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身多发性巨大痛风石相对少见,具有病情复杂、并发症多、复发率较高等特点.本文报告1例一期手术切除多发性手足巨大痛风石患者的诊疗过程,探讨本病诊疗特点,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进一步认知.  相似文献   

2.
汤伟  朱公悦 《南通医学院学报》1989,9(2):146-146,T002
患者顾某.男性,55岁.因呕血、黑便3天于1986年4月26日入院。患者有原发性痛风病史十余年,每年有数次至十余次腕、跗趾、指间及掌指、膝、踝关节炎症发作。发作时上述关节处红、肿、热、痛,经服用止痛片、强的松等药可缓解,但关节附近渐出现结节状赘生物,质硬,且随病程进展而增多、增大。每次关节炎发作时,发作部位的赘生物变软,并曾自行溃破,流出豆渣样物,破溃伤口长期难愈。此次因痛风再发,服用前述药物而引起上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3.
晚期第一跖趾关节巨大痛风石结节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和评价晚期巨大痛风石结节致骨关节破损的手术治疗及效果。方法对11例已发生皮肤溃破而久治不愈的第一跖趾关节巨大痛风石结节行手术刮除及自体植骨治疗。结果术后伤口一期愈合者10例,另1例延期3周内愈合,自体植骨全部在半年内完全愈合(融合)。结论晚期巨大痛风石结节及骨关节破损者,手术是可行的,疗效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4.
5.
<正>患者,男,54岁。因四肢关节肿痛伴畸形10余年,加重1年来我院就诊。患者10余年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双手小关节疼痛肿胀,伴有发热,最高达40℃,无皮肤破溃,在某院诊断为痛风,予抗感染治疗后疼痛发热症状好转,后反复发作,四肢各指间关节逐渐变形,活动障碍,平时给予抗痛风治疗,低嘌呤饮食,效果不佳,近1年来,患者双侧肘关节、腕关节、膝关节明显畸形和包块,关节活动明显受限,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无  相似文献   

6.
于芳  吕尧 《中国医学创新》2009,6(36):140-141
目的 探讨巨大痛风石刮除术的方法、适应证及注意事项以及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 选择16例有巨大痛风石的痛风患者行痛风石刮除术,总结术前、术中、术后的治疗及护理经验,分析与切口愈合的关系.结果 行刮除术后,有12例切口一期愈合,关节功能基本恢复,4例切口感染,后经再次皮瓣转移手术愈合.结论 术前患者血尿酸要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术中对巨大痛风石的刮除要尽最大限度地处理干净,术后次日检测血尿酸,并予以调控,控制血尿酸在正常范围内,同时预防感染对症治疗,在护理方面要抬高伤肢并制动,若能配合红外线照射更有利于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7.
外科手术治疗四肢多发性巨大痛风石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骏  杨永平  宋小强  朱丽 《吉林医学》2010,(33):6048-6049
目的:探讨和总结四肢多发性巨大痛风石的手术治疗方法、疗效和预防策略。方法:对5例四肢多发性巨大痛风石患者,在综合治疗基础上,行手术治疗,术后长期监控血尿酸。结果:本组5例,全部得到随访,随访时间5~14个月,平均8.8个月。切口全部愈合,无一处感染。患处外观和关节功能满意,血尿酸控制于正常范围,无一例复发。结论:手术治疗四肢巨大痛风石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手术前后的综合治疗,可保障手术疗效。手术是手段,长期监控血尿酸,预防才是目的。  相似文献   

8.
<正>痛风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男性患病率较女性高[1],痛风病史3~8年后,尿酸钠(MSU)晶体会在关节等部位沉积引起慢性异物肉芽肿反应[2],继而形成痛风石。长期痛风石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3]。手术是治疗痛风石的重要手段[3],尤其对于慢性痛风石晚期的治疗有重要意义。痛风石手术能够达到解除痛风石对关节、组织和神经的压迫及其可能造成的进一步损害或去除破溃后长期不能愈合的痛风石的目的[4]。全身多发较大痛风石患者相对少见,治疗较复杂,我科收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通过外科手术治疗痛风结石,恢复病变关节功能的效果.方法 2002年6月至2006年6月,采用局部麻醉,完成直视切开清理手术13例,修复痛风石所浸润破坏的肌健和关切,随访最长时间30个月.结果 13例术后关节外形正常,肌健功能良好,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对内科治疗效果不佳,影响关节功能的痛风结石,采用手术切除的方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经筋微创痛风石切除术联合枸橼酸氢钾钠应用于巨大痛风石患者中的效果及对神经体液的影响。方法:选取安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从2020年11月~2022年4月收治的213例巨大痛风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以电脑编号奇偶数字法随机分作研究组(n=107)及对照组(n=106)。对照组选用传统手术联合枸橼酸氢钾钠治疗,研究组则选用经筋微创痛风石切除术联合枸橼酸氢钾钠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疼痛程度及关节功能,肾功能指标水平,神经体液因子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7.19%vs 86.79%, P<0.05)。术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均低于术前,而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评分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而HSS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两组各项肾功能指标水平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两组各项神经体液因子水平均高于术前,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经筋微创痛风石切除术联合枸...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和评价全身多发巨大痛风石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3年以来收治的全身多发巨大痛风石患者6例,均在间歇期或慢性期采用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同时行一期关节功能重建。结果 6例患者均获得满意随访,随访期为12~24个月。手术部位共22处,术后切口I期愈合18处,延期愈合4处;1例行局部转移皮瓣覆盖创面;1例行掌指关节融合术,一年后骨性融合;1例两指行异体肌腱移植,2例行自体肌腱移植;6例均行关节囊修复术;4例关节疼痛消失,缓解2例;6例关节功能均获得满意改善,1例单部位术后8个月复发;无严重并发症出现。术前年均发作次数平均为(4.8±1.1)次,术后平均为(0.8±0.6)次,较术前明显减少。结论 采用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疗法是全身多发巨大痛风石的最佳治疗方法,术中保护关节功能及功能重建尤为重要,能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发作次数,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痛风石晚期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13例痛风石晚期的病人,采用手术清除痛风石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创口,达到完整清除痛风石,对痛风石晚期的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3.
<正>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减少而引起的全身性疾病,是由尿酸钠或结晶沉积在关节囊、滑囊、软骨、骨质、肾脏、皮下及其他组织中引起病损及炎性反应或多种病变的临床综合征,尤其是导致关节、骨、肾脏病变。手部痛风石临床发病率较高。本院2014年元月收治1例右手背巨大痛风石患者并实施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特作个案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患者,男,59岁。右手背2个巨大包块已9年,右足背亦有稍小包块。右手背时有疼痛,包块影响右手功能且不美观。右手背第2、第5掌指关节处各见一皮下包块,隆起高2 cm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不同部位痛风结石手术取出后对于痛风患者血尿酸水平的影响.方法 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云南省中医医院骨伤科住院部采用痛风石取出术治疗各关节痛风性结石符合纳入标准及完成后期随访患者72例, 根据手术部位及最多取石部位分为膝关节组 (35例) 和其他关节组 (37例) ;2组术前, 术后2周、8周行血尿酸检查;应用两样本t检验分析各组术前血尿酸 (s UA) 水平的差异, 并探究血尿酸 (s UA) 水平与痛风石发病部位的关联性;同时在术后2周、8周后复查各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 应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各组手术去除痛风石后对痛风患者近期 (2周) 及远期 (8周) 血尿酸水平的影响, 同时在2周、8周时对2组患者血尿酸水平进行对比.结果 (1) 术前1 d与其他关节组相比膝关节组血尿酸水平较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术后2周2组血尿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34) , 术后8周与其他关节组血尿酸水平相比膝关节组血尿酸水平明显处于较低水平,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2) 术后2周、8周膝关节组血尿酸水平与术前1 d相比下降显著,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而术后2周其他关节组血尿酸水平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 (P>0.05) , 术后8周其他关节组血尿酸水平与术前相比有所下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膝关节痛风结石应当进行早期彻底的清理和去除、有利于患者血尿酸水平的降低和保护膝关节;对于其他关节的痛风结石早期取石并不能逆转尿酸盐结晶的继续沉积, 而应当在尿酸盐沉积造成不可逆的关节结构损伤之前进行手术取出.  相似文献   

15.
正痛风是一种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四肢关节和肾脏是其常见受累部位,常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反复发作性关节炎、肾功能损伤[1]。其发病人群多为中老年男性,发病原因主要和特殊的饮食习惯有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嗜酒以及暴饮暴食的不良饮食习惯造成痛风病患者的数量逐年增高,并且向年轻化发展[2]。由于不规则治疗,患者反复出现关节局部周期性的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急性发作期因剧痛影响正常生活,病程长  相似文献   

16.
《中华医学杂志》2022,(1):80-82
本文报道了1例拉布立海治疗慢性痛风石性关节炎的病例。患者为30岁青年男性, 痛风病程12年, 痛风石病程6年, 既往不能耐受最大剂量的非布司他联合苯溴马隆, 入院后查体全身多发大痛风石, 血尿酸627 μmol/L, 双手、膝、足双能CT尿酸盐体积合计167.91 cm3, 在规律口服非布司他80 mg/d和苯溴马隆50 mg/d的基础上, 经患者知情同意使用拉布立海治疗, 治疗期间血尿酸最低降至186 μmol/L, 治疗3个月后痛风石体积缩小, 双能CT尿酸盐体积减少33.6%。拉布立海耐受性良好, 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手术切除联合高频脉冲冲洗、负压吸引(VSD)技术治疗男性反复发作破溃巨大痛风石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反复发作破溃的男性巨大痛风石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与研究组(42例).对照组采用手术切除痛风石联合高频脉冲冲洗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VSD技术治疗,1周后缝合伤口.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手术切除与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在通风石合并感染治疗中的临床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该院所收治的痛风石合并感染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与常规组,联合组采取手术切除+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常规组患者采取手术切除治疗。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1.7%)显著高于常规组(70.8%,P <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的 VAS 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与常规组(P <0.05)。结论:对痛风石合并感染患者采取手术切除与负压封闭引流结合治疗,效果明显,值得大力推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痛风石手术前不同程度的血尿酸(blood uric acid, BUA)水平对术后切口发生感染的影响。方法 将201例行痛风石手术的患者根据术前BUA水平分为高尿酸血症组(n=114)和正常尿酸组(n=87),比较术后两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术前准备天数、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等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痛风石手术后切口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高尿酸血症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尿酸组(P<0.05),与正常尿酸组相比,高尿酸血症组术后住院天数明显延长、住院费用显著增加(P<0.05)。术前BUA水平增高是痛风石手术后切口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石手术后切口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应将BUA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20.
痛风石漏诊一例报告长江道地段医院胡鑫年痛风石在专科医院并不少见,在一般基层医院,因病源少,临床及放射科医师对该病认识不足,易造成漏诊、误诊。为此作者对该病从临床及X线方面造成漏诊、误诊原因进行分析,附1例报告。患者男46岁,因右足拇趾趾间关节反复肿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