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患者男,29岁,因"胸闷1周,加重6h',于2009年3月6日入院,有吸烟、吸毒史,入院查体:T 36.5℃,P 84次/min,R 28次/min,Bp 120/70 mm Hg(1 mm Hg=0.133kPa),SpO2 0.90,精神紧张,气促,唇周发绀,气管左侧移位,右侧胸廓饱满,右肺叩诊为鼓音,呼吸音消失,心脏听诊无明显异常.腹平软,肝、脾未触及肿大.胸部X线片显示右肺压缩为95%.入院拟诊:右侧自发性气胸.入院后,立即吸氧,做相关辅助检查后,行闭式胸腔引流术,手术顺利,术中、术后患者无不适,患者自觉胸闷稍减轻.  相似文献   

2.
患者 男,55岁,因胸闷、气短5个月余,蛋白尿20余天,于2011年11月24日入院.患者5个月前出现劳累后胸闷、气短,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心功能不全、双侧胸腔积液、低蛋白血症”,给予抽胸腔积液、输血浆等对症治疗后未见好转(胸腔积液具体性质不详).20 d前胸闷、气短症状加重,出现夜间阵发性憋醒,偶有咳嗽、咳白色黏液痰,无发热,间断头晕.尿量减少.病来体重下降约5 kg.既往脑血栓病史半年,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史.家族中无特殊遗传病史.查体:体温36.5℃,脉搏92次/min,呼吸频率18次/min,血压 80/55 mm Hg( 1 mm Hg =0.133 kPa).  相似文献   

3.
患者 男,62岁,55 kg.因“胸痛2h”入院.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心前区疼痛,位于胸骨中上段,呈压迫感,伴胸闷,并觉颈部、下颌、咽喉及背部疼痛,无心慌,无恶心、呕吐.否认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肝炎、结核等病史;无类似胸痛、胸闷史;否认药物过敏史.体格检查:左上肢血压170/120mmHg(1 mm Hg=0.133 kPa),含服硝苯地平片10 mg,10min后复测血压150/100 mm Hg,双上肢测量无明显差异.神志清楚,心率62次/min,律齐,未闻及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晰.腹软,无明显压痛,肝脾肋缘下未触及,未扪及腹部包块.  相似文献   

4.
正1临床资料男性,75岁,主因阵发性心悸、头晕1周入院。患者既往有明确高血压病史,近7年来反复出现胸闷、气短,与活动无明显关系,2015年4月19日12时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短,无明显心前区疼痛,无大汗,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门诊,急查心肌酶未见明显异常,测血压200/110 mm Hg。查体,体温36.5℃,脉搏64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51/  相似文献   

5.
对辛伐他汀致高龄老人横纹肌溶解症1例分析如下. 1 病历摘要 女,88岁.因"突发双下肢无力6 d,加重1 d"于2008-12-20入院.6 d前突发双下肢无力摔倒,无意识丧失,无头晕、头痛,症状逐渐加重,1 d前出现双上肢抬举无力,伴有肌肉酸痛.病前无感染史,无发热.既往史:高血压病史20 a,房颤病史20 a,慢性心功能不全病史2 a,脑血栓形成0.5 a,未留后遗症.查体:T 36.7 ℃,P 70次/min,BP 180/100 mm Hg,R 20次/min,HR 78次/min,心律绝对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率>脉率.神清、语明.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40岁,大学文化,教师.因"活动后胸闷1个月"于2011年7月31日入住我院心脏中心.既往发现血压升高8年,收缩压最高170 mm Hg(1 mm Hg=0.133 kPa),未予以治疗.有吸烟史10年×1包/d,已戒除2个月,否认饮酒史.余个人史,婚育史,家族史无特殊.入院查体:体温36.7℃,脉搏92次/min,呼吸频率20次/min,血压190/122mm Hg.端坐位,口唇无紫绀,颈静脉充盈,双肺呼吸音粗,对称,未闻及干湿性哕音.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68岁.因"发作性右侧肢体抖动1 d"于2010年3月17日入院.患者在入院1 d前外出散步时突发右侧肢体抖动,右上肢和下肢同时受累,以右手抖动最为明显.发作时伴有右手指尖发麻,无明显右侧肢体乏力,无言语障碍和意识障碍.持续约5 min,之后症状完全缓解.当日共发作3次,发作形式和持续时间均相仿.发作前无任何先兆,亦无其他伴随症状.既往无类似发作史.体格检查:右侧上肢血压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a)、左侧上肢血压110/60mm Hg,心率76次/min.颈部血管杂音不明显,左侧桡动脉搏动微弱,节律不齐.  相似文献   

8.
患者 男,66岁.发作性心悸、胸闷伴晕厥2 h于2006年7月25日入院.既往有类似发作史1次,自行缓解,病因不明.否认有器质性心脏病病史.体格检查:血压90/60mm Hg(1 mm Hg=0.133 kPa),心界不大,心率70次/min,律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  相似文献   

9.
病历摘要 患者男,61岁,突发左上腹部疼痛4h入院.患者4h前,工作时突发左上腹部疼痛,为剧烈绞痛,伴恶心、呕吐,为胃内容物,无畏寒发热、心慌胸闷、尿频尿急等表现,考虑泌尿系结石可能,给予解痉对症处理,症状无缓解,急诊收入院治疗.既往史:否认既往类似发作病史,无经常上腹部不适、嗳气、反酸史,无原发性高血压、心脏病、肝炎、结核病病史.入院体检:T 36.5℃,P 78次/min,R 20次/min,Bp 150/85mm Hg(1 mm Hg=0.133 kPa).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急性痛苦面容,神志清楚,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检查无异常发现,腹软,肝脾肋缘下未触及,左中腹偏外侧深压痛,无反跳痛和肌紧张,全腹未明显触及包块.肝、肾区无叩击痛,腹水征阴性.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性,29岁.因"2008年3月3日6:00 am自觉不规则腹痛,持续数秒,间隔(10~20)min无阴道流水流血等伴随症状,未觉明显胎动,11:40 am超声检查发现胎盘附着子宫后壁,FHR为(89~110)次/min",门诊以"胎儿宫内窘迫"急诊收入院.病史采集:平素月经规则,LMP为2007年6月8日,EDD为2008年3月15日,孕4+个月时自觉胎动,共行产前检查9次,血、尿生化等检查无异常,BP正常,孕前基础BP为110 mm Hg/83 mm Hg.2008年2月25日产前检查BP为143 mm Hg/91 mm Hg,休息后复测为133 mm Hg/89 mm Hg,尿常规检查示尿蛋白为0.1 g/L,无头痛、头晕、视物模糊及腹痛等,患者及家属拒绝住院治疗,嘱注意休息,不适随诊,未予其他特殊处理.入院后立即监测胎心,未闻及,遂急诊床边超声检查,证实胎死宫内,余无异常.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63岁.因"反复乏力2年,活动后气促3d"于2012年7月17日入住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静安分院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入院前3d,患者外出购物时突感乏力、活动后气促,伴有纳差,恶心、进食后呕吐,不能久坐,休息后无明显好转,无胸闷、胸痛,无头晕、头痛,无尿色加深.急诊血常规:白细胞(WBC)9.4×109/L,红细胞(RBC) 0.65×1012/L,血红蛋白(Hb)28 g/L,血小板100×109/L,网织红细胞0.088,总胆红素42.7μmol/L,间接胆红素36.5μmol/L,乳酸脱氢酶304 U/L.入院查体:体温38.3℃,脉搏110次/min,呼吸频率18次/min,血压130/65 mm Hg(1 mm Hg=0.133 kPa).  相似文献   

12.
患者 21岁,孕27+3周,第一胎.因突发神志不清伴失语及左侧肢体运动障碍1 h于2007年3月21日急诊入院.其家属诉:既往身体健康.无高血压病史,孕期无明显不适,未行产前检查,无血压记录.既往无头痛病史及糖尿病病史.入院查体:T 36.4℃,P 78次/min,R 18次/min,Bp 140/100mm Hg(1 mm Hg=0.133 kPa),神志不清,失语,被动体位,查体不合作.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迟钝,心、肺无异常,腹膨隆,左侧肢体不能自主活动,右侧肢体活动自如,双下肢水肿(+).左侧巴宾斯基征(+),右侧巴宾斯基征(-).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78岁,有高血压、贫血病史,25年前因胆石症手术及输血史.于2011年4月,因发作性胸闷,气促月余,伴腹胀3d人住我院心内科.入院体检:体温36.2℃,脉搏88次/min,呼吸频率24次/min,血压145/85 mm Hg(1 mm Hg=0.133 kPa),神志清楚,精神差,无蜘蛛痣及肝掌征.口唇无紫绀,浅表淋巴结无肿大,气管居中.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哕音.心尖搏动左下移位,心界向左稍扩大,心音有力,节律尚齐,心前区未闻及杂音.  相似文献   

14.
巨大卵巢卵泡膜细胞瘤蒂扭转伴阔韧带肌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患者女性,54岁。因"无明显诱因突发性右上腹疼痛4 d,加重伴恶心、呕吐1 h"于2010年5月15日急诊入院。病史采集:已婚,G_1P_1,月经初潮为14岁,月经周期为5 d/30 d,量中,无痛经及阴道淋漓出血史。50岁绝经。子宫肌瘤10~+年,自诉最大为10 cm×8 cm×8 cm,未治疗。复查超声示:子宫肌瘤较前萎缩。本院门诊超声检查示:腹部肿物。入院查体:T为36.8℃,P为94次/min,BP为140 mm Hg/85 mm Hg,腹略隆起、软,右上腹压痛,无明显反跳痛及肌紧张。妇科检查:宫颈光滑,子宫不规则增大如3孕月,子宫左侧壁触及一手拳大  相似文献   

15.
患者1 女性,26岁,因"停经4+ 个月,下腹痛10+ d",于 2005 年 12 月 6 日入院.病史采集:1 d前在当地医院超声示"双子宫,右侧宫腔内妊娠并死胎"行米索前列醇引产失败.入院查体:P为85 次/min,BP为100 mm Hg/60 mm Hg.  相似文献   

16.
患者 男,45岁.因大便干燥、用力排便、突然出现下腹部疼痛7 h入院.呈撕裂样持续剧痛,排出大便呈秘结硬块,并带有新鲜血迹.既往便秘病史3年,"着急上火"时加重.查体:T 36.5 ℃,P 65次/min,R 22次/min,Bp 127/82 mm Hg(1 mm Hg=0.133 kPa),神志清楚,表情淡漠痛苦,被迫双下肢屈曲体位,心肺正常,腹部平坦,全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呈板状腹,尤以下腹为重,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消失.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71岁,因反复胸闷、胸痛发作半年,加重2d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0余年。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6.8℃,脉搏78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40/75mm Hg(1mm Hg=0.133kPa)。神清,无颈静脉怒张,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音低钝,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实验室检查:肝、肾功能正常,电解质正常,出凝血时间正常,肌钙蛋白和肌酸激酶同工酶-MB正常。胸片示双肺未见异常,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异常Q波,V1~V6的T波明显倒置。入院诊断:冠…  相似文献   

18.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79岁.因持续性腹痛向背部放射、胸闷、呼吸困难1 h 于 2010 年 6 月 14 日凌晨 1:20 分就诊.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 30 余年,双肾结石 20 余年.查体:体温 36.3℃,脉搏 73/min,呼吸 23/min,血压 154/80 mm Hg(1 mm Hg=0.133kPa),神志清楚,急性病容,右侧屈膝卧位.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63岁.因"发现心电图ST段抬高7h"入院.患者拟行眼眶肿块切除术,术前常规心电图检查发现广泛前壁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遂急诊入住心内监护病房.既往无胸闷胸痛,无气急心悸等症状,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病史,吸烟40余年,40支/d,饮酒40余年,白酒2两/d.查体:T:37.0℃,P:92次/分,R:19次/分,BP:136/69 mm Hg(1 mm Hg=0.133 kPa).神志清,口唇无紫绀,颈静脉无怒张,肝颈反流征阴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哕音.  相似文献   

20.
患者 男,70岁,因反复胸闷、气短10年,加重伴呼吸困难、心悸2d入院.查体:体温正常,P 160次/min,R 24次/min,Bp 190/100 mm Hg(1 mm Hg=0.133 kPa),端坐位,口唇紫绀,双肺可闻及干湿哕音,心界明显扩大,HR 160次/min,律齐,未闻及杂音,右肝肋缘下3指,剑突下2指,双下肢水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