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重要性、安全性、有效性,以及康复治疗介入时间与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急性脑卒中患者60例,按康复介入时间不同分为A组(病后7d之内开始康复)、B组(病后7~30d开始康复)。全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神经学症状48h内不再发展,意识评分Glasgow>8,按早期康复程序进行康复训练。结果经1个月的康复治疗后,两组运动功能、平衡功能、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早期康复治疗能减少患者的“误用”和“废用”综合征,提高运动功能。对于大部分患者来讲,如在1个月内开始康复,其疗效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早期神经康复对急性脑卒中患者重要性、有效性,以及康复介入时机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选择急性脑卒中患者90例,随机分为常规药物组(A组)、早期康复功能训练组(B组):即病后7 d之内开始康复、延期康复功能训练组(C组):即病后7~30 d开始康复.除A组外对其余两组按康复程序进行康复训练,经1个月后对ADL及BI指数进行康复评定.结果 早期康复训练B组经1个月后ADL及BI指数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 早期康复训练能有效地提高患者ADL能力及BI指数.  相似文献   

3.
康复干预时间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康复干预时间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93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依康复介入时间不同分为超早期组(病后7天之内开始康复,47例)和早期组(病后7~29天开始康复,46例),全部患者在病情稳定,生命体征平稳后,按早期康复程序进行床边训练,每天1次,每次30min,其余时间由患者家属帮助练习。结果:治疗前两组资料可比,经平均35天治疗后,两组运动功能、平衡功能、ADL及继发性损伤均无显著性差  相似文献   

4.
老年脑卒中早期与晚期康复训练对偏瘫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观察老年脑卒中患者介入康复时间的不同与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48例脑卒中患者根据开始康复训练时间的不同分为早期组(发病7-30 d)33例和晚期组(发病3-6个月)15例.2组一般治疗与康复治疗方法均相同.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时均进行FIM评定.结果:FIM评定在治疗前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2个月后,早期组显著优于晚期组.结论:早期与晚期康复均可明显促进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恢复,但临床疗效早期康复优于晚期.  相似文献   

5.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108例脑卒中患者根据康复治疗开始的时间不同分为早期组56例及对照组52例,均按照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方案治疗,早期组患者在发病15~30d时即配合康复训练;对照组于发病3~6个月后接受康复训练。2组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均进行运动功能评分(FMA)和ADL评分。结果:治疗前,早期组F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ADL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3个月后,2组FMA评分和ADL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提高(P〈0.01、0.05),2组间比较,早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康复治疗早期介入对降低脑卒中的致残率,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脑卒中残损评价表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敏  周宁  彭军 《中国康复》2003,18(6):357-359
目的 :应用脑卒中残损评价表 (SIAS)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的疗效。方法 :5 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 2 5例 ,治疗药物基本相同 ,康复组同时接受康复治疗。康复组患者根据开始康复治疗的时间又分为康复A(病程 <12d)和康复B(病程 >12d)。所有患者治疗前和治疗 3个月时各进行 1次SIAS评定。结果 :治疗 3个月时康复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肌张力、躯干平衡、关节活动范围、疼痛分项评分及总分与对照组比较 ,均差异有显著性 ;感觉功能、视空间认知、语言及健侧肢体功能差异无显著性。康复A运动功能、肌张力分项评分和总分上均显著高于康复B。结论 :SIAS临床应用显示早期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偏瘫患者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和继发性残疾的影响。方法将15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及对照组,康复组在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平均于病后9d开始实施康复护理。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35d后评价并比较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各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能力,减少神经功能缺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早期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恢复的影响。方法:脑卒中患者14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72例,对照组70例。两组均同时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而治疗组则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依据不同情况即介入包括功能训练、语言康复和肌肉电刺激等康复治疗。结果: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估采用Barthel指数法,对两组进行治疗前后评分显示,治疗前两组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0.05);两组临床疗效评定,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疗效差异有显著性(〈0.01)。结论:早期介入康复疗法可杜绝或减轻脑卒中后废用综合征的发生,缩短康复疗程,减轻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9.
偏瘫患者不同时期康复训练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通过对脑卒中患者早期、中期介入神经康复治疗,探讨其对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46例经过CT或MRI确诊脑卒中偏瘫患者,根据卒中后康复介入时期分为早期组(病程小于1个月)、中期组(病程大于3个月小于6个月),于康复治疗介入前、治疗后2个月、4个月时分别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早期组、中期组ADL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早期康复组不论是康复治疗2个月、4个月时ADL评分较中期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有一定作用,早期神经康复介入治疗能够显著促进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康复介入时间对脑出血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康复介入时间对脑出血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76例脑出血患者分为早期康复组40例和晚期康复组36例。早期康复组在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病学体征不再进展后48h~7d开始康复训练;晚期康复组在发病后3~4周开始康复训练。两组均采用以Bobath为主的运动疗法进行康复训练。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法(FMA)评定患者的运动功能;用修订的Barthel指数(MBI)评定患者的ADL;用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评定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结果两组患者的FMA、MBI和ND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治疗1个月后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但早期康复组的改善程度更大。结论早期和晚期康复均能明显改善脑出血患者的运动功能和ADL,但早期康复介入的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脑卒中患者介入康复时间的不同与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36例脑卒中患者根据开始康复训练时间的不同分为早期组(发病12~30d)25例和晚期组(发病3~5个月)11例。2组一般治疗和康复治疗方法均相同。治疗前与治疗1、2个月时均进行FIM评定。结果:FIM评定在治疗前2组无显著性意义;治疗2个月后,早期组显著优于晚期组。结论:早期与晚期康复均可明显促进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恢复,但临床疗效早期康复优于晚期。  相似文献   

12.
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发病1个月时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57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于发病后7—23天,对康复组30例脑卒中患者,用以Bobath为主的运动疗法进行康复训练,至病后1个月时结束,对照组27例脑卒中患者不接受康复训练。两组药物治疗基本相同。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法(FMA)评定患者的运动功能;用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ND)评定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结果:康复治疗前后康复组与对照组比较肌张力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康复治疗前、后ND的差值康复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康复治疗后,康复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减轻;康复治疗前、后FMA评分的差值,康复组与对照组比较,上肢差异有显著性(P<0.05),下肢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脑卒中发病1个月内,早期短期的康复治疗,可降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提高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3.
刘洁  刘彤  万勇  邹选民  刘庆庆 《中国康复》2013,28(2):117-119
目的:比较脑卒中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早期康复治疗与卧床制动对下肢功能影响及并发肺梗死风险的差异。方法:脑卒中并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予常规抗凝及消肿治疗,对照组予卧床、弹力袜支持及患肢抬高治疗7~14d后开始行肢体功能康复,观察组予早期(下肢血栓形成后1~2d)弹力袜支持下行肢体功能康复治疗。比较2组患者3个月内肺梗死的累计发生率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2组患者3个月内均无症状性肺梗死病例发生。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下肢F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0.01),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VAS评分及双侧小腿内踝上缘治疗前后周径差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0.01),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脑卒中患者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早期开始康复治疗较卧床治疗患肢功能改善更明显,且不增加肺梗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以及肌张力的影响。 方法将87例脑卒中患者按康复介入时间分为早期康复组及对照组,早期康复组于脑卒中发病7~30 d内给予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于脑卒中发病30~60 d内给予综合康复治疗,2组患者康复治疗措施基本一致,包括康复训练、中频电疗及针刺等。全部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对偏瘫侧上肢功能进行评定,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对肩内旋肌、肘屈肌及屈腕肌张力水平进行评定。 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上肢功能及痉挛程度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rt;0.05);经3个月治疗后,发现2组患者上肢功能及痉挛程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且以早期康复组上肢功能及痉挛症状的改善幅度较显著,明显优于对照组水平(均P<0.05)。 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能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肢体痉挛及活动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超早期康复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住院的656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超早期康复治疗组)在发病后12~24h内给予康复治疗,对照组(早期康复治疗组)在发病后72h后开始康复治疗。对两组入院时及发病后2周、1个月、3个月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Barthel指数分别进行比较。[结果]共556例完成肢体运动功能评分,606例完成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入院时两组病人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Barthel指数组间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组病人康复干预2周时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Barthel指数组间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康复干预1个月及3个月时,两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Barthel指数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早期康复治疗在改善急性脑卒中长期预后更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脑卒中患者介入康复时间的不同与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 36例脑卒中患者根据开始康复训练时间的不同分为早期组(发病12~30 d)25例和晚期组(发病3~5个月)11例.两组一般治疗和康复治疗方法均相同.治疗前与治疗1、2个月时均进行FIM评定.结果 FIM评定在治疗前两组无显著性意义;治疗2个月后,早期组显著优于晚期组.结论 早期与晚期康复均可明显促进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恢复,但-临床疗效早期康复优于晚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并进行半年随访。方法选择40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在病情稳定情况下,即开始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不给予上述治疗,任其自然恢复。两组治疗前后进行测评,运动功能评定采用简化Fugl-Meyer评分法(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改良巴氏指数(Barthel)评定。结果治疗组在入选时、康复1,3,6个月后在FMA和改良巴氏指数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FMA,FIM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相比,康复组运动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在病情平稳后给予以Bobath技术为主的康复功能训练,对于减轻脑痉挛,预防挛缩畸形及提高患者的运动及日常生活能力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开始康复介入时间和持续时间对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1993-01/2000-12黑龙江省康复医院康复科住院脑卒中患者423例,将发病至开始康复时间分为0d~组(0-29d,n=196)、30d~组(30-89d,n=150)和90~180d组(90-180d,n=77)采用Bobath,Brunnstrnm.多感觉刺激疗法、本体感觉型神经肌肉促通术、心理康复,由专业治疗师与患者“一对一”地进行训练,45min/次,1次/d入院7d内按Brunnstrom 6级标准、手功能砰定的5个动作、步行能力4级标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Barthel指数初评,以后每个月评测1次,连续进行3个月。结果:按实际完成处理,有423例患者纳入结果分析运动功能恢复总有效率0d~组79.1%(155/196);30d~组47.3%(7l/l50);90~180d组26.0%(20/77),与前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X^2=37.807.9,665.P=0.000,0.002)0d~组和30d~组患行按不同的康复治疗持续时间(1个月、2个月和3个月)分别对运动功能恢复的总有效率进行组内对比,结果为持续时间3个月(0d~组:962%,78/81;30d~组:67,6%,25/37)比2个月(0d~组:78,8%,52/66;30d~组:47.8%,32/67)效果明显:2个月比1个月(0d~组:51.0%,15/49;30d~组:282%,13/46)效果明显(X^2=3.775~10.90l,P均&;lt;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开始康复介入时间越早,即能够接受康复或治疗性结束一开始即实施早期康复干预,其运动功能的恢复效果越好;往康复持续时间上,结果显示,发病后1个月内开始康复的3个水平中,以持续3个月效果最好;发病后1~3个月开始康复患行亦显示出持续康复时间越长,效果越显著;发病3个月后才开始康复患者虽然持续康复时间越长,总有效率有所增加,但不同的康复持续时间对疗效的影响在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急性脑卒中瘫痪早期综合康复治疗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荣椿  李建华 《实用医学杂志》2003,19(10):1149-1150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瘫痪早期综合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 12 0例初发的急性脑卒中瘫痪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 60例和对照组 60例 ,康复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 ,脑梗死发病后 3d、脑出血病后 7d神志恢复清楚 (GSC≥ 8分 ) ,在生命体征稳定后进行早期综合康复治疗 (包括肢体功能锻炼、理疗、针灸 ) ,疗程 1个月 ;对照组不进行正规综合康复治疗 ,两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 1个月、2个月、3个月用Fugl Meyer运动功能量表 (FMA )和Barthel指数量表 (BI)评分。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FMA和BI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意义 (P >0 0 5)。治疗 1个月、2个月及 3个月后康复组FMA和BI评分显著提高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结论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肢运动功能 ,降低致残率 ,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治疗对预防急性脑卒中患者并发症的疗效。方法随机将21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康复治疗组和常规观察组,两组各109例患者,其中康复治疗组患者在发病后除给予内科药物治疗外并于2 d后即给予康复锻炼治疗,包括电疗和运动锻炼等;常规观察组患者给予内科常规药物治疗。结果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经1个月的治疗,康复治疗的患者提高程度明显优于常规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在治疗早期即给予康复治疗,可以明显促进患者运动和自理能力的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