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吴德雯 《职业与健康》2008,24(15):1589-1590
目的了解社区婴幼儿贫血的患病情况,探讨其病因,从而实施相应的防治措施,为儿童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05年在天津市红桥区芥园医院儿保门诊进行常规体检的儿童为普查对象。用氰化高铁法测定幼儿的血红蛋白含量,并进行贫血诊断分析。结果0~6岁儿童贫血患病率为41.8%,以3岁以内儿童为主;男女幼儿贫血患病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母乳喂养儿贫血患病率为28.3%,人工喂养儿贫血患病率为65.5%,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该社区儿童贫血患病率与全国水平一致,其中以0~3岁偏高,添加辅食不及时,未实施母乳喂养为主要原因。应通过大力宣教喂养方式,改变膳食结构,提高儿童免疫力,有效地预防贫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中国南方10个县级市学龄前儿童贫血流行状况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描述学龄前儿童贫血状况与分布特征。方法 资料来源于“中美预防神经管畸形合作项目”围生保健监测的常规报告及儿童随访研究项目。采用WHO推荐的儿童贫血诊断标准。研究对象为2000年浙江、江苏两省10市64466名3.5~6.5岁儿童,计算患病率并描述其分布特征。结果 贫血患病率为21.39%(13789/64466,95%CI:21.07~21.71),以轻度贫血为主(占99%以上)。贫血患病率,女童高于男童,5岁后显著高于5岁前,母亲文化程度低、职业为农民及新生儿期为人工喂养儿童贫血患病率较高,单胎与多胎、低出生体重与正常出生体重者的贫血患病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我国南方学龄前儿童贫血患病率仍处于较高水平,与母亲文化程度、喂养方式等可干预的因素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张家港市城区婴幼儿贫血状况,以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高儿童的健康水平.方法 对辖区内5 304名系统管理的0~2岁儿童采集其左手无名指末稍血20ul,运用ABX Pentra 60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红蛋白检测.结果 张家港市城区0~2岁儿童贫血患病率为14.91%,0岁组、1岁组和2岁组各年龄组别间贫血患病率有统计学意义,且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男女贫血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母乳喂养儿贫血患病率高于混合喂养儿、人工喂养儿,户籍儿童贫血患病率低于非户籍儿童.结论 张家港市婴幼儿贫血患病率逐渐降低,应大力宣传科学喂养,及时合理添加辅食.同时加强对非户籍儿童的营养保健管理,进一步降低0~2岁儿童贫血患病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北京市取部分0~6岁儿童缺铁性贫血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选择北京市2013年6月至2014年1月的300例0~6岁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及血常规、血清铁、血清铁蛋白含量、总铁结合力等检测,观察儿童缺铁性贫血分布现状,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①300例儿童缺铁性贫血96例,发病率为32.00%,轻度、中度、重度贫血分别为22.00%、8.33%、1.67%,7~12个月儿童缺铁性贫血发病率最高,为42.14%,≤6个月儿童发病率最低,为16.00%;②喂养方式、辅食添加时间、饮食情况、消化功能、母亲妊娠期贫血、早产均是影响北京市0~6岁儿童缺铁性贫血的关键因素(OR值分别为0.668、0.861、5.447、5.316、1.969、5.668,均P<0.05).结论 北京市0~6岁儿童缺铁性贫血发病率有所降低,以轻度多见,应加强孕期保健,积极母乳喂养,改善饮食,6个月前给予积极地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重庆市某县农村地区0~5岁儿童贫血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按整群抽样的原则抽取某县农村地区1 026名0~5岁儿童,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血红蛋白检测,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该县农村地区0~5岁儿童贫血患病率为13.65%,贫血患病率0岁组最高,为22.75%,1岁组为15.38%,2岁组为9.47%,3岁组为11.34%,4岁组为10.53%,女童的贫血患病率为16.78%高于男童的11.23%(P0.01)。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性别、年龄、母亲文化程度和喂养方式等均为儿童贫血的危险因素。母亲的文化程度越高,儿童贫血率越低。母乳喂养的儿童贫血发病率低于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结论农村0~5岁儿童贫血患病情况与其性别、年龄、母亲的文化程度、喂养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云南省4个贫困地区(0~6岁儿童贫血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开展贫血的干预提出合理化建议。方法2006—2009年,连续4年对云南省4个贫困地区0~6岁儿童进行营养健康状况监测,体格测量,血红蛋白检测。结果4171名0~6岁儿童贫血率为6.7%~10.4%。弥渡县贫血率为15.7%~19.9%,在4个地区中最高。女童贫血率为6.8%~7.9%,男童贫血率为6.7%~13.3%。研究发现儿童性别、年龄、看护人类型和监测地区为儿童贫血患病率的影响因素。结论在云南省贫困地区,应该加强儿童看护人营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合理膳食的认知,改善儿童膳食结构,补充铁含量高的食物,可有效降低贫血率。  相似文献   

7.
诸暨市5 004例儿童骨碱性磷酸酶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诸暨市0~6岁儿童佝偻病患病情况。方法:采用北京金域高科诊断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骨碱性磷酸酶(BALP)试剂盒.对诸暨市妇保院及24个乡镇儿童保健科正常体检的5004例0~6岁儿童进行BALP活性测定。结果:5004例受检儿童中362例为佝偻病患儿,患病率为7.23%;18月内儿童患病率较高,并与喂养史有关;亚临床佝偻病值得关注。结论:诸暨市0~6岁儿童佝偻病患病率较低,骨碱性磷酸酶检测有助于亚临床佝偻病的诊治。  相似文献   

8.
了解柯城区城乡0~6岁儿童的营养现状,掌握儿童健康状况的变化趋势。方法:比较城乡儿童1995年和2003年的低体重、贫血和佝偻病的患病率。结果:城镇儿童1995年低体重、贫血和佝偻病患病率分别为1.29%、8.51%、17.9%,2003年为1.37%、8.45%,6.97%;农村儿童1995年低体重、贫血和佝倭病患病率分别为2.84%、37.42%、6.89%,2003年为2.01%、9.70%,3.76%。结论:目前柯城区儿童的营养状况处于中等水平。城镇儿童佝偻病患病率大幅度下降,但低体重和贫血患病率无明显改观;农村儿童这三种营养性疾病的患病率显著下降,城乡儿童营养状况的差距缩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阿勒泰市3岁以下哈萨克族小儿的贫血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于2014年6月-2015年6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该地区符合研究标准的793名哈萨克族小儿为研究对象,采集基本信息、血样本和饮食习惯等信息,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1岁组、2岁组和3岁组儿童贫血患病率依次为65.5%、75.4%、52.9%;血红蛋白(HGB)在各年龄组内的水平依次为(101.80±18.95)g/L、(95.80±18.81)g/L、(106.00±21.81)g/L;混合喂养儿童的贫血患病率低于单纯母乳喂养儿童;饮用自来水/渠水的儿童贫血患病率低于饮用井水的儿童;习惯经常喝浓茶或奶茶的儿童贫血患病率明显高于很少或不喝浓茶或奶茶的儿童;习惯经常食用新鲜蔬菜和冬至菜的儿童的患病率低于极少食用者。添加辅食时间在0—3月内、3~6月内、6—9月内和9~12月内的贫血患病率分别为55.9%、64.3%、70.3%和77.4%。结论阿勒泰市哈萨克族儿童的贫血患病率较高,HGB水平在各年龄组之间存在差异,儿童贫血与其特定的饮食习惯和结构有较大关系,早期添加辅食可有效降低贫血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托幼园所儿童的贫血患病情况,为防治儿童贫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东阳市21所幼儿园4541名儿童血红蛋白进行检验和分析。结果学龄前儿童贫血患病率为8.65%,其中轻度贫血占8.61%,中度贫血占0.44%,未发现重度贫血患者。2—4岁年龄组贫血患病率显著高于5~7岁年龄组。个体幼儿园贫血患病率高于公办幼儿园。结论进一步加强托幼机构管理、加强贫血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科学喂养,平衡膳食是降低学龄前儿童贫血患病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6岁以下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四川省农村6岁以下儿童的营养与健康状况,为进一步实施儿童营养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有效抽取2852名6岁以下儿童,对其营养与健康状况进行调查。采用WHO营养不良诊断标准,对儿童体格发育进行评价。结果受调查儿童年龄别身高(HA)、年龄别体重(WA)、身高别体重(WH)Z评分分别为-0.95、-0.72、-0.13,生长发育迟缓率、低体重率、消瘦率、贫血患病率分别为17.5%、9.7%、2.I%和17.7%,从年龄看1岁以前儿童生长发育迟缓、低体重、消瘦患病率较低,1岁以后相对较高,生长发育迟缓、低体重患病率在1岁前后存在显著性差异。儿童6个月内母乳喂养率、混合喂养率、人工喂养率分别为61.6%、32.5%和5.9%。结论四川省农村6岁以下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以1岁组儿童营养问题较为突出,应尽早采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为了摸清徐州市婴幼儿贫血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我们于1995年4月,采取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原则,对10296名0~2岁儿童贫血的患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其结果如下:一、方法1.对全市五区六县,按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原则,每县抽取一个乡,每区抽取一个地段,对所在社区的0~2岁的所有儿童共计IO296名作调查。2.血红蛋白测定,采用铁氰化法,取左手无名指末稍血,用血红蛋白仪测定。3.造成贫血的相关因素:向儿童的父母或主要照看人询问,重点了解贫血与喂养方式和适时添加辅食的关系。二、结果1.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患病情况:营养性缺铁性…  相似文献   

13.
六安市儿童营养性贫血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解我市儿童的贫血状况,对市内12所学校6~8岁的儿童2016名进行了贫血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市内12所小学6~8岁儿童2016名,男生1012名,女生1004名。采用氰化高铁法测定血红蛋白值,以721型分光光度计测定Hb。贫血诊断标准:Hb≤120g/L,轻度贫血:90g/L~120g/L;中度贫血:60g/L~<90g/L;重度贫血:30g/L~<60g/L;极重度贫血:<30g/L。2结果2.1贫血率:被检儿童2016名,贫血人数为942人,患病率为44.72%;其中轻度贫血902人,占贫血人数的95.75%;中度贫血30人,占4.25%;无重度、极重度贫血。2…  相似文献   

14.
彝族儿童喂养方式与生长发育有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彝族儿童喂养方式及与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以问卷方式调查1203名3岁及以下彝族儿童的喂养情况,并测量身高、体重,检查乳牙萌出及前囟门闭合情况。结果:2岁及以下彝族儿童的母乳喂养率较高,小于6月儿童的喂养率为94.71%,并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至2岁时为7.93%,而辅食添加较晚,且以谷类为主。乳牙萌出时间晚,2岁时乳牙萌出的均值16.60,混合喂养组高于母乳喂养组和人工喂养组;前囟门闭合率低,2岁组为81.73%;偏瘦儿童比例达16.46%,且人工喂养组和母乳喂养组高于混合喂养组。结论:适时合理的母乳喂养,并及时添加辅食,尤其是蛋白质类的辅食,可满足儿童的生长发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本地区不刚喂养方式与婴儿体格发育及缺铁性贫血的关系。方法将1999年2月~2004年2月在我院儿保门诊实行档案化管理的280名0~12月婴儿,按喂养方式分为母乳喂养组、混合喂养组和人工喂养组,对其体格发育和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状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在3月和12月婴儿生长第1和第2关键期,人工喂养组男女童体格发育优于母乳喂养组(P〈0.05),6月龄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人工喂养组也明显低于母乳喂养组(x^-=4.3124,P〈0.05):结论本地区母乳喂养存在误区,母乳喂养儿体格发育和贫血状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6.
何秀贞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9):1588-1589
目的:了解江门市蓬江区2~6岁在园儿童的健康状况及变化趋势,为今后确定儿童保健工作重点及制定相应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比较2000年和2004年的低体重、肥胖、贫血、视力不良、蛲虫病的检出率。结果:2000年2~6岁在园儿童低体重、肥胖、贫血、视力不良、蛲虫病的检出率分别为7.97%、1.19%、14.1%、9.75%、6.I%。2004年为7.19%、2.77%、2%、18.24%、3%。结论:应当重视儿童的健康问题,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对肥胖儿及低体重及早进行干预,对视力不良者及早进行矫治,以促进儿童的健康。  相似文献   

17.
外来儿童婴儿期的生长发育及贫血的检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军 《现代预防医学》2005,32(10):1393-1393,1397
目的:了解外来儿童婴儿期的生长发育及患贫血情况,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86名外来流动户口儿童婴儿期的身高体重发育情况进行监测,在6个月、12个月体检时进行贫血检测;选择喂养条件相似的176名本市户口儿童为对照组,与同月龄时外来儿童身高体重发育、患贫血情况进行比较。结果:①外来儿童在9个月内时与本市户口儿童发育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12个月时,本市户口儿童体格发育要好于外来儿童(P〈0.01);②6个月时外来儿童贫血检出率为31.18%,本市儿童为35.22%,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282,P〉0.05),12个月时外来流动儿童贫血检出率要比本市婴儿高(33.33%,14.77%,χ^2=16.9311,P〈0.01)。结论:①全社会来关心特殊群体——外来流动人口的儿童,解决流动儿童卫生保健问题刻不容缓;②外来儿童在换乳期应及时添加各类泥状食物,使其体检发育跟上本市户口儿童,减少贫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儿童贫血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预防儿童贫血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479名1~5岁儿童氰化高铁法测定血红蛋白、胶体金标记免疫层析法测定铁蛋白,并问卷调查儿童家庭情况、个人情况以及儿童营养与饮食状况。结果儿童贫血患病率为4.26%,男童贫血患病率高于女童,1~2岁组儿童贫血患病率最高。在母亲文化程度、家庭收入、铁蛋白含量、食用肉类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贫血患病情况与喂养方式、辅食添加、家庭状况等因素相关。开展普及儿童健康教育工作,指导家长科学喂养,合理膳食,减少孕期及哺乳期贫血的发生,对降低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贵州农村儿童膳食铁摄入量及营养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下经济水平县(市)农村4345名0~6岁儿童进行营养监测调查,分层随机抽取355名3~5岁进行膳食构成中铁元素摄入量与缺铁性贫血(IDA)及儿童生长发育关系的分析,应用AST486计算机内存640Kb以上,数据使用软件SPSS/DE儿童营养项目程序处理。结果:儿童缺铁性贫血发生率均高达39.1%。低体重儿均达26.6%,儿童身材矮小率高达43.3%;3~,4~,5~岁儿童铁摄入量均达11mg/日。提示:农村膳食与喂养儿童方法尚不合理,植物性食物来源摄入量均占93.8%,加之影响铁吸收的甚多因素,是造成儿童铁营养缺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婴儿期营养性贫血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目的】了解婴儿期不同月龄贫血发生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829名首次就诊于儿童保健门诊的1~12个月婴儿的保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贫血总检出率为15.56%,其中1~4个月组为9.7%,5~6月组为15.3%.7~12月组为32.1%。单因素分析显示1~4个月组母乳喂养者贫血发生率较低,母亲产前出血、妊高征、胎龄、出生体重均与婴儿贫血有关。5~12月人工喂养者贫血发生率较低,婴儿食欲与贫血发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1~4月组、出生体重及母亲妊高征与婴儿贫血相关,5~12月组与贫血相关的因素为喂养方式和月平均身高增加量。【结论】加强围产保健,减少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提倡婴儿期母乳喂养的同时注意适时、适量合理的添加辅食(其他食物)是减少婴儿期贫血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