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青岛市城区居民代谢综合征(MS)的流行特征及危险因素,为当地慢性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青岛市城区年龄在18岁以上的1 200名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相关代谢指标的测定,采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 MS患病率为32.24%,其中男女患病率分别为39.15%和25.97%,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年龄组间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0岁以上年龄组患病率最高(49.7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年龄(OR=1.05)、吸烟(OR=2.65)是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高(OR=0.61)是代谢综合征的保护性因素。结论青岛市MS患病率较高,应尽早针对MS相关危险因素采取综合控制措施,强化居民慢性病防治意识,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全民健康。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河南省省直在职干部、离退休干部及高级知识分子代谢综合征及相关疾病的分布状况,为制定相关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资料来源于2011年河南省四家省级医院体检的省直在职干部、离退休干部及高级知识分子的健康体检结果,共计11120人,对代谢综合征患病状况进行描述分析。结果全部人群代谢综合征的总患病率为15.6%,低于全国成人水平16.5%,但是省直干部高于全国水平,高知低于全国水平。超重组代谢综合征患病率(23.1%)明显高于非超重组代谢综合征患病率(2.0%),男性代谢综合征患病检出率(18.6%)高于女性(7.7%),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在职业组间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河南省省直在职干部、离退休干部及高级知识分子代谢综合征患病较严重。男性人群、超重人群及省直干部比女性人群、非超重人群、高知更容易患有代谢综合征。加强健康教育,树立健康意识,倡导合理健康的生活方式对省直机关在职干部、离退休干部和高级知识分子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惠州市公务员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情况及与生活方式的关系。方法对4828名公务员的体重指数、腰围、血糖、血脂、血压、生活方式以及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公务员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20.5%,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P〈0.01),男性高于女性(P〈0.01),有不良生活方式者患病率高于一般人群(P〈0.01)。结论惠州市公务员MS患病率较高,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需要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健康饮食方式、足够的运动、良好的心态、不酗酒、不抽烟、认真对待自身情况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广东深圳居民代谢综合征与膳食营养素摄入水平的关系,为制订膳食营养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深圳市≥15岁常住居民3 498人进行问卷调查,人体测量及实验室检查;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采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协会推荐的标准.结果 调查人群MS患病率为7.20%(252/3 498);男性MS患病率为9.42%( 146/1 550),高于女性的5.44%( 106/1 9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20.43,P<0.001);15~,45~,60~69岁MS患病率分别为3.84%、12.50%、21.37%,MS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加(x趋势2= 148.53,P<0.001);15岁~组和45岁~组男性MS患病率均高于同年龄段女性,≥60岁的女性MS患病率超过男性;深圳居民MS患者的钠、铁、锰摄入量明显高于非MS患者(t-- 2.92,t= 2.91,t= 1.98,均P<0.05),而视黄醇的摄人量明显低于非MS患者(t= 1.87,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膳食维生素B2、维生素E和铁是代谢综合征的主要膳食影响因素.结论膳食营养素的摄入与深圳居民代谢综合征的发生有关;采取针对性的膳食营养干预对预防和控制代谢综合征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深圳市40岁及以上社区居民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MS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深圳市宝安区流塘和固戍社区40岁及以上的常住居民共4 716例进行体格检查、生化测定及问卷调查。采用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所推荐的MS诊断标准分析居民的MS的患病率,采用二分类多元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MS患病的影响因素。结果调查对象的MS总患病率为35.2%(标化率为35.8%),其中男性为34.5%(标化率为34.2%),女性为35.7(标化率为37.0%),男性与女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年龄分组后发现,50岁之后的女性MS患病率迅速增高并高于男性。多因素分析表明女性、年龄、冠心病家族史、高血压家族史、吸烟、BMI是深圳市40岁及以上居民代谢综合征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深圳市40岁及以上的社区居民的代谢综合征患病率较高,应采取相应的综合干预措施,预防心脑血管等不良预后,促进居民的健康。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研究对象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患病情况,分析MS与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使用JIS(2009)标准对广东省省直机关干部随机选取1200人,通过干部体检和健康风险问卷了解目标人群MS及其各相关组分(腹型肥胖、血压、血糖、血脂异常)的患病状况,分析相关因素对患病率的影响。结果 MS总检出率达到30.00%,男性高于女性,且存在统计性差异(P0.00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性别、年龄、BMI、吸烟、饮酒、睡眠不足、高脂饮食、静坐时间等均为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P0.05),锻炼习惯、地中海饮食属于保护因素(P0.05)。结论研究对象中MS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有升高趋势,男性高于女性,与生活习惯、饮食方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驻京某部机关干部的代谢综合征(MS)及其各组分的患病情况,为MS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查体收集调查人群的一般资料、生化指标等数据,按照年龄分为5组,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MS的患病率及发病率最高的代谢异常。结果调查人群的MS发病率(20.31%)明显高于中国大、中城市和乡镇20岁以上人群MS患病率(14%),以46~55岁组患病率最高,MS各组分中以超重或肥胖的患病率(94.19%)最高。结论该人群MS患病率较高,具有一定的分布特点,应以46~55岁组的在职干部为重点控制人群,以控制体重为防治重点,采取针对多重危险因素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在职和离退休干部的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某部在职干部和离退休干部主观幸福感及其相关因素进行问卷调查,按年龄分为在职干部组(年龄<55岁)和离退休干部组(年龄≥55岁).结果 在职干部和离退休干部主观幸福感指数总体状况良好.(1)离退休干部组生活满意度得分高于在职干部蛆(4.56±0.83 vs 4.24±0.90,P<0.01);在职干部组的负性情绪得分显著高于离退休干部组(1.34±0.61 vs 1.13±0.61,P<0.01),而2组在正性情绪上得分无明显差异(P>0.05).(2)总体主观幸福感与正性情绪呈显著正相关(r=0.292,P<0.01),与负性情绪呈显著负相关(r=-0.321,P<0.01),与韧性量表得分呈显著正相关(r=0.251,P<0.01);与身体状况、经济收入、居住条件、婚姻状况等客观条件呈正相关.(3)良好的生活条件及心理状况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结论 某部在职干部和离退休干部主观幸福感状况良好,通过调节心理状况,改善生活条件,以及加强社会支持可进一步增强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9.
常艳红  李真  张勇 《现代预防医学》2014,(16):2918-2920,2927
目的了解高校教职工代谢综合征(MS)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为高校教职工MS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泰安市某高校自愿参加健康体检的957名教职工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高校教职工中MS患病率为14.3%(137/957),其中男性患病率16.7%(89/533),显著高于女性患病率11.3%(48/4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66,P0.05)。随年龄增长,MS患病率呈增加趋势;退休教职工MS患病率27.4%(75/274)高于后勤的18.3%(13/71),后勤高于行政的11.4%(25/219),任课教职工患病率最低为6.1%(24/393),不同工种之间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095,P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年龄、吸烟、饮酒、血尿酸、谷丙转氨酶是危险因素。结论该校教职工MS患病率较高,其发病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须进行早期干预治疗,以减少代谢紊乱导致的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的发生,提高该群体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军队离退休干部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情况,为老年代谢性疾病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驻乌某部8个干休所内70岁以上的离退休干部418人为调查对象,按照相关标准进行体检和诊断。结果 418名离退休干部MS的患病率为30.1%,以80~90岁组MS患病率最高,达31.0%。MS项目中阳性率最高者为高血压,其MS项目组合最多为"高血压+肥胖+高脂血症",脂肪肝和腰围与MS明显相关。结论该部离退休干部MS发病率较高,应加强对老年人群代谢性疾病的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