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无痛单人操作行大肠镜检查大肠疾病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同期354例大肠镜检查患者分为无痛单人操作组、无痛双人操作组、普通单人操作组、普通双人操作组。无痛组使用异丙酚联合芬太尼或咪唑安定静脉麻醉。记录所有患者肠镜检查中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变化及到达回盲部时间、成功率、不良反应和满意率。结果:无痛单人组到达回盲部时间明显短于其他组(P=0.005);无痛组到达时间短于普通组(P=0.05)。无痛组成功率97.6%,普通组成功率91.9%;无痛组不良反应显著低于普通组(P=0.005);无痛组1级满意率95.1%,普通组满意率为4.6%。结论:无痛单人操作大肠镜不仅能提高效率,节约人力资源,而且可提高检查成功率、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接受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罗西维林联合丙泊酚在无痛肠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0例无痛肠镜检查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应用罗西维林联合丙泊酚,对照组单用丙泊酚.比较两组患者苏醒时间、丙泊酚用量和追加情况、检查过程中生命体征变化及肠镜到达回盲部时间.结果 研究组苏醒时间和丙泊酚用量[(1.5±0.7) min和(1.7±0.5)mg/kg]明显小于对照组[(2.5±0.4) min和(2.6±0.5)mg/kg](P<0.05);心率、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Sp02)下降率(均为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10.0%(3/30)、16.7%(5/30)、13.3%(4/30)](P<0.05);对照组检查开始后3、6min时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较检查前和研究组同一时间点明显下降(P<0.05),研究组各时间点MAP和心率均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肠镜到达回盲部时间相近(P>0.05).结论 罗西维林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肠镜能有效减轻患者痛苦,减少丙泊酚用量,避免发生呼吸、循环抑制等不良反应,提高无痛肠镜操作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预吸氧结合去氧肾上腺素提高无痛肠镜检查安全性的可行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无痛肠镜检查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n=30):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面罩吸氧(5 L· min-1),正常潮气量呼吸纯氧3min.开放上肢静脉,缓慢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μg·kg-1.1min后对照组静脉注射丙泊酚2mg·kg-1,实验组静脉注射丙泊酚2 mg·kg-1+去氧肾上腺素1.5μg·kg-1,检查中如有体动反应,追加丙泊酚30~50mg,直至肠镜到达回盲部开始退镜后停止用药.观察两组检查时间、丙泊酚总用量、可唤醒时间、体动反应及MAP、HR、SPO2的变化.结果:MAP在T1、T2对照组均低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P两组组内T1、T2、T3与T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R在T1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R两组组内T1、T2、T3与T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AP下降>30%和下降20%~30%的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吸氧结合去氧肾上腺素的方法用于无痛肠镜确实可行,可减轻呼吸抑制的风险,降低术中低血压的发生,提高了麻醉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单人操作结肠镜检查对心肌耗氧量等心血管功能的影响,并与双人结肠镜操作法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将241例需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按接受检查的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120例使用单人操作法;对照组121例使用传统的双人操作法,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收缩压、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及心肌耗氧量(MOC)的变化等.结果 观察组116例(96.7%)成功完成检查,对照组103例(85.1%)成功完成检查.术前两组收缩压、HR、SpO_2及MO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两组收缩压、HR、MO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中在MOC增加的差值方面,观察组为(14.8±22.6)×10~2(次·mm:Hg)/min(1 mm Hg=0.133 kPa).对照组为(28.1±31.5)×10~2(次·mmHg)/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中SpO_2较术前、术后略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人操作结肠镜检查对受检者心血管功能的影响较小,相对双人结肠镜操作法临床应用更安全,值得进一步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检查前输液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无痛胃镜检查中的作用.方法 将119例行无痛胃镜检查患者采用随机配对2∶1分组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79例)检查前常规输注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00ml后行芬太尼联合丙泊酚无痛胃镜检查,对照组(40例)直接进行无痛胃镜检查.观察检查前、中、后血压、心率和脉搏血氧饱和度变化、不良反应及丙泊酚用量.结果 两组检查中、检查后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检查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例(3.8%)、对照组6例(15.0%)发生了较明显的血压下降,经麻黄碱静脉推注后血压上升,两组血压下降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检查中、检查后心率和脉搏血氧饱和度与检查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0.1%(8/79)比22.5%(9/40)],丙泊酚用量少于对照组[(73.06±19.67) mg比(84.50±18.42) m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芬太尼联合丙泊酚无痛胃镜检查前输液可以减少麻醉后相关低血压的发生,同时还可以减少丙泊酚用量,从而降低麻醉后相关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中的临床应用以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消化内科2009年6月至2011年7月住院胃肠镜检查和治疗患者2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0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胃肠镜检查和治疗,观察组给予无痛胃肠镜检查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反应,治疗前后的血压、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检查和治疗过程中发生恶心呕吐、痛疼、咳嗽、躁动以及放弃检查的患者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检查中的血压和心率明显高于检查前(P<0.05),而观察组检查中的血压和心率与检查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普通胃肠镜比较,无痛胃肠镜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患者痛苦小和依从性好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探讨常规胃肠镜和无痛胃肠镜在消化道疾病诊断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金山医院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胃肠道疾病的患者62例, 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常规组(31例)和无痛组(31例)。常规组给予常规胃肠镜检查,无痛组给予无痛胃肠镜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检查后的相关指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无痛组患者的优良率高于常规组,术中及术后的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等指标优于常规组,不良反应及咽喉反射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常规组,以上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胃镜检查相比,无痛胃镜的检查效果、患者的满意度及适应性均较好,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无痛结肠镜单人操作方法。方法采用芬太尼、丙泊酚注射液静脉复合麻醉,行无痛结肠镜单人操作技术进行治疗。结果100例肠镜检查中,有97例插至回盲部,32例进入末段回肠,所有病例均无穿孔、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插至回盲部成功率97%。结论在麻醉睡眠情况下进行结肠镜单人操作,受检患者易于接受,安全高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近4年在我院行无痛胃镜及肠镜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18例青年组(年龄小于35岁)及42例中年组(年龄大于35岁)。比较青年组及中年组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青年组及中年组术中血氧饱和度下降及心动过缓发生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及中年组术后头晕、恶心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年龄偏大人群行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时,需要注意血氧饱和度下降及心动过缓的发生风险,此外术前容量不足、术后恶心、头晕也是常见的并发症。护士耐心细致的护理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枸橼酸舒芬太尼用于无痛肠镜检查的镇痛镇静效果及其优越性.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100例拟行无痛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成枸橼酸芬太尼组和枸橼酸舒芬太尼组,每组50例.两组分别缓慢静脉注射枸橼酸芬太尼lμg/kg/枸橼酸舒芬太尼0.1 μg/kg后静脉匀速推注丙泊酚1~2 mg/kg,待患者入睡、睫毛反射消失后停止推注,术中视情况追加丙泊酚0.5~1.0 mg/kg.连续监测入室后、镜检前、镜检时、镜检后3min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并记录停药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丙泊酚用量、不良反应及肠镜检查结果.结果 在置入肠镜前、镜检时及镜检后3min各时点,枸橼酸芬太尼组HR较枸橼酸舒芬太尼组明显减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枸橼酸芬太尼组MAP较枸橼酸舒芬太尼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枸橼酸芬太尼组低血压发生率、注药时静脉疼痛及术后头晕发生率较枸橼酸舒芬太尼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SpO2术中无明显变化.枸橼酸芬太尼组停药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丙泊酚用量分别为(4.35±0.91) min、(5.65±0.52)min、(2.91±1.16) mg/kg,枸橼酸舒芬太尼组分别为(3.82±0.62) min、(4.52±0.64) min、(2.03±0.72)mg/k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枸橼酸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门诊无痛肠镜检查镇痛镇静效果更好,起效时间快,苏醒迅速,丙泊酚用量明显减少,镜检满意度高,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开腹胆囊切除术(O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132例行胆囊切除术患者,根据病情及手术适应证分为LC组72例和OC组60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肝功能恢复情况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 LC组的手术时间[(62.78±8.33) min]短于OC组[(85.24±10.20) min],术中出血量[(48.32±8.87) ml]少于OC组[(88.56±6.76)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C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6%(4/72),OC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12/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1,P=0.01).术后7d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及白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LC组住院时间短于OC组,住院费用少于O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临床疗效优于OC.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在高龄患者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方法 将60例年龄70~89岁行无痛结肠镜检查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和对照组(普鲁泊福复合瑞芬太尼),每组各30例.首先以2.0 ng/ml为效应部位靶浓度静脉输注瑞芬太尼.3 min后,观察组缓慢静脉注射依托咪酯脂肪乳剂0.1~0.2 mg/kg,术中维持采用间断静脉注射的方式,每次2~4 mg;对照组缓慢静脉注射普鲁泊福0.5~1.0 mg/kg,术中维持也采用间断静脉注射的方式,每次5~10 mg.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结肠镜检查.检查过程中根据患者镇静程度调整依托咪酯或普鲁泊福的维持剂量,记录患者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变化等.结果 进镜后5 min观察组患者MAP[(75.3±1.2)mm Hg,1 mm Hg=0.133 kPa]与检查前[(80.1±5.4)mm H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MAP[(53.4±1.6)mm Hg]较检查前[(78.4±5.2)mm Hg]下降明显(P<0.05),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时间点SpO2、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检查时间和苏醒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普鲁泊福复合瑞芬太尼比较,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用于高龄患者的无痛结肠镜检查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满意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同步XELOX方案化疗对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1例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三维适形放疗同步XELOX方案化疗,放化疗结束后给予CIK回输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三维适形放疗同步XELOX方案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生活质量(QOL)评分、近期疗效、生存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CD3+、CD4+、CD4+/CD8+及CD16+ CD56+显著上升(0.671±0.012比0.625±0.022、0.378±0.043比0.315±0.035、1.59±1.41比1.02±1.14和0.184±0.008比0.121±0.023,P< 0.05),CD8+显著下降(0.237±0.030比0.308±0.031,P< 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后CD3+、CD4+、CD4+/CD8+及CD16+ CD56+显著上升,CD8+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QOL评分改善率为70.7%(29/4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2.5%(13/40) (P=0.001).治疗组患者客观有效率为92.7%(38/4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30/40)(P=0.030).治疗组患者1年生存率为90.2%(37/41),对照组为85.0%(34/4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3).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IK联合同步放化疗可以提高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QOL,提高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输卵管介入再通(FTR)手术单人操作的可行性,提出单人操作套件的改进方案。方法:选取经子宫输卵管造影(HSG)诊断的65例输卵管近端梗阻患者,根据FTR术中操作方法不同,将采用双人套件操作的患者纳入双人套件组(33例),采用单人套件操作的患者纳入单人套件组(32例),比较两组患者FTR术中子宫形态及位置、钳夹宫颈与否、再通术成功率、透视时间、辐射剂量及患者视觉疼痛量表(VAS)得分情况。结果:两组FTR术中再通成功率及相关手术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34,t=1.12,t=0.89,t=0.56;P>0.05);三角形宫腔患者手术透视时间长、术后VAS得分高,与倒三角形及梭形宫腔比,三角形宫腔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34,F=5.22;P<0.05)。结论:FTR术中单人操作套件可较好地替代双人操作套件功能,对于操作难度高的患者,单人操作套件仍需改进;在三角形宫腔操作困难时应尽早采用双人操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无痛胃肠镜检查的常见并发症进行探讨,并对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方法选取从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于我院行无痛胃肠镜的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纳入患者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针对性的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检查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的满意度情况。结果①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7%,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4.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来讲,术前检查及准备完善,医师操作技术熟练,并针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针对性的优质护理,可以明显预防诊疗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利多卡因宫腔微管黏膜表面麻醉和丙泊酚静脉麻醉在人工流产中的镇痛效果及利弊.方法 600例无痛人工流产患者,自愿选择利多卡因宫腔微管黏膜表面麻醉患者300例(A组),自愿选择丙泊酚静脉麻醉患者300例(B组).观察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及无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显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96.0%(288/300)、4.0%(12/300),与B组的7.3%(22/300)、92.0%(276/3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1例出现人工流产综合征,无恶心、呕吐,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头晕、呼吸抑制发生率及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A组[4.3%(13/300)比94.7%(284/300)、0比42.7%(128/300)、(7.51±3.82)ml比(15.73±1.17)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多卡因宫腔微管黏膜表面麻醉安全有效,无须麻醉师监护,适合基层医院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超细内镜放置经肛型肠梗阻减压导管在左半结直肠癌性肠梗阻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左半结直肠癌性肠梗阻患者3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普通肠镜组与超细内镜组,每组16例,比较两组置管成功率、置管操作时间及接触X线时间.结果 普通肠镜组16例患者,成功15例,失败1例;超细内镜组成功13例,失败3例,两组置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43,P=0.285).在两组置管成功的病例中,普通肠镜组置管操作时间为(42±15) min,超细内镜组置管操作时间为(20±6)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95,P=0.005).普通肠镜组接触X线时间为(20±12) min,超细内镜组接触X线时间为(5±2)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96,P=0.007).结论 超细内镜结合无痛麻醉技术的应用,可使经肛型肠梗阻减压导管的置入更安全、简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三种血液净化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矿物质代谢紊乱的影响,为患者选择血液净化方法提供临床指导依据.方法 8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按血液净化方法不同分为血液透析(HD)组(30例)、血液透析滤过(HDF)组(30例)和血液灌流(HP)组(28例).检测并比较三组治疗前后血清尿素氮、肌酐、钙、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3等.结果 HD组、HDF组和HP组血清磷治疗前分别为(1.93±0.44)、(2.11±0.54)、(2.17±0.59)mmol/L,治疗后分别为(1.01±0.23)、(0.84±0.19)、(0.99±0.27)mmol/L,三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血清磷下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血清磷清除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组血清iPTH从治疗前的(48.8±42.9) pmol/L,升至治疗后的(49.9±42.9) pmol/L.HDF组和HP组血清iPTH从治疗前的(64.7±45.4)、(50.4±45.9) pmol/L,降至治疗后的(46.2±37.8)、(35.8±36.5) pmol/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F组和HP组血清iPTH下降率、清除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组血清FGF-23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F组和HP组血清FGF-23分别从治疗前的(782.5±105.8)、(879.5±97.2) ng/L,降至治疗后的(712.0±98.1)、(823.5±89.1) ng/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组、HDF组、HP组血清FGF-23下降率分别为(5.7±2.8)%、(12.3±6.2)%和(9.1±4.6)%,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组、HDF组、HP组血清FGF-23清除指数分另为0.06±0.05、0.19±0.11和0.12±0.08,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尿素下降率和清除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D仅对血清磷有清除效果,HDF和HP对血清磷、iPTH及FGF-23都有清除效果,且HDF对血清FGF-23清除效果更佳.选择HDF和HP血液净化方法,对于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矿物质代谢紊乱,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动力髋螺钉( DHS)和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65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病情和要求,分为DHS组(85例)和PFN组(80例),对两组临床疗效、手术过程中的指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DHS组与PFN组优良率分别为75.3%(64/85)、83.8%(67/8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PFN组功能恢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明显低于DHS组[(54.3±l1.7)d比( 92.6±10.5)d、(63.8±12.2)d比(71.3±10.6)d、(453.3±50.7) ml比(627.5±46.8) ml、(77.9±25.2) min比(115.7±32.8) 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期并发症:PFN组13例(16.2%),DHS组11例(12.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并发症:PFN组1例(1.2%),DHS组4例(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相比DHS在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中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愈合快的特点,是治疗不稳定性骨折较为合理、疗效较好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不同营养支持方式对食管切除术后体液免疫及结局的影响.方法 46例行Ivor-Lewis食管切除术的食管鳞癌患者按抽签随机法分为肠内营养(EN)组和肠内+肠外营养(EN+PN)组,于术前1d、术后第18小时、术后第3、7天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IgE、κ和λ轻链、补体C3、C4的含量.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感染相关性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结果 手术前后各时点两组患者血清中IgG、IgA、IgM、IgE、κ和λ轻链、补体C3、C4的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8h、术后第3天EN和EN+ PN组IgG[(8.90±1.75)、(7.53±1.41) g/L和(8.64±2.44)、(7.48±2.16) g/L]、κ轻链[(2.14±0.46)、(1.78±0.41) g/L和(2.15±0.63)、(1.86±0.62) g/L]和λ轻链[(1.34±0.45)、(1.11 ±0.31) g/L和(1.20±0.32)、(1.08±0.35) g/L]的含量均较术前1d[(12.15±2.86)和(11.11±2.96) g/L、(2.90±0.77)和(2.77±0.79) g/L、(1.79±0.57)和(1.56±0.41) g/L]明显降低(P=0.000,P=0.000; P=0.004,P=0.000; P=0.000,P=0.000; P=0.011,P=0.000;P=0.004,P=0.000;P=0.008,P=0.000),除EN组患者中κ轻链术后第7天[(2.42±0.69) g/L]仍明显低于术前[(2.90±0.77) g/L] (P=0.027)外,其他指标均在术后第7天接近术前水平(均P>0.05);在手术前后各时点,两组患者血清中IgA、IgE和C3的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EN组患者血清中IgM的含量手术前后各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N+ PN组患者术后第3天[(1.00±0.53) g/L]明显低于术前[(1.47±0.76) g/L](P =0.031),其余各时点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EN组患者血清中C4的含量在术后18 h[(0.24±0.08) g/L]明显低于术前[(0.37±0.36) g/L] (P=0.030),其余各时点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EN+ PN组患者手术前后各时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感染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300,P=0.371).结论 EN和EN+ PN支持方式对食管切除术后体液免疫及结局的影响无差异.两种营养支持方式均不能完全改善术后体液免疫损害,EN方式更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