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鼻内窥镜术后鼻腔冲洗效果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内镜手术是治疗慢性鼻窦炎及鼻息肉的新方法,但术后术腔粘连或窦口闭锁会严重影响手术效果,患者仍有鼻塞或头痛等不适的感觉。为减少术后鼻腔结痂,中鼻道粘膜水肿,术后鼻腔冲洗是非常重要的。2005--2008年12月,我们应用一次性输液器加生理盐水术后第三天开始行鼻腔冲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内窥镜鼻窦手术后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窥镜手术术后术腔的变化规律,探讨并发症出现的情况及处理,观察分析153例患者手术后第1、2、3、4、6、8周及3月后多次复诊行鼻内窥镜检查及清理鼻腔和术腔变化情况。结果,手术后多次随诊发现在术后第5周粘膜水肿及渗出基本消失,术后第2周开始出现囊泡形成,术后第3周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肉芽增生及窦口狭窄,术后第4周开始出现术腔粘连及息肉形成,术后第6周开始出现窦口闭锁。鼻内窥镜术后合理的用药,积极随访,及时、恰当的处理所出现的各种问题,能有效地防止并发症的出现,加快上皮的恢复,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3.
<正> 内窥镜对治疗慢性鼻窦炎,处理鼻腔解剖变异,保留和恢复鼻腔、鼻窦功能起了很大作用,其目的是最大限度的保留有活性的粘膜,经自然开口在鼻腔与鼻窦之间形成可靠的引流通道。原则上消除狭窄、清除病变组织、开放鼻窦、利于恢复鼻腔鼻窦生理功能,防止复发。但术后正确合理的鼻腔护理是提高慢性鼻窦炎治愈率的关键。1 临床资料 480例中,男性420例,女性60例,年龄最大的58岁,最小2岁,病程最长5年,最短2年。体征:鼻腔粘膜充血水肿,下鼻甲肥大,钩突肥大,中鼻道有脓涕。新生物中甲息肉样变,鼻中隔弯曲,窦口狭窄。分别在内窥镜下行鼻息肉切除,用塑形法处理中下甲及中隔等解剖变异,钩突切除、筛窦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丙酸氟替卡松与鼻腔冲洗联合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经功能性鼻内镜术后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因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在定南县第一人民医院行功能性鼻内镜术的11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双盲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应用鼻腔冲洗治疗)与观察组(应用丙酸氟替卡松与鼻腔冲洗联合治疗),各56例。比较2组鼻黏膜上皮化、水肿改善时间及治疗前后Lund-Mackay评分、Lund-Kennedy评分、骨桥蛋白、白细胞介素-5、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Lund-Mackay评分、Lund-Kennedy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鼻黏膜上皮化、水肿改善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治疗后骨桥蛋白、白细胞介素-5、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较对照组低,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经功能性鼻内镜术后患者应用丙酸氟替卡松与鼻腔冲洗联合治疗能够改善并发症,有助于缓解炎症,促进鼻部症状恢复、鼻窦恢复、患部组织修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鼻内镜下上颌窦开放,保留钩突,使鼻窦、鼻腔生理功能得以维护.方法 对25例慢性上颌窦炎患者分试验组与对照组,每例患者左侧鼻腔为试验组,右侧为对照组,试验组施行经鼻内镜保留钩突上颌窦开放术,对照组行经鼻内镜切除钩突上颌窦开放术.结果 25例上颌窦炎患者均随访>6个月,试验组钩突仍维持正常解剖学形态,上颌窦开口引流通畅,窦腔粘膜形态正常,且0度镜不能直视上颌窦口.对照组引流通畅,窦口开放,0度镜可直视窦口.结论 保留钩突的上颌窦开放术,可避免鼻窦受吸入气流的直接撞击,以及术腔粘连,可达到与切除钩突的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相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高顺华  鞠善德 《吉林医学》2005,26(12):1296-1297,1299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微创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5年8月至2004年8月间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387例,术后随访3~24个月。结果:术后症状消失,内窥镜检查窦口开放良好,窦腔黏膜上皮化,无脓性分泌物334例,治愈率86.3%,好转率9.1%,总有效率95.4%。其中15例术后分别不同程度出现术腔粘连、窦口闭锁、息肉形成等,行二次手术。本组病例无眶眼、颅底并发症。结论:鼻窦内窥镜手术具有视野清晰、创伤小、手术准确性高等优点。手术在鼻内窥镜直视下,最大限度保留鼻腔、鼻窦正常结构和功能前提下,清除病变,改善和重建鼻腔、鼻窦通气引流功能,并结合术后随访综合治疗,达到提高疗效、治愈目的,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状态。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丙酸氟替卡松明胶海绵对慢性鼻窦炎患者在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术后换药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选择120例行双侧鼻窦内镜手术且完成随访的CRSwNP和CRSsNP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左侧鼻腔)和对照组(右侧鼻腔),实验组在术后第二天抽完中鼻道填塞材料后用丙酸氟替卡松浸润的明胶海绵填塞术腔,术后2周、2月、4月换药方法同上,对照组用0.9%生理盐水浸润的明胶海绵填塞术腔,术后2周,2月,4月换药方法同上,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主观评估及Lund-Kennedy客观评估为标准观察术后2周、2月、4月的疗效.结果:术后2周、2月、4月三个时间,两组组间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丙酸氟替卡松浸润的明胶海绵填塞术腔在此类手术后换药,具有良好的消炎、减轻黏膜水肿、减少囊肿生成的作用,可以促进术腔尽早恢复.  相似文献   

8.
鼻内窥镜手术后粘连是由于术后处理不当,导致的鼻窦功能性减弱。现将1995~200l间我院鼻内窥镜手术后鼻腔妥善处理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5-200l间我院共开展鼻内窥镜手术52例。男34例,女18例,年龄19-45岁,平均年龄34岁。其中慢性鼻窦炎27例,鼻息肉25例。在鼻内窥镜下行鼻息肉摘除、鼻道窦口修复或筛窦手术治疗使鼻窦引流畅通,统计术后腔处理过程中鼻腔清洁时间,术腔出现囊泡、内芽、息肉、粘连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化湿通窍方雾化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鼻内窥镜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8年3月登封市中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100例接受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化湿通窍方雾化术腔治疗。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个月记录患者中医证候(流脓涕、鼻塞、头痛、嗅觉障碍、鼻甲肿胀)积分。比较两组患者术腔清洁时间、黏膜转归竞争时间、术腔上皮化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2个月鼻黏液纤毛传输速度。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流脓涕、鼻塞、头痛、嗅觉障碍、鼻甲肿胀)积分低于治疗前,观察组症状(流脓涕、鼻塞、头痛、嗅觉障碍、鼻甲肿胀)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腔清洁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黏膜转归竞争时间和术腔上皮化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个月鼻黏液纤毛传输速度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来说,化湿通窍方雾化术腔可以加快鼻黏膜纤毛功能的恢复,缩短黏膜上皮化时间。  相似文献   

10.
经鼻内窥镜手术已成为慢性鼻窦炎的主要治疗方法,疗效明显。通过手术开放各鼻窦或扩大自然窦口,清除病变,使鼻窦得到通气和引流。为达到术后功能的恢复,术中尽量保留窦腔可恢复的粘膜,所留粘膜的炎症并未因手术而即时恢复。因此,经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窦炎仅仅是为鼻窦炎的治愈提供了可  相似文献   

11.
鼻窦灌注液冲洗对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窦灌注液冲洗对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的疗效机制.方法:行鼻窦内窥镜手术的10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两组内镜术后炎性黏膜纤毛功能、Th1/Th2细胞因子以及嗜酸性粒细胞的情况.结果:治疗后3月,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纤毛传输速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P<0.01),两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中扩大上颌窦自然口对上颌窦炎转归的影响。方法:将慢性上颌窦炎218例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的手术范围是切除钩突、筛泡,开放前、中、后组筛窦,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切除部分肥厚明显的中鼻甲;B组手术范围是切除钩突、筛泡,开放前、中组筛窦,不处理上颌窦自然开口,尽量保留中鼻甲,特别肥厚者也行部分切除。结果:218例均随访1年以上。按海口1997年疗效评定标准,A组治愈100例,治愈率92%,B组治愈99例,治愈率91%;A组好转9例,好转率8%,B组好转10例,好转率9%。结论:鼻内镜手术范围的关键是切除窦口鼻道复合体的解剖变异,是否扩大上颌窦口并不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
杨海刚 《四川医学》2012,33(4):687-688
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手术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8年5月~2011年5月我院收治老年慢性鼻窦炎患者64例,其中合并糖尿病23例、低危组高血压25例,所有患者均经相关内科治疗病情稳定后,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术后抗感染、鼻内镜下清理鼻腔分泌物、血痂.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治愈40例(62.5%),好转18例(28%),无效6例(9.4%).结论 经鼻内镜手术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治疗效果良好、并发症少,个体化手术处理配合内科综合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病情评估方法在鼻咽癌放疗后慢性鼻窦炎(CRS)选择个性化治疗方案及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将98例鼻咽癌放疗后CRS分成3组:经保守治疗(组1)、经上颌窦自然口扩大(组2)及联合下鼻道开窗(组3)为特征的鼻内镜手术治疗,分析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鼻窦CTLund—Mackay评分、鼻内镜检查Lund—Kennedy评分等完整的主观、客观评价指标的特点。结果在症状的VAS评估中,保守治疗仅黏脓性鼻涕评分有统计学意义,手术治疗另有面部胀痛评分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下鼻道开窗组优于单纯上颌窦自然口扩大组。保守治疗对上颌窦炎及蝶窦炎控制较差,手术对各鼻窦炎控制率较好,联合下鼻道开窗对上颌窦炎的控制优于单纯上颌窦自然口扩大。Lund—Mackay与Lund—Kennedy评分在保守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und—Mackay评分在每组手术治疗前后、治疗后两组间及保守组与手术组治疗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und—Kenned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黏脓性鼻涕、面部胀痛这两项VAS评分较高的患者宜选择以上颌窦自然口扩大联合下鼻道开窗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②在对治疗前病变范围的评估和手术疗效的判断上,Lund—Mackay评分更能真实反映放疗后CRS的控制情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5月期间该院耳鼻喉科收治的82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予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1观察组显效13例,有效2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5%;2观察组术后只出现术腔粘连7例(17.5%),均经对症处理后无需再次手术,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手术治疗中应用鼻内窥镜,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鼻腔组织与功能,临床效果确切,术后要注意及时清理术腔,以减少术腔粘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鼻内镜对萎缩性鼻炎伴发鼻窦炎的治疗效果.方法:以2009 年1月至2011 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32 例萎缩性鼻炎伴慢性鼻窦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鼻窦内镜手术,术后以海口标准对治疗效果进行评.结果:32 例患者,治愈4例,好转15 例,无效13 例,治疗总有效率为59.375%.结论:萎缩性鼻炎患者易伴发慢性鼻窦炎,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是治疗萎缩性鼻炎伴发慢性鼻窦炎的常用方法,但治疗总有效率仅为59.375%,效果较差,手术中应注意保留鼻窦的正常粘膜和可逆的病变粘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下耳鼻咽喉动力系统手术对慢性鼻窦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76例慢性鼻窦炎患者的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而观察组患者采用经鼻内镜下耳鼻咽喉动力系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慢性鼻窦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2.1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3.68%)(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黏膜恢复时间、牙槽骨吸收和鼻腔通气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慢性鼻窦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提高改善(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5.26%)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15.79%)(P<0.05)。结论 经鼻内镜下耳鼻咽喉动力系统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卢新丰  郭自奇 《中外医疗》2010,29(12):10-10,12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我院收治的14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研究组70例患者,经过鼻内窥镜治疗,治愈45例,好转1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70例患者,经过传统手术治疗,治愈23例,好转31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77.14%;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经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临床疗效确切,与传统的鼻窦手术相比具有组织损伤小、保存鼻腔、窦腔生理功能,术后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鼻腔冲洗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鼻腔冲洗方法在鼻内镜术后的疗效。方法将97例鼻内镜术后慢性鼻窦炎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行常规鼻内镜术后换药+鼻腔冲洗,对照组行常规鼻内镜术后换药。随访1年,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8%)高于对照组(7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腔冲洗能促进鼻腔粘膜修复,提高鼻内镜手术疗效,是围手术期的重要治疗方法,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