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皮肤搔痒症是临床常见的皮肤病,如治疗不当可迁延日久,多年不愈。根据祖国医学:“燥万物者,莫(火又)于火”,“燥胜则干”以及《医门法律》说:“夫干之为害……有干于外而皮肤皴揭者,有干于内精血枯涸者……”。引起本病之因莫过于燥邪所伤,邪客于肌肤,耗津伤血,津血亏不能滋润则  相似文献   

2.
王慧莲 《中医研究》2012,(12):58-60
干燥综合征属中医学"燥症""燥痹""燥毒症"范畴,临床以口干、眼干,皮肤干燥、鼻干、咽干、声音嘶哑、关节疼痛等主要表现,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论燥》中有"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的记载。其治疗上注重补益肝肾阴,重视肺、脾胃、肾之间的联系,注重用药以甘凉平润之品为主,慎用苦寒之品,避免用辛热之品,同时关注情志因素等。"燥胜则干"(《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易伤津液,而致阴液亏虚,故治当补其阴液。  相似文献   

3.
总结路志正教授从阴火论治干燥综合征的临证经验.干燥综合征属中医学"燥痹"范畴,《脾胃论》中所述阴火与燥痹之病机、病症相类似,病机均源于脾肾不足、瘀血内停,在发病中又有"火盛化燥伤阴蕴毒"之特点,虚、燥、瘀、毒四者之间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终成虚实夹杂之证.在《脾胃论》基础上,承其治疗阴火之法,根据燥痹之特性,临证采用"持...  相似文献   

4.
燥咳一症,表现为干咳无痰或咳嗽痰少,或为温燥,或为凉燥,并有外感、内伤之分.<内经>论燥,以"燥胜则干"为旨,与湿相对,以干为特点,提出"燥者濡之"的治疗原则.清代医家喻嘉言<医门法律>中论述燥伤及肺而咳,创立温润和凉润治咳之法.  相似文献   

5.
正《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本文试对其内涵作一探析,以就正于同道。1"肾燥"之内涵《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燥甚则干"。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说:"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即诸如皮肤干枯皴裂、口干咽干、鼻干、小便量少、大便闭结、脉细等症状,都可属燥症表现。此因津液失调,水液代谢异常,而失去濡养所致,可分为两种:一者津本不虚,难以润之;二者津液亏虚,无以润之。《素问·宣明五  相似文献   

6.
<正> 清·石寿棠《医原》是历代医籍中专门讨论燥湿论治的一部医籍,其中对燥气病机尤多发挥。石氏提出的燥从寒热之化,热燥为本气、寒燥为化气、燥属阳中之阴等理论,分析入微、立论精当,是对燥气病机理论的突出发展。石氏在燥湿互化、六气化燥、以及燥胜则干等病机理论的发挥中,集各家之说而独述己见,皆有精辟的论述。  相似文献   

7.
小建中汤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并治》,其曰:“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痛,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析本证,阳气虚衰、寒自内生,则里急腹中痛;气虚血少、心失所养,则心悸、四肢酸痛;阳气虚弱、不能固摄阳精,则梦遗失精;阴虚生热,则衄血、手足烦热、咽干口燥。为阴阳两虚、寒热相兼之证。若专补其阳,则阳气偏  相似文献   

8.
辨燥邪     
自《内经》将燥邪发病特点概括为“燥胜则干”,同时提出“燥者濡之”的治疗原则之后,后世医家便由此从多角度讨论燥邪.笔者借《内经》理论简单归纳燥邪发病特点:分类上有外燥、内燥之分,在病理机制上基本遵循外燥的同气相求以度内燥的伏、溃、发、传理论.  相似文献   

9.
正银屑病又名牛皮癣,中医称"白疕",是一种常见并易复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分为寻常型、脓疱型、关节病型和红皮病型共4型。中医学对于银屑病早有论述。《证治准绳?疡医?诸肿》有"遍身起风疹,疥丹之状,其色白而不痛,但痒,搔抓之,起白疕"。《外科证治全书》描述更为详尽:"白疕又名疕风,皮肤燥痒,起如疹疥而色白,搔之屑起,血出痛楚。"关于病因病机,《圣济总录》认为"其病得之风湿客于腠理,搏于气血,气血否涩……风多于湿,则为干癣"。笔者长期以来一直以血热型、血燥型和血瘀型3型论治白疕,效果甚佳,并获得国内中西医同仁的肯定和认可。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袁海波教授辨证论治干燥综合征经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袁智宇 《中医研究》2005,18(8):53-54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外分泌腺尤以唾液腺和泪腺受累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同时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组织,引起内脏损害.中医学认为津液不润则燥,燥甚而枯则干,<内经>有"燥胜则干"之说.本病多因火热煎灼,阴血耗伤,或脉络痹阻,津液不布所致.刘河间在<素问玄机原病式·论燥>中云:"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主要表现出精血津液不能滋养润泽,阴虚亏损的征象.本病属于中医学燥证范畴.  相似文献   

11.
《内经》载"燥邪"有"淫"、"迫"之分,其"淫"者方为燥淫证之病因。此文分析《素问·天元纪大论》等相关篇章中燥邪淫胜所致病证之证候、病机、治则治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据《内经》"病起于阴阳"之论,指出《内经》所论之燥淫证出于病因辨证,为感受燥淫之邪而病起于阳者,其证病位在表在里、在脏在腑,证候表现繁杂多样,病机复杂多变且不止于"燥甚则干"一隅,当属"广义燥证";今内燥证和外燥证当属"狭义燥证"。前者出于病性辨证,以阴津失于濡润为要;后者虽亦出于病因辨证,但却囿于季节性燥邪所致之燥淫表证。西北燥证是感受燥邪为主病的复合型方域性中医证候,属广义燥证,故以病因辨证为本是开展西北燥证相关研究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2.
《医原》一书系清代(咸丰年间)石寿棠所著。石氏七世事医,至寿棠则“朝而儒,夕而医,历数十寒暑如一日。”因此他“才识既高,学术并茂”。其临证时注重一个“原”字,探原立论,故有《医原》二卷书。石氏在该书论述病因病理、辨证、用药时,尤其突出“燥”与“湿”的理论,作为一种学术观点在中医文献中有其独特之处的。石氏认为:“天地之灾,不外燥湿;六气伤人,亦不外燥湿。”又说:“古人论药性,多言气味,少言体质。……病有燥湿,药有燥润,凡体质柔软,有汁有油者,皆润;体质干脆,无汁无油者,皆燥。然润有辛润、温润、平润、凉润、寒润之殊,燥有辛燥、温燥、热燥、平燥、凉燥、寒燥之异,……”其中尤以推燥之因,辨燥之理,论药之质,于“润”中变更诸法,最有见地。本文就《医原·女科论》一篇读后,对其论治女科病之润燥一法作一浅探,从中或可窥见石氏学术特色之一斑。  相似文献   

13.
刘完素燥证论治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关于燥证 ,《内经》缺如。自金代刘完素补入 ,后世医家论燥证者 ,代不乏人。然笔者认为 ,时至今日仍有探析完素论燥微旨之必要 ,以知治燥之法 ,进而或可悟邪气为病之机理。《素问·至真要大论》虽曰 :“夫百病之生也 ,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但于分论各气为病机理时 ,却独缺燥病。完素补之曰 :“诸涩枯涸 ,干劲皴揭 ,皆属于燥” (《素问玄机原病式》,以下引文未注明出处者皆同此 )。其自注云 :“涩 ,物湿则滑泽 ,干则涩滞 ,燥湿相反故也。如遍身中外涩滞 ,皆属燥金之化 ,故秋脉涩”;“枯 ,不荣王也。涸 ,无水液也。干 ,不滋润也。劲 ,不柔合…  相似文献   

14.
100例"心痹病"临床辨病与辨证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痹病"属中医古病名."心痹"一词,语出《素问·痹论》,原文曰:"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内科学》称之为"胸痹心痛".  相似文献   

15.
秋燥系好发于秋季的一种外感热病。本病由燥热病邪致病,初发即具肺卫津干气燥之特点,临证可见咽干、鼻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等一派燥象。本病病情轻,传变少,病程短,易于痊愈,属于新感温热类疾病。一、秋燥源流关于燥证的记载始见于《内经》,《素向·阴阳应象大论》云:“燥盛则干”,指出了燥气之特点;《素向·至真要大论》云:“燥者濡之”,进一步指出了治疗大法,但其时并无“秋伤于燥”之说。金元时期,对燥邪致病的理论与施治已有发展。如金刘河间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依据燥证特点补出“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的病机概括,李东垣并创立了治燥诸方,如导气除燥汤、润肠丸等。但此时诸家所论之燥为热胜则燥,  相似文献   

16.
浅议燥邪的发病季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旭红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9):1804-1804
燥邪,为六淫之一,是重要的外感致病因素,早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就有“燥胜则干”的论述,虽《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独遗燥气,但经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诸涩枯涸,干劲皴竭,皆属于燥”,而成为六气一类。关于燥邪的发病季节,历代医家众说纷纭,归纳起来有以下两种:1以秋季为主喻昌鉴于《内经》无伤燥一门,古方绝无治燥之剂,乃根据临床实际,将“秋伤于湿”改为“秋伤于燥”,自其提出“大意谓春伤于风,夏伤于暑,长夏伤于湿,秋伤于燥,冬伤于寒”(《医门法律·伤燥门·秋燥论》)之说,厥后递沿其言,医者多以为燥病生于秋,燥邪致…  相似文献   

17.
清燥救肺汤出自《医门法律·伤燥门》,由桑叶、石膏、甘草、人参、胡麻仁、阿胶、麦门冬、杏仁、枇杷叶组成,具有清燥润肺功效.笔者常用此方随证化裁治疗各科疾病,往往能取得满意疗效.现举验案三则报道如下. 1 喉痹 韩某某,女,42岁.患者咽干痛,有异物感伴声嘶反复发作3年.经喉镜检查诊断为慢性咽炎,多次接受西医治疗效果不佳,常因感冒或疲劳,上述症状又现或加重,甚至影响工作,精神压抑,故要求接受中医治疗.诊见:咽部充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反光增强.舌红少津,脉细数.病为喉痹,治宜养阴清热润燥.  相似文献   

18.
大道至简     
上燥治中,中燥增液,下燥治血。——《通俗伤寒论》 白丹皮去无汗之骨蒸,地骨皮去有汗之骨蒸。桑白皮去往来寒热之骨蒸。——《医林琐语》  相似文献   

19.
<正> 痹,闭塞不通之意。多由风、寒、湿三气杂至,壅滞经络,血气运行不畅而致。因本篇系统的论述了痹之病因、病理、分类、证候、治法及预后等,故名痹论。吴崐注:“篇内悉详诸痹之证。”又高世栻说:“痹,闭也,血气凝涩不行也。有风寒湿三气之痹,有皮肌脉筋骨,五脏外合之痹,六府有俞,五脏亦有俞;五脏有合,六府亦有合,故有五脏六府之痹。荣卫流行,则不为痹,痹之为病,或痛、或不痛、或不仁、或寒、或热、或燥、或湿,举而论之,故曰《痹论》。”  相似文献   

20.
久痹伤阴论     
久痹者,非但有生痰、入络之变,尚且有伤阳、耗气、损血之虞,故对久痹者,往往采用化痰、通络、温阳、补气、益血之治疗法则。但根据笔者20年的临床经验所见,伤阴也是久痹的重要机转,养阴通络亦为治痹不可忽视的重要法则。 1 久痹易于化燥伤阴 1.1 素体阳盛阴虚,邪从燥化伤阴 《医宗金鉴》云:“人感受邪气虽一,因其形脏不同,或从寒化,或从热化,或从虚化,或从实化,故多端不齐也。”这说明邪气伤人,可因所伤之人体质不同而邪之从化有别,阳盛阴虚体质,易热化、燥化;阴盛阳虚体质,则易寒化、湿化。因此,素体阳盛阴虚之人,感受风寒湿邪,久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