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观察并探讨鼻内镜下电凝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疗效.方法 应用鼻内镜对顽固性鼻出血患者进行鼻内镜检查,寻找出血部位,以双极或单极电凝电灼止血.结果 38例患者37例本方法治愈,1例无效采用DSA上颌动脉分支栓塞后治愈,全部病例无严重并发症,随访3个月未再出血.结论 鼻内镜下电凝治疗顽固性鼻出血具有定位准确、迅速、损伤小,疗效确切且患者痛苦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并探讨鼻内镜下电凝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疗效.方法 应用鼻内镜对顽固性鼻出血患者进行鼻内镜检查,寻找出血部位,以双极或单极电凝电灼止血.结果 38例患者37例本方法治愈,1例无效采用DSA上颌动脉分支栓塞后治愈,全部病例无严重并发症,随访3个月未再出血.结论 鼻内镜下电凝治疗顽固性鼻出血具有定位准确、迅速、损伤小,疗效确切且患者痛苦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顽固性鼻出血出血点的查找方法和电凝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治疗顽固性鼻出血56例。患者采用坐位或半坐位,在渐进性局部麻醉下以鼻内镜检查,查找、辨认出血点,明确出血点后对出血点进行点状电凝治疗。结果患者均能主动配合,顺利完成检查和治疗;出血部位在嗅裂部鼻中隔侧23例,下鼻道20例,中鼻道8例,总鼻道、鼻中隔嵴突后方3例,2例未找到明确出血点。55例患者一次治愈,随访3个月以上无复发,1例患者发生再出血。结论依据鼻内镜下不同出血部位的血流特点及黏膜形态特征,结合渐进性局部麻醉及鼻甲移位,顽固性鼻出血绝大多数可明确出血点,以电凝治疗可有效止血,患者痛苦小,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电凝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鼻内镜下电凝治疗组(观察组)和传统鼻腔填塞法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4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46例患者经鼻内镜下电凝治疗后,治愈率为93.5%,高于对照组的76.1%(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复发3例,观察组无复发病例。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低于对照组的19.6%(P〈0.01)。结论采用鼻内镜下电凝治疗顽固性鼻出血效果好,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张依顺 《基层医学论坛》2012,(34):4569-4570
目的探讨顽固性鼻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132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应用鼻内镜电凝止血。结果鼻内镜电凝止血1次治愈125例,占95%;1个月内第2次出血经电凝治愈7例,占5%。全部病例随访半年以上均无复发。结论鼻内镜下治疗顽固性鼻出血具有病变治疗彻底、损伤小、瘢痕少、并发症少、治疗简单灵活、快速准确、患者痛苦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鼻内镜下电凝和微波治疗顽固性鼻出血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15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我院收治的54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电凝组27例与微波组27例,电凝组患者采用双极电凝进行治疗,微波组患者采用CYP-Ⅲ型微波治疗仪进行治疗。结果:电凝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与止血时间皆低于微波组,近期疗效与远期疗效皆优于微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电凝治疗的术中出血量、止血时间、近远期疗效皆明显优于微波治疗,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鼻内镜下高频双极电凝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54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将其视为对照组,该组采取传统的填塞止血方法治疗,选择我院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54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将其视为观察组,该组采取鼻内镜高频双极电凝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总结临床体会。结果观察组的鼻腔出血量、恢复通气时间及鼻黏膜恢复时间明显缩短;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8.15%,对照组为81.48%,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0%,对照组为7.41%,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高频电凝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止血效果显著,治愈率高,痛苦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8.
顽固性鼻出血的鼻内镜下微创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微创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方法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针对出血情况采用序贯治疗,首先行鼻内镜下检查,明确出血点后在鼻内镜下应用双极电凝止血,上述方法无效者,进行鼻内镜下蝶腭动脉电凝术止血。结果:122例(100.0%)患者全部进行鼻内镜下检查后双极电凝止血,其中31例(25.4%)患者另行鼻内镜下蝶腭动脉电凝术,一次性治愈113例(92.6%),二次治愈9例(7.4%),治愈率为100.0%。结论:鼻内镜下应用双极电凝对顽固性鼻出血进行微创序贯治疗,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诊治顽固性鼻出血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57例非外伤性鼻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明确出血点后采用鼻内镜下电凝止血。结果54例鼻出血患者在鼻内镜下经电凝治疗一次性成功,其余3例鼻内镜下经针对性填塞止血。随访1-3个月无复发,无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诊治顽固性鼻出血效果好,患者痛苦小,容易接受,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胡逢春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6):123-123
资料与方法 2007年6月开始鼻出血患者42例,其中男26例,女16例,年龄17~66岁,均为单侧出血,病程1~45天。出血部位:鼻中隔前上部11例,鼻中隔后部12例,下鼻道外侧壁10例,中鼻道后段5例,鼻咽部4例。15例伴有高血压病史,鼻中隔弯曲7例,均无鼻外伤及出血性疾病史。随访6~18个月。  相似文献   

11.
顽固性鼻出血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止血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对顽固性鼻出血患者行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止血的疗效。方法:将顽固性鼻出血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采用传统鼻腔凡士林油纱条等填塞止血+药物治疗,实验组42例应用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止血+药物治疗。结果:实验组术中止血迅速、彻底,术后鼻腔黏膜变化不明显,很少发生鼻腔再出血现象,术后综合征反应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止血,能直视下寻找出血点,大多能明确出血部位,减少鼻腔填塞止血盲目性,其临床止血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创伤小,痛苦小,并发症少,病程短,治愈率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魏景旺 《安徽医学》2012,33(4):439-440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高频电刀凝固术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的可行性。方法对29例患有腺样体肥大的儿童在鼻内镜直视下使用自制的高频电刀头进行凝固治疗。结果本组患者鼻塞、耳闷及张口呼吸等症状均获得明显改善,无术中或术后出血、咽鼓管咽口闭锁等并发症,随访3~6个月无腺样体残留复发。结论鼻内镜直视下儿童腺样体肥大高频电刀凝固术具有无出血、无残留、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安全性高、设备简单等优点,适合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微波治疗鼻后部出血的可行性与疗效。方法:鼻内窥镜直视下行微波凝烫封闭出血点治疗鼻后部出血32例。结果:28例1次止血成功,4例高血压严重鼻出血患者再次出血,血压控制后再次行微波治疗后止血成功。结论:应用鼻内窥镜下微波凝烫止血可有效地控制鼻后部难治性出血,且内窥镜下视野清晰,凝烫操作简便,治疗范围明确,适用于难以填塞的中鼻道和下鼻道后部止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微波治疗鼻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我院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鼻出血150例,采用鼻内镜下微波治疗。结果:一次性治愈140例,3个月内再出血10例,再次采用鼻内镜下微波治疗后无复发。结论:采用鼻内镜下微波治疗鼻出血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6):76-79
目的 回顾分析鼻出血的常见出血部位、相关风险因素及鼻内镜下电凝止血的治疗优点。方法 统计2011年1月~2019年7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行鼻内镜下电凝止血治疗的262例鼻出血病例,分析出血部位、相关风险因素及住院期间复发情况。结果 262例患者中有232例可以找到出血部位,30例未找到明确出血点。其中鼻中隔前下共92例,鼻中隔中后部共52例,嗅裂区共39例,中鼻甲共13例,中鼻道共13例,下鼻甲共18例,下鼻道共10例。男202例,女60例。伴随高血压病63例,伴糖尿病10例,伴恶性肿瘤病史的患者6例,伴心脏疾病6例,同时患有其他疾病的患者11例。所有病例中仅有2例术后3 d内出现再次出血情况,余术后3 d在院期间均无再次出血。结论 鼻中隔前下区为鼻出血最易出血部位,男性或40~60岁人群为易出血人群,高血压或为鼻出血相关危险因素,鼻内镜技术使止血更准确有效。  相似文献   

16.
鼻内镜下揭盖法治疗鼻前庭囊肿2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佘国跃  唐兵华 《西部医学》2012,24(7):1318-1319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在鼻内镜下对24例患者行鼻前庭囊肿揭盖术,观察其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24例均获治愈。无并发症,随访半年以上,均未见囊肿复发和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具有手术精确、创伤小、愈合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1):74-77
目的比较分析鼻中隔缝合与鼻腔填塞在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就诊并行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的患者8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A组与B组,A组予以鼻中隔缝合治疗,B组予以鼻腔填塞治疗,采用Lund-Mackay评分系统评估鼻内镜、鼻窦CT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程度,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A组患者临床症状的VAS评分低于B组(P0.05)。A组治疗后的鼻内镜评分、鼻窦CT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组总有效率87.5%显著高于B组的6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VAS量表得分,A组患者的鼻塞得分(0.92±0.25)分、头痛(1.75±0.47)分、鼻部疼痛(1.36±0.28)分、流泪(0.44±0.11)分、耳鸣/耳闷(0.52±0.17)分、吞咽困难(0.61±0.20)分、睡眠困难(0.98±0.25)分、术后清理鼻腔时疼痛不适感(1.72±0.39)分,各项VAS评分均低于B组(P0.05)。两组鼻腔渗血量、术后鼻中隔血肿、鼻粘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后应用鼻中隔缝合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患者的痛苦,较鼻腔填塞更有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008年5月至2012年5月本院收治的51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所有患者均行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2年,探讨手术治疗方法及根据1997海口会议标准评定疗效。结果:510例患者中,392例达到治愈标准,治愈率为76.9%,109例达到好转标准,好转率为21.4%,9例为无效标准,无效率为1.8%,总有效率为98.2%。结论:经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术中解剖标志的确认和系统的术后随访为治疗效果及防止并发症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   

19.
王宝莲 《中国医药导报》2012,9(16):185-186,188
目的观察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对62例无鼻内症状的鼻源性头痛的患者进行CT、鼻内镜检查和1%地卡因实验,并分析其解剖学特点,确定具体解剖变异部位,经保守治疗无效后,实行相应的鼻内镜手术。结果鼻部CT结合鼻内镜检查发现62例患有鼻中隔偏曲、中鼻甲反向弯曲、钩突肥大、筛泡过渡气化、鼻腔鼻窦复合体(OMC)狭窄等解剖异常,鼻内镜术后随访6~12月,治愈47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16%。结论对确诊的鼻源性头痛患者,采用鼻内镜手术修正鼻腔解剖异常,使病因真正地解除,获得满意疗效,提示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源性头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