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评价不同材质的血管内支架置入的安全性,分析不同血管内支架材料置入后抗凝血性、耐腐蚀性和生物相容性的变化。 方法:以计算机检索方法在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CNKI:2002/2007)检索关于不同血管内支架材料置入后抗凝血性、耐腐蚀性和生物相容性的变化的自身前后对照实验,检索词为“血管内支架、药物涂层材料、再狭窄”。检索后对每项研究的资料结果进行提取、分析。 结果:共有19项实验2 731例血管内支架置入患者符合纳入标准,血管内支架置入后血管脉狭窄率均较术前降低,随访结果显示药物涂层支架较金属裸支架能明显减低再狭窄率,支架形态良好,无变形,支架处血流通畅,无血管内再狭窄发生。同时对比得出血管内支架置入后的炎症过程的激活对血管内皮的增生与再狭窄起着重要作用。 结论: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动静脉狭窄的成功率高,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特别是药物涂层支架能够显著降低血管内再狭窄的发生率,临床应用安全有效。但由于纳入试验少,证据的强度不足,其他有效性指标和安全性,有待更多证据加以评价。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了解抗增殖作用药物涂层支架的种类和特点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有效性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方法:作者以“冠状动脉内支架;心血管疾病;细胞增生;药物涂层;再狭窄”为检索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采用电子检索的方式进行文献检索。纳入与抗增殖作用药物涂层支架预防血管再狭窄有关的文章。排除Meta分析及重复性研究,共入选16篇文献。 结果: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和支架置入后的最突出问题是血管再狭窄。血栓、炎症和平滑肌增生是支架内再狭窄的3个重要阶段,其中血管内膜增生是再狭窄的最主要机制。目前最常用的抗增生药物为紫杉醇和雷帕霉素及其衍生物。雷帕霉素通过抑制内膜、平滑肌细胞等增生抑制血管内再狭窄发生发展,而紫杉醇通过促进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等凋亡抑制血管内再狭窄发生发展。 结论:抗增殖药物涂层支架已成为当前最有希望降低再狭窄发生率的手段,但是血管再狭窄是一个多因素的复杂问题,药物涂层支架的研究和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正确地评价药物涂层支架将有赖于大样本的临床科学试验。 关键词:冠状动脉内支架;心血管疾病;细胞增生;药物涂层;再狭窄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0.34.033  相似文献   

3.
不同材料支架置入后颅内靶血管再狭窄的影像形态学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材料支架置入后颅内靶血管再狭窄影像形态学差异。 方法:选择2003-05/2007-05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住院的颅内动脉狭窄患者182例,按置入支架材料的类型分组:金属裸支架组74例(98支),药物涂层支架组108例(37支)。两组患者分别于颅内动脉狭窄部位置入金属裸支架/药物涂层支架,随访15个月。采用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观察随访期间靶血管再狭窄形态学变化。 结果:与金属裸支架组比较,药物涂层支架组靶血管再狭窄发生率明显降低(P < 0.05),支架内弥漫性再狭窄、超过支架边缘的弥漫增殖性病变明显减少,支架内局限性再狭窄和支架近端局限性再狭窄明显增多(P < 0.05或0.01)。 结论:金属裸支架置入处再狭窄发生率高,影像形态学以支架内弥漫和支架内弥漫累及两端为主;药物涂层支架再狭窄率低,影像形态学以支架内局限和支架近端局限多见。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阐述冠状动脉内支架的临床应用进展,并探讨冠状动脉支架的表面涂层材料对置入后支架内血栓形成和再狭窄的影响。 方法:作者以“冠脉内支架,表面涂层,血栓,再狭窄”为检索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2002/2008)及Medline 数据库(PubMed: 1974/2006)中,采用电子检索的方式进行文献检索。排除Meta分析及重复性研究,共检索到25篇文献,从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治疗进展,不同表面涂层材料及其对支架内血栓形成和再狭窄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结果:冠状动脉内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是治疗冠心病的常用方法,效果明显,并发症很少。冠状动脉内支架表面涂层材料有雷帕霉素、紫杉醇、肝素、二烯丙基三硫化物、地塞米松以及不可降解的聚合物等,均能促进内皮细胞修复,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防治支架内血栓形成和再狭窄,保持支架的通畅。由于残留的涂层材料刺激平滑肌细胞增殖,近年使用的可降解的聚合物涂层能进一步提高支架的通畅率。如肝素化聚氨酯涂层、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雷帕霉素涂层和聚砜-聚氧化乙酸共聚物雷帕霉素涂层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抑制内膜增生,改善再狭窄,有望成为新的冠状动脉内支架涂层材料。 结论:冠状动脉内药物洗脱支架置入和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应用是冠状动脉血运重建的良好方法,随着涂层材料的不断更新,支架的通畅率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冠状动脉内支架;表面涂层;血栓;再狭窄;生物材料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0.42.033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应用药物支架置入后的效果、安全性。 方法:以“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药物血管支架,内膜增生,再狭窄,生物相容性”为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2000-01/2009-12相关文章。纳入与血管支架材料,血管支架材料改性相关的文章,排除重复研究或Mata分析类文章,以 14篇为重点,讨论载药支架对血管内皮增生、再狭窄及生物相容性的影响。 结果:药物支架具有在血管病变部位将药物自聚合物涂层中通过洗脱方式有控制的释放至心血管壁组织而发挥生物学效应的特点。以雷帕霉素洗脱支架为代表的药物支架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介入治疗中,有效降低了支架内再狭窄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对糖尿病患者、小血管病变、冠状动脉长病变和弥漫性复杂病变治疗方面也显示出良好的疗效。文献还显示国产雷帕霉素洗脱支架与进口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相比同样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但由于支架携带的药物本身和承载药物的涂层作用,是否会引起晚期支架内血栓引起了临床的重视,科研人员也在通过对支架晚期支架内血栓机制、可控血栓危险因素的干预策略和支架工艺技术的研究,积极探索新一代的既减少支架再狭窄又减少支架血栓更安全的药物洗脱支架。 结论:以雷帕霉素洗脱支架为代表的药物支架在多种冠心病的介入治疗中,能有效降低支架置入后血管内再狭窄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有较强的安全性和良好的近远期疗效。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成形;药物血管支架;血管内膜增生;再狭窄;生物相容性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0.29.033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不同种类药物支架再内皮化和晚期血栓形成方面的差异及机制,探讨药物支架研发的方向。 方法:以“血管内支架,内皮化,药物支架,晚期血栓”为中文关键词;以“intravascular stent,re-endothelialization, drug eluting stent, late stent thrombus”为英文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1993-01/2010-04相关文章。纳入与药物支架内皮化及晚期血栓相关的文章;排除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以33篇文献为主重点讨论了不同种类药物支架的内皮化与晚期血栓形成差异及机制。 结果:不同种类的药物支架再内皮化存在差异,抗血管平滑肌增殖类药物支架在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但由于其内皮化延迟可能导致晚期血栓的出现,影响其临床疗效和应用。其他种类药物支架的再狭窄率比抗血管平滑肌增殖药物支架高。解决药物支架内皮化不全是改善药物支架的一个中心。 结论:理想的涂层药物既能有效抑制血管内膜增生、又能使血管内皮良好覆盖支架,以防止晚期血栓的出现。 关键词:内皮化;晚期血栓;血管再狭窄;药物支架;血管内支架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0.29.032  相似文献   

7.
目的:介绍药物洗脱支架在临床应用中的相关问题,从支架本身、涂层物质以及生物活性成分进行分析,探讨药物洗脱支架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以 “药物洗脱支架,金属裸支架,血管再狭窄”为中文关键词;以“Drug-eluting stent, Bare metal stent, Restenosis ” 为英文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1990-01/2008-10相关文章。纳入与药物洗脱支架与裸支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比较研究相关文章;排除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以17篇文献为主重点探讨药物洗脱支架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结果:目前临床上所用的药物洗脱支架均存在值得进一步改进的可能,未来药物洗脱支架的发展方向是研发适合小血管、分叉部位的支架和扩展PCI适应证;寻求新的涂层、生物材料支架;研发支架药物的选择和洗脱技术,以及在维持DES作用、改善安全性的同时,寻找促进支架植入部位血管内膜愈合的方法。 结论:改良支架平台及研发新型支架仍将是热点,注重远期疗效成为药物洗脱支架发展趋势。 关键词:药物洗脱支架;心肌梗死;金属裸支架;安全性;血管再狭窄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0.25.042  相似文献   

8.
背景:近年来随着药物涂层支架研究的增多及临床应用不断扩大,使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后再狭窄率显著降低,且在预防再狭窄中较裸支架具有独特应用价值。 目的:阐述药物涂层支架的临床应用进展,并探讨支架的涂层材料、类型与置入后再狭窄的关系及与宿主的相容性。 方法:作者以“冠脉支架,金属支架,药物涂层支架,再狭窄”为检索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Medline 数据库中,采用电子检索的方式进行文献检索。排除Meta分析及重复性研究,共检索到27篇文献。 结果与结论:药物涂层支架的确是介入心脏病学的一项重要突破,使介入心脏病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但其远期效果仍需进一步观察。各种药物涂层支架所含药物或含量不同,其作用机制不同,而且药物释放的速率也不同,所以药物涂层支架临床应用后的效用和安全性需要由严谨和大量的临床研究来证实。现今药物支架的载体材料经过长时间的人体腐蚀,材料本身会老化、脱落,在血管组织内形成小块,从而可能引起晚期的不良反应。如果采用生物可降解的材料作为药物载体材料,那么就有可能减少晚期不良反应的出现。因此,开发一种理想的支架系统,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可降解的低致炎性聚合物材料以及高效的药物控释体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并总结金属裸支架与药物洗脱支架的生物相容性及支架置入后的冠状动脉再狭窄,展望生物可降解支架的临床应用。 方法:以药物洗脱支架,金属裸支架,生物相容性,再狭窄为检索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9-01/2009-06),以drug eluting stent, bare metal stent, biocompatibility, restenosis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1999-01/2009-06),文献检索语种限制为中文和英文。以再狭窄率,支架的生物相容性及炎症因子的表达为评价指标。纳入药物洗脱支架与金属支架置入后血管再狭窄的临床研究;排除动物实验。 结果:计算机初检得到523篇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金属裸支架与药物洗脱支架置入后血管再狭窄的临床研究进行分析。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已成为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其主要包括球囊扩张、普通金属裸支架置入、药物洗脱支架置入。用普通金属裸支架取代球囊扩张,使支架内再狭窄由50%下降到20%~30%;药物洗脱支架改善了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愈后,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问题。大多数药物洗脱支架由药物、药物载体、支架平台3部分组成,其中金属支架和聚合物不能被人体吸收。金属置入物和药物载体长期存留于血管中,影响内皮化、引起局部的慢性炎症反应和后期的血栓形成。 结论:药物洗脱支架在防止支架内再狭窄及再次血运重建明显优于普通金属裸支架。生物可降解支架的临床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药物载体对血管内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背景:目前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影像检测手段广泛应用于临床,并且有无创、快速、简便等优点。 目的:观察血管内支架置入后影像形态学变化,探讨血管内支架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应用安全性及不同材料的应用价值。 方法:以 “血管内支架,支架材料,再狭窄,影像”为中文关键词;以:“vascular stent,scaffold,restenosis,endothelialization,imaging evaluation”为英文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1993-01/2009-10相关文章。纳入与不同材料支架置入后颅内靶血管再狭窄的影像形态学评估有关的文章;排除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以30篇文献为主重点进行讨论不同材料血管内支架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应用安全性及影像学评价。 结果与结论:按置入支架材料不同类型的患者采用影像学技术,观察随访期间靶血管再狭窄形态学变化。可以明确有无血管狭窄、明确病因,并有利于对血管内支架材料的选择进行风险-效益评估。提示:影像判断不同材料支架置入后形态学差异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有助于选择支架材料及对术中病变部位栓子脱落危险性的评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支架置入临床应用特点及其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QT离散度及校正QT离散度的影响。 方法:应用万方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由第一作者以“支架置入,QT离散度,校正QT离散度”等检索1998/2010时限内与支架置入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QT离散度影响有关的文献。排除重复研究或较陈旧文献。 结果:依据纳入排除标准共保留文献22篇。常用支架为金属裸支架与药物支架。金属裸支架置入操作简便易行,并具有形状记忆效应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临床应用优势,但术后早期再狭窄发生率高;药物支架有效降低术后再狭窄发生率,但远期安全性尚不明确。同时因经济投入高、置放技术要求严格等不易进行临床推广。从临床应用效果来看,支架置入显著缩短冠心病患者QT离散度以及校正QT离散。 结论:支架置入显著缩短QT离散度以及校正QT离散,有效改善心肌再灌注,降低恶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长期预后。但不同类型支架置入引起QT离散度的对应性变化,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摘要 背景:血管闭塞性疾病主要治疗方法之一,支架置入的后期再狭窄问题开始制约支架的进一步发展。 目的:分析药物洗脱支架置入弯曲冠脉血管后的药物浓度场及壁面切应力分布规律,为临床应用及药物洗脱支架的进一步完善提供理论指导。 方法:选取3种药物释放率情况,采用数值方法对药物洗脱支架置入弯曲冠脉后的药物浓度场和壁面切应力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与结论:血管的弯曲和支架的置入对药物扩散的浓度场有较大影响。药物释放速率的改变对浓度分布规律没有影响。由于流场分布的不均匀,弯曲冠脉血管内侧的药物浓度高于外侧,下游的浓度高于上游。外侧支架附近的血管壁上出现低切应力区,加上低的药物浓度分布,使得这些位置(特别是上游区域)成为再狭窄萌发的高危险区。结果提示,如果根据置入支架所处位置的流场分布特点,有意识的对支架表面载药量的分配分布进行合理的优化,适当增加上游和外侧药物涂层的浓度,减少下游和内侧涂层的浓度;增加径向连接筋的载药量,减少连接筋数目,充分利用流动带来的上游药物浓度,使得血管壁附近的药物浓度分布更加均匀合理,这将既节省药量,又有利于抑制内膜增生。 关键词:药物洗脱支架;冠状动脉;药物浓度分布;内膜增生;心血管置入物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0.42.016  相似文献   

13.
脑血管支架的临床应用及其并发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脑血管支架的国内外治疗研究进展,分析支架置入并发症的原因,并探讨各类脑血管支架与宿主间的生物相容性。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 database(1989/2009)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89/2009),由第一作者按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资料收集和质量评价。从脑血管支架置入的治疗进展,支架置入治疗的并发症和脑血管支架的生物相容性3方面进行描述和整理。探讨各种脑血管支架的治疗现状、并发症和生物相容性。 结果:总结归纳文献内容,脑血管支架临床应用较多的是颅内支架,由于血管的管径限制支架的直径,不同病变对支架直径的要求不同。支架置入并发症主要有腹膜后血肿,颈动脉窦反应,高灌注综合征,脑血管痉挛和血栓形成。在各种脑血管支架中,金属支架生物相容性较差,聚合物支架、涂层支架和药物支架生物相容性均好于金属支架,能有效的预防支架置入后的再狭窄。 结论:脑血管支架置入治疗可作为脑血管病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在治疗过程中,要根据临床症状不同,进行充足的置入前准备,选择合适的支架类型,严格遵循适应证,避免出现并发症。脑血管支架中的药物支架,聚合物支架的生物相容性较好,其他支架生物相容性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4.
15.
背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后,自体大隐静脉桥的再狭窄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国内外研究已表明,应用血管外支架是预防再狭窄的一种可行办法。 目的:以犬双侧后腿股静脉-股动脉旁路移植动物模型为基础,观察可降解性聚乙醇酸血管外支架抑制移植静脉内膜增生的作用。 方法:24只草犬随机抽签法分为3组,对照组直接进行双侧后腿股动脉移植,聚乙醇酸外支架组移植静脉后外套聚乙醇酸外支架,涤纶外支架组移植静脉后外套非限制性非可降解材料(涤纶)外支架。移植后4,6周取出移植静脉,测量其内膜、中膜的厚度。同时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计算其细胞增殖情况与滋养血管生长情况。 结果与结论:聚乙醇酸外支架和涤纶外支架均与移植静脉壁之间形成了富含毛细血管的新生外膜,移植静脉中膜及内膜厚度均小于对照组(P < 0.05);中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显著降低(P < 0.05),而外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显著增高(P < 0.05),中膜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显著降低(P < 0.05)。聚乙醇酸外支架组移植静脉中膜及内膜厚度小于涤纶外支架组(P < 0.05),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细胞数低于涤纶外支架组(P < 0.05)。提示可降解性聚乙醇酸血管外支架在血管移植后可以明显抑制移植静脉内膜和中膜增生,进而预防移植静脉再狭窄,是一种良好的可用于抑制移植血管再狭窄的外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16.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治疗已成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血管重建的重要手段,但其主要问题是会造成支架置入后发生再狭窄。药物洗脱支架的临床应用,使再狭窄发生率显著降低,西罗莫司洗脱支架和紫杉醇洗脱支架是目前世界市场上主流的2种药物洗脱支架,西罗莫司洗脱支架在预防血管内再狭窄、降低靶病变血运重建率方面表现优于紫杉醇洗脱支架。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关药物洗脱支架置入后再狭窄发生率的问题将逐渐得到满意的解答。  相似文献   

17.
背景:对于药物涂层支架的安全性问题目前尚存在争议。磁诱导热疗可以利用交变磁场诱导磁介质升温,对局部病灶进行热疗。由于心脏支架多以不锈钢、镍、铬等合金材料构成,因此具备在磁场下的升温条件,并且目前国内外尚无通过磁诱导心脏支架升温的相关报道。 目的:观察不同冠状动脉支架在交变磁场下的升温情况。探讨磁场强度、磁场频率、磁场方向及支架的材质对冠状动脉支架升温的影响规律。 方法:将不同材质冠状动脉支架(316L型、镍钛合金、钴铬合金)置于交变磁场中,调节磁场参数(场强、频率)和支架长轴与磁场方向的夹角,观察上述因素对交变磁场诱导冠状动脉支架升温的影响。 结果与结论:支架材料对磁场诱导升温有显著影响,并以316L型支架升温效果最好;随着支架长轴与磁场方向所成角度的增大,升温效果明显降低;随着交变磁场频率及电流强度增加温度升高更明显。  相似文献   

18.
背景: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的再狭窄等并发症越来越引起关注。 目的:系统评价生物可降解心血管支架材料与人体相容性的研究。 方法:计算机检索 EMbase(1980/2011-08)、MEDLINE(1966/2011-08)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8/2011-08)、中文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筛查相关文章的参考文献收集发表的生物可降解心血管支架生物相容性的动物实验和临床实验中文献,对可降解心血管支架材料生物相容性的总结。 结果与结论:当血管内皮化完成之后,生物可降解支架如期降解,从而克服了支架本身作为异物的血栓源性,抑制早期血栓形成及晚期新生内膜增生,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有效降低了再狭窄的发生率。同时,生物可降解支架还可作为药物局部投放的载体,达到有效防止支架置入后血管急性闭塞和降低再狭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