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旨在建立胆囊息肉样病变(PLG)良恶性的鉴别方法.以提高PLG术前定性诊断的正确性。方法:对254例PLG的若干临床特征作分析.经数理统计处理.根据最大似然法的原理,建立PLG良恶性的计量鉴别法。结果:应用该法作回顾性与前瞻性验证,结果与病理检查的符合率分别达95.3%和97.1%,且全组无1例恶性PLG漏诊。结论:该法简便易行、快速可靠.可作为临床上PLG良恶性的一种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2.
评价B超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PLG)的临床价值。方法:作者对本院近14年手术治疗的359例PLG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B超检出PLG的敏感性为93.3%,其特异性达95.8%。B超诊断的病变的大小和病变的单发与多发,基本上与实际相符合。肿瘤性与非肿瘤性PLG的回声所见,以及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回声表现各有特点。结论:B超具有相当高的临床诊断价值,不仅能有效地检出PLG,而且能准确地测定病变的大及单发与多发,同时还能大体判别病变的性质。  相似文献   

3.
通常临床上所称胆囊息肉,实际上是指胆囊息肉样变(PLG),又称胆囊隆起性病变,是一种胆囊腔内的良性占位性病变,以胆固醇性息肉多见,占50%。PLG已成为常见的胆道疾病之一,我国成年人中,PLG发生率约为5%,多无症状,部分患者仅有轻微的上腹部不适或隐痛,随着现代影象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使PLG的检出数量日益增多,以超声检查为首选。超声检查能清晰地显示PLG的部位、大小、数目、基底部的宽或窄,血流信号以及胆囊局部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胆囊息肉样病变(polypoid lesions of gall bladder,PLG)是一组主要由胆固醇性息肉、炎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构成的胆囊壁内组织向腔内局限性突出病变的总称,其中腺瘤性息肉有明显的恶性变倾向,是当今国内外公认的一种癌前病变,并与早期胆囊癌统称为胆囊肿瘤性息肉(NPG)。绝大多数PLG患者并无明显症状,常由B超常规性检查时发现,临床诊断定性和确定是否手术治疗非常困难和缺乏依据。现收集我院收治的67例PLG患者,重点分析其临床诊断、治疗和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5.
于长海  张连斌  李捷 《医学争鸣》2007,28(5):458-460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淋巴瘤( PPL)和肺淋巴瘤样肉芽肿(PLG)的临床病理和治疗预后. 方法:回顾分析10例PPL和2例PLG的临床病理特征和治疗经验. 12例临床病例均经过手术治疗和手术后病理证实. 结果:PPL和PLG分别占同期手术的肺恶性肿瘤的0.5%(10/1887)和0.1%(2/1887). 8例手术后病理诊断为非霍奇金淋巴瘤(B细胞型),其中2例在手术后3 a内死亡;2例为霍奇金病,均在手术后3 a内死亡. 2例为PLG. 结论:PPL和PLG在临床上极少见,它们都起源于支气管黏膜相关的淋巴组织,包括支气管黏膜下组织和动静脉周围的淋巴组织,但各自有其典型的临床病理学特征. 治疗PPL包括手术和手术后放疗、正规化疗. PLG以手术治疗为首选.  相似文献   

6.
<正>胆囊息肉样病变(polypoid lesions of gallbladder,PLG)又称胆囊隆起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的胆囊黏膜局限性隆起病变的统称,多数PLG为良性病变,但也有少部分为恶性或癌前病变。临床上对PLG直径10mm,并伴有临床症状的患者,多采用胆囊切除术作为治疗手段;对于息肉直径≤10mm的患者鉴别腺瘤和早期胆囊癌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本文对我院269例PLG患者的超声影像特征和手术病理结果进  相似文献   

7.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982年6月~1988年12月我院手术治疗的胆囊息肉样病变(PLG)133例,探讨B超诊断PLG的临床价值.结果表明PLG的B超、口服胆囊造影和CT的检出率分别为90.3%(112/124)、27.3%(9/33)和66.7%(4/6)(P<0.001),B超诊断PLG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南疆库尔勒、喀什、阿克苏地区三地代谢综合征(MS)与胆囊息肉(PLG)的相关性,为南疆地区PLG的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减少该地区此疾病的社会经济负担。方法:收集2014年3月1日~2019年3月1日在新疆南疆地区3家师级医院住院的PLG患者的资料,经过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后得到193例PLG病例组资料。收集同期新疆南疆某医院体检人群的资料,通过年龄、性别1∶2匹配,得到386例对照组资料。整理资料后使用SPSS2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MS及其异常组分与PLG的相关性。结果:PLG组中MS患病率高于非PL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G组仅高密度脂蛋白(HDL)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单因素分析时,MS组分中只有血压增加PLG的患病风险(OR=1.60,95%CI:1.12~2.30);在多因素分析中,MS组分中血脂血压两组分增加了PLG的患病风险;其中血脂(OR=1.46,95%CI:1.01~2.12);血压(OR=1.55,95%CI:1.07~2.24);MS组PLG的患病风险是非MS组的1.86倍...  相似文献   

9.
蛋白丢失性胃肠病(PLG)是多种病因所致大量血浆蛋白自消化道丢失,引发低蛋白血症与水肿的一组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局部水肿和低蛋白血症。明确该病的病理机制是治疗的基础,临床主张先对基础疾病进行治疗,在难以治愈的情况下,可采取对症治疗。但目前PLG确切的发病机制尚存争议,亦无特效治疗方法。为此,该文探讨了PLG型水肿与低蛋白血症的病理机制,并综述了近年来中西医临床治疗药物与方法,旨在为筛选针对PLG的特效治疗药物、适宜防治方法、准确诊断标准奠定文献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浆D二聚体(D-D)及纤溶酶原活性(PLG:A)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SysmexC S2000i全自动血凝仪对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80例健康对照者血浆D-D及PLG:A进行联合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 ACI患者血浆D-D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PLG:A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浆D-D及PLG:A水平对了解ACI患者的病情发展和预后判断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胆囊息肉样病变(Polypoidlesionsofgallbladder,PLG)是源于胆囊粘膜凸入胆囊腔内的各种突起状疾病的统称。以往由于患者症状少或缺少特异性.以及检测技术的落后而难以检出。近年来随着B超和CT在临床上的应用,PLG的检出率明显增加.从而对其流行情况有所了解。本单位分别于1991年、1994年和1997年开展三次腹部B超普查,现将PLG在本单位的流行情况及其变化整理报道如下。检查对象和方法1.对象为本单位的在职和离退休职工,年龄最小的18岁,最大的82岁。2方法使用B超机作腹部检查,当发现凸出于胆囊壁内面并进入腔内的固定回声时,…  相似文献   

12.
通常临床上所称胆囊息肉,实际上是指胆囊息肉样病变(polypoid lesion of gallbladder,PLG)。这一概念在50年前由Jones提出而沿用至今。PLG应该如何治疗,一直存在一些争论或分歧。随着腹腔镜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病例数急剧增长。在LC开始应用的最初几年,曾对PLG的治疗问题  相似文献   

13.
肺淋巴瘤样肉芽肿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明远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33):119-120
目的探讨肺淋巴瘤样肉芽肿病的临床病理、CT和X线特征性诊断与鉴别。方法分析1例PLG的临床病理特点并复习文献。结果患者,女性,75岁,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左下肺肿块,伴发热、全身乏力等症状,术后病理示:多形性淋巴样细胞浸润、血管炎及肉芽肿病,免疫表型:CD79α(+),CD30少(+),EBVIO-50个/HPF,Vimentin(+)等,在病理学上以血管中心性和血管破坏性肉芽肿病变为特征。结论PLG是一种少见的原发于肺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与EBV感染有关,诊断困难,临床上需与Wegener肉芽肿等鉴别。  相似文献   

14.
商金明   《中国医学工程》2013,(10):77-77
目的探讨和分析胆囊息肉样病变(PLG)手术的临床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2例PLG患者的B超检查、切除标本的病理学检查等临床资料。结果 PLG的直径〈1 cm者共50例,≥1 cm者22例;病理结果为胆固醇性息肉34例(47.2%),胆囊腺瘤15例(20.8%),炎性息肉16例(22.2%),胆囊癌7例(9.8%)。且良性组及恶性组病例在年龄、息肉形态、息肉大小、息肉数量、胆结石、血流情况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差异。结论 PLG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均应手术切除:病人年龄≥50岁的单发息肉,颈部息肉,并存胆囊结石,息肉直径≥1 cm,广基息肉或血流信号丰富,有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5.
胆囊息肉样病变(PLG)又称胆囊隆起样病变,随着影像学诊断技术的提高检出率日渐增多,已成为日常面临的一种常见胆囊疾病。这一影像学诊断术语包含有20余种病变,因此PLG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日益受到临床上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胆囊息肉样病变(PLG)手术切除指征.方法 对124例PLG病人术前B超、手术切除标本及术后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标本示PLG直径<1 cm者共72例,≥1 cm者52例.病理示:胆固醇性息肉59例(47.6%),胆囊腺瘤35例(28.2%),炎性息肉18例(14.5%),胆囊癌8例(6.5%),其他4例(3.2%).良性组与潜在恶性及恶性组病人年龄、息肉数目、PLG大小、PLG形态、胆囊结石、血流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χ2=4.1~71.6,P<0.05).结论 PLG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均应手术切除:病人年龄≥50岁的单发息肉,并存胆囊结石,息肉直径≥1 cm,广基息肉或血流信号丰富,有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7.
通常临床上所称胆囊息肉,实际上是指胆囊息肉样病变(polypoid lesion of gallbladder,PLG)。这一概念在50年前由Jones提出而沿用至今。PLG应该如何治疗,一直存在一些争论或分歧。随着腹腔镜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病例数急剧增长。  相似文献   

18.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影像学技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胆囊隆起样病变(PLG)临床诊治率明显增加。我科自1996年1月至2005年10月共收治胆囊隆起样病变且经腹腔镜手术及术后病理证实105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胆囊息肉样病变(PLG)98例,经观察,PLG按病理变化及性质可分为两大类:肿瘤性病变,包括腺癌及腺癌,共17例,占17.3%;另一类为非肿瘤性增生性病变81例,占82.7%。其中最常见的是胆固醇性息肉,炎性息肉,均无恶性倾向。经病理临床分析,本文提出PLG的手术指征,认为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应积极考虑手术切除:(1)息肉直径>1.5cm;(2)息肉基底宽,局部胆囊壁增厚;单发(3)短期复查息肉体积变大。另提出凡符合下列两个或两个以上条件者也应积极考虑手术;(1)年龄超过50岁;(2)单发;(3)直径>1.0cm;(4)合并有结石;(5)临床症状有进展。本文特别提出了胆囊炎性假瘤,它虽不常见,但因其体积较大,组织象易与间叶性肿瘤相混淆,应引起临床与病理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胆囊息肉样病变(PLG)临床病理组织形态及免疫组化分析、诊断.方法:复习120例PLG的相关临床病理资料,并对其进行组织学、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果:胆固醇息肉105例;腺肌瘤性增生3例;腺瘤10例;炎性息肉2例,其中腺瘤1例癌变.AB(PH2.5)使酸性黏蛋白呈蓝色;PAS中性黏蛋白呈红色;AF硫酸黏蛋白呈浅红色,EMA及LCK均为阴性.结论:提高PLG的检出率,有助于发现早期胆囊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