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了解徐州市大肠杆菌O157:H7感染性腹泻的流行情况及并发急性肾衰的临床表现。方法:将1999年收治的147例大肠杆菌O157:H7感染性腹泻并发急性肾衰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论:1999年夏季,徐州市铜山县、丰县及与接壤的安徽萧县发生了大肠杆菌O157:H7感染性腹泻的大规模爆发性流行,病人除以腹泻为主要表现外.还以急性肾衰、呼吸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特征。病情来势凶猛,病程进展迅速,预后严重,死亡率高达80%。由于菌株的变种,2000年发病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2.
目的 系统监测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O157∶H7)感染并发肾衰(HUS)、腹泻患者、宿主动物、蝇类、食品携带O157∶H7的状况,为预警监测体系建立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集徐州市疫情暴发点和监测点腹泻患者粪便、蝇类和食品标本分离菌株。应用PCR技术检测志贺毒素基因stx。 结果 1999-2011年徐州市累计报告O157∶H7引起的感染性腹泻并发HUS 132例。腹泻患者带菌率1.2%、蝇类带菌率0.5%、食品带菌率1.0%、宿主动物带菌率3.1%。菌株带毒由stx1和stx2共存发展为以不带毒为主。 结论 江苏省徐州市O157∶H7感染自1999年、2000年暴发流行后,该市疫情一直稳定。腹泻患者带菌率、宿主动物带菌率、蝇类带菌率、食品带菌率及菌株带毒情况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徐州市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O157:H7(以下简称O157:H7)感染的流行特征,系统观察腹泻患者、宿主动物携带O157:H7的状况及其与发病的关系,为制定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徐州市近8年来O157:H7感染状况与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1999-2006年徐州共累计报告O157:H7引起的感染性腹泻并发肾衰竭(HUS)131例,病死率87.79%.徐州市丰县、铜山县发病最多,占全市发病的77.10%.6~9月份为发病高峰,占发病的77.10%.年龄以60岁以上老人为主,占发病总数的74.81%,职业以农民为主,占91.60%.男女性别比例为1:1.34.腹泻患者、宿主动物带菌率连续性监测结果证实了其与O157:H7感染关系.不同年份O157:H7毒力基因发生了变化.结论 O157:H7感染自1999、2000年爆发流行后,徐州市疫情一直稳定.尽管疫情发生原因复杂,传播机制不清,但与腹泻患者带菌率、宿主动物带菌率及菌株毒力基因阳性率、毒力基因变迁有关.腹泻患者带菌率、宿主动物带菌率可作为爆发疫情预警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继我市用常规法在牛粪及腹泻病人粪便中检出O15 7∶H7出血性大肠杆菌后 ,今年我们又应用免疫磁珠富集技术 ,在河北省首次从食品中检出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 7∶H7。从 35 3份样品中分离出 2株O15 7∶H7大肠杆菌 ,检出率为 0 5 7% ,提示我市甚至我省存在着O15 7∶H7出血性大肠杆菌腹泻流行或暴发流行的危险  相似文献   

5.
继我市用常规法在牛粪及腹泻病人粪便中检出O15 7∶H7出血性大肠杆菌后 ,今年我们又应用免疫磁珠富集技术 ,在河北省首次从食品中检出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 7∶H7。从 353份样品中分离出 2株O15 7∶H7大肠杆菌 ,检出率为 0.57% ,提示我市甚至我省存在着O15 7∶H7出血性大肠杆菌腹泻流行或暴发流行的危险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监测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调查河北省既往是否曾发生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 7∶H7感染疑似病例 ,了解动物带菌和市售食品、饮水的污染情况。选取市级以上医院 ,查阅 1998年 1月 1日至 1999年 12月 31日的住院病案 ,对有腹泻史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填写个案调查表。采集各种动物粪便、市售食品和饮水标本 ,接种山梨醇 -麦康凯培养基 ,可疑菌落转种三糖铁培养基 ,之后进行生化鉴定和血清学鉴定。结果表明 ,全省共发现 41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 7∶H7感染疑似病例 ,分布于 8个市 ,发病时间无严格季节性。男性 2 9例 ,女性 12例 ;年龄最小者 8天 ,最大者 78岁 ;农民所占比例最大 ,占 68.3%。全省采集十几种动物粪便标本共计 2 0 6 0份 ,从牛粪 (75 1份 )中分离到 2株O15 7∶H7;采集五类市售食品共 35 2 3份 ,从生猪肉 (36 6份 )中分离到 2株O15 7∶H7;采集的饮水标本未分离到O15 7∶H7。因此证实河北省存在发生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 7∶H7感染爆发或流行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7.
为调查河北省既往是否曾发生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 7∶H7感染疑似病例 ,了解动物带菌和市售食品、饮水的污染情况。选取市级以上医院 ,查阅 1998年 1月 1日至 1999年 12月 31日的住院病案 ,对有腹泻史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填写个案调查表。采集各种动物粪便、市售食品和饮水标本 ,接种山梨醇 -麦康凯培养基 ,可疑菌落转种三糖铁培养基 ,之后进行生化鉴定和血清学鉴定。结果表明 ,全省共发现 41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 7∶H7感染疑似病例 ,分布于 8个市 ,发病时间无严格季节性。男性 2 9例 ,女性 12例 ;年龄最小者 8天 ,最大者 78岁 ;农民所占比例最大 ,占 6 8 3%。全省采集十几种动物粪便标本共计 2 0 6 0份 ,从牛粪 (75 1份 )中分离到 2株O15 7∶H7;采集五类市售食品共 35 2 3份 ,从生猪肉 (36 6份 )中分离到 2株O15 7∶H7;采集的饮水标本未分离到O15 7∶H7。因此证实河北省存在发生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 7∶H7感染爆发或流行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为调查河北省既往是否曾发生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 7∶H7感染疑似病例 ,了解动物带菌和市售食品、饮水的污染情况。方法 选取市级以上医院 ,查阅 1998年 1月 1日至 1999年 12月 3 1日的住院病案 ,对有腹泻史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填写个案调查表。采集各种动物粪便、市售食品和饮水标本 ,接种山梨醇 -麦康凯培养基 ,可疑菌落转种三糖铁培养基 ,之后进行生化鉴定和血清学鉴定。结果 全省共发现 41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 7∶H7感染凝似病例 ,分布于 8个市 ,发病时间无严格季节性。男性 2 9例 ,女性 12例 ;年龄最小者8天 ,最大者 78岁 ;农民所占比例最大 ,占 68 3 %。全省采集十几种动物粪便标本共计 2 0 60份 ,从牛粪 ( 75 1份 )中分离到 2株O15 7∶H7;采集五类市售食品共 3 5 2 3份 ,从生猪肉 ( 3 66份 )中分离到 2株O15 7∶H7;采集的饮水标本未分离到O15 7∶H7。结论 河北省存在发生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 7∶H7感染暴发或流行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为调查河北省既往是否曾发生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 7∶H7感染疑似病例 ,了解动物带菌和市售食品、饮水的污染情况。方法 选取市级以上医院 ,查阅 1998年 1月 1日至 1999年 12月 3 1日的住院病案 ,对有腹泻史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填写个案调查表。采集各种动物粪便、市售食品和饮水标本 ,接种山梨醇 -麦康凯培养基 ,可疑菌落转种三糖铁培养基 ,之后进行生化鉴定和血清学鉴定。结果 全省共发现 41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 7∶H7感染疑似病例 ,分布于 8个市 ,发病时间无严格季节性。男性 2 9例 ,女性 12例 ;年龄最小者8天 ,最大者 78岁 ;农民所占比例最大 ,占 68.3 %。全省采集十几种动物粪便标本共计 2 0 60份,从牛粪 ( 751份 )中分离到 2株O15 7∶H7;采集五类市售食品共 3 5 2 3份 ,从生猪肉 ( 3 66份 )中分离到 2株O15 7∶H7;采集的饮水标本未分离到O15 7∶H7。结论 河北省存在发生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暴发或流行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昆明市是否存在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 7∶H7及流行情况 ,了解蔬菜、食物、水等的污染情况 ,2 0 0 1年 10月采集昆明市鸡、鸭、牛 3个养殖场、西式快餐店 2个和市区 9个农贸市场的鸡、鸭、牛粪 ,生牛奶 ,生、熟肉馅 ,生蔬菜 ,生、熟猪、牛肉 ,海产品 ,以及猪、鱼、鸡内脏等 14种共 15 5份样品。按照大肠杆菌O15 7∶H7的常规分离鉴定方法和分子生物学和血清学试验鉴定 ,结果共发现 19株大肠杆菌O15 7∶H7,并且 19株菌株均含有志贺样毒素VT2的致病基因。其中从蔬菜 (33份 )分离到 9株、鸡内脏 (9份 )分离到 3株、生猪肠 (17份 )和卤猪肉 (12份 )各分离到 2株 ,发干菜 (6份 )、鱼内脏 (6份 )、海产品 (6份 )各分离到 1株大肠杆菌O15 7∶H7。食品中检出阳性菌株数之多在全国尚属少见。特别是蔬菜 ,其检出O15 7∶H7大肠杆菌阳性数 ,占总检出数的 4 3 37% ,与国内其它地区有所不同。昆明市存在发生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 7∶H7感染暴发或流行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昆明市是否存在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 7∶H7及流行情况 ,了解蔬菜、食物、水等的污染情况 ,2 0 0 1年 10月采集昆明市鸡、鸭、牛 3个养殖场、西式快餐店 2个和市区 9个农贸市场的鸡、鸭、牛粪 ,生牛奶 ,生、熟肉馅 ,生蔬菜 ,生、熟猪、牛肉 ,海产品 ,以及猪、鱼、鸡内脏等 14种共 15 5份样品。按照大肠杆菌O15 7∶H7的常规分离鉴定方法和分子生物学和血清学试验鉴定 ,结果共发现 19株大肠杆菌O15 7∶H7,并且 19株菌株均含有志贺样毒素VT2的致病基因。其中从蔬菜 (33份 )分离到 9株、鸡内脏 (9份 )分离到 3株、生猪肠 (17份 )和卤猪肉 (12份 )各分离到 2株 ,发干菜 (6份 )、鱼内脏 (6份 )、海产品 (6份 )各分离到 1株大肠杆菌O15 7∶H7。食品中检出阳性菌株数之多在全国尚属少见。特别是蔬菜 ,其检出O15 7∶H7大肠杆菌阳性数 ,占总检出数的 4 3 37% ,与国内其它地区有所不同。昆明市存在发生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 7∶H7感染暴发或流行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12.
家畜、家禽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监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肠杆菌O157:H7是80年代初发现的肠道致病菌,大量调查结果证实禽、畜类动物是大肠杆菌O157:H7的贮存宿主,也是造成暴发流行的主要病因.为了解本市家畜、禽动物携带大肠杆菌O157:H7情况,我们于1999年5~10月开展了本市家畜、禽动物携带大肠杆菌O157:H7的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福州市畜禽肉类O157大肠杆菌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查明福州市畜禽肉类中O15 7大肠杆菌的存在情况 ,1999年 4- 6月采集福州市菜市场家畜家禽5种肉类标本共 2 0 1份检测O15 7大肠杆菌 ,并对检出菌株进行生物活性影响因素实验。结果从 138份猪肉标本中检出 3株O15 7大肠杆菌 ,其中 2株 (P - 99,P - 12 8)属O15 7∶H7,1株 (P - 94)属O15 7∶NM。检出菌株EHEC -PCR -SLTPCR -Hly基因检测阴性 ,但都可使小鼠出现肠积液而发病死亡 ,可能存在新的致病因子。结果表明 ,福州地区猪肉中存在两类O15 7大肠杆菌 ,但这两类菌株在毒力因子上与国内外流行株有别。本文同时对 3株检出菌的耐热性、耐盐性及耐酸性等进行了实验和讨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安徽省近几年分离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 57∶H7(EHECO1 57∶H7)菌株的毒力因子基因进行实验室检测 ,以分析和研究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 57∶H7的毒力特征和致病特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EHECO1 57∶H7的两种重要的毒力因子志贺样毒素 (SLT)和溶血素 (hly)的特异性基因片段 ,并辅以血清学试验、生化试验进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鉴定。结果和结论 检测结果显示 ,有 6 3 2 %的EHECO1 57∶H7菌株携带SLT、hly基因 ,动物源的菌株以家禽较高 ,家畜次之 ,3株源自腹泻病人的菌株毒力因子基因携带率为33 3% ,说明分离的EHECO1 57∶H7菌株具有较强的致病性 ;114株菌株中 ,有 14 0 %的菌株在 2 4h内发酵山梨醇 ,发酵山梨醇菌株的毒力因子基因携带率 18 8% ,显著低于不发酵菌株的 70 4 % ,显示出山梨醇发酵特性变异与毒力因子基因缺失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5.
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性腹泻的发病状况调查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精神病患者并发医院感染性腹泻的发病状况与控制措施。方法 :对本院 1997年 6月至 2 0 0 1年 8月住院治疗的精神病患者 80 91例中并发医院感染性腹泻患者的发病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于 1999年下半年开始对 410 7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 ,并研究干预对患者医院感染性腹泻感染率的影响。结果 :干预前精神病患者并发医院感染性腹泻的感染率为 3 .87%。临床表现 :83例伴消化不良与胃肠道症状 (3 6.73 % ) ,3 9例有肠胀气、肠麻痹、肠梗阻、水与电解质紊乱及休克 (17.2 6% ) ,1例死亡 (0 .44 % ) ,10 3例腹泻无其他症状 (45 .83 % )。实验室检查结果 :共检出病原微生物 14种 ,除福氏痢疾杆菌外 ,其余均为条件致病菌 ,且伴多重抗生素耐药。对医院感染性腹泻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后 ,患者医院感染性腹泻感染率由 3 .87%下降至 1.75 % ,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性腹泻的感染率高 ,应引起重视 ,但采取适当的护理干预后 ,患者的医院感染性腹泻感染率可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监测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锦  夏胜利  马宏 《疾病监测》2003,18(9):325-328
目的 为了解河南省E .coliO15 7∶H7感染性腹泻的分布特征、临床特点以及在家畜、家禽中的带菌状况和食物污染程度。方法 采用O15 7特异性筛查方法进行病原体分离培养 ,应用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技术进行病人、家畜、家禽的病原菌分离、培养、毒素因子测定。结果  2 0 0 0 - 2 0 0 2年从 384 0份标本中检出E coliO15 7∶H72 2 0株 ,其中 77株具有毒素基因 ;显示有 5个毒素因子组合型。结论 病例有明显的时间、职业分布 ,发病以 6 0岁以上年龄组为主。最佳采样时间应在感染后 5天内。E coliO15 7∶H7感染性腹泻的发病与家畜家禽的带菌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O157:H7大肠杆菌(E.coli O157:H7)是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的主要血清型,能引起人类腹泻、出血性肠炎(HC)、并发溶血性尿毒综合症(HUS)、血栓形成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等疾病.自1982年首次在美国发现引起出血性肠炎的暴发,我国也发现由O157:H7大肠杆菌引起的散发病例.近几年来,我国已陆续有10多个省份在食品、家畜家禽、腹泻病患者中检出该致病菌.为了解O157:H7大肠杆菌在本地区动物粪便中的带菌状况,2001年6月,我们采集了我市市区农贸市场和乡村农家的动物粪便共300份.对O157:H7大肠杆菌进行了带菌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疾病监测》2011,(6):483-483
1临床表现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感染所致急性出血性结肠炎,主要由大肠杆菌O157∶H7血清型引起。感染的潜伏期为1-14 d,常见为4-8d。病前可有进食冷藏的半成品加工快餐食品史。分为无症状感染、轻度腹泻、出血性肠炎三种临床类型。典型的表现是急性起病,腹泻,初为水样便,继之为血性便。伴痉挛性腹痛,不发热或低热,可伴恶心、呕吐及上感样症状。无合并症者,7-10 d自然痊愈。  相似文献   

19.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_(157)∶H_7及其感染性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emorrhagicE.Coil,EHEC)的O157:H7血清型(O157)是病原性大肠杆菌之一,通常储存于牛等家畜肠道内,污染食品可引起食物中毒和感染性腹泻等疾病的散发和暴发流行。本文仅就其几个问题分述如下。1O157,的发现及其感染性疾病的流行O157最先被确认为人类血性腹泻的病原菌是在1982年,当时在美国密执安州和俄勒冈州暴发了两起汉堡包食物中毒事件,Riley等首先报道该两次共43例病人的食物中毒是由于牛肉污染了O157所致[1]。此后因O157感染所致的散发和暴发流行陆续发生,1995年Boyce等估计在美国每年因O15…  相似文献   

20.
我们用O15 7∶H7大肠杆菌免疫胶体金快速诊断卡 ,对腹泻患者粪便标本中的E .coliO15 7∶H7进行初筛 ,然后再用免疫磁珠捕获集菌及病原菌的分离和鉴定。结果发现 ,该诊断卡可检测到每卡 70个菌细胞。诊断卡强阳性的粪便标本 ,91 18%可以分离到O15 7∶H7大肠杆菌 (31/34 ) ;诊断卡弱阳性的粪便标本 ,5 47% (7/12 8)可以分离到O15 7∶H7大肠杆菌 ;诊断卡阴性的粪便标本 ,没有分离到病原菌。O15 7∶H7大肠杆菌免疫胶体金快速诊断卡是一种快速、灵敏、简便的技术 ,可用于对疑似病例的早期诊断和对粪便标本进行初筛 ,减少了工作量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