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阵发性室速相关因素。方法对71例AMI并阵发室速与71例对照组做心电、电解质检查和冠脉造影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室速组低血钾、室性心律失常、3支冠脉重度狭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AMI并室速发生与复杂性室早、低血钾、冠脉严重病变有关。  相似文献   

2.
无症状性心衰是指心室肥厚和某些血流动力学的异常,此时运动耐力无降低,患无症状,它是显性心衰的前驱,若未能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迟早会发生显性心衰。认识和治疗无症状心衰将可阻止或延缓进展为预后不良或显性心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在无症状心衰中,左室舒张功能异常发生在收缩功能异常之前,它是心肌疾病的敏感和早期指征。笔近几年使用卡托普利治疗无症状左室舒张功能异常,效果显,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笔者近几年使用卡托普利治疗无症状左室舒张功能异常,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60例,男39例,女21例,年龄41岁~74岁,平均56.3岁,其中高血压病34例,冠心病26例。心功能检查仅并发左室舒张功能异常而无临床显性心衰和使用卡托普利禁忌者。  相似文献   

4.
充血性心衰(CHF)是常见的临床综合征,一旦发生,病人生活质量下降,5年生存率仅为50%,故早期防治极为重要。无症状心衰是显性心衰的前驱,超前防治则可以防患于未然。在无症状心衰中高  相似文献   

5.
1.临床资料患者,女,40岁,因突发剧烈胸痛9小时于2011年3月18日15时30分急诊入院。该患者于工作中突然出现胸骨后剧烈疼痛,向肩背部放射,持续不缓解,伴恶心、大汗。患者既往体健,无外伤史,不吸烟,月经正常。入院体查:Bp78/48mmHg(右侧),82/54mmHg(左侧),R20次/分,P50次/分。意识清,表情痛苦。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率50次/分,律齐,  相似文献   

6.
目的讨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发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分析68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中24例并发房室传导阻滞的效果。结果并发房室传导阻滞的24例中死亡率为4.17%,无房室传导阻滞的44例中死亡率为4.55%。结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发房室传导阻滞预后多数良好。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坏死[1]。机制是由于冠状动脉硬化斑块破裂,导致血小板粘附聚集和血栓形成,从而导致冠状动脉闭塞。在有冠状动脉痉挛也可导致心肌梗死。如果治疗不及时,容易导致患者死亡。患者一般表现为胸疼,疼痛可持续数分钟以上,疼痛以胸部中央或左侧胸部,然后向上臂、颌部、背部或者肩部放射。本文叙述的是一例无任何临床症状及不适,心电图及造影诊断急性下壁、正后壁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无临床症状的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高血压病0级)、冠心病、亚临床型患者心脏彩超参数的改变。探讨对其临床干预后,左心室舒张功能改善的状况。方法对60例无心功能不全临床表现的高血压病(1级)、冠心病、亚临床型患者,以及56例正常对照组进行心脏彩超检查对比。并对病例组给予6个月的临床干预治疗后,行心脏彩超对比。结果病例组左心室收缩功能尚处于正常时,已存在无症状的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经干预治疗后,左房内径(LAD)缩小,与治疗前比较,P〈0.05,同时伴有E/A升高。结论心脏彩超是早期诊断无症状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重要手段。对有阳性发现的患者进行早期规范干预治疗,可以使左心室舒张功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冠心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类型、发生率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800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心电衅检查,其中243例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311例经冠心病监护病房心电监测。结果 检出各类室性心律失常648例(81%),其中室性早皇(室早)592例(74%),室性心动过速(室速)39例(4.88%)、心室 颤动(室颤)17例(2.12%),室心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随心肌缺血的加重而升高,恶性室性心律失常5年生存率不足10%。结论 冠心病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是冠心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AMI患者90例,参照Lown分级标准分为A组(0级)、B组(I级、Ⅱ级)和C组(Ⅲ级、Ⅳ级、V级)各30例,均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CRP水平,对三组患者的血清水平进行比较并做相关性分析;同时,按照梗死发生部位将患者分为前壁梗死组(52例)及其他部位梗死组(38例),并对比两组CRP水平。结果:C组CRP水平明显高于A组、B组;B组CRP水平较之A组相对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壁心梗组CRP水平明显高于其他部位心梗组(P〈0.05)。CRP与Lown分级呈正相关(r=0.63,P〈0.05)。结论:CRP与AMI并发室性心律失常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梗死发生部位的基础性参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性心心律失常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胺碘酮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多卡因治疗.[结果]治疗组32例中,显效19例,有效9例,显效率59.4%,总有效率87.5%;对照组30例中.显效8例,有效11例,显效率26.6%,总有效率63.3%.两组在显效率及总有效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35例左室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长沙市第二医院(410008)李忠邓平尹芝兰盛正祥龙艳珠为评价左室舒张性心力衰竭临床的特点,现就我院从1997年3月至1998年2月内科收治并经核素心室造影检查证实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共65例进行分析,现总结如下。1...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发不同程度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断、临床特点、治疗措施及其预后。方法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发不同程度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断、临床特点、治疗措施及其预后。方法该院在2008年1月—2012年6月期间共接诊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120例,其中并发房室传导阻滞患者40例,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6例,74例好转出院,治疗有效率为92.5%;40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发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经过治疗死亡2例,38例均好转出院并且房室传导阻滞均得到有效地恢复,治疗有效率为95.0%,其中临床中Ⅰ度房室传导阻滞(23例、75%),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5例,12.5%),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9例,22.5%)、Ⅲ度房室传导阻滞(3例,7.5%)。结论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发房室传导阻滞的治疗中要严格注意其临床特征及其变化,对原发病心肌梗死要积极地治疗,对并发症房室传导阻滞要慎重的对待,可有效的提高其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前瞻性对87例急性心肌梗塞(AMI)后患者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研究无症状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规律及1年随访结果。结果表明:AMI后无症状室性心律失常检出率高达86.2%。心肌梗塞范围较大、梗塞年龄60岁以上、梗塞后心功能降低及心肌缺血等均是并发严重无症状室性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有其昼夜变化规律,经针对性抗室性心律失常治疗组第一年内死亡率明显低于未治疗组,提示:预防和积极控制无症状室性心律失常对提高AMI患者远期生存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16.
急诊PCI是急性心肌梗死的首选治疗方法。它可以快速和充分地恢复心肌组织的血流。但冠状动脉一旦闭塞,短时间内心肌坏死很快发生.随着心肌梗死区的纤维化和瘢痕形成,梗死区室壁延展变薄,非梗死区胶原纤维增生,发生左室重构,成为后期心功能不全和心源性死亡的主要原因,因而,细胞移植代替梗死心肌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故本研究中我们试图应用骨髓单个核细胞通过冠脉法进行移植治疗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观察其对左室重构的影响,以评价干细胞移植修复梗死心肌和改善心脏功能的可行性及有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合并肺心病并急性心肌梗死具有不同于常见冠心病心肌梗死的特点,在诊断、治疗上都有其临床独特性,疼痛的不典型性、肺心与心梗治疗的矛盾都全程影响对地疾病的诊断、病情的判断、治疗策略的选择等.本例病例的报告旨在通过基本常规的检查确定诊断,个体化选择性的应用指南,提高对这类病人的诊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朱雅琴  冯晨曦 《中国校医》2001,15(3):191-192
急性透壁性心肌梗死是急性心肌梗死 (AMI)中的危重类型 ,并发症多 ,病死率高。我们收集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近 6年收治的 117例急性透壁性心肌梗死病例 ,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收集 1994~ 1999年住院心肌梗死病例 ,剔除亚急性和急性无Q波型心肌梗死、入院时已进入恢复期和治疗期间自动出院的病例后 ,获得 117例急性透壁性心肌梗死病例。所有病例均符合急性透壁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 :典型AMI临床表现、典型AMI心电图表现和血清酶 (SGOT、LDH、CPK)增高[1] 。其中 ,男 84例 ,女 3 3例 ;年龄 40~ 86岁 …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和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缓慢型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分析该院自2010年8月—2011年7月以来所收治的46例急性心肌梗死伴缓慢型心律失常病人所实施的诊治活动.结果有26例患者好转出院,其余的11例病人在住院期间死亡.大多数的病人通过提升心室率的药物治疗和溶栓以及经皮冠脉介入术以后,并发的缓慢型心律失常改善明显.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所并发缓慢型心律失常病人,在治疗方案上仍然应当主要实施再灌注治疗,如果是严重的缓慢型心律失常,则需要安装临时或者永久性的心脏起搏器.  相似文献   

20.
室性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塞(AMI)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也是 AMI 的主要致死,尤其猝死的原因.本文仅就 AMI 并发室性心律失常处理的一些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