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们近年来采用涤痰开窍、化瘀通络法治疗老年脑血管性痴呆症,临床上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老年脑血管性痴呆系大脑实质性病变而出现的智能损害。,在中医学看来,脯为“渚阳之会”、“清窍之府”、“精明之府”、“元神之府”等,这就决定了脑在病变时易为阳亢风动,易被诸邪蒙窍,病邪易阻脑络,必为神志之病。年迈之人,阴虚阳亢,因将息失宜,或情志所伤,以致阳化风动,气血上逆,挟痰挟火,直冲后脑,蒙蔽清窍,遂成卒中。临床表明,卒中伊始,除中脏腑之不省人事外,  相似文献   

2.
出血性脑卒中以“瘀血阻滞、脉道不利”为基础,在“血溢脑脉之外”后相继发生瘀血压迫脑髓,内风化火上炎,瘀血化为痰水上蒙清窍,毒损脑髓的病理过程。诸邪弥漫脑腑,阻遏脑络气机,脉道不利,血液减少,脑髓不充,诸症蜂起,实为脑窍被扰失养所致。根据叶天士胃腑“以通为补”的理论,通调脑之气血阴阳,去瘀生新,恢复脑司元神之职,从而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状态。  相似文献   

3.
“体用”之说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表达本体与现象、实体与功用关系的一对重要范畴。中医理论认为“有诸内,则形诸外”,通过对外在病理变化的分析,进而推知内在脏腑的病机。中医学对肢体官窍理论整理研究的不足,导致肢体官窍病临床治疗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以“体用”之说为指导,构建中医肢体官窍体系符合肢体官窍的结构特点及其与脏腑的关系,对于指导中医理论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符为民教授基于“脾脑相关学说”论治眩晕的经验。[方法] 通过跟师学习,分析脾、脑的相关性及其导致眩晕的病因病机,从临床实践中总结符教授临证思路及经验,分析其在脾脑相关理论指导下治疗眩晕的特色,并附医案加以验证。 [结果] 脾、脑不仅在生理上密切相关,而且在病理上紧密联系。符教授认为,脾胃虚弱,水谷精微不能上荣于脑;或脾失健运,痰瘀内生,阻痹清窍,脑窍不利,是导致眩晕的基本病机,创新性地提出从“脾脑相关学说”论治眩晕,提倡将脾脑相关基础理论与临床经验相结合论治本病。所举医案为临床眩晕典型病例,辨证为痰瘀阻窍,治宜健脾化痰、活血通窍,处方以通窍活血汤、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化裁,疗效显著。 [结论] 符教授以“脾脑相关学说”为基础治疗眩晕,健脾养血、充养髓海以治本,痰瘀同治、通利脑窍以治标,临床收效甚佳。其学术经验强调了脑病从脾论治的重要性,具有创新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内经》中风病病因病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风病之理论肇始于《内经》,但其病因病机之内容,则散见于《内经》诸篇,通过分类检索认为主要有:正气不足,风邪入中(气虚邪中);暴怒伤肝,气机逆乱;火热亢盛,上扰神窍;饮食伤脾,痰湿阻络;劳欲伤肾,精气内夺,虚火上炎及体质因素等。此诸多因素实乃“病因—中介(病机)--脑(靶器官)”轴系统。  相似文献   

6.
鼻为面部空窍,上及脑府,旁通诸经,即《灵枢》所谓“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者也。利用鼻窍治病的方法即为、“鼻治法”,它包括药疗、针疗、按摩等方面。鼻疗一法,由来已久。例如药疗有唐《千金方》以玄精石浸羊胆汁滴鼻治头痛,宋《圣济总录》以鬼箭羽,鲮鲤甲研粉(口畜)鼻治疟疾,元《永类钤方》以生川乌,炙蜈蚣、麝香吹鼻治小儿脐风撮口,  相似文献   

7.
头痛证治     
头痛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可见于多种疾病。如颅内病变,五官疾患,或急性感染,心血管系统疾病,精神神经系统疾病所引起。祖国医学认为“头为诸阳之会”,“精明之府”,“髓海所居处”。既有经络与脏腑相连,又有诸窍与内外相通。凡外感六淫,上扰清窍;郁怒伤肝,肝阳偏亢;气血虚弱,不营于脑;肾精不足,脑海空虚;湿痰内聚,上蒙清阳;跌打损伤,瘀阻脑络,皆可导致头痛。故《类证治裁》说:  相似文献   

8.
卒中后抑郁症病机为“脑窍闭阻,神机不运”,“醒脑开窍”法以“醒神祛邪,开窍导气”为主,以“调补气血,充养脑髓”为辅,治疗该病有确切疗效,应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张杰  马龙   《中国医学工程》2011,(9):155-156
老年痴呆病位在脑;脏腑生理调节功能日益减退是发生该病的生理基础;其病因病机为肾精不足、髓海空虚,心脾两虚、脑失荣养,痰浊内生、迷蒙清窍,瘀血痹阻、元神失聪;临床分为髓海失充型、心脾两虚型、痰蒙清窍型、瘀血内阻型四型加以论治;老年性痴呆虽是一种顽固疾病,只要生活规律,调畅情志,加强锻炼,并配合中医保健、治疗手段,老年性痴呆是可防可治的。  相似文献   

10.
《五十二病方》“婴儿病痫方”,是中医学史上有关“痫”的最早记载。《黄帝内经》中与痫证相关的病名多达9种,突出患者痫发时躯体动作异常的特征。唐代《备急千金要方》首次提出癫痫的病名。至宋代《幼幼新书》列癫痫专条。历代医家对于癫痫病因的认识,多责之于“热”“惊”“痰”,临床上多为诸型交错互见。癫痫病位在脑、肝、心、脾、肾。气机失调贯穿癫痫全病程,而痰热互结是癫痫的关键病机,此外,风火相盛、气虚生惊、邪毒入络、瘀血阻窍是癫痫的常见病机。发作期以心肝失调、逆气上冲为主,休止期脏腑失和、邪气潜伏,恢复期脏腑气血基本调和,余邪未尽。  相似文献   

11.
老年性痴呆(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变性疾病,发病机制复杂,严重危害老年人身心健康。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可以通过脑-肠轴对中枢神经系统进行调控,从而参与AD的发生、发展。老年性痴呆属中医学“痴呆”、“善忘”范畴,由七情内伤、年老久病等致气血不足、肾精亏虚、痰瘀阻滞,使脑消髓减、神机失用,多从心肝肾论治。我们认为痰浊瘀血阻窍是AD的病机关键,当从脾论治,并针对病机特点提出温脾通络开窍法来防治AD。文章以肠道菌群为切入点,探讨中医从脾论治AD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紧张性头痛(tension-type headache,TTH)是临床最为常见的慢性头痛,属于中医学“头痛病”“头风”范畴。脑为髓海所在,脑窍受脏腑经络之气血涵养,相关脏腑经络之病变皆可影响气血调畅,而致脑络拘急,发为头痛。西医对TTH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明确,以药物对症治疗为主,王中琳教授在长期的临证与理论探究中总结TTH的病机在于阳郁神颓、脑络绌急,强调情志因素在TTH辨病辨证中的影响,突出阳气在病机演变的枢纽作用,治疗上应用大补肝汤、柴胡加龙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等经方,常选北沙参、龙骨、牡蛎、白薇等疗恚除烦等药物,通过振奋阳气、清化血浊、补益肝肾、消导积滞等诸法来标本兼治、调畅气血。  相似文献   

13.
头痛病主要责之于风、火、痰、瘀、虚,而致病关键在于瘀。本文基于脾与脑经络相通,治头痛当以脾胃为中心;脾主升清,清阳得养则脑清神聪;脾主运化,气血津液条达则脑窍荣畅;脾主统血,脉行得道可奉养脑窍等四个方面,倡导“脑脾同治法”论治紧张型头痛。常用治法有:醒脾行气开郁,活血化瘀开窍;运脾理气化痰,活血化瘀通窍;健脾益气填髓,活血化瘀益窍。以健脾祛瘀自拟方为基础方,随症加减,气滞血瘀者,合血府逐瘀汤加减;痰瘀阻络者,合化痰通络汤加减;血虚血瘀者,合补阳还五汤加减。  相似文献   

1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一种急性传染性呼吸道疾病,其传播速度快,变异株型多,对社会的危害性极大。证据表明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除了能引起呼吸系统症状,对神经系统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COVID-19确诊患者不仅会出现常见的周围神经系统疾病如嗅觉减退、吉兰-巴利综合征等等,也可并发严重的脑血管病、脑炎、癫痫等危及生命的疾病。中医疗法已被纳入COVID-19的诊疗方案中,中医对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治疗也大有可为。从中医角度分析COVID-19神经系统症状,其基本病机为湿毒郁肺,再与肺脾不足、肺脑相系、五志过极相合,邪毒从而上入脑府,引起经脉不通、神窍闭阻而出现诸证。治疗上,已病者轻症应以“治肺为本,祛邪为要”,重症应当“苏神醒志,回阳救逆”;未病者预先予以“活血通络”之法,以防传变。  相似文献   

15.
老年性痴呆作为老年期的一种疾病,目前没有特效疗法能够治愈。其病位在脑,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在于脾肾两虚,且围绕脾、肾二脏的证型较为常见,如髓海不足证、心脾两虚证、脾肾两虚证等;标实为痰瘀毒邪损及脑窍。该文就老年性痴呆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近年来现代复方的研究上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人体诸窍是遍布机体上、下、内、外、经络、脏腑、四肢百骸的机窍,诸窍的功能在于它是体内外物质、气机、信息、出入的枢纽,通过正常的开阖调控脏腑。在临证中调节诸窍的开阖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脑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化生神机总统众神,调控一身之活动,窍闭乃非意识障碍神经病产生的主要病因病机。本文通过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假性球麻痹、视神经脊髓炎、混合神经性耳聋、脑外伤后嗅觉味觉障碍、颈椎病舌体感觉异常5个医案,以脑窍理论为基础,认为治疗此类疾病需从病因病机出发,以通为用,开郁宣闭,调神导气,虚实分治,形神窍脏同治,同时配合调治奇经,目的在于恢复脑窍玄府开阖常度,从而使脏腑、形体、官窍、神明调和,神机得使。  相似文献   

18.
人体诸窍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诸窍是遍布机体上、下、内、外、经络、脏腑、四肢百骸的机窍,诸窍的功能在于它是体内外物质、气机、信息、出入的枢纽,通过正常的开阖调控脏腑。在临证中调节诸窍的开阖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中风病毒邪论   总被引:50,自引:8,他引:42  
中风病是多种内外病因不断积累和正衰积损的必然结果.随着致病因素的不断积累,诸邪丛生,久积之邪,必化为毒;各种毒邪大量停留,滞于血脉、经络,碍于脑窍、心神,引起中风病的发生.因而,在致病因素积累的基础上,积毒和积损是中风病理演变过程的两个基本病机.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中医药(包括针灸)治疗鼻病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辨证施治的治疗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兹就手头部份有关文献资料及临床工作中的一些体会,做一简单整理介绍。一、祖国医学对于鼻病的病因病机认识祖国医学认为“鼻为肺窍”,《灵枢·脉度篇》云“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素问·气厥论》云“胆移热于脑,则辛頞鼻渊”这些关于鼻病的病因病机的认识,为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