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传统的右室心尖部起搏具有安置电极方法简单、电极尖端易于固定的优点,但右室心尖部起搏可引起心室激动顺序异常,双心室收缩和舒张的同步性丧失,从而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1].近来临床多项回顾性研究证实,右室心尖部起搏改变了心室激动顺序,并因此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降低心功能和增加房性心律失常.随着心室起搏比例的增加,因心力衰竭住院及发生心房颤动的危险性均增加,显示右室心尖部起搏的非生理性弊端[2~3].随着起搏技术的发展,从最早的单纯为保证最慢心率到目前日趋接近生理性的起搏.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接近房室水平,位于左右心室之间,此处起搏可使心室激动顺序接近生理状态,能获得较好的血流动力学效果[ 4].从而接近生理状态的心室激动顺序.  相似文献   

2.
迄今为止,传统右室心尖起搏在临床上仍广泛应用.该起搏方法可以改变正常房室激动顺序,并使左右心室收缩去同步化,从而引起诸多不利影响,甚至心力衰竭[1-3].然而,在临床获益的同时,老年右室心尖起搏的风险仍然缺乏令人信服的资料及评估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 应用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右心室不同部位起搏对左心室总体及节段心肌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 获取右室间隔起搏组(9例)、右室心尖起搏组(15例)、正常对照组(13例)心尖左室长轴观、胸骨旁左室短轴观图像,测量各节段峰值纵向应变(S_L)、峰值径向应变(S_R),计算左室总体峰值纵向应变(GS_L)、总体峰值径向应变(GS_R).结果 右室心尖起搏组GS_L[-(18.29±2.67)%]低于正常对照组[-(21.07±2.08)%]及右室间隔起搏组[-(20.54±2.2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室间隔起搏组与正常对照组GS_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右室心尖起搏组GS_R[-(26.85±7.73)%]与右室间隔起搏组GS_R[(28.59±6.06)%]均低于正常对照组[(36.26±9.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起搏组间GS_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右室心尖起搏组GS_R有进一步降低趋势.两起搏组邻近起搏位点的左室节段心肌S_L及S_R较正常对照组相应节段明显降低,但右室间隔起搏组保持了与正常对照组相似的左室内应变分布,右室心尖起搏组左室内应变分布异常.结论 斑点追踪显像技术可定量评价右室不同部位起搏时左室总体及节段心肌收缩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 在无束支阻滞、心功能Ⅰ~Ⅱ级患者中,比较5种不同起搏模式的血流动力学效应及其对QRS宽度的影响。方法 在安置永久起搏器前分别行右室心尖部、右室流出道、右室双部位、左室基底部、双室同步起搏(ⅤⅥ,60~80次/min)5min,测定心脏指数(CI)、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毛细血管嵌顿压(PCWP)以及QRS宽度。结果(1)与右室心尖部起搏相比,右室流出道、左室基底部、右室双部位、双室同步起搏CI显著增加、PCWP明显降低(P均<0.01);(2)右室双部位、双室同步起搏较右室流出道、左室基底部起搏的CI增高而PCWP降低(P均<0.05);(3)右室双部位与双室同步起搏、右室流出道与左室基底部起搏间CI和PCWP无显著差异;(4)右室流出道、右室双部位、双室同步起搏的QRS宽度较右室心尖部起搏时显著缩短(P<0.01),而左室基底部起搏与右室心尖部起搏时无显著差异。结论 在无束支阻滞、心功能Ⅰ~Ⅱ级患者中,双部位起搏的效果明显优于单部位起搏;双部位起搏的QRS宽度也比单部位起搏明显缩短。在单部位起搏中,右室流出道和左室基底部起搏优于右室心尖部起搏,但左室基底部起搏的QRS宽度无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研究右心室不同部位起搏对患者心脏结构和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90例Ⅲ度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 随机分为三组, A组行右室流入道(RVIS)间隔部起搏,B组行右室流出道(RVOT)间隔部起搏,C组行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 观察三组手术中情况,监测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手术曝光时间,比较三组术后随访的起搏器工作情况,心电图QRS波宽度,左心功能及血浆中B型钠尿肽(BNP)的差异.[结果]术中监测血流动力学,A组及B组明显优于C组.术后随访观察,A组及B组心电图QRS波宽度明显窄于C组,A组及B组具有更好的心脏功能.[结论]右心室间隔部起搏无论右室流出道起搏还是右室流入道间隔部起搏都是安全,有效的,比右室心尖部起搏更有利于双心室电激动的同步性,且长期对心脏结构及心功能影响也较少.  相似文献   

6.
心室起搏挽救了心脏停搏患者的生命,但近来发现心室起搏患者心房颤动和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增加,究其原因是右心室心尖起搏改变了心室正常的激动顺序,导致左右心室之间以及左心室各室壁之间的收缩不协调,心脏有用功下降,心输出量减少.因而晚近出现了以减少右心室心尖起搏危害的多种起搏方法,如应用新的起搏器程序心房按需起搏方式(AAI)向心房心室按需起搏方式(DDD)转化的最小化心室起搏(MVP),以及新的起搏部位探索(希氏束下起搏、右心室流出道室间隔起搏等).希氏束起搏手术较复杂,右心室流出道室间隔起搏则相对简单.右心室流出道室间隔起搏基本保持了左、右心室间正常的激动顺序和同步收缩,但需采用主动固定螺旋电极.本研究探讨了应用主动固定螺旋电极行右心室流出道室间隔起搏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方法学.  相似文献   

7.
体内埋藏式心脏起搏器螺旋电极临床应用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翼状电极(被动固定)为右室心尖部(RVA)起搏,但RVA起搏改变了正常的心室激动顺序,导致心脏组织及电学重塑,引起左右心室电一机械活动的不同步,使心脏丧失了整体协调性。而螺旋电极(主动固定)进行右室流出道(RVOT)间隔部起搏,能基本保持左、右室间正常的电激动顺序和同步收缩,增加心排血量,明显改善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8.
<正>慢性心力衰竭(CHF)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各级心功能的CHF患者5年内总死亡率达到50%~70%~([1])。药物治疗效果令人难以满意。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是对左、右心室收缩或舒张不同步的患者,通过置入右心室及左心室电极达到同时起搏左、右心室,恢复心室同步收缩或舒张的一种治疗方法,自20世纪90年  相似文献   

9.
目的 运用组织多普勒显像技术测量右室不同部位起搏的心脏超声参数,以评价右室不同部位起搏对左室收缩同步性的影响.方法 连续人组69例拟行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术前随机分为A组E36例,右室流出道起搏(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pacing,RVOT)]及B组[33例,右室心尖起搏(right ventricular apexpacing,RVA)],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个月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室12节段收缩达峰时间(Ts)及收缩峰速度(Vs),计算12节段Ts标准差(Ts-SD)及Vs平均值(Vs-M).结果 A组和B组各有1例患者随访时因非起搏心律而剔除,共获得67例患者的组织多普勒图像进行脱机分析.术前两组左室收缩同步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RVOT起搏组(A组)左室收缩同步性优于RVA起搏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s-SD(23.63±2.32)ms对(31.54±2.93)ms,P=0.0387],对基础状态下Ts SD≥32.6 ms者进行亚组分析(A2组和B2组)RVOT起搏后Ts-SD显著小于术前[(28.55±16.93)ms对(48.19±9.26)ms,P=0.0045],而RVA起搏前后Ts-SD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两亚组术后比较RVOT起搏亚组(A2组)Ts-SD显著小于RVA起搏亚组(B2组)r(28.55±16.93)ms对(38.19±18.34)ms,P=0.0290].结论 RVOT起搏对于左室收缩同步性影响小于RVA起搏,术前同步性较差者选择RVOT起搏能显著改善左室收缩同步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右室不同位点起搏状态下左室收缩模式及功能的改变,探讨生理性起搏模式的超声评价方法.方法 选择因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行射频消融的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26例,于消融成功后,置入起搏导管,按照随机顺序分别起搏右房(AAI)、右室心尖部(VVI-RVA)、右室流出道(VVI-RVOT)、右室间隔部(VVI-IVS).测量各起搏状态下:①左室收缩功能参数,包括左室扭转角度(Twist)、主动脉瓣口血流速度—时间积分(VTIAo)、左室整体纵向应变(Gε);②左室收缩模式参数,包括左室各节段收缩期纵向应变峰值(Sε)、标化纵向应变达峰时间(TPε),分别计算不同层面、不同室壁Sε、TPε值,并用曲线图分别显示Sε、TPε在不同层面及不同室壁同的分布规律,分析不同室壁Sε、TPε的相关性.结果 与AAI组比较,右心室3个位点起搏组的左室收缩期Twist、VTIAo、Gε绝对值均显著降低(P均<0.01),其中右室3个位点起搏组的Gε绝对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现为VVI-RVOT>VVI-IVS>VVI-RVA(P<0.05).与AAI组比较,右室3个位点起搏组的左心室各节段收缩期Sε、TPε的分布模式改变明显,以RVA组最为显著,而RVOT组及RVS组分布模式较接近.室壁Sε与TPε呈负相关(r=-0.51,P<O.001).结论 与AAI起搏模式相比,右室起搏可导致左室收缩模式的改变及收缩功能的降低,其中以RVA起搏状态改变最为明显.左室纵向应变参数可用于评价不同位点起搏状态下左室收缩模式及功能改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右心室不同部位起搏对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22例起搏器植入患者术中行右心室室间隔(RVS)及右心室心尖部(RVA)瞬间起搏,对照2种方法对左心功能的影响,其中12例最终行RVA起搏,10例行RVS起搏,随访6个月观察左心功能变化.超声检测指标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量(SV)、二尖瓣环平均收缩期峰值速度和舒张早期峰值速度(Mean Vs和MeanVe)、左心室收缩末容量(LVESV)和舒张末容量(LVEDV).结果 22例患者术中瞬间起搏与术前心功能比较,RVA起搏时LVEF和SV减低,RVS起搏时心功能无变化;术后6个月,RVA起搏组12例LVEF、SV、Mean Vs和MeanVe较术前均降低,RVS起搏组10例心功能与术前比较无差异.结论 瞬间和长期的RVA起搏均可降低左心功能,RVS起搏对左心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评估右心室不同部位起搏对室间隔与左心室侧壁收缩非同步性的影响.方法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24例右心室心尖起搏(RVAP)、14例右心室流出道起搏(RVOTP)患者和20名健康者进行检查,应用QTVI对心尖四腔观的室间隔和左室侧壁二尖瓣瓣环水平、基底段、中段和心尖段8个心肌节段的同步组织运动速度曲线进行分析.结果RVAP患者起搏后室间隔收缩期速度峰(Sm峰)无明显改变,左心室侧壁收缩期速度峰(Sm峰)基底段和瓣环部较起搏前减小(P<0.05),靠心尖段及中段相对大于基底段和瓣环部;RVOTP患者起搏后室间隔收缩期速度峰(Sm峰)较起搏前稍增大,以基底段明显(P<0.05),左室侧壁收缩期速度峰(Sm峰)较起搏前稍减小,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另外,RVAP患者起搏后室间隔与左心室侧壁基底段收缩早期速度峰延迟明显延长(P<0.001),RVOTP患者起搏后稍延长,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QTVI显示RVAP和RVOTP患者室间隔与左心室侧壁收缩的非同步性,且RVAP者更为明显.QTVI是定量评估心脏室壁运动同步性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采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检测右室心尖部起搏(RVAP)对于左室同步性和收缩功能的影响,并探讨两者的关系.方法 57例因病窦综合症(SSS)行RVAP治疗患者,在术前及术后(17±6)个月采用TDI检测左室12节段收缩期达峰时间的标准差(Ts-SD)作为同步化参数,并测量左室收缩功能.结果 根据术后TDI结果,分为同步组(36例)和不同步组(21例).同步组左室收缩末容积小于不同步组,射血分数则大于不同步组.且Ts-SD和射血分数显著负相关.结论 长期RVAP可导致左室收缩不同步和收缩功能减低,且前者是后者的主要原因.TDI技术可以准确评价左室收缩同步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RT-3DE)评价房间隔缺损患者右心室整体及节段收缩功能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使用RT-3DE采集27例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患者和32例健康志愿者心脏全容积图像,应用Tomtec公司的Manual4D RV-Function CAP分析软件测量右心室整体及3节段收缩功能,得到右心室整体和节段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射血分数,并通过软件自动生成右室节段容积-时间变化曲线。结果RT-3DE可以同步评价右心室整体及节段收缩功能。ASD患者的右室收缩功能下降(P=0.017),3节段中流出道部和小梁部的收缩功能下降最为明显(P=0.036,0.008),流入道部收缩功能下降无统计学意义(P=0.554)。结论RT-3DE可有效评价右室整体及节段收缩功能,对于房间隔缺损患者的手术治疗及预后评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人工心脏起搏器作为治疗慢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法,在临床上应用已有50年时间。从最初仅有起搏功能的VOO(电极导线放置于右心室心尖部)、具有感知功能的单腔起搏器(single-chamber ventricular demand,VVI)发展到现在的具有频率应答功能和心室起搏管理功能的双腔起搏器(dual-chamber demand,DDD)和左右心室同步起搏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采用螺旋电极导线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以5例诊断为恶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螺旋电极导线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治疗方法,并对整个护理过程进行总结。结果 5例患者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后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螺旋电极导线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与常规右室心尖部起搏相比较,更有利于患者双心室同步收缩,改善心功能,更符合人的生理状态。  相似文献   

17.
迄今为止,传统右室心尖起搏在临床上仍广泛应用。该起搏方法可以改变正常房室激动顺序,并使左右心室收缩去同步化,从而引起诸多不利影响,甚至心力衰竭。然而,在临床获益的同时,老年右室心尖起搏的风险仍然缺乏令人信服的资料及评估手段。累计心室起搏百分比(CUM%VP,即起搏心率占总心率的百分比)与老年患者心力衰竭发生的危险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正>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是对左、右心室收缩或舒张不同步的患者,通过植入右心室及左心室电极达到同时起搏左、右心室,恢复心室同步收缩或舒张的一种治疗方法~([1]),可改善终末期心力衰竭和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心功能,降低病死率。CRT术中左心室的电极导线通常经冠状静脉植入左心室,但因心脏静脉解剖结构的变异、电极脱位等原因,经冠状静脉置入左室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运用超声心动图技术探讨不同心脏起搏模式对病窦综合征(SSS)患者右心室功能和肺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纳入具有正常房室传导顺序并植入DDDR心脏起搏器的SSS患者45例,每例患者随机进行心房起搏心室起搏(APVP)、心房起搏心室感知(APVS)和心房感知心室感知(ASVS)模式起搏各90 min,通过超声心动图技术获取每例患者3种模式下右心室功能和肺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 ASVS与APVS及APVP模式比较,ASVS模式患者的右室基底及中部舒张末横径增大,肺动脉血流加速时间(PAAT)和射血时间(RVET)延长,肺动脉血流加速度(PA Acc)降低(P<0.05);ASVS与APVP模式相比,三尖瓣环运动位移(TAPSE)、右心室面积变化分数(RVFAC)、三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e峰(TA Ee)、Ee/Aa、E/A、肺动脉血流速度时间积分(PA VTI)高于APVP,右室心肌做功指数(RVMPI)和肺血管阻力(PVR)降低(P<0.05);APVS模式下三尖瓣环舒张晚期运动速度(TA Aa)高于ASVS及APVP模式,PVR低于和RVFAC高于APVP模式(P<0.05).结论 3种起搏模式中,ASVS起搏模式下PVR低,整体右室舒张和收缩功能保存最好,相反,固有心房和心室起搏关系的APVP起搏模式下PVR高,右室整体舒张和收缩功能低于ASVS和APVS模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右心室不同起搏部位对起搏依赖性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6例需行心脏起搏器治疗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RVS组与RVA组。RVS组右心室起搏部位为右室间隔部,RVA组右心室起搏部位为右室心尖部。观察及对比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6、12个月的QRS波时限,左心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心脏指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6 min步行试验的变化。结果:RVA组治疗后6、12个月的QRS波时限较同期的RVS组长;治疗后6个月及12个月RVS组的LVEF、CO、CI、6MWT较RVA组高,LVEDd较RVA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右心室起搏部位为右室间隔部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较右心室起搏部位为右室心尖部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