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崔伟  吕小娟  冯金宇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5):5099-5100
目的:探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统计分析该院20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经过。结果:20例患者经手术切除病灶均治愈,均未行任何药物如孕三烯酮等治疗,随访1~4年均无复发。结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与子宫内膜脱落种植在腹壁切口有关;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彻底切除病灶,保证无残留;术中尽量避免子宫内膜组织散落在手术创面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效果,总结其临床经验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42例,对其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皆治愈出院,治愈率100%,术后无1例感染、大出血及死亡案例,病灶区均进行完整的切除,将切除组织取标本送病理检查证实患者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影像学检查结果符合,均可见子宫内膜间质及腺体,腺体的分化良好;术后随访6个月~1年,无l例复发和并发症发生,预后良好。结论发生腹壁子宫内异症的原因多与妇产科手术中的直接种植有-定关系,因此,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可通过在妇产科手术后结合患者的手术情况、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辅助检查手段等进行尽早诊断,一旦确诊,可及时采取手术治疗,早期行彻底的手术切除,可以明显提高治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和远期复发,具有同样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5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所有病例均采取手术治疗,彻底切除病灶,观察疗效.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外观呈暗红色或紫蓝色,直径在1~4cm,术后观察1年,无1例复发.结论: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为医源性并发症,手术彻底切除病灶是腹壁切口内膜异位症唯一确实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马锦 《中国卫生产业》2011,(35):123+125
目的 探讨腹壁子宫内膜异位(内异症)的临床特点及复发相关因素.方法 对15例确诊为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复发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我院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占同时期剖宫产的0.082%.15例患者中12例剖宫产术后在腹部切口疤痕处发现周期性疼痛性肿块,均接受了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诊断与术前诊断相符.2例采用药物保守治疗.术后随诊1~5年,1例复发.结论 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根据典型的症状、体征可正确诊断.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妇产科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2年内复发的患者60例,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可能影响患者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经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痛经史、手术分期、后穹窿触痛结节、术后药物治疗、盆腔炎、子宫腺肌病和术后孕次等7个临床指标均与术后复发密切相关(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行手术治疗时,应根据其痛经史、手术分期、后穹窿触痛结节、术后药物治疗、盆腔炎、子宫腺肌病和是否有生育要求等选用创伤小、能彻底清除病灶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术后短期应用抑制卵巢功能的药物可以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诊断与防治。[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在我院施行剖宫产,术后发生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9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前置胎盘剖宫产是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的常见原因。CA125不能作为腹壁切口子宫异位症的诊断指标。手术彻底切除病灶可治愈,产后哺乳可预防该病的发生。[结论]前置胎盘剖宫产是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诱因之一。规范手术操作规程及母乳喂养是有效的预防措施,手术彻底切除病灶是治愈的唯一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防范及治疗.[方法]对5例某院9年中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 [结果]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一经发病及早治疗,5例切口异位症患者经手术充分切除异位症病灶,随访1年无复发. [结论]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为人为造成的子宫内膜带至切口直接种植所致,一经发现及早手术,以手术充分切除病灶可达治愈效果.  相似文献   

8.
86例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建梅  LIU Hui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2):3095-3097
目的:探讨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诊断及最佳治疗方法,预防盆腔外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和降低其复发率。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6例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83例行手术治疗。其中腹壁切口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56例,42例病灶位于皮下脂肪组织,病灶侵及腹直肌前鞘7例,病灶侵及腹直肌5例,侵及腹膜2例,腹壁手术瘢痕多发异位结节3例;术后随访2例复发,均为应用局部麻醉者。其他部位的内异症手术27例,其中会阴切口瘢痕内异症侵及肛门扩约肌3例,阴道壁内异症侵及阴道直肠膈3例,术后分别加用达那唑治疗3~6个月,经随访27例均无复发。2例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单纯应用药物治疗者,在治疗期间症状明显减轻,但肿块无明显缩小,均于停药后短期内再次出现症状。阴道后穹窿内异症1例,用达那唑治疗9个月,停药随访8年未复发。结论: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最好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采用硬膜外或骶管麻醉为宜;对手术不能彻底切除者加用治疗内异症的药物是最好方法;严格操作规程、提高手术技巧,可以避免医源性内异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中隔子宫不孕不育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隔子宫不孕不育患者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1年2月~2005年8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住院治疗的24例中隔子宫不孕不育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中隔子宫不孕不育患者全部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平均年龄28.5岁,临床表现均为不孕不育,其中不孕不育16例,月经紊乱4例,无症状体检发现4例,全部患者经手术治疗(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手术证实完全中隔7例,不全中隔17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按(ASF-r)分期,均为Ⅰ~Ⅱ期,多处盆腔异位病灶8例,直肠窝异位病灶6例,子宫骶骨韧带异位病灶10例,所有患者术后均放置宫内节育器,雌激素治疗3~6个月,追踪随访妊娠10例,分娩5例。结论:中隔子宫不孕不育患者易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应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是治疗的最佳方法。术后雌激素治疗有利于子宫内膜的修复。但对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则不利,必要时需二次腹腔镜手术去除异位病灶,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子宫腺肌瘤患者实施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的结局并对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9年1月于南京鼓楼医院行子宫腺肌瘤手术治疗的患者83例(实施腺肌瘤病灶挖除保守手术治疗43例和实施子宫切除术根治手术治疗40例),比较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患者的预后,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子宫腺肌瘤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病灶切除组的年龄、孕次、产次、月经量过多比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子宫切除组,术后血糖类抗原125(CA125)值、复发率均高于子宫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t值介于2.429~27.846之间,P<0.05);在83例手术中,术后复发22例,均发生于病灶切除组;复发组的孕次、产次、术后CA125值、腺肌瘤直径、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高于非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t值介于1.991~4.982之间,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较高的孕次、产次、术后CA125值、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是复发的危险因素,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会阴例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2000年1月-2008年12月对我院妇产科5例会阴侧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与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理检查,5例均诊断正确。均有会阴侧切史。发病潜伏期多在产后6个月至2年内。所有病例均行彻底病灶切除术,术后随访3~5年,无复发。结论会阴侧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可根据病史,典型临床表现与查体明确诊断手术治疗是最佳手段。会阴侧切术中正确处理有利于预防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3月该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40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愈出院。术后随访6个月~1年,无复发病例,其中3例不孕患者治愈后怀孕。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各异,应综合分析患者临床表现、体征,借助先进的辅助诊断方法,以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收集的21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与妇产科手术有直接关系.21例患者均行腹壁异位病灶切除术,术中发现病灶位于皮下未及筋膜者4例(19.0%),深达筋膜及肌层者14例(66.7%),其余3例(14.3%)累及腹膜,术后病理报告为子宫内膜腺体、间质、炎细胞及出血.结论 手术中应加强无菌意识,严格无菌操作规程,术中做好腹壁切口的防护可避免和减少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医源性传播.经正确诊断并及早治疗,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可以治愈的.  相似文献   

14.
翟艳红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4):3393-3394
目的:探讨腹壁及会阴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方法:对23例腹壁及会阴部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随诊6个月~10年,未见复发。结论:腹壁及会阴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是:与月经周期同步、周期性疼痛、伴进行性增大肿块,诊断以症状体征为主,B超协诊为辅,治疗的有效手段是手术切除异位病灶,预防的关键是尽量避免子宫内膜组织遗留在手术切口上。  相似文献   

15.
剖宫产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娟  翟洪波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0):1481-1482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AWE)的临床特点及复发情况。方法:对18例确诊为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发病率、诊断、治疗及复发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占同时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3.06%(18/589),占剖宫产的0.16%(18/11143)。18例患者中有16例剖宫产术后在腹部切口疤痕处发现周期性疼痛性肿块,所有患者均接受病灶切除术并经病理证实。结论:剖宫产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根据典型的症状、体征可正确诊断,手术切除病灶是最佳的治疗方案和防止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分析,探讨其恰当的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36例患者选择住院手术治疗,28例患者选择在门诊药物治疗.结果手术切除组患者手术均一次性成功,36例患者均完全治愈(治愈率100%).药物治疗组28例患者中,9例完全治愈,治愈率32.1%,19例未治愈患者最终均选择手术切除后治愈.结论手术切除是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下方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原因、诊断、治疗。方法:对我院2001年-2011年收治的18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资料加以分析。结果:18例患者均为剖宫产术后,其中13例肿块浸润皮下脂肪及腹直肌前鞘,3例肿块浸润腹直肌,2例病灶累及腹膜。病灶直径1-4cm。所有病例均手术切除病灶。结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根据病史、临床表现、体征及辅助检查,可以明确诊断,预防该病的发生非常重要,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病灶切除的彻底性是预防该病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王世平 《中国保健》2005,13(12):52-52
目的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4年至2004年间10例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9例经手术治愈,1例手术后加用内美通治疗好转.结论对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主要行手术治疗,如手术范围不彻底要加用内美通巩固治疗.  相似文献   

19.
侯俊芳 《现代保健》2010,(35):86-87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临床特点,治疗及预防。方法对2005年1月~2009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1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疾病临床表现具有特征性,易于诊断,经局部病灶切除手术治疗,效果很好,复发率低。结论剖宫产后腹壁瘢痕处肿块伴与月经相关的周期性疼痛可作为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重要诊断依据,医源性子宫内膜种植是切口部位子宫内膜异位症直接原因,手术中认真保护、清洗切口,是避免切口子宫内膜种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特点、诊治及预防.方法 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23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倒病例依据病史、临床表现、检查均能做出正确诊断,与术后病理结果吻合.均行异位病灶切除术,随访1-3年无复发.结论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可根据病史、典型临床表现与体征、B超检查等做出诊断,剖宫产是其发生的高危因素,手术是治疗本病的首选方法.规范的剖宫产技术是预防该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