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桂春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3):1869-1870
早产儿特别是低出生体质量儿,因吸吮吞咽功能差,胃肠消化能力弱而易发生呕吐、腹胀,致经胃肠道喂养的建立有许多困难,成为护理的一大难题。近年来,本院采用安慰奶嘴非营养吸吮,早期微量鼓励性喂养,口胃管口饲,腹部按摩,肛管灌肠早产儿综合喂养技术对早产儿进行护理,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
早产儿基础护理的新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凡胎龄满28周以上,不足37周,体重<2 500 g的新生儿,称为早产儿.不同胎龄的早产儿其成熟度亦不同,胎龄越小,成熟度越差.早产是新生儿死亡的常见原因,因此,对早产儿的特点应有全面的、足够的认识.早产儿全身脏器发育不成熟,免疫功能存在缺陷,对各种感染的抵抗力差,即使轻微的感染也可以引起败血症等严重后果;其呼吸中枢呼吸器官未发育成熟,易患呼吸窘迫综合征、肺不张、吸入性肺炎等;其吸吮及吞咽功能亦差,贲门括约肌松弛,易呛咳、吐泻;皮下脂肪极少,体表面积相对大,常因寒冷而导致硬肿症的发生;皮肤极为娇嫩,易破损感染等,因此,大多数早产儿需要在医院治疗护理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3.
胎龄不足32—34周的早产儿,由于吸吮、吞咽动作无法与呼吸协调,经鼻喂养或经口喂养是最常见的肠内喂养方法。在早产儿管饲喂养中,胃残留存在比例明显大于足月儿。早产儿胃容量小、胃肠动力差、容易出现胃潴留现象。管饲前对胃残留物的正确判断是管饲者必须面临的抉择,如何减少由于护理操作及个体判断差异对早产儿造成的不良喂养结果,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我院通过对2011年管饲喂养出现胃残留早产儿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提出护理对策。对2012年管饲喂养早产儿给予干预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由于早产儿的生理特点,常常出现喂养困难,喂养不当可造成喂养不耐受,甚至出现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严重并发症,使早产儿病死率增高;而存活者建立胃肠喂养困难,延长了住院日,并影响到早产儿的体格发育及智力发育。因此解决喂养问题成为提高存活早产儿生活质量的关键问题。用奶头进行非营养性吸吮或微量鼓励性喂养,有利于早产儿胃肠道激素的增加而使早产儿的消化功能逐渐增强。我科使用早期微量胃肠喂养的方法喂养早产儿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围产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早产儿早期严重并发症多能得到有效控制,其病死率已大大降低,因此早产儿的营养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其生存和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问题。协调的食管蠕动存在于孕32周时,协调的吸吮和吞咽要到孕34周才成熟,故早产儿的胃肠动力不足,消化吸收功能有限且胃肠免疫功能低下。目前鼻胃管喂养是吸吮、吞咽及协调功能较差的早产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最常见的营养摄入方式。如何保证早产儿胃  相似文献   

6.
72例早产儿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产儿是指胎龄未满37周岁,体质量〈2500g,身长〈47cm的活产新生儿,早产儿的出生率占新生儿的5%左右,死亡率却占50%左右。因为早产儿多系统发育不成熟,生活能力弱,体温调节能力差,胃容量小,胃肠道消化功能低下,免疫功能存在缺陷,呼吸中枢不全,容易发生多种合并症,因此,加强早产儿的护理是降低其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产儿生后早期非营养性吸吮(NNS)对其胃肠功能和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需经间断鼻胃管喂养(intermittent nasogastric feeding,INGF)的早产适于胎龄儿52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辅以非营养性吸吮,对照组单纯给予INGF,观察2组早产儿胃肠不耐受发生的情况、达全肠道喂养时间及生后14 d时体重增长情况.结果:观察组胃肠不耐受的发生率为23.1%,对照组胃肠不耐受的发生率为5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达全肠道喂养的时间较对照组短,其生后14 d时体重增长大于对照组,且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非营养性吸吮能减少早产儿胃肠不耐受的发生,缩短达全肠道喂养的时间,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发育,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及血清胃泌素的影响。方法将需鼻饲母乳喂养的4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非营养性吸吮组及对照组。详细观察记录两组患儿喂养不耐受情况以及血清胃泌素的变化。结果非营养性吸吮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减少,达全胃肠喂养以及恢复出生时体质量时间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胃泌素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非营养性吸吮可促进早产儿胃泌素分泌,缩短静脉营养以及达到全胃肠喂养的时间,并可以有效减少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非营养性吸吮联合抚触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非营养性吸吮联合抚触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68例需经鼻胃管喂养的早产适于胎龄儿,体质量<2500g,胎龄<35周,随机分为干预组(非营养性吸吮联合抚触)及对照组(单纯予间歇鼻胃管喂养)各34例。干预组在鼻胃管喂养间歇期给予吸吮无孔橡皮奶头8~10min/次,8~10次/d。同时给予全身抚触3次/d,每次15min。对照组单纯给予鼻胃管喂养,两组不足热量给予部分肠外营养。观察胃残留,喂养不耐受情况。肠道营养达418.4kJ(kd·d)时间,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14d时头围,身高增长情况,平均住院日。结果干预组胃残留、喂养不耐受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达足量肠内营养时间,平均住院日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生后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头围、身高增长、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非营养吸吮联合抚触,能更好地促使胃肠激素的分泌,刺激胃肠道的生长、发育和成熟,提高经肠道喂养的耐受性,还能加快吸吮反射的成熟,加快体格生长,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0.
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早期干预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芳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2):118-119
国内报道,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死亡率为63%~74%,国外资料为33%-70%。胎龄越小,体重越低,死亡率越高。本科2007年1月~2009年4月,通过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进行早期经FI微量喂养的同时给予非营养性吸吮干预治疗和护理手段,有助于早产儿从静脉营养过渡到胃肠营养,减少喂养不耐受等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早产儿营养状态,加快早产儿体重增长,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1.
早产儿消化功能发育不成熟,在喂养过程中易出现呕吐、腹胀、胃潴留等喂养不耐受现象.本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在新生儿科住院的早产儿207例早产儿中,有48例出现喂养不耐受现象,采用肠外营养支持及肠道喂养相结合,辅以胃肠动力药物,较合理的解决了早产儿喂养不耐受问题.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非营养性吸吮联合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方法将喂养不耐受需经鼻胃管喂养的早产儿共61例,根据是否应用非营养性吸吮联合小剂量红霉素治疗,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1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采用相同的早产儿配方奶,经鼻胃管喂养、静脉营养,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联合疗法,分别记录两组早产儿胎粪排尽时间、每天大便次数、胃残留奶量、呕吐消失天数、每天奶量。结果治疗组胎粪排尽时间、每日大便次数、胃残留奶量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呕吐消失天数、奶量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非营养性吸吮联合小剂量红霉素可促进胃肠蠕动,减少胃潴留、胃食管返流等喂养不耐受现象,减少患儿住院天数和治疗费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顾淑惠 《河北医药》2011,33(23):3615-3616
由于早产儿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出生后开始肠道喂养时,其胃肠动力的发育与胃肠的消化,吸收功能发育相比相对迟缓,故喂养不耐受在早产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中很常见,经常会出现呕吐、腹胀、胃潴留、胎粪排出延迟,从而影响生长发育和生命质量。我院2008年6月至2011年3月对喂养不耐受患儿41例的治疗进行对照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早产儿由于胃肠功能不完善 ,尤其胃肠动力功能低下 ,易出现腹胀、胃潴留等喂养不耐受[1],从而影响体重回升及延长静脉营养的时间。我科用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1999年 3月至 2 0 0 3年 3月在我院儿科住院的早产儿 68例 ,选取有腹胀、胃潴留等喂养不耐受体征的 2 6例为观察对象 ,男 14例 ,女 12例 ;胎龄 2 8~ 3 5周 (3 1 6± 2 5周 ) ;出生体重 12 50~ 2 50 0g(181 0± 3 78 9g) ;日龄 1~ 3d15例 ,~ 7d 9例 ,>7d 2例。临床表现有腹胀、胃潴留 19例 ,并呕吐 7例。观…  相似文献   

15.
刘军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9):1400-1400
早产儿尤其是极低体质量儿由于吸吮能力差,胃肠蠕动及觅食反射不健全,难以主动摄入足够的奶量.因此,有效的肠内营养治疗是早产儿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经鼻饲奶喂养是早产儿喂养的一种主要手段,但经胃鼻饲易引起胃食管反流、胃潴留,进而影响营养摄入.芦惠和薛辛东[1]比较鼻十二指肠喂养与鼻胃管喂养在呼吸暂停、吸入性肺炎、呕吐、残留、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认为鼻十二指肠喂养优于鼻胃管喂养.本科于2005年开始应用十二指肠喂养技术,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早产儿早期微量喂养及非营养性吸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患儿入院后均实施常规部分静脉营养,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常规鼻饲,起始奶量2ml/kg,用注射器抽取每次所需奶量,连接胃管,每2h将奶量1次性注到胃内,10~15min注完,每天递增奶量1ml/kg;观察组:起始奶量2ml/kg,以推注式电子输液泵泵入,泵入时间1h,每2h1次,每天递增奶量1ml/kg,同时给予非营养性吸吮,即每次喂养期间吸吮安慰奶嘴3~5min。观察两组早产儿自行吸吮母乳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达足量胃肠喂养时间、胃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及喂养不耐受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早产儿自行吸吮母乳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达足量胃肠喂养时间、胃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均<0.001),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也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01)。结论早产儿早期微量喂养及非营养性吸吮干预,可提高早产儿的喂养耐受性,帮助早产儿尽早从肠外营养过渡到经口喂养,促进早产儿体质量的规律性增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早产儿又称未成熟儿,是指胎龄未满37周、出生体质量2500g以下之新生儿[1]。此类婴儿消化器官发育不健全,吞咽能力弱,胃容量小,贲门松,幽门紧,容易呕吐而致呼吸道梗阻、窒息。又因消化酶不足,消化能力差,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易引起腹泻、腹胀。因此早产儿喂养是一项耐心细致的工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早产儿由于出生时营养物质的储存少、胃肠道的发育不成熟、胃肠动力的缺乏、吸吮与吞咽动作的不协调、喂养耐受性差及出生后合并各种疾病的影响,容易出现营养素摄入不  相似文献   

19.
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困难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肠道喂养对早产儿的存活和正常生长发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早产儿胃肠功能相对不成熟,生后1~2周易发生呕吐、腹胀、胃潴留、胃食道返流等喂养困难现象,影响早产儿的生长发育.红霉素对胃肠有促动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非营养性吸吮联合益生菌与红霉素治疗晚期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疗效、安全性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探讨晚期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治疗方法。方法将2009年11月至2012年11月汾西县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60例喂养不耐受的晚期早产儿随机分为非营养性吸吮(后简称吸吮)联合益生菌组30例、红霉素组30例。两组均给予保暖、体位疗法,部分静脉营养及改善喂养策略等常规治疗。吸吮联合益生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吸吮联合益生菌(常乐康0.5g/次,Bid,口服);红霉素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红霉素(3mg/kg次。Tid,口服)治疗,疗程3~5d。结果吸吮联合益生菌组和红霉素组治疗晚期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在病程、呕吐时间、胃残余、平均增加体质量、日增加奶量以及临床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吮联合益生菌组腹泻发生率低于红霉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腹泻发生率外,吸吮益生菌组和红霉素组均未发生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吮联合益生菌与红霉素治疗晚期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疗效相当,但红霉素在治疗过程中腹泻相对明显,在无胃肠道发育畸形的情况下,吸吮联合益生菌更有利于晚期早产儿胃肠系统的发育,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