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药“十八反”配伍组合能否用于临床,历代争论不休,未形成定论。通过对海藻玉壶汤及甘遂半夏汤的系统研究,发现海藻-甘草、甘遂-甘草反药组合配伍应用的比例、剂量、炮制品种、入药方式、给药次数,以及品种是影响“反”与“不反”的因素,且在以上每个条件均出现适合应用(即“宜”)和不适合应用(即“忌”)的情况。基于以上研究成果,结合文献研究及临床报道,得出如下结论,即“十八反”不是绝对的配伍禁忌,是有条件的“反”,反药组合应用是有“一定使用条件”和“一定使用范围”的。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我们应用海藻昆布汤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甲状昧瘤、颈淋巴结核、乳房纤维瘤等症,疗效较为满意。药物配伍及方义本方由海藻、昆布、夏枯草、生牡蛎、浙贝、玄参、蜈蚣、丹皮、连翘、甘草10味药物组成。方中海藻昆布,其性均苦咸寒,苦能泻结咸可软坚,寒可清热,故用其软坚消结,清热消痰之功,为其君药。夏枯草苦辛性寒,清热散结,宣泄肝胆之郁火。浙贝、牡蛎均有化痰  相似文献   

3.
观察十八反中部分禁忌中药 (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 )同用后的毒副反应。分为单味药组 5组和配伍药组 4组 ,每组又各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实验组灌胃给药 ,对照组灌服生理盐水。用药 7d后检测肝功、肾功及心肌酶谱 ,同时作肝脏、肾脏及心脏组织病理切片 ,并观察实验动物各系统症状指征。结果 :单味药甘草、甘遂、大戟、海藻、芫花同导致ATL升高 ,而甘遂和芫花可导致CPK(肌酸磷酸激酶 )、LDH(乳酸脱氨酶 )、HBDH(γ 羟丁酸脱氢酶 )的升高 ,配伍药物对实验大鼠循环、消化、神经系统有不同程度的损害。甘草配甘遂、甘草配…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讨范永升教授治疗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relate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CTDILD)的用药规律。[方法]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范永升教授治疗CTD-ILD的药物频次规律及组方规律等,提炼范永升教授治疗CTD-ILD的用药经验。[结果]范永升教授治疗合并间质性肺病的结缔组织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硬皮病、皮肌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等,临证多以化湿、通络、清热、宣肺、益气阴等为基本治法。本研究总结分析了治疗CTD-ILD的201首方剂,共应用中药166味。其中,应用温药、寒药、甘味药和苦味药较多。使用频次在100以上的中药有5味,分别是茯苓、白术、桔梗、白芍、甘草。常用组合有白术和茯苓,白芍和茯苓,白术和白芍,白术、茯苓和白芍,黄芪、白术和茯苓等。两味中药组合支持度大于50%,置信度大于80%有3对,分别是桂枝与黄芪、桂枝与白芍、桂枝与茯苓。三味中药组合支持度大于50%,置信度大于80%且位于前3位的分别是白术、桂枝对茯苓;桂枝、茯苓对黄芪;桂枝、茯苓对白术。[结论]范永升教授治疗CTD-ILD临床经验丰富,常甘温与苦寒药物并用,同时注重调肺、顾护脾胃,兼以理气。  相似文献   

5.
桂枝的配伍,<伤寒论>中有不少.如桂枝配白芍以调和营卫,构成桂枝汤的两味主药,后世应用甚广.<本经疏证>曰:"其功最大,旋之最广,无如桂枝汤."又如配伍甘草,辛甘化阳,以温复心阳;配伍麻黄发汗解表;配伍茯苓温化水饮.另外,如<施今墨对药>中所提及的配伍苍术,配伍牡丹皮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海藻甘草反药组合临床同用安全性情况。方法系统检索临床使用十八反中海藻甘草反药组合的临床研究文献,对文献中记载的两者不良事件情况进行分类整理分析。结果检索到海藻甘草临床组合同用的文献1 002篇,其中12%(123/1002)给出反药组合同用效优的理论依据,认为两者可同用;有4%(40/1002)认为两者可同用且安全有效。结论从临床检索文献数来看,有部分医家临床运用海藻甘草反药组合同用治疗一些特定疾病,如乳腺囊性增生病等,且有医家文献中记载两者可同用且安全有效,但是由于文献提及不良事件观察的研究以及作者明确说明反药同用的理论研究均太少,海藻甘草反药组合临床同用的安全性尚不能确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甘草单煎液、海藻甘草配伍及于复方海藻玉壶汤中配伍后药效组分甘草苷、甘草酸、连翘苷、橙皮苷、阿魏酸的溶出含量进行测定并比较其差异,从物质基础层面,初步探讨海藻甘草反药组合的配伍规律及机制。方法制备甘草单煎液(GC)、海藻甘草合煎液(GH)、海藻玉壶汤煎液(HYD)、海藻玉壶汤去海藻煎液(HYD-H)、海藻玉壶汤去甘草煎液(HYD-G)、海藻玉壶汤去海藻甘草煎液(HYD-GH),采用HPLC法对各组煎液中5中成分进行了含量测定,计算各组煎液5种成分的溶出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甘草苷、甘草酸溶出含量由高到低为HYD-HHYDGCGH;连翘苷、橙皮苷、阿魏酸溶出含量由高到低分别为:HYD-HHYD-GHHYD-GHYD。结论 HPLC方法简便、灵敏、准确、重复性好,适合用于研究海藻甘草配伍及于复方中配伍后活性成分溶出含量的变化规律。海藻与甘草这对反药组合单独配伍时,表现出引起甘草中甘草苷、甘草酸的溶出含量降低的结果。二者在复方中配伍应用时,甘草苷、甘草酸的溶出含量与甘草组基本持平。而与复方全方组相比,去掉海藻甘草反药组合的拆方组表现出引起甘草苷、甘草酸、连翘苷、橙皮苷、阿魏酸溶出含量升高的结果,可为海藻玉壶汤临床应用及反药组合能否配伍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桂枝的配伍,《伤寒论》中有不少。如桂枝配白芍以调和营卫,构成桂枝汤的两味主药,后世应用甚广。《本经疏证》曰:“其功最大,旋之最广,无如桂枝汤。”又如配伍甘草,辛甘化阳,以温复心阳;配伍麻黄发汗解表;配伍茯苓温化水饮。另外,如《施今墨对药》中所提及的配伍苍术,配伍牡丹皮等。  相似文献   

9.
在中药学教学中,中药配伍禁忌“十八反”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主要内容之一。但是“十八反”究竟包括多少味药;与“十八反”有关联的药物,是否应列入“十八反”;反药能否同用,现行教材中均述而不详,值得商榷。1文献中有关“十八反”的记载据《蜀本草》说,中药反药最早记载于我国现存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在《神农本草经》所载药物中,相恶的60种,而相反的则有18种。南北朝时期的陶弘景承袭《神农本草经》并参照《药对》关于反药的内容,在《神农本草经集注》序列中分列了相反诸药,有甘草反甘遂、大戟、芫花、海藻;人参、丹参、玄参、沙…  相似文献   

10.
“藻戟遂芫俱战草”属中药“十八反”,是指甘草与海藻、大戟、甘遂、芫花相反,不宜同用.回顾“藻戟遂芫俱战草”配伍禁忌理论的沿革及现代认识,可知药物“七情”之说出自《神农本草经》,包含着药物配伍禁忌的内容;《本草经集注》首次明确记载甘草反甘遂、芫花、大戟、海藻;“十八反”歌诀将甘草与甘遂、芫花、大戟、海藻相反概括为“藻戟遂芫俱战草”;后世本草著作乃至《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等,继承了“藻戟遂芫俱战草”相反药物配伍禁忌理论,而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结论并非完全一致,“藻戟遂芫俱战草”的科学性值得进一步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实证.  相似文献   

11.
白芍配伍桂枝抗炎的药理学作用及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白芍配伍桂枝进行抗炎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 100只昆明系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角叉菜胶组、白芍组、桂枝组、配伍组.给药30 min后,角叉菜胶小鼠胸膜炎造模.造模5h后,眼球采血,检测丙二醛和弹性蛋白酶含量,以及对中性粒细胞CAMP-PDE活性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角叉菜胶丙二醛含量和弹性蛋白酶含量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角叉菜胶组相比,白芍组和桂枝组抑制角叉菜胶组丙二醛含量和弹性蛋白酶含量的升高(P<0.05);白芍桂枝配伍组,明显抑制角叉菜胶组丙二醛含量和弹性蛋白酶含量的升高(P<0.01).与角叉菜胶组相比,白芍、桂枝组明显抑制CAMP-PDE活性(P<0.05);与角叉菜胶组相比,白芍桂枝配伍组明显抑制CAMP-PDE活性(P<0.01).结论 白芍和桂枝配伍后,抗炎作用显著增强,两者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麻黄、桂枝、芍药、半夏为例,探求《伤寒杂病论》中药物主治。应用命题逻辑中的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推理有效式——肯定前件式及否定后件式,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否定前件式以及肯定后件式的推理有效式确认《伤寒杂病论》中麻黄、桂枝、芍药、半夏的主治。发现麻黄治疗实证水肿;桂枝治疗大便不坚之小便不利;芍药适应于非虚寒性腹痛;半夏适应于呕吐。应用推理有效式的方法研究张仲景方剂中的药物主治所得出的结论更为直观、可靠,使得中医学者更容易把握药与证的对应关系,同时也尽可能地保证了解释药物疗效时思维结构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治疗心悸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古今心悸医案,建立心悸中药复方数据库,从用药和辩证用药规律两方面进行频数和频率分析。结果:①总体用药规律:用药类别由高到低依次为:补虚药、安神药、清热药和活血化瘀药。常用中药为:炙甘草、桂枝和丹参。②常见证型和药物为:心血不足:黄芪和山药;心阳不振:附子和肉桂;阴虚火旺:阿胶和沙参;瘀血阻络:丹参和川芎;心虚胆怯:酸枣仁和远志;痰蒙心神:菖蒲等。结论:心悸病以正气虚弱、心神不安为主要病机,而血脉瘀滞、热扰心神亦为常见病机。心悸治疗以补虚安神为大法,治以养心安神、补气、滋阴、养血,辅以活血清热,随证治以理气、利水、化痰、温里等法。  相似文献   

14.
桂枝味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围绕《伤寒论》中有关条文从桂枝配芍药,桂枝配麻黄,桂枝配甘草,桂枝配茯苓4个方面对桂枝的配伍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5.
以类脂A为靶点应用生物传感器技术筛选抗内毒素中草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细菌内毒素活性中心类脂A(Lipid A)为靶点,应用生物传感器技术,从42种中草药水煎液中筛选拮抗内毒素作用的中药。方法将Lipid A包被于生物传感器的疏水性样品池,通过生物传感器测定中药与Lipid A的结合能力;对具有高亲和力的中药与内毒素作用,再次测定其与Lipid A的结合能力,并通过定量的内毒素中和实验进一步的对生物传感器的测定结果进行验证。结果在筛选的42种中草药中,观察到赤芍、大黄、青果、栀子等中药能与Lipid A高亲和力结合;通过与内毒素作用后的二次检测,发现赤芍、大黄、青果等中草药含有较高Lipid A结合的有效成分,定量内毒素中和实验的测定结果与生物传感器的定性检测结果一致。结论以Lipid A为靶点,应用生物传感器技术,筛选拮抗内毒素中草药的方法,具有快速、高效、直观、准确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收录李恩宽运用温阳法姜、桂、附等治疗肥胖症医案经验,探讨姜、桂、附的用量、用法、配伍、加减变化规律,针对明显阳气亏虚,舌边有齿印,质淡,脉沉细症状,投以大剂附子、干姜、肉桂、桂枝等温阳散寒之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自制药桂枝肌瘤丸联合热熨疗法对慢性盆腔炎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1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口服桂枝肌瘤丸联合热熨治疗,对照组静脉滴注抗生素,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与治疗组在治疗后全血低切、全血高切、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都呈下降趋势,但治疗组下降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肌瘤丸配合热熨疗法在改善盆腔炎患者血液流变学方面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8.
张国磊  刘健  洪靖  王星儒  孔雯 《中医学报》2020,35(2):244-247
《伤寒杂病论》认为,痹证的产生在外与感受风、寒、湿、热等邪气有关,在内与营卫不和、脏腑虚损及瘀血闭阻等因素有关。张仲景治痹核心既不离治病求本,又不离"痛"之一字。治痹大法有发汗、散寒、祛湿、清热、补益脏腑、调和营卫及活血化瘀等。常用治痹药对有:麻黄伍桂枝,辛温逐寒、发汗解表,治风寒痹;乌附佐甘草,辛甘化阳、温阳散寒,治寒痹;防己配黄芪,扶正祛邪、益气除湿,治湿痹;石膏须知母,清润相合、清热解肌,治热痹;地黄协薯蓣,补益脾肾,治脏腑虚损痹;桂枝合芍药,调和营卫,治营卫不和痹;水蛭须虻虫,搜剔活血,治瘀血闭阻痹。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数据挖掘中关联规则方法分析小柴胡汤类方古代医案中症与药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有关小柴胡汤类方古代医案,应用关联规则寻找"症状与药对、症状与药组之间的关系。结果:来源于221种古籍的509首小柴胡汤类方古代医案,符合支持度>0.08且置信度>0.4的"症-药"关联规则为与"发热"及"不欲饮食"关联的药物是柴胡、甘草、黄芩、半夏、人参;与"呕"关联的药物是柴胡、甘草、半夏、黄芩、生姜;与"胸满"关联的药物是柴胡、黄芩、陈皮、半夏;与"烦"关联的药物是柴胡、甘草、栀子;与"咽干"关联的药物是柴胡、甘草、白芍;与"胁痛"关联的药物是柴胡、甘草、白芍、陈皮;与"小便不利"关联的药物是柴胡、甘草、茯苓;与"发黄"关联的药物是柴胡、黄芩、栀子、大黄;与"经水适断"关联的药物是柴胡、当归、川芎;与"腹痛"关联的药物是柴胡、甘草、枳壳、白芍。结论:数据挖掘方法能够为小柴胡汤类方的基础理论和临床用药提供新的支持和依据。  相似文献   

20.
齐广平 《吉林医学》2010,(35):6419-6420
目的:研究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对实验性偏头痛大鼠NO、CGRP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硝酸甘油法复制大鼠实验性偏头痛模型,观察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对实验性偏头痛大鼠NO、CGRP含量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动物血浆NO、CGRP含量明显升高(P<0.001),各给药组动物血浆NO、CGRP也有所升高。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高、中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NO、CGRP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动物NO、CGRP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P<0.001)。结论: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能降低血浆NO、CGRP含量,提示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治疗偏头痛的作用可能与抑制NO、CGRP的大量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