家坞茶文化特色村落位西湖区西湖梅家坞村,梅灵大道旁。四周青山环绕,茶山叠嶂;与龙井、狮峰一样,生产色绿、香郁、味醇、形美的龙井茶叶,赢得了国内外一致好评。作为杭州著名的龙井茶生产基地梅家坞村拥有"不雨山长  相似文献   

11.
曾在杭州学习生活四年,不仅喜欢观赏西湖的旖旎风光,也喜爱喝杯西湖龙井茶,还喜欢品尝用龙井茶为主料烹制的龙井虾仁.如有机会出差杭州,总喜欢点上一盘龙井虾仁以解馋. 杭州自古佳山水,著名的龙井茶就产自西湖龙井一带,此处峰峦起伏,云雾缭绕,使茶树获得了极好的天时地利,所产的西湖龙井茶"天生丽质",扁平挺直,叶底细嫩,芽叶成朵,光滑匀称,翠绿稍黄,香馥浓烈,清高幽雅,滋味鲜爽,汤色清亮,具有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饮誉海内外,真可谓"芳茶冠六情,溢味播九区".  相似文献   

12.
庄生 《健康天地》2011,(12):8-9
<正>西湖早茶:喝的是岁月温情杭州的早茶被称为"一元早茶"。清晨到西湖边上,自带茶叶、茶杯,放下一元钱,便得一壶开水,在清晨的湖光山色中,饮一杯清茶,打打太极、下盘象棋,与三五街坊说说家长里短。"一元早茶"的开放时间一般是清晨6点到9点间,所以现在大部分是老年人的专场了,很多老人四五点就起来晨练,累了就到早茶铺里喝一杯茶,这一喝常常就是一二十年。杭州老人的地缘文化观念浓厚,重视街坊邻里的情感维系。对这些老人们来说,茶友就是老邻居,邻居间  相似文献   

13.
春回大地,风和日丽,正是外出旅游踏青的好时节。此时,走南闯北游览一些嵌有"春"字的景点,则更添雅兴。苏堤春晓位于杭州西湖。苏堤由宋代文学家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开浚西湖,取湖泥葑草筑成。堤上有映波、锁澜、望山、压堤等六桥,其中在压堤桥畔有一座花木扶疏的"苏堤春晓"碑亭。堤旁广  相似文献   

14.
瘦瘦的西湖     
正没有西子湖的杭州,还敢说是天堂吗?去了杭州,没有踏上西子湖上的苏堤,你敢说去过杭州吗?西湖显然是杭州的背影,衬托出杭州的江南水色。扬州人却不以为然,他们内心世界里的天堂就在他们目极的地方,那片长长的、窄窄的一年四季绿意葱茏的湖泊两岸。"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窈窕曲折,一湖碧水两岸。船行水泊,景色变幻万千,长堤,留桥,白塔,飘云,清秀婉约,风姿独异。数不清湖弯,有官人行船,也有渔家行船,穿梭于湖面,并无怨念,各行各的船,都为响应客家的游荡。杭州西湖的宽阔,扬州的西湖没有,而扬州的百曲河弯、  相似文献   

15.
美景出诗人     
我国古代有很多著名的诗人,喜爱翠竹绿树,不论在朝廷享禄,还是弃官为民,都不忘植树种果,栽竹养花,从优美的环境中吸取情趣。 唐代诗人杜甫,可算得热爱竹木的人,他写有“嗜酒爱风竹,卜居必林泉”;“平生憩息地,必种数竿竹”的咏句。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被贬为杭州刺史时,写下了大量赞美西湖的诗文,如在《钱塘湖春行》中  相似文献   

16.
龙井问茶     
黄橙 《健康天地》2010,(10):34-35
<正>杭州并非四季都是天堂,只有春天的杭州才能满足人们对天堂的想象。到处都是"新茶上市"的广告,从西湖往西,一道道山岭更是绿得让人有泡在龙井茶里的感觉。龙井茶如今名列中国十大名茶之首,它的起源还真跟杭州狮峰的龙井村有千丝万缕的关联。据说,宋朝时龙井村里住着一个孤独的老太,种了十八棵茶树,由于茶叶质量不怎么好,不好销,所以一直过着穷困的生活。她家有一旧石臼,上面堆满尘土和腐叶。一日来了一  相似文献   

17.
杭州西湖:桃红柳绿江南春 推荐理由:杭州西湖早在唐代就已广栽桃树,如今,西湖的桃花广植在苏堤、白堤、柳浪闻莺、孤山北麓和曲院风荷.一株杨柳一株桃,花开时翠彩相间,千姿百态,极为赏心悦目.“夹岸桃花蘸水开”,可谓楚楚动人,令人心醉. 交通情况:全国各地坐飞机皆可到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再坐机场大巴到武林门,即离西湖不远,步行和多路公交车都可到.  相似文献   

18.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是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杭州西湖山水秀丽,千百年来,多少帝王将相、文人墨客为之陶醉。秦始皇出游杭州,隋炀帝开凿运河,吴越南宋两度建都,白居易、苏东坡尽职爱民,岳飞就义风波亭,乾隆六下江南……为后人留下了无数动人优美的故事和传说,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篇。 “西湖天下景,谁能识其全?”由于古今文人对西湖的题咏描绘,也为杭州的菜肴、风味小吃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染上了绚丽的风貌和文化色彩。  相似文献   

19.
乐儿 《健康天地》2011,(7):12-13
<正>船头一壶酒的乌篷船、杏花春雨时节的油纸伞、淡淡的茶烟氤氲、轻轻的弦索弹唱……如果说这是江南的印象,那浆声灯影的秦淮河、山清水秀的西湖和色绿味美的龙井就更不用说了。忆江南最忆是杭州,因为茶,这是一个理由。"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身无半亩,心忧天下"。取名自此的半亩江南茶楼,偏安于三坊七巷衣锦坊的  相似文献   

20.
邬茗 《健康天地》2011,(5):23-23
<正>杭州西湖散发着江南独特的秀气,来杭州旅游的人许多都是到龙井茶乡寻茶的爱茶之人。而杭州,也绝不负众望,处处飘散着龙井茶香。茶乡龙井村东临西子湖,西依五云山,南靠滔滔东去的钱塘江水,北抵插入云端的南北高峰,四周群山叠翠,云雾环绕,就如一颗镶嵌在西子湖畔的翡翠宝石。西湖龙井茶区——狮子峰、龙井、灵隐、五云山、虎跑、梅家坞一带土地肥沃,周围山峦重叠,林木葱郁,地势北高南低,既能阻挡北方寒流,又能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