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将改进的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方法与传统方法比较,证明改进的置管方法优于传统方法。方法:传统组87例采用传统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法,改进组88例采用改进的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法,分别统计其成功率、置管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几个重要参数。结果:传统组穿刺成功率87.6%,改进组成功率为97.7%(P〈0.05);传统组操作时间平均为(89.28±6.96)s,改进组平均为(75.75±5.35)s。改进组的4项主要并发症总的发生率较传统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改进的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操作与传统方法相比,定位更准确,置管时间短,且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张欢  傅娴 《药物与人》2014,(10):247-248
目的:探讨锁骨下深静脉置管在急诊危重病人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随机对53例急诊危重患者进行锁骨下深静脉穿刺置管及予以护理,55例患者行常规静脉穿刺,比较两组穿刺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深静脉置管首次穿刺成功率为66.03%,总穿刺成功率96.21%,与常规穿刺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锁骨下深静脉置管留置时间明显延长,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5),且并发症发生率低(P〈O.05)。结论:锁骨下深静脉置管操作安全、可靠,穿刺成功率高,可有效提高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加强深静脉导管护理,可明显延长早管留置时闻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肿瘤患者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CVC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田景华 《职业与健康》2008,24(2):189-190
目的对比经外周静脉穿刺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和经锁骨下静脉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CVC)在恶性肿瘤病人中临床应用情况及利弊。方法将67例经肘部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设为PICC组,89例经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的设为CVC组。分别记录插管成功率、操作所需时间、留管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PICC置管组一次插管成功率为94%,CVC置管组为80%,P〈0.05;PICC置管组平均穿刺时间为(15.20±4.34)min,CVC置管组为(27.71±4.01)min。P〈0、01:PICC置管组平均留管时间为72d,CVC置管组为36d,P〈0.01;PICC管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CVC置管组为33%,P〉0.05。结论PICC组较CVC组一次置管成功率高,节省时间和人力,但并发症发生率,中途拔管率与CV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种方式成本效益的差异显示,需长期输液的肿瘤患者中,PICC并不能替代CVC。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集束化护理干预对于预防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发生置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临床效果,以提升患者置管的安全性及患者干预满意率。方法 将2020年1月—2022年3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94例进行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治疗的重症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置管患者干预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住院天数、导管留置的时间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为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81,P<0.05)。观察组导管留置时间与住院天数分别为(11.29±2.00)d和(15.65±2.02)d,短于对照组的(15.42±2.12)d和(18.34±2.0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7.87%,高于对照组的80.8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心静脉置管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后,可有效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预防效果较好,可保证患者置管安全,促进患者更好的恢复,提升置管患者干预满...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皮下潜行法在颈内静脉置管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需行颈内静脉置管的全身麻醉患者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皮下潜行法组,每组100例,均为超声引导下右侧颈内静脉置管.观察两组导管留置时间、体温变化、导管尖端细菌培养情况及导管相关性细菌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置管前、置管后、拔管前、拔管后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导管留置时间短于皮下潜行法组[(13.75±7.83)d比(22.37±8.92)d],导管尖端细菌培养阳性率、导管相关性细菌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皮下潜行法组[11%(11/100)比2%(2/100),13%(13/100)比2%(2/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内静脉置管患者采用皮下潜行法对预防导管相关性细菌感染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股静脉置管临床护理要点。方法:本次选取血液净化股静脉置管患者80例,均为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常规护理(对照组,n=40)与加强股静脉置管干预(观察组,n=40)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并发症率为7.5%,明显低于对照组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处理后均好转出院。结论:加强血液净化股静脉置管的护理,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确保临床安全,具有非常积极的推广应用价值,对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缩短病程,改善远期生活质量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同部位深静脉置管细菌污染与导管感染的关系,以降低深静脉置管的感染率.方法 选取普外科行深静脉置管术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置管部位,设颈内静脉及锁骨下静脉置管患者为A组;股静脉置管患者为B组,每组42例患者,分别于置管后1、3、7、10 d对两组患者进行细菌学监测.结果 A组患者细菌学阳性率分别为为0、0、4.76%、2.38%,B组细菌学阳性率分别为2.38%、16.67%、7.14%、0;第3d细菌培养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深静脉置管术后导管相关感染与置管位置有关,在实践中要规范相关操作,降低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改良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技术对导管异位的影响。方法将169例肺癌置管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88例)与对照组(81例),试验组在行HCC置管术送管至25cm时,助手用手紧贴患者锁骨上窝按压穿刺侧颈内静脉和颈外静脉下端;对照组采取常规歪头的方法。统计两组导管异位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仅有1例导管被送人颈外静脉,导管颈部异位发生率为1.1%(1/88);对照组导管异位发生率为11.1%(9/8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7.3636,P〈0.01)。结论肺癌患者PICC置管过程中,术者采取相应的干预手法可明显减少导管异行进入颈静脉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经外周至中心静脉置管与传统中心静脉置管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比经外周静脉至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与传统的经锁骨下静脉至中心静脉置管(CentralVenousCatheter,CVC),在外科病人中长期应用的方便性、优越性及并发症。方法自1997年至1998年期间,对60例外科病人经外周静脉至中心静脉置管与60例外科病人经锁骨下静脉至中心静脉置管进行前瞻性研究。研究观察指标包括:三种不同型号的单腔PICC导管、导管尖端的置管位置、并发症发生率与传统的中心静脉置管(CVC)进行相应比较。结果PICC置管成功率为95%(60例置管/63例穿刺)。PICC与CVC置管时间平均为13天(6~98天)与14天(7~104天)。PICC组中,53例病人(88.3%)于治疗结束时拨除导管;3Fr导管(20G穿刺针)阻塞率(4/20,20%)高于4Fr导管(18G穿刺针)阻塞率(2/20,10%)和SFr导管(16G穿刺针)阻塞率(1/20,5%);外周静脉炎的发生率为5%(3/60),PICC导管接头破裂1例(1.7%);置管导管尖端异位5%(3/60)。CVC组中仅1例(1.7%)置管导管尖端异位。两组均无置管所致的导管感染、气胸及血气胸发生。结论PICC可以安全地应用于需要中-长期接受各种输液、肠外营养液、化疗以及抗菌素治疗的病人。这种新方法不但提供了一种可靠、有效的静脉输液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肿瘤患者长时间输注化疗药中的应用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该院2011年5月—2013年4月行PICC的肿瘤患者85例纳入该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加强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在PICC导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对照组患者PICC导管留置时间(95.25±20.38)d,置管期间发生并发症10例。观察组患者PICC导管留置时间(112.54±25.63)d,置管期间发生并发症2例。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患者PICC导管留置时间较长,组间差异经t检验后发现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组间差异经χ2检验后发现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肿瘤患者长时间输注化疗药中应用PICC技术可减轻患者痛苦,置管期间加强健康教育有助于延长导管留置时间,减少并发症,对改善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对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2月至2019年10月内收治的114例子宫肌瘤患者且将其分成对照组、研究组,每组各有57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围术期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围术期人文关怀护理。对比观察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子宫肌瘤围手术期给予人文关怀护理的效果比常规护理更显著,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锁骨下静脉置管感染的分析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腹部外科手术后锁骨下静脉置管患者发生相关性感染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10年1月-2011年6月276例腹部外科手术后留置锁骨下静脉导管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引起感染的原因及护理方法.结果 276例锁骨下静脉置管患者平均置管时间4.7d,其中发生感染26例,感染率为9.4%,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均治愈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 腹部外科术后行锁骨下静脉置管是安全可靠的,针对其危险因素,加强操作过程及术后的护理,缩短置管时间,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锁骨下静脉置管术的应用,并评价临床效果。方法:对135例锁骨下静脉置管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包括穿刺前、中、后期的护理,观察置管后相关并发症。结果:135例锁骨下静脉置管术患者中2例发生皮肤瘙痒,未发生非计划性拔管、导管堵塞和导管相关的感染。结论:舒适护理在锁骨下静脉置管术的整个过程中起到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作用,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确保患者的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4.
A prospective study was undertaken to compare the risks of a multiple-lumen catheter to bilateral subclavian catheters in patients receiving 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TPN). All patients had one preexisting subclavian catheter. Patients were randomized into two groups: one group received a double-lumen catheter via a guidewire change of the preexisting single-lumen subclavian catheter. In the second group, a second single-lumen subclavian catheter was inserted and the preexisting single-lumen catheter was changed over a guidewir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by the Nutrition Support Service and were managed identically with regard to solutions given, catheter care, dressing changes, monitoring of mechanical complications, and evaluation of fever. Total infection rates in both groups were identical (22.7%). The difference in mechanical complication rates in the double-lumen catheter group (9%) and the group with bilateral single-lumen catheters (22.7%) was not significant by Fischer's exact test. The multiple-lumen catheter is superior in convenience and as safe as bilateral single-lumen catheters.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高龄老年患者植入心脏起搏器的安全性。方法127例高龄老年患者(≥80岁,高龄老年组)与298例老年患者(60~79岁,老年组),从起搏器植入指征、起搏模式、起搏电极参数、静脉穿刺成功率以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等方面进行对照研究。结果高龄老年组双束支或三束支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合并房室传导阻滞以及心房颤动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老年组(11.81%vs6.04%,13.39%vs7.05%,33.86%vs24.50%);高龄老年组单腔(VVI)模式起搏比率明显高于老年组(33.86%vs23.83%);高龄老年组锁骨下静脉穿刺的一针成功率明显低于老年组(56.69%vs68.12%);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并发症、起搏电极参数、起搏电极径路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高龄老年患者的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是安全的,其风险与普通老年患者相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鼻咽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的护理干预对策。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76例鼻咽部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7.
老年患者锁骨下静脉置管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锁骨下静脉置管的护理方法。方法:对61例置管的老年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个性化护理。结果:3例局部皮肤发红,1例堵管,予及时拔除。其余57例临床应用效果好。结论:个性化护理可减少并发症,以保证最大限度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熏眼与按摩治疗干眼症的持续护理改进对策。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于我院接受中药熏眼与睑板腺按摩治疗的干眼症患者19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与研究组各9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持续护理改进对策。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干眼症的复发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96%高于对照组90.80%(P<0.05)。研究组复发率3.06%低于对照组12.24%(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率98.98%高于对照组90.82%(P<0.05)。结论持续护理改进对策能够保证熏眼与按摩治疗干眼症的效果,抑制疾病复发,并增强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肠外营养和经鼻-空肠管途径肠内营养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总结护理方法。方法 :将收治的8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按入院先后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及相应理,试验组病人则采用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并在治疗期间给予相应的临床护理干预,就两组病人的各项临床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病人护理干预前的血清CRP、ALB、TP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营养治疗及护理干预后,两组病人的CRP、ALB、TP水平均有改善,但试验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病人治疗后BMI指数于对照组未见明显差异(P0.05)。同时其首次下床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腹胀缓解时间、血淀粉酶以及尿淀粉酶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P0.05)。两组病人腹胀、腹泻、恶心呕吐、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比较,试验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鼻-空肠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在有效纠正重症急性胰腺炎营养不良的同时,还能够对胃肠道起到保护作用,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良好的临床护理干预能够保证肠内营养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阐述急性创伤性骨折患者施以预见性创伤护理的具体措施,并探究其临床救治效果。方法:此次研究时间开始于2018年7月,结束于2019年8月,研究对象抽选我院急诊收治创伤性骨折患者89例,将其随机分组,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施以预见性创伤护理,记录并计算两组患者救治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比对各组患者急救用时、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救治成功率相较对照组更高,且患者急救后出现并发症的类型更少,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急救用时(45.56±5.49)min、住院总时间(10.14±5.22)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创伤性骨折患者施以预见性创伤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救治效果,缩短救治用时,促进患者恢复,值得临床施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