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护理系学生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并探讨社会支持对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总体幸福感(GWB)对唐山职业技术学院463名护理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护理系学生的社会支持在独生与否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39,P〈0.05);②护理系学生的社会支持在贫困与否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59,P〈0.05);③护理系学生的社会支持在家庭月收入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44,P〈0.05);④护理系学生的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r=0.635,P〈0.05)。结论非独生的护理系学生获得的社会支持多于独生子女,非贫困生的护理系学生获得的社会支持多于贫困生,家庭月收入越高,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社会支持对护理系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
对广西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专业在校生进行就业意向问卷调查,为其就业指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医学生作为未来国家医疗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要人力资源,能否培养其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对中国在新时代建设高素质的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具有重要意义。医学生就业价值观存在个性化与多元化、理想化与功利化并存等新特点,需要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疫情防控时期医学院校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思想,重视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有效利用各种方式方法加强医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促进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和队伍建设,利用家校联动机制形成教育合力,引导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培养正确就业观念和创新创业精神,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及就业价值观特点,为有效开展就业指导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大学生职业价值观问卷》和自编的《大学生就业心态问卷》,调查439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价值观及就业心态。结果在就业价值观上,高校毕业生更看重地位追求和职业前景;在就业心态上,高校毕业生有较高的就业意志,但就业理性和就业主动性相对欠缺;在不良情绪方面,焦虑得分相对较高。性别和文理科专业等因素均对就业价值观和就业心态有一定影响。结论应重视对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引导,对不同性别和专业的大学生应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部分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值得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本科护生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为促进本科护生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提供新的干预视角。方法采用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国际大学调查》和一般心理健康量表,对蚌埠医学院698名本科护生进行测查。结果本科护生的心理弹性评分为(61.78±11.78)分,处于中等水平;心理健康和主观幸福感评分分别为(15.23±3.38)分和(105.83±18.02)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男性本科护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女性(P < 0.05);担任班干部的本科护生的心理弹性明显高于未担任者(P < 0.01);不同年级的本科护生在主观幸福感三个维度的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高心理弹性组护生的心理健康、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得分均明显高于低心理弹性组(P < 0.01),消极情感得分明显低于低心理弹性组(P < 0.01)。本科护生心理弹性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与心理健康、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呈明显正相关关系(P < 0.01),与消极情感呈明显负相关关系(P < 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心理健康、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进入回归方程,可解释心理弹性总变异的37.6%。结论本科护生的心理弹性水平与心理健康、主观幸福感密切相关。护理教育工作者在实施心理干预时,应侧重挖掘护生的内在心理潜能,提升其心理弹性水平,以增强护生幸福感体验,促进其积极心理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本科男护生主观幸福感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提升本科男护生的主观幸福感指明方向。 方法 自编一般资料调查表、《国际大学调查》,对蚌埠医学院和皖南医学院328名本科男护生和466名本科女护生进行测查。 结果 ①本科男护生的生活满意度均分为(23.79±6.81)分和积极情感(33.37±8.11)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消极情感(28.70±10.96)分处于中等偏下水平;②性别在主观幸福感、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科男护生主观幸福感得分(141.90±25.36)分比本科女护生(148.56±25.24)分低;年级在消极情感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二年级的本科男护生主观幸福感得分(144.91±24.31)分最高;③家庭关系在主观幸福感、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家庭经济收入对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和消极情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专业态度在主观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身体健康状况对主观幸福感及各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本科男护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依次为家庭经济收入、身体健康状况、专业态度、家庭关系(P<0.05)。 结论 本科男护生有较高的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较少的消极情感,主观幸福感较好,根据相应的影响因素制定提升幸福感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护理专业本科学生与临床护士之间主观幸福感差异的原因.方法 应用Fazio编制的总体幸福感量表分别对护理专业学生和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本科生与临床护士的总体幸福感量表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理本科学生幸福感明显低于临床护士.结论 学业、心理素质、经济、对未来职业生涯的担心、生活是护理专业本科学生与临床护士之间产生主观幸福感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5)”数据,并借鉴家庭压力理论,将家庭性别分工和社会结构性因素作为分析框架,着重探讨夫妻相对就业状态对中国城镇夫妻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个体的主观幸福感会受到自己或配偶的就业状态的影响。第二,夫妻相对就业状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对于男性而言,自己就业与否与幸福感关系密切,但妻子是否就业不影响幸福感;对于女性而言,自己就业与否与幸福感无关,但丈夫是否就业会显著影响幸福感。这是不同性别的角色预期不同所致的。第三,夫妻相对就业状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在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群体中是不一样的:相比高教育程度的男性,自己就业对低教育程度男性幸福感的提升作用要更高;丈夫就业可以提升低教育程度女性的幸福感,但是对高教育程度的女性没有影响。这是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群体所面临的经济压力不同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9.
临床医学专业专科生的就业能力主要包括3个方面:基本工作能力、专业技能和提高型就业能力。基本工作能力包括阅读、写作、口头表达、外语、计算机、记忆、逻辑等能力;专业技能主要指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熟练的临床技能等;提高型就业能力包括人际(医患)沟通能力、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当前我校本科地方统招生的就业市场需求形势,为进一步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第三军医大学组织的就业双选会上110家医疗单位和相关机构的人才需求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医药卫生人才的市场需求已经多元化,对学历的要求与从事的具体行业有关,用人单位更为看重的是毕业生的发展潜力、工作姿态和技能。结论尽管本校军事化管理的培养氛围被用人单位所青睐,但是学校还是应进一步围绕提高就业率的问题,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就业指导与服务。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自尊对本科护生自我效能与主观幸福感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 ,应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自尊量表(SES)及主观幸福感量表对某高校491名本科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本科护生自我效能、自尊及主观幸福感量表得分分别为(2.75±0.38)分、(3.46±0.36)分及(4.69±0.50)分...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探讨本科护理专业学生与临床护士之间主观幸福感差异的原因 。 方法 应用fazio编制的总体幸福感量表分别对护理专业学生和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本科生与临床护士的总体幸福感量表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理本科学生幸福感明显低于临床护士。 结论 学业、心理素质、经济、对未来职业生涯的担心、生活是本科护理专业学生与临床护士之间产生主观幸福感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了解本科护生职业价值观与学习沉浸体验的现状及相关性,从而挖掘个体的积极力量,培育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激发学习动力,进一步提高护生的学习沉浸体验水平,促进护生的良性发展,以满足社会需求及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相继召开了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制定了一系列推动职业教育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和保障措施。我校认真学习、贯彻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卫生部《关于加强卫生职业教育的指导意见》阁及山东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和借鉴省内外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紧紧围绕“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培养目标”的卫生职业教育办学方针,  相似文献   

15.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而高职高专学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就业形势。造成就业困难的原因,在客观上是社会对高职高专学生存在着诸如学历低、生源差的不公正评价,但更为重要的是高职高专学生主观方面的原因。大多数毕业生都希望到经济发达的城市就业,造成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毕业生供过于求,由于就业岗位有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口腔医学本科生培养模式,加快口腔医学生向口腔临床医师的转变,提高其工作适应能力,为口腔医学本科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参考。方法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对大四、大五60名口腔医学专业学生进行为期1年的分层培训,并于培训前后分别进行理论考核、操作考核,离校1年后对学生进行回顾性调查。收集统计数据,并要求学生对自己的能力进行评分。结果培训后所有学生理论考核、操作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培训前(P<0.01),个人能力自我评价均显著上升。结论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口腔医学人才培养模式,能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临床操作技能,得到学生、教师和患者的肯定,为实用型口腔医学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西北医学教育》2019,(1):77-81
目的调查本科护生自我领导力与职业价值观现状,并探讨两者间的关系。方法2018年4~5月,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某高校护理学院的433名本科护生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我领导力量表及职业价值观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本科护生自我领导力总均分为(3.73±0.67)分,职业价值观总均分为(3.85±0.66)分。本科护生自我领导力与职业价值观呈显著正相关(P<0.01),多元回归显示行动主义(β=0.337,P<0.01)、信任(β=0.291,P<0.01)、职业价值观(β=0.185,P<0.05)对自我领导力有正向预测作用,共解释了其27.8%的变异量。结论本科护生自我领导力水平为中等,与职业价值观呈正相关,护理教育者需重视职业价值观在提升本科护生自我领导力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基于高等医学教育和卫生服务的变革趋势,针对国内口腔临床医学本科教育的不足,结合中国口腔医学教育标准讨论稿的要求和素质化教育的现实需求,探讨如何构建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口腔临床医学本科综合教学模式。这将深化口腔临床医学本科教学内涵,为口腔临床医学本科教学提供借鉴,利于培养满足未来社会岗位需求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9.
探讨大学生人际关系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评定370名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和主观幸福感,主要运用t检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人际关系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大学生人际关系对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0.
根据我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和当前社区卫生服务资源短缺的现状,我们生物化学课程组对临床医学专业、高护专业生物化学课程授课内容进行重新构建,选择适合高职高专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及岗位需求的生物化学课程内容并加以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