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偿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检测不合格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无偿献血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的原因及降低ALT不合格率的策略.方法 对2009年河源市中心血站自愿无偿献血者ALT检测结果异常的160例进行ALT异常与性别、年龄、体质量及献血次数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ALT检测不合格献血者发生率:男性高于女性(P<0.05),体质量大于70 kg的与体质量在45~70 kg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LT异常升高与性别、体质量有明显的相关性,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能够降低自愿无偿献血者的ALT不合格率,有利于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提高自愿无偿献血的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2.
无偿献血者ALT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作为肝功能检测的指标之一.在肝炎的临床诊断及防治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在血站系统.ALT是对无偿献血者进行筛查的一项非特异性指标.但由于其影响因素较多,ALT对无偿献血者的检测意义越来越引起争议。为掌握无偿献血者ALT及其影响的状况.笔者对的2004年3~8月间南京地区无偿献血者中ALT不合格者性别、年龄分布特点,及其与HBsAg、抗-HCV阳性的关系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以期探讨其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北海市无偿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参考值.方法 对北海市中心血站2011年12 817名无偿献血者的ALT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北海市无偿献血者ALT 95%参考值为<58.2 U/L,男性<71.68 U/L,女性<54.74 U/L.结论 北海市无偿献血者ALT参考值高于GB18467-2001标准的参考值,如使用北海市无偿献血者ALT参考值,可节约宝贵的血液资源,减少血液报废.  相似文献   

4.
无偿献血者ALT阳性追踪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追踪调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阳性无偿献血者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HBsAg、抗-HCV及ALT检测结果。方法追踪563名ALT阳性无偿献血者,要求其6个月后再次献血,对其献血的血液进行常规的血站血液检查。结果 563例ALT阳性的无偿献血者二次献血的有289名,ALT检测阳性有49名;三次献血的274名,其中第二次献血ALT检测阳性有50名,第三次献血ALT检测阳性有43名;有38名追踪到6次ALT检测均为阳性。所有563例HBsAg、抗-HCV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无偿献血者ALT异常的主要原因并非是HBV和HCV感染,而是其他非病理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是临床评价肝功能的指标之一,同时也是我国血站基本标准中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之一。ALT的检测方法目前在血站系统常用的方法主要有赖氏方、连续监测法、改良的微板速率法和快速干式生化法等。本站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应用连续监测法做ALT的检测。针对ALT不合格及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抗体(TP)相关检测指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6.
易峰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14):1779-1780
目的通过对本地区无偿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单项不合格相关因素的分析,探讨降低ALT不合格血液报废对策。方法对广东省中山市红十字中心血站2009~2010年无偿献血者中ALT单项检测不合格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9~2010年无偿献血者ALT检测不合格3 154例,其中男性占91.13%,女性占8.87%。不合格者平均年龄29.9岁,平均体质量74.33kg,体质量大于70kg的占71.76%。结论本地区ALT单项不合格者体型偏胖,男性占绝大多数,而献血者的年龄对ALT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兰州地区无偿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力分布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 ALT)是国家规定的献血者健康检查的项目之一 ,是采供血机构作为预防输血后肝炎而使用的检测项目 ,对于保障献血者健康、提高血液质量、防止输血传播疾病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然而 ,ALT是一种肝炎的非特异性标志物 ,影响因素较多 (如过量饮酒、过度疲劳、风湿病等 )兰州地区在实施无偿献血的过程中 ,有近3 2 %的血源因 ALT不合格而被淘汰 ,大量血源的淘汰 ,加剧了血液供需矛盾 ,增加了开展无偿献血的难度。为此 ,笔者对经体检检查合格的 5 760名无偿献血者进行 ALT测定 ,分析其活力分布情况 ,结果如下。材料与方…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本市无偿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不合格率进行分析,以探讨所采取的应对措施是否有效。方法对2009-2013年本市858 772份无偿献血者标本ALT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ALT不合格者27 579份,总体不合格率为3.21%;ALT不合格率以2011年(4.72%)最高,2013年(1.69%)最低,ALT不合格率不同年份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献血者ALT不合格率(4.80%)明显高于女性(1.03%,P0.01);ALT不合格率以26-35岁年龄段最高(4.84%,P0.01)。ALT不合格率的高低有一定的季节性,秋季最高(4.37%,P0.01)。ALT不合格人群的HBs Ag、抗-HCV阳性率为1.61%,而在ALT合格人群中HBs Ag、抗-HCV阳性率仅为0.80%,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1)。ALT升高与HBV、HCV的病毒感染呈低度相关(P0.01,r=0.006;P0.01,r=0.016)。结论加强献血前征询和教育,选择低危献血者,同时加强献血前ALT的初筛并合理运用ALT检测方案,可有效减少因ALT不合格而导致的血液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9.
目的结合核酸检测技术探讨ALT在献血者筛查中的意义。方法分析本站2015年1~6月共82 378份血液标本ALT、HBs Ag、抗-HCV检测结果;对908份ALT单项不合格标本进行NAT检测,并对此类献血者再次献血的血液筛查结果进行追踪分析。结果 82 378份血液标本中ALT异常925份,其中合并HBs Ag或抗-HCV阳性占1.19%(11/925);肝炎标志物阳性组与阴性组的ALT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08例ALT单项不合格献血者的NAT检测发现HBV阳性1例;重复献血者53例,HBs Ag、抗-HCV ELISA及NAT法检测均为阴性。结论虽然ALT在预防输血传播乙肝和丙肝中的作用已极其有限,但其对于排除HBV、HCV窗口期尚具有一定补充作用,同时可能预防隐匿性丙肝及其他已知或未知肝炎病毒的血液传播,目前尚不宜取消ALT检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异常无偿献血者的情况,为制定献血者筛选和招募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微板速率法对无偿献血者血液进行2次ALT检测,37℃下反应2次检测均超过40 U者判为异常,对异常结果与性别、年龄、职业分布、献血次数的相关性,与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阳性的相关性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1 231份献血者标本经检测有1 495份ALT异常,异常率为7.04%;ALT异常人群在性别、年龄、职业分布等方面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初次献血者异常率最高,可达66.15%,异常的比例随献血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少,有ALT异常史的多次献血者,其再次献血时ALT异常的概率在40%以上;90%以上的ALT异常仅为ALT单项升高,与乙型肝炎病毒及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无关。结论 ALT异常一直是造成血液报废的首要原因,此项目虽容易受一些非特异性因素的影响,但仍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只要不断总结改进,多环节把关,就能达到既保证血液安全,又避免血液浪费的目的 。  相似文献   

11.
采血前预筛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成为当前采供血系统降低因ALT导致的血液报废率的有效策略.应用干式化学法或者速率法预筛关于其应用效果报道很多,但是关于国产干式生化分析仪及其试剂在ALT检测中的应用及结果的符合性报道很少.作者选取30例标本,分别用国产干化学法与大生化法进行检测比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异常与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阳性结果的相关性,并探讨升高的ALT与肝炎病毒感染之间的相关性,并讨论ALT作为血液筛查计划的必要性。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玉林市259 408名献血者血液中HBsAg、抗-HCV和ALT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来自259 408名献血者的253 644份样本ALT结果正常,其中1 190份为HBsAg阳性,抗-HCV阳性者1 053份,核酸检测HBV DNA反应性558份,HCV RNA反应性2份;ALT试验的异常结果为5 764份,其中27份为HBsAg阳性,28份为抗-HCV阳性,核酸检测12份HBV DNA反应性,1份HCV RNA反应性;肝炎标志物阳性的献血者中ALT异常率为6.91%,肝炎标志物阴性的献血者ALT异常率为2.18%。结论 HBsAg与抗-HCV阳性结果和ALT异常结果之间存在相关性,ALT异常与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之间不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对湛江师范学院2010级新生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AST/ALT进行检测,在健康新生中筛查肝功能异常及无症状慢性乙型肝炎.方法 采用日立7020全自动生化仪测定2010级新生血清中AST、ALT及AST/ALT的变化,并对AST、ALT异常的新生进行乙型肝炎两对半的检测.结果 检测出血清ALT和AST异常者42例,占0.80%.无症状慢性乙型肝炎56例,占1.06%.血清ALT和AST升高者,男生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0,P<0.01);AST/ALT升高者,男生高于女生,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6.63,P<0.01);慢性乙型肝炎男生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7,P<0.01),3项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新生体检中进行血清AST、ALT及AST/ALT检测,并对肝功能异常者进行乙型肝炎两对半检测,有利于肝功能异常及无症状慢性乙型肝炎的早期发现和诊治.男生血清AST和ALT、AST/ALT、慢性乙型肝炎异常者高于女生,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4.
王学秀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0):1312-1313
目的有效降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不合格率,降低采供血成本,节约血液资源。方法采用干式化学法对无偿献血者进行采血前ALT初筛,并对开展初筛工作1年多检测结果以及开展初筛前4年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评价无偿献血者ALT初筛后的效果。结果 ALT不合格率:初筛前4.87%,初筛后0.32%,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的献血者进行ALT初筛后不合格率显著降低。结论在无偿献血者中开展ALT初筛,能够有效降低血液检测不合格的报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献血淘汰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异常率与性别及年龄的关系。方法对无偿献血者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并对ALT异常者进行追溯性调查及分析。结果在64 638例无偿献血者中,共检出1 726例ALT异常者(淘汰率2.67%),对异常人群的统计分析发现,ALT异常与性别及年龄有关。结论献血前对献血者ALT筛检时,应重点对23~33周岁男性献血者筛查,对女性献血者可选择性进行血液ALT筛查。  相似文献   

16.
2009年5~10月,我们在献血前对献血者进行了ALT初筛,结果血液报废率明显下降,现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对象本地区2007年自愿无偿献血者5 399人次,不合格献血者231人次;2008年自愿无偿献血者6 060人次,不合格献血者295人次;2009年自愿无偿献血者6 113人次,不合格献血者169人次...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该地区精神病患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阳性情况,为医院有效控制肝炎在精神病患者中的传播提供依据。方法对1365例精神病患者和997例健康体检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HBsAg、采用连续检测比色法检测ALT。结果精神病患者HBsAg阳性率为19.56%,ALT阳性率为10.84%,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性别中,HBsAg男性阳性率(25.75%)高于女性阳性率(14.68%)。ALT男性阳性率(14.45%)高于女性阳性率(7.99%),男、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病患者HBsAg和ALT阳性率均高于普通人群,对这类患者应采取监测、隔离、治疗等措施,防止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传播感染,同时也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重庆市无偿献血者血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正常值上限,为最大限度的避免因ALT不合格而造成的血液报废提供科学依据和改进措施。方法用速率法检测115 530名无偿献血者ALT,ALT活性值呈正态分布,采用x±1.96s作为正常值上限,对无偿献血者ALT正常上限值和不合格率按月份、年龄、性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无偿献血者的ALT上限值95%的参考范围为不高于47.88U/L。6~9月ALT值的不合格率与其他月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间正常值上限和不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间正常值上限和不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供血机构应加大宣传力度,优化ALT筛查策略,应针对不同性别的无偿献血者采取相应的筛选措施,重新建立更科学的ALT淘汰标准,最大限度降低血液的ALT不合格率。在保证该地区血液安全及临床供应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避免血液浪费。  相似文献   

19.
目的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无偿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筛查结果。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165 566例无偿献血者进行速率法的ALT检测,分别按年份、性别、年龄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年间,ALT总阳性率为6.47%,2010年阳性率最低(5.21%),2012年最高(7.76%);男性的ALT阳性率(6.90%)远大于女性(2.46%);18~25岁ALT阳性率为最低(4.55%),36~45岁最高(9.44%)。结论 ALT的不合格率有性别和年龄的倾向性,有针对性地选择献血员,建立稳定的献血队伍,有助于减少血液的报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有无必要在街头无偿献血过程中进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快速检测。方法在街头无偿献血者献血前采用快速法检测ALT及对比分析街头用ALT快速检测法与实验室速率法的检测准确性。结果2010年4月、5月未采用ALT快速检测法检测ALT,采集全血后ALT阳性率分剐为1.86%、1.83%,使用快速法检测ALT,采集全血后ALT阳性率为0.35%。快速检测法与实验室速率法无显著,巨差异(P〉0.05)。结论快速法检测准确性另人满意,献血前进行ALT快速检测可有效地节约血液资源、降低血液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