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病例报告患者,男,56岁。2004年11月因喉癌行喉全切除、左甲状腺叶切除术,术后病理示喉声门下鳞状细胞癌左侧甲状腺转移,术后行局部放疗,总量60Gy。第一次手术后6月右侧甲状腺转移复发,于2005年5月行右侧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术后化疗6程,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2.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性,56岁,因“右上颌窦癌术后1年,骨转移6个月,行化疗入院”而收入放疗科。患者2005年11月因“右侧鼻塞,涕血2个月余”在本院就诊,诊断:右侧上颌窦癌(T4aNOM0,ⅣA期)。2005年11月28日全麻下行“鼻侧切开右上颌骨大部分切除+右全蝶窦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中分化腺癌。2006年2月28日复查MRI示:右上颌窦癌术后,考虑复发。鼻内镜取病理示:  相似文献   

3.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59岁,于1972年5月因左乳头溢血,活组织检查为“乳腺导管乳头状瘤,增生活跃”,行左侧乳房全切术,术后一般情况良好。1976年5月发现右乳房肿块,并有增大趋势且边界不清,作右侧乳房全切术。病理检检为“乳腺腺瘤”。1987年10月因颈前部肿块,B超右侧甲状腺占位1.6cm×1.5cm,放射性同位素检查甲状腺右叶下极凉结节。行右侧甲状腺合并峡部切除术。病理检查“右甲状腺乳头状腺癌,Ⅰ级”。1991年5月因上腹部隐痛伴进食后呕吐,胃B超示胃窦小弯后壁  相似文献   

4.
1 临床资料 女,74岁。因右甲状腺癌术后6年,发现右颈部肿块1+年入院。曾于1996年在外院行甲状腺手术,具体术式及病理不详。2004年再次在外院行右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病理诊断为右侧甲状腺乳头状癌。1年前发现右颈肿块,渐增大增多,无红肿热痛。病程中无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及手足麻木;无明显呼吸及吞咽困难。  相似文献   

5.
刘山  周永清  房娟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11):1595-1596
患者女性,37岁。7年前B 超检查示:右侧卵巢畸胎瘤,直径2 cm。平素月经规律,无自觉症状,每年B超随访。近2年出现便秘,对症处理不见好转,必须使用开塞露。2013年5月妇科检查:右侧附件区可扪及约6 cm大小包块,活动度好,边界清楚,质地中等,无压痛;超声示:右侧卵巢畸胎瘤。于2013年5月21日拟“右侧卵巢畸胎瘤”入院,未做肿瘤标志物检验。5月24日行腹腔镜右卵巢肿瘤剔除术,术中见右侧卵巢肿块为囊实性,包膜完整与周围组织无粘连,盆腔未见种植和转移。术中快速病理报告:(右卵巢)畸胎瘤伴有甲状腺成分;5月28日巨检:组织6.5 cm×5.0 cm×1.5 cm,内见毛发和骨样组织;病理报告:(右卵巢)畸胎瘤伴有甲状腺成分,部分区域为甲状腺肿瘤,髓样癌不能完全除外,建议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进一步证实。5月31日南京军区总医院病理会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甲状腺球蛋白+,甲状腺转录因子1-,降钙素-,神经细胞黏附分子-,突触素+,肿瘤增殖抗原<3%(见图1、2);特殊染色:刚果红-,甲基紫-;病理诊断:右卵巢甲状腺肿类癌。术后患者便秘症状消失。于5月31日行右附件切除+腹膜活检+部分网膜切除术,术后病理未发现转移病灶。术后随访无便秘等不适症状。  相似文献   

6.
王阳 《四川医学》2005,26(5):493-493
患者 ,男 ,79岁。因发现右侧阴囊内包块 1年多 ,右膝疼痛 3个多月入院。 1年多前患者无意中发现右侧阴囊内包块 ,约 2cm× 2cm大小 ,质硬 ,无红肿热痛。1年前发现左颈包块 ,大小约 1cm× 1cm ,质硬。行B超示 :右侧阴囊上份实性占位 ,双侧附睾肿大伴钙化。患者于 2 0 0 3年 5月 2 9日入我院行右侧阴囊内包块、腹股沟包块切除术。 2 0 0 3年 6月 6日行左颈部包块切除术。术后病检示 :(右侧阴囊 )恶性间皮瘤伴右腹股沟淋巴结 (1/ 1)转移。左颈部包块 :恶性间皮瘤转移。术后行“健择 0 .8d1,d8及健择 0 .8d1,d8,d15”方案全身化疗 2个周期。住…  相似文献   

7.
女性患者,46岁。1979年12月因左乳癌行根治术。术后病理报告为“单纯癌,肿瘤直径约1厘米大小,左腋下淋巴结转移1/5”。六年后又发现右乳房有直径约1.5厘米肿块、左腋下淋巴结肿大。在我院行“右乳癌根治术及左腋下淋巴结活检术”。术后病理报告为“右乳腺浸润导管癌,双侧腋下未见转移”。从第一次手术后至今每年接受1~3个疗程化疗。曾用  相似文献   

8.
病人,女,66岁。因腹膜后脂肪肉瘤术后1年9个月,上腹部疼痛1月余入院。病人1年9个月前曾因查体发现腹膜后肿瘤,行右盆腔肿瘤切除术+右侧肾上腺切除术+右半结肠切除术+右肾切除术+肝囊肿开窗引流术,术后病理示腹膜后多发多形性脂肪肉瘤。术后20 d出现肠梗阻,非手术治疗后缓解出院。1月前自觉晨起后右上腹麻木不适,站立后疼痛,伴有右侧背部放射痛,逐渐加重,右侧  相似文献   

9.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MEN)2b型是RET基因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见临床表型为甲状腺髓样癌(MTC)、嗜铬细胞瘤、多发性黏膜神经瘤和类马凡体型,各表型可同时或先后发生,易漏诊。本文分析了1例MEN2b型患者病史、诊断、治疗及随访资料。本例患者1995年无诱因出现颈部增粗,诊断为"右甲状腺腺瘤";1999年发现"左侧甲状腺占位";2000年发现舌、唇黏膜增厚并突起小肿物,肿物渐增大;2009年及2010年分别行左、右肾上腺肿物切除,术后病理示:嗜铬细胞瘤。本次入院行下唇内侧局部小突起切除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后病理示:舌黏膜神经瘤、MTC。患者基因测序发现RET基因第16号外显子918密码子突变(M918T),患者父母、兄均未出现MEN2b表型特征,基因检测无异常发现。患者MTC术后1年降钙素水平仍高于参考值,结合肺部CT检查结果,考虑MTC肺部转移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40岁。1984年元月因无痛性肉眼血尿2个月住院。外院曾做静脉法肾盂造影:左肾正常,右肾拟为结核,经抗痨治疗无效。入院体检:左侧甲状腺有3cm×2cm肿块,质硬。B超示右肾上极有实质性光团4cm。右侧逆行肾盂造影为右肾上盏破坏,其内有透亮区,拟右肾上极肿瘤。胸片:右肺第2~3肋间有2.2cm×3.5cm球形灶,密度均匀,边缘光整。元月18日全麻下行右肾癌根治术。肾上极3cm×3cm×4cm包块,未穿过肾包膜。病理报告:右肾透明细胞癌。术后15天,行左侧甲状腺全切术。病理报告:甲状腺乳头状癌、切口Ⅰ期愈合,痊愈出院。1984年8月在外院行右肺叶切除术,病理报告为肺结核球。术后配合每日口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性,55岁,主诉“间断便血3月余”于2011年6月3号入院行电子结肠镜检查,病理结果为直肠腺癌,遂行直肠低位前切除术。术后病理:直肠溃疡性腺癌,中-低分化,侵及肠壁全层,可见脉管内癌栓,伴肠周淋巴结转移,脂肪组织内可见癌结节。术后按照“Xelox方案”(奥沙利铂和卡培他滨)静脉化疗7个周期及肿瘤免疫治疗(核糖核酸)。10余天前因体检发现左肾上腺占位性病变于2012年5月14日入院。实验室检查:促肾上腺素升高、血肾素三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等均在正常范围。血 CEA 8.90 ng/mL, CA19-969.73 U/mL, CA12560.60 U/mL, AFP, CA15-3等均在正常范围内。 CT 平扫+强化示:左肾上腺区占位性病变(图1),可见2.5 cm ×4.6 cm类椭圆形异常密度影,边界不清,未见强化。考虑肿瘤性病变,术前诊断为左肾上腺占位性病变。患者行后腹腔镜下左肾上腺切除术,术中可见一直径约5 cm大小灰黄色肿物,切面呈鱼肉状,有包膜。术后病理诊断:左肾上腺腺癌,结合病史考虑来自直肠的腺癌(图2)。  相似文献   

12.
1病例报告 例1,女,10岁.以“右下腹痛伴发热3h”于2009年10月28日为主诉入院.查体:T 38.6℃,BP 90/50mmHg,右下腹部压痛、反跳痛阳性,伴有腹肌紧张,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5次/min.血常规:WBC 17.6×109/L,N 80%,入院初步诊断: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入院后全身麻醉下拟行剖腹探查,术中探查:“阑尾未见明显异常”,右侧附件上可见有一大小约9mm×7mm×5mm,暗红色的囊性包块,请妇科会诊,诊断为右侧卵巢囊肿蒂扭转,扭转720°.行右侧卵巢囊肿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示:“右侧卵巢囊肿蒂扭转”,术后7d患者拆线出院.  相似文献   

13.
隐匿性甲状腺癌诊断与治疗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性,36岁,因发现右侧颈部包块2个月余,活检病理报告为右颈部淋巴结转移性乳头状癌,收入院治疗.查体:甲状腺不肿大,未扪及包块.超声示:①右颈部多个稍减弱回声,考虑淋巴结肿大.②甲状腺左叶下极下方可探及淋巴结回声.③甲状腺未探及异常.核素扫描:甲状腺右叶上份"凉结节".其余检查未发现有远处转移现象.血清学检查T3:1.59μg/L、T4:99.71μg/L,均正常.在局部麻醉下手术探查,术中见甲状腺约2.5 cm×2.5 cm×3.0 cm大小,质硬.颈内静脉外侧多个肿大质硬淋巴结,最大有3.5 cm×3.5 cm×3.0 cm大小.切取淋巴结送冰冻检查提示:甲状腺乳头状腺癌Ⅰ级.将右侧甲状腺、甲状腺峡部、左侧大部甲状腺切除,并行右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石蜡切片提示:右甲状腺乳头状癌Ⅰ级.找见淋巴结12枚,其中6枚见癌转移.伤口愈合出院行同位素治疗.  相似文献   

14.
四年前我们曾报告一例多发性内分泌肿瘤ⅡB,由于对其同时存在的嗜铬细胞瘤认识不足,而致甲状腺探查术后病人死亡。以此为鉴,近期我们又遇1例甲状腺髓样癌(MTC)行右叶切除术后复发,而检查发现有合并存在的嗜铬细胞瘤,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0岁,20年前偶然发现甲状腺右叶ZcmXI.5。m包块,行右叶及峡部切除术,病检示甲状腺髓样癌。4年前发现右颈部包块,2年前们及左颈部淋巴结肿大,近半年来自觉包块增大,腹泻一日2~3次,且感瞬息头痛,心慌,出汗及面色潮红,于1996年11月7日入院。否认高血压,但其母因高血压脑病…  相似文献   

15.
1病例资料病例1,男,55岁。因肺癌术后2年,体检发现左肾占位2 d入院。患者2009年4月因"右肺下叶鳞癌"行右肺下叶切除并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定期复查。2011年9月行CT示:左肾占位,最大径6.9cm,考虑恶性肿瘤可能性大。红细胞沉降率(ESR)43mm/1 h。胸片示:右侧少量胸腔积液,余未见明显异常。PET-CT示:左肾恶性肿瘤可能并肾门淋巴结转移;右肺癌术后,肺容积缩小。肾ECT示:左肾肾小球滤过率  相似文献   

16.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54岁,入院前7年余因头痛伴呕吐行头颅CT示左小脑占位(单发),即于2002年5月9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行左小脑占位切除术,术后病理示:左侧天幕脑膜瘤.2006年11月,患者出现头颅右顶部胀痛,头颅CT示右脑占位,即于2006年11月6日在仁济医院行脑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示:右脑血管外皮瘤,未行放化疗.  相似文献   

17.
支气管原发腺样囊性癌是一种少见的低度恶性肿瘤,因其症状不典型易被漏诊或被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我院治疗2例,报告如下。例1,男性,55岁。咳嗽、胸痛1月入院。CT示右上肺叶占位性病变,纤维支气管镜活检,诊断为腺样囊性癌。行右全肺切除术,术中见肿块位于右上叶支气管开口处,大小约2.0 cm×2.0 cm×3.0 cm,并侵及主支气管。术后病理诊断为:腺样囊性癌,支气管断端阴性,淋巴结无转移。术后随访6年健在。例2,女性,46岁,咳嗽、咳血20天入院。CT示左肺占位性病变伴纵膈淋巴结转移。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示:左主气管内菜花样肿物,左主支气管腔狭窄,活检示腺样囊性癌。因病情较晚,行放  相似文献   

18.
病史摘要 1.一般资料:患者女性,46岁;于1978年因两侧颈部肿块行甲状腺肿瘤全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甲状腺髓样癌".手术后13年经常出现阵发性心悸、面色苍白及出汗,并有口渴、多饮、多尿及消瘦等症状.体检血压25/13 kPa(188/93.5mmHg),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化验空腹血糖15.0 mmol/L.治疗后血压及血糖一直控制不稳定.1998年12月再度因阵发性心悸、恶心及四肢发凉2日,拟为"高血压病,糖尿病"住院.查体:神志清楚,消瘦,血压25/14 kPa(188/105 mmHg),心率120次/min,律齐;腹软,右中腹触及一5×6 cm大小包块,质地中等,无压痛.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肾孟鳞状细胞癌伴同侧输尿管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肾盂鳞癌伴同侧输尿管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病例1男,68岁,血尿1月入院,CT检查示右肾盂及输尿管下段占位,行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加膀胱袖套状切除术.病例2男,60岁,左腰部及左下腹痛1月外院诊断为左输尿管结石行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术中见输尿管下段肿物,活检示鳞状细胞癌,转我院手术.术中见左肾下极肿物伴结肠侵犯,行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膀胱袖套状切除左半结肠切除及扩大淋巴结清扫术.2例患者术后均未行放化疗.结果 病理报告病例I肾盂及输尿管均为中分化鳞癌,侵及肾盂a膜下层及输尿管浅肌层.病例2肾孟中分化鳞癌,结肠受侵,输尿管下段低分化鳞癌,伴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分别于术后5个月和6个月死于肿瘤复发转移.结论 肾盂鳞状细胞癌伴同侧输尿管鳞状细胞癌临床罕见,早期诊断困难,术后短期内易复发转移,预后极差.  相似文献   

20.
1临床资料患者,男,49岁,因左颊部肿块切除术后病理示转移性肾细胞癌15天入院。患者15天前因发现左颊部肿块而行切除术,术后常规病理以及免疫组化提示符合转移性肾细胞癌形态,免疫组化结果:C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