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尝试结构式家庭治疗在已婚精神病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方法:以60例已婚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均符合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中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均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富马酸喹硫平(商品名:舒思苏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治疗;且精神异常症状缓解(采用BPRS量表评定,总分均〈35分)。将60例病人随机分为家庭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两组均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富马酸喹硫平治疗的基础上仅研究组定期辅以家庭治疗,3个月为一疗程,并在治疗后对两组病人采用家庭功能量表及Locke-Wollance婚姻调适测定量表的评定,资料用spss10.0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通过家庭治疗,可不同程度的改善已婚精神病人的家庭及婚姻质量。结论:家庭治疗合并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优于单用抗精神病药物,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尝试结构式家庭治疗在已婚精神病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方法以60例已婚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均符合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中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均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富马酸喹硫平(商品名舒思苏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治疗;且精神异常症状缓解(采用BPRS量表评定,总分均《35分).将60例病人随机分为家庭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两组均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富马酸喹硫平治疗的基础上仅研究组定期辅以家庭治疗,3个月为一疗程,并在治疗后对两组病人采用家庭功能量表及Locke-Wollance婚姻调适测定量表的评定,资料用spss10.0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通过家庭治疗,可不同程度的改善已婚精神病人的家庭及婚姻质量.结论家庭治疗合并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优于单用抗精神病药物,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家庭治疗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符合入组标准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6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治疗组予以家庭治疗,3个月为一个疗程,并于治疗前后采取BPRS量表和SCL-90量表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在治疗3个月末,家庭治疗组患者BPBS、SCL-90量表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家庭治疗合并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改善、社会能力恢复均优于单纯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合并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将5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8周的对照研究,分别为健康教育合并抗精神病药物(研究组)和单用抗精神病药物组(对照组)。采用BPRS量表进行评定。结果:研究组在治疗4周末、8周末BPR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差异,与对照组BPRS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健康教育合并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家庭治疗对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的疗效及家庭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6年2月~2016年7月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40例分两组,对照组采用自然观察法;家庭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家庭治疗.就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家庭功能量表各个因子评分、总分和前驱期早期精神分裂症康复效果、治疗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 家庭治疗组前驱期早期精神分裂症康复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家庭治疗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前家庭功能量表各个因子评分、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家庭治疗组患者干预后家庭功能量表各个因子评分、总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家庭治疗对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的疗效及家庭功能的影响大,可提升治疗依从性和康复效果,改善家庭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系统家庭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远期疗效,为实施系统家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9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两组患者分别进行常规治疗护理加一般家庭随访,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系统家庭治疗,患者出院后要求患者与家属定期接受复诊,尽量维持抗精神病药物种类与剂量不变,随访研究1年。于治疗前与治疗后6个月、12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和Morningside康复量表(MRSS)评定,并观察1年后患者疾病的复发情况及服药依从性。结果:治疗1年后,治疗组患者各项指标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系统家庭治疗在精神康复治疗方面,不但能提高治疗依从性,控制疾病,改善自知力,而且还可以促进社会功能恢复,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7.
刘桃芳  蔡效红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5):223-223,225
目的:研究家庭干预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分两组,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干预组采用药物治疗与家庭干预相结合,对照组为单纯药物治疗。结果:干预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家庭干预能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依从性,降低其复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及胰岛素低血糖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apoAI、apoB)的影响。方法:选择首次发病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5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单纯使用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胰岛素低血糖治疗,两组治疗前后,分别测定TC、TG、apoAI、apoB并同时进行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定。结果:治疗20天后,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综合康复对慢性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认知功能的改善。方法 52例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康复组应用抗精神病药物加综合康复;对照组单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前后分别用慢性病人标准化精神病量表评定。简易精神状况检查表(MMSE)评定认知功能。结果 康复组和对照组的慢性精神病人标准化精神病量表减分率分别为82.06%和30.67%,两者差异有显著性(t=4.61,P<0.01);MMSE评定总分康复组治疗后显著性提高(P<0.01)。结论 综合康复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有肯定的协助治疗作用,改善认知功能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氟奋乃静癸酸酯穴位注射治疗精神分裂症听幻觉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癸例精神分裂症听幻觉病人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单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组在抗精神病药物基础上配合氟奋乃静癸酸酯对听宫、听会进抒注射,每2周1次,每次50mg。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剂量两组无差异性。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听幻觉消失时间也比对照组短,尤其是病程大于5年的慢性病人,治疗组的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氟奋乃静癸酸酯穴位注射治疗精神分裂听幻觉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个别家庭治疗对精神分裂症复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复发率和个别家庭治疗的关系。方法:对我院1999年1月~2000年1月,病情稳定后出院的90例精神分裂症患,随机分成甲、乙两组,甲组除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维持治疗外,给予为期二年,每月一次,每次约50分钟左右个别家庭治疗,两年后,观察其复发情况。结果:二年后,甲组的复发率为18%,乙组为38%。结论:个别家庭治疗可以降低精神分裂症的复发率,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12.
系统家庭治疗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系统家庭治疗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52例老年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除药物治疗外进行系统家庭治疗两年,对照组只进行药物治疗。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采用功能缺陷评定量表(DAS)对两组患者进行社会功能评定。结果-研究组进行系统家庭治疗后,PANSS评分、D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系统家庭治疗能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并可促进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无抽搐电休克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氯丙嗪+奥氮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药物治疗相比,无抽搐电休克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团体生物反馈治疗男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本中心收治的男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抗精神病药物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联合团体生物反馈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药物不良反应量表(TESS)、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30)评分。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PANSS量表阳性症状愉悦感缺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OSIE-30量表激惹、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其余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ESS的总评定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抗精神病药物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生物反馈治疗有助于改善男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阳性症状,其提高社会功能的效果优于单纯抗精神病药物常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行为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康复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同时给予社交技能训练及行为治疗,对照组单用药物治疗,治疗观察3个月。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CQOIL)评定其疗效。结果研究组实施行为治疗后其BPRS、SDSS、NOSIE、CQOIL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比较(P<0.01)。结论行为治疗能明显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社会功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对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记忆、操作能力和智商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入院日期的奇偶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给予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的同时进行认知行为治疗。通过韦氏成人智力量表对两组患者的操作能力、记忆功能及智商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实施抗精神病药物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韦氏成人智力量表评价显示其操作能力、记忆能力及智商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距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疗法对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操作能力、记忆能力及智商评分等思维感知和行为能力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7.
86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的主观幸福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和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对康复期分裂症病人主观幸福感的不同影响。方法: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测查86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的主观幸福感,其中利培酮组25例,经典药物组61例,同时经患者自行评定并记录对其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的药物副作用。结果:利培酮组的主观幸福感量表分值高于经典药物组。结论:与经典抗精神病药物相比,利培酮可以改善病人的主观幸福感,从而增进生活质量,应作为一线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认知功能的改善.方法 52例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康复组应用抗精神病药物加综合康复;对照组单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前后分别用慢性精神病人标准化精神病量表评定.简易精神状况检查表(MMSE)评定认知功能.结果康复组和对照组的慢性精神病人标准化精神病量表减分率分别为82.06%和30.67%,两者差异有显著性(t=4.61,P<0.01);MMSE评定总分康复组治疗后显著性提高(P<0.01).结论综合康复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有肯定的协助治疗作用,改善认知功能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9.
穴位注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穴位注射丹参合并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与单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 1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对照组60例;辨证分为五型,用阴阳经相配取穴的方法根据疾病的虚实,用迎随和徐疾补泻手法,治疗组每日注射一次,10次为一疗程,共治疗三个疗程;用简明精神症状量表BPRS和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BPRS和TESS量表于每疗程结束后两组评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穴位注射丹参治疗精神分裂症具有见效快、副作用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辅以音乐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46例于2004年以前入院的病人,符合CCMD-2-R关于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病程≥5年,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抗精神病药物辅以音乐治疗)和对照组(单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治疗前后分别用BPRS、SANS、SAPS评定.结果 两组BPRS、SAPS治疗后均有显著下降,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SANS减分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辅以音乐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疗效肯定,特别是对阴性症状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