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由于结核杆菌基因突变及抗结核药物研制相对滞后等原因,国内外结核病发病率及病死率都呈逐渐增高趋势。我国是世界上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病患者数量居世界第二位,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结核性脑膜炎(TBM)是结核病最严重的类型,在我国也是常见病,具有病死率高、后遗症严重的特点,是结核病死亡及致残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结核性脑膜炎的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徐国光  骆成榆 《上海医学》1996,19(6):351-353
结核性脑膜炎的预后因素分析上海市传染病医院徐国光,骆成榆在当今化疗时代,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仍是人类常见而严重的疾患,其病死率目前仍在10%~30%左右[1]。因此,探讨影响结脑预后因素对临床上提供防治对策有较大意义。材料和方法本组162例均为我...  相似文献   

3.
结核性脑膜炎预后预测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结核性脑膜炎预后的预测因素,为结核性脑膜炎诊治临床决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纳入2011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结核性脑膜炎预后的预测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106例患者,预后良好组(mRS 0~2)66例,预后不良组(mRS 3~6)40例.年龄(OR=1.111,95% CI:1.056~1.168,P<0.001)、癫痫(OR=6.857,95% CI:1.263~37.229,P=0.026)、脑MRI异常(OR=7.671,95%CI:2.025~29.052,P=0.003)、颅外结核(OR=15.244,95% CI:3.205 ~72.507,P=0.001)为结核性脑膜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CSF葡萄糖(OR=0.324,95% CI:0.121~0.869,P=0.025)为结核性脑膜炎预后不良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 年龄、癫痫、低CSF葡萄糖、脑MRI异常、颅外结核是结核性脑膜炎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对预测因素的识别有助于制定更适宜的临床决策以改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56例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的患者,依其应用正规强化抗结核治疗三个月的转归分为预后好和预后差两组。记录患者的9个参数:性别、年龄、临床分期、第一次脑脊液的蛋白含量、第一次腰穿的压力、血钠的浓度、头部磁共振是否发现局限性病灶、强化期是否合用激素、是否使用脑脊液置换并鞘注治疗。用单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与结核性脑膜炎预后显著相关的变量,后用多变量stepwise 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结核性脑膜炎预后的最佳回归方程。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与结核性脑膜炎预后显著相关的独立变量包括:临床分期、第一次脑脊液的蛋白含量、血钠的浓度、强化期是否合用激素、是否使用脑脊液置换并鞘注治疗。结论在正规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脑脊液置换并鞘注治疗可改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结核性脑膜炎病例的统计和分析,提高对结核性脑膜炎鉴别诊断的认识,为临床诊治结核性脑膜炎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粤北人民医院2003年1月~2011年12月临床诊断的172例“结核性脑膜炎”病例和633例疑似病例的临床资料,两组资料进行单因素检验后,用非条件logistic模型进行多元分析。结果多因素结果筛选出头痛发热、脑积水或脑梗死、脑脊液压力升高、糖和氯化物同时降低、腺苷脱氨酶(ADA)升高是结核性脑膜炎确诊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结核性脑膜炎早期由于临床症状、脑脊液及影像学表现等不典型,极易误诊.应针对其重点表现因素进行诊断,一旦确诊应尽早给予抗结核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结核性脑膜炎近期预后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以患者出院时好转或恶化/死亡为转归指标,对105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神经影像学检查等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单因素分析和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好转组与恶化/死亡组患者的意识障碍、血白细胞计数、脑肿胀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的意识障碍和脑脊液氯化物水平降低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入院时即有意识障碍和脑脊液氯化物水平降低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临床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TBM)预后不良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4年6月恩施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2例TBM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能影响患儿预后的因素。结果 112例患儿中,预后不良患儿43例(38.4%),预后良好患儿69例(61.6%);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在肢体瘫痪发生率、脑积水发生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蛋白含量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脑积水、GCS评分及脑脊液蛋白含量为TBM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脑积水、GCS评分及脑脊液蛋白水平为影响TBM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应在实际过程中对其进行观察,改善患儿预后状况。  相似文献   

8.
60例结核性脑膜炎的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存旭 《医学文选》2004,23(4):466-467
结核性脑膜炎(TBM)目前仍是我国部分地区的常见病,其病死率及致残率仍较高。因此,积极探讨TBM特别是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有较大现实意义。现将我院1999年3月至2002年3月间收治的60例TBM患者就影响其预后因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影响结核性脑膜炎(TBM)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元市第三人民医院2006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56例TBM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BI)评定患者出院恢复情况并分组,BI≥12分为恢复良好,〈12分或死亡为恢复不良;研究影响患者恢复不良的相关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①本组156例TBM患者,治疗后出院148例(94.87%),其中BI≥12分者102例(65.38%,恢复良好组),BI〈12分者46例(29.49%,恢复不良组);治疗无效死亡8例(5.13%),其中呼吸衰竭死亡4例(2.56%),脑疝死亡2例(1.28%),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0.64%),上消化道出血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1例(0.64%)。②恢复不良组患者肢体瘫痪、脑积水和脑脊液(CSF)蛋白含量高于恢复良好组,恢复不良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CSF氯化物含量低于恢复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③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脑积水、GCS评分和CSF蛋白含量是TBM患者恢复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肢体瘫痪、脑积水、GCS评分、CSF氯化物含量和CSF蛋白含量与TBM患者恢复不良密切相关,其中GCS评分、CSF蛋白含量及脑积水是影响TBM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结核性脑膜炎的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核性脑膜炎在我国是常见病 ,病死率高 ,后遗症严重 ,而且由于它的病程迁延、潜在的病理机制多样化、以及个体免疫力的差异和结核分支杆菌毒力的不同 ,使得结核性脑膜炎的预后很难预测。笔者总结 1995~ 2 0 0 1年收治的 4 3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资料 ,探讨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头颅 CT检查与临床预后的关系。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5年 1月~ 2 0 0 1年 1月本院共收治 5 6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 ,除外 13例因资料不完整或失去随访 ,共 4 3例参与统计。其中男性 2 5例 ,女性 18例 ,年龄 37.7±8.2岁 (8~ 70岁 )。1.2 方法 所有病人…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影响结核性脑膜炎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整理及分析88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如基本资料、离子检查、脑脊液生化检查等。结果:88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中,男性56例,女性32例,汉族29例,少数民族59例,年龄2岁至76岁。汉族和少数民族结脑预后有统计学差异(P=0.032)。对患者的年龄、性别、民族、离子、脑脊液、脑压、昏迷时间等研究参数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民族、血清Na(是影响结脑预后的因素(or=4.414,P=0.037,or=0.781,P=0.000)。结论:民族、血清Na(为结核性脑膜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对这些因素的检测将有助于其预后的改善。  相似文献   

12.
13.
结核性脑膜炎(下称“结脑”)为内科急症之一,慢性起病者类似感冒,症状不典型,急性起病者在相应时期发病与“乙脑”“流脑”等相似,尽可能地解决早诊早治问题已成为临床重要课题,现将具有系统资料62例“结脑”病历分析总结于后。1 一般资料 本组62例,男18例,女44例。12岁以下13例,16~37岁42例,40岁以上7例。冬  相似文献   

14.
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和实验室检查。CT的应用可显示诸多影像学特征,不仅能够对疾病的诊断提供可靠依据,而且可对预后作出正确评估。本文对16例经临  相似文献   

15.
成人结核性脑膜炎诊治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成人结核性脑膜炎诊断和治疗与预后的关系,对112例成人结核脑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表明:早、中期确诊部全存活,无后遗症;迁延期者存活率90%;晚期者存活率仅57.7%,并存后遗症。早期诊断,规则及时治疗疗效理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儿童初诊结核性脑膜炎(TBM)的临床特点及该疾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9年6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初诊为“结核性脑膜炎(包括结核性脑膜脑炎)”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纳入患儿94例,结核性脑膜炎80例(85.1%),结核性脑膜脑炎14例(14.9%)。其中确诊病例1例(1.1%),高度疑似病例76例(80.8%),疑似病例17例(18.1%)。TBM的第Ⅰ期、Ⅱ期、Ⅲ期的病例分别为28例(298%)、32例(34.0%)、34例(36.2%)。根据儿童脑功能分类量表(PCPC)进行评分后,预后良好(PCPC评分≤3分)的病例为59例(62.8%),预后不良(PCPC评分>3分)的病例为35例(37.2%),其中死亡病例为3例(3.2%),均来自于TBM的第Ⅲ期。单因素分析显示抽搐、意识改变、外周神经功能受损、脑膜刺激征阳性、Babinski征阳性、颅神经损害、脑脊液糖含量下降、脑积水、合并颅外结核、入院时GCS评分低、入院时TBM的分期晚与患儿预后不良相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TBM的第Ⅲ期为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 儿童TBM预后不良的比例较高,采用新型检验技术及对合并颅外结核患者积极进行脑脊液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对怀疑诊断为TBM且病情进展快的儿童积极进行经验性抗结核治疗有助于早期治疗。TBM的第Ⅲ期为预后的危险因素,早期诊断及治疗可改善疾病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影响结核性脑膜炎(TBM)预后的因素.方法 对54例TBM患者的发病年龄、病程、治疗时的病期、分型、脑脊液参数、EEG表现、影像学改变等相关因素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有显著性差异的因素为治疗时病程、病期、分型、脑脊液参数.结论 影响TBM预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尤其早期诊断、规范治疗、病期、分型、脑脊液参数变化等与结脑预后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结核性脑膜炎(TBM)患儿预后的影响因素及与营养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对2020年 6月至2022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185 例TBM患儿展开回顾性分析,随访 6 个月,依据儿童脑功能分类量表(PCPC)将患儿分为预后良好组(PCPC评分为1~3分,n=116)和预后不良组(PCPC评分为4~6分,n=69).比较两组患儿的各项资料,并进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明确TBM患儿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预后不良组患者的居住地分布、营养状况、抽搐、意识障碍、脑神经受损、纳差、消瘦、Babinski征阳性、脑膜刺激征阳性、外局神经功能受损、颅神经损害、合并脑水肿、合并脑实质改变、确诊时间≥21 d、临床分期晚期、抗结核、糖皮质激素、鞘内注射占比及脑脊液蛋白水平、GCS评分、HGB、血ALB、脑脊液糖含量、WBC、LYMPH水平与预后良好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营养不良、抽搐、合并脑水肿、临床分期晚期、脑脊液糖含量低为TBM患儿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营养不良、抽搐、合并脑水肿、临床分期晚期、脑脊液糖含量低为TBM患儿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临床中应积极监测营养不良TBM患儿,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早期气管插管对 ICU 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76例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予早期气管插管和常规气管插管,比较两组氧合指数、机械通气及住院时间和6个月生存质量。结果:早期气管插管组患者插管1、2、3天氧合指数显著高于常规组,机械通气及 ICU 住院时间,6个月致残率及病死率均显著低于常规插管组。结论:早期气管插管能够改善组织氧供,缩短机械通气及 ICU 住院时间,能改善预后,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疗效及预后。方法:对2001-2009年收治的76例结核性脑膜炎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6例患者积极采用异烟肼、链霉素、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等规则抗结核治疗,强化期2~3个月,总疗程1.5年。早期使用激素治疗,并配合脱水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后好转出院47例,死于脑疝18例,死亡病例中8例合并AIDS,死亡率23.7%;病情无好转,自动出院11例。结论:结核性脑膜炎的预后与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年龄及有无并发症等诸多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