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胃肠手术后肠瘘治疗时机及方式的选择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1年7月-2013年6月收治的60例胃肠手术后肠瘘患者,根据肠瘘类型分组。其中28例小肠瘘患者作为A组,行早期手术干预;37例结直肠瘘患者作为B组,首先行非手术治疗,未愈者行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性。结果经过治疗后A组患者治愈率为96.43%,B组患者治愈率为94.59%,经χ2检验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肠手术后发生的小肠瘘早期行肠切除、吻合加充分腹腔引流术可获得满意的疗效,对结直肠瘘首先行非手术治疗充分治愈率较高,未愈者行确定性手术也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3.
朱惠东 《当代医学》2014,(23):65-66
目的对应用外科手术方式对接受腹部手术后出现肠瘘症状(非高位肠瘘)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瑞金市人民医院外二科70例接受腹部手术后出现肠瘘症状的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n=35)。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感染、瘘口引流、营养支持方式实施治疗;治疗组采用外科手术方式实施治疗。结果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9.54±2.31)d,肠功能复常时间(13.47±2.02)d,住院治疗总时间(19.06±2.25)d;治疗组下床活动时间(5.02±1.36)d,肠功能复常时间(8.95±2.16)d,住院治疗总时间(14.63±2.64)d;2组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正常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治疗总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肠瘘治疗总有效率为65.7%,治疗组肠瘘治疗总有效率率为91.4%,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9%,对治疗的满意度为77.1%,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对治疗的满意度为97.1%,2组指标差异均显著。结论应用外科手术方式对接受腹部手术后出现肠瘘症状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4.
黄涛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26):49-51
目的分析胃肠手术后治疗肠瘘的时机和方式选择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0年6月~2017年2月收治的行胃肠手术出现肠瘘的46例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并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实验组23例为结直肠瘘患者,对照组23例为小肠瘘患者,分析两组患者选择治疗方式和时机的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中,21例进行肠切除肠吻合手术,2例进行双腔造瘘手术,所有患者均得以治愈;实验组20例给予保守治疗,3例先进行早期控制,5个月后进行确定性手术,所有患者均得以治愈;两组患者治愈率均为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肠瘘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肠瘘患者,实施早期肠切除肠吻合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对结直肠瘘患者,先进行保守治疗,并给予腹腔引流,治愈率比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腹部手术后并发肠瘘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9月于我院接受腹部手术并在术后出现肠瘘并发症的患者67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划分为对照组(保守治疗)26例和观察组(外科手术治疗)41例,对比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2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外科手术治疗腹部手术后肠瘘的效果更为确切,有利于患者的病情康复,但需准确把握手术适应证,确保治疗安全.  相似文献   

6.
赵宇  申连东  王敏 《陕西医学杂志》2012,41(10):1345-1347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肠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36例腹部手术后肠瘘患者,根据不同情况采用早期选择性手术,B超定位局麻下穿刺置管;敝开原切口,破口处置腹腔冲洗管和吸流管,进行持续腹腔冲洗引流,同时营养支持,配合应用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结果:高位瘘6例,3例早期手术治愈,低位瘘30例,5例手术,25例保守治疗治愈。结论:根据肠瘘的部位、患者的体质采用不同的综合治疗方案,能够提高治愈率、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7.
8.
目的:对腹部手术后肠瘘的发生原因、发展过程、治疗方法及其疗效进行研究,探讨其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收集我院1997年10月=2002年12月间与肠道有关的腹部手术620例,有11例发生肠瘘,外院术后疑肠瘘转我院后确诊19例,共计30例。对肠瘘者的一般情况、疾病诊断、手术经过、肠瘘发生的时间、诊断依据、治疗方法和疗效进行了回顾研究。结果本组与肠道有关的腹部手术肠瘘发生率为1.77%。24例早期修补术,本组治愈22例(91.67%),死亡2例(8.33%)。6例保守治疗,本组治愈5例(83.33%),死亡1例(16.67%)。结论:肠瘘大多宜行早期修补手术,提高了治愈率,缩短了住院日期,减少了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肠瘘是腹部手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据报道手术后肠瘘占所有肠瘘的77.1% [1]。随着胃肠外营养和重症监护技术的提高 ,以及对肠瘘的病理生理改变的进一步认识 ,使肠瘘的治愈率不断提高。我院自1989年9月至1999年8月 ,共收治腹部手术后肠瘘患者28例 ,现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病因分析与诊治探讨。1.一般资料本组28例 ,其中男23例 ,女5例 ;年龄22~69岁 ,平均45.8岁。良性疾病术后发生肠瘘17例 (胃十二指肠溃疡7例、阑尾炎3例、腹部外伤4例、胆道疾病2例、Crohn病1例 ) ,恶性肿瘤术后发生肠瘘11…  相似文献   

10.
胃排空障碍或胃无力是指各种胃肠道手术后出现的一种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又称胃排空延迟综合征.均指不伴吻合口或输出端空肠袢等机械性梗阻因素的残胃无力及排空障碍.近年来,我科胃肠术后并发胃排空障碍的人数增多,在治疗和护理中,经给予正确的诊断和护理,加快了胃肠功能的恢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腹部手术后肠瘘的发生原因、发展过程、治疗方法及其疗效进行研究,探讨其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调查了1992年9月至2001年9月间与肠道有关的腹部手术2056例,共有38例发生肠瘘。对肠瘘者的一般情况、手术过程、肠瘘发生时间、诊断依据(症状、体征及有关检查)、治疗方法和疗效进行回顾研究。结果:本组与肠道有关的腹部手术发生率为1.85%。高位肠瘘14例,8例早期手术修补术仅1例成功,6例保守治疗5例治愈。低位肠瘘24例,其中12例行肠造口粪便转流术8例痊愈,另12例保守治疗10例成功,2例死亡。结论:肠外瘘大多宜保守治疗,早期修补手术不易成功;有弥漫性腹膜炎者,及时行冲洗引流、粪便转流手术,可以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总结在护理肠瘘患者过程中的护理体会.认为护理的重点是患者病情的观察,引流管与皮肤的护理以及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13.
肠瘘是腹部外科最严重的并发症.病死率在15%~20%。本文就12年来收治的与肠道有关的腹部手术术后肠瘘28例,对其病因,发展过程,治疗及疗效进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肠瘘外科治疗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肠瘘的发生原因、诊断及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调查1999年10月~2008年5月间发生的23例肠瘘。对肠瘘患者的一般情况、疾病诊断、手术经过、肠瘘发生的时间、诊断依据、治疗方法和疗效进行了回顾研究。结果高位肠痿6例,3例早期修补术仅1例成功,3例保守治疗2例治愈。低住肠瘘17例,其中7例行肠造口粪便转流术7例获愈,另10例保守治疗7例成功,3例死亡。结论肠外瘘大多宜保守治疗,早期修补手术不易成功;有弥漫性腹膜炎者,及时行冲洗引流、粪便转流手术可以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我院于1994~1998年对31例肠展患者采用经周围静脉途径完全胃肠外营养(TPN)治疗,无一例死亡。现将治疗过程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巨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15例,女16例,年龄18~55岁。发病原因;胃肠手术后十二指肠残端展9例,吻合口缓6例,医源胜小肠痤9例,外伤性肠展7例。治疗时间8~22d,治疗中无一例因输入TPN液引起不良反应和并发症。负氮平衡均减轻,体重有不同程度增加,低蛋白血症明显改善。人部分患者屡液显著减少。18例线口在2~3周自行愈合,其余患者均耐受进步治疗。12TP\液的配制TPN液的配制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主要分析通过开展肠胃手术的病人出现并发肠瘘疾病后,予以不同的医治方式对其医治疗效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的病例均为因肠胃手术后引发的肠瘘病人,所有病例的起止与终止来源时间分别为2016年7月与2017年8月。从中抽取34例,按照数量对等将病人予以均分处理。其中对比组的病患通过保守性方案开展相关的医治工作,而实验组的病人则通过开展手术方案进行相关的医治工作。对比予以不同的医治方式后对其医治疗效的影响。结果开展手术医治的17例病患痊愈出院病例14例,开展保守性方案医治的17例病患痊愈出院病例13例,二者痊愈率(82.23%/76.47%)不存在较大的差距,P0.05。结论在开展肠胃手术后出现肠瘘的病人医治中,选择保守性方案以及手术方案进行相关的医治工作后治疗效果均较佳,在实际的医治中可根据病人的实际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以将医治效果发挥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7.
肠结核并发肠瘘的围术期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肠结核并发肠瘘的诊治体会,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2012年收治的5例肠结核并发肠瘘患者的治疗情况,记录患者的预后和转归,入院时、术前、出院前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结果 本组5例患者中经保守治疗自愈1例,术后治愈3例,再次肠瘘1例;经积极治疗后,患者术前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出院前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 充分有效的持续负压冲洗引流,普通抗感染和抗结核治疗并重,适当的营养支持是肠结核并发肠瘘治疗的关键措施,待患者一般条件改善后可再次行确定性手术以彻底治愈肠瘘.  相似文献   

18.
<正>肠瘘是胃肠手术最严重的并发症,有其独特的病理特征,大量肠液丢失,胃肠功能障碍导致严重的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严重的腹腔感染,以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危及生命。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病死率达50%~60%,至今仍达15%~20%[1]。它的治疗较复杂,护理问题多,康复期长,而治疗和护理措施是否及时合理直接影响预后。现总结我科近5年胃肠术后并发肠瘘患者临床护理经验如下。  相似文献   

19.
李敏颖 《中外医疗》2011,30(1):151-151
目的探讨胃癌手术后并发胃肠瘘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2006年1月至2010年2月我院胃癌手术后并发胃肠瘘患者31例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本组病例经积极保守治疗,31例胃癌手术后并发胃肠瘘患者,29例痊愈,瘘口愈合时间13~85d,平均26d。2例合并多脏器衰竭死亡。结论胃癌手术后并发胃肠瘘应积极加强护理观察,以达到早期发现胃肠瘘,早期治疗胃肠瘘;护理中严格注意引流管护理,以达到能够有效的进行腹腔引流;加强胃肠瘘营养护理措施非常重要,是治疗的关键,肠内、外营养支持均需细致的护理;通过我们详细、周密的护理措施和方案,可以有效的缩短病程,促进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