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自我容量管理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10月—2018年5月住院的108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均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协同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入院时、出院时和出院后3个月的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和出院后3个月的再入院率。[结果]出院时和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病人的SCHFI v6.2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的MLHFQ得分低于对照组,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协同护理模式可以提高病人自我护理能力、自我容量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降低其再入院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延续性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120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电话回访,观察组出院后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出院后6个月分别评估两组病人生活质量、自我护理能力、护理满意度及再住院率。[结果]观察组病人出院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和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及再住院率、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进行有效的管理,可改善自理能力及病人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3.
胡敏  郭亮 《护理研究》2012,26(8):712-713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在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00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内容和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实验组按照聚焦解决模式的5个步骤进行健康教育.分别于健康教育前后对两组病人自我护理知识知晓率、抑郁情绪及3个月后再入院率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病人出院时心力衰竭自我护理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抑郁评分、3个月后再入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聚焦解决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实施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病人的自我护理水平,改善病人的抑郁情绪,降低再入院率,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联动式延续性护理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14例心力衰竭住院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常规出院随访管理,观察组采用出院后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动的延续性护理方式,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及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生活质量及自我管理能力。[结果]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组病人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病人6min步行距离明显高于对照组,再入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联动式的延续性护理模式是改善心力衰竭病人自我护理状况的一个有效途径,能够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和自我管理能力,降低再入院率。  相似文献   

5.
袁丹  龙春梅  陈嘉妍 《全科护理》2016,(11):1083-1085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6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予常规的护理模式,包括饮食、休息与运动、用药指导和预防感染等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运用协同护理模式,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对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的自我护理能力进行评价并比较。[结果]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病人的自我护理技能、自我责任感、自我概念及健康知识水平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协同护理模式以其独特的理念促进病人及家属共同参与护理,提供优质、高效护理,帮助解决病人的各种健康问题,以达到提高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系统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出院后1个月和3个月时自我护理行为的影响。[方法]将20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住院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干预,观察组在一般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包括教育干预、行为干预、心理干预以及疾病与症状管理的系统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出院1个月和3个月时自我护理行为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出院1个月和3个月时自我护理行为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干预能有效提高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出院后自我护理行为,但对远期的效果仍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7.
汪小蓉  郭豪君  李薇 《全科护理》2014,(10):879-881
[目的]观察系统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出院后1个月和3个月时自我护理行为的影响。[方法]将20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住院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干预,观察组在一般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包括教育干预、行为干预、心理干预以及疾病与症状管理的系统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出院1个月和3个月时自我护理行为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出院1个月和3个月时自我护理行为能力高于对照组(P&lt;0.05)。[结论]系统干预能有效提高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出院后自我护理行为,但对远期的效果仍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PDCA循环模式在0级糖尿病足病人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2016年6月—2016年12月在内分泌科住院的80例0级糖尿病足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随访,观察组在常规院内护理的基础上出院后采用PDCA循环模式指导的延续护理进行院外随访。比较两组病人出院前及出院第1个月、第3个月血糖、自我效能量表评分、再住院率。[结果]观察组病人出院第1个月、第3个月复查时血糖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出院第1个月、第3个月自我效能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半年内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PDCA循环模式的糖尿病高危足病人延续护理有利于控制病人血糖、提升病人的自我效能、降低病人的再住院率,效果优于常规随访。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以电话随访和门诊随访为主的延续护理模式对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科住院治疗后出院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12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两组在住院期间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出院后予以电话随访、门诊随访等延续护理,研究过程中因失访脱落5例,其中对照组3例,观察组2例。应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和自制的治疗依从性调查表分别在出院当天、出院后3个月及6个月对两组病人进行测评。[结果]两组病人在出院当天的测评均无差异,但是观察组在出院后3个月、6个月时的自我护理能力和治疗依从性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能够提高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治疗依从性,对于控制病情的稳定和发展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家庭护理干预对慢性病毒性肝炎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60例慢性病毒性肝炎出院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出院时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出院时、出院后6个月分别对病人进行自我护理能力评估。[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自我护理能力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慢性病毒性肝炎病人进行家庭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人工膝关节置换病人自我护理能力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2例膝关节置换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与中文版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比较两组病人出院时、出院1个月、出院3个月、出院6个月时自我护理能力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病人出院1个月、3个月、6个月自我护理能力及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可提高人工膝关节置换病人自我护理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王娴莉 《全科护理》2015,(9):823-824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病人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将74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出院时、出院3个月、出院6个月时自我管理行为以及出院6个月两组病人主要心脏事件发生率、再住院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出院3个月、出院6个月时自我管理行为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6个月内观察组支架内狭窄发生率、再住院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改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病人自我管理行为,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降低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13.
丘爱平  陆勤  邓燕贞 《全科护理》2016,(30):3139-3142
[目的]探讨连续护理干预对永久性肠造口病人护理知识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永久性肠造口病人98例,依据护理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病人给予连续护理干预,对两组病人的护理知识得分、自我护理能力等进行比较。[结果]出院后1个月、3个月研究组病人的造口护理知识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前和出院后1个月、3个月研究组病人的自我护理概念、自我护理责任、自我护理知识、自我护理技能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3个月研究组病人的造口狭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1个月、3个月研究组病人的造口周围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连续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永久性肠造口病人护理知识掌握程度和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以自我效能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病人治疗依从性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8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住院期间对照组采用乙型肝炎常规护理和基本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个体化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住院期间、随访期间病情变化、抑郁发生率及出院后自我效能、治疗依从性评分。[结果]观察组HBV DNA转阴率、Child-Pugh分级改善均高于对照组,而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末次随访时,观察组抑郁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自我效能评分及治疗依从性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自我效能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可改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负性心理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和自我护理能力,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再入院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的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疾病自我管理能力及再住院率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收治的13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住院时间将其分为试验组(n=65)和对照组(n=65),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微信的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出院1、3个月慢性心力衰竭自我管理知识量表、自我护理指数6.2版的得分,并比较两组患者出院3个月内的再住院率。结果试验组62例患者完成研究,对照组59例患者完成研究。入院时两组患者慢性心力衰竭自我管理知识量表、自我护理指数量表6.2版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1、3个月,试验组患者慢性心力衰竭自我管理知识量表、自我护理指数量表6.2版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院3个月内,对照组患者的再住院率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微信的延续性护理便捷、专业、可操作性强,能够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降低患者的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16.
孙树志  白艳萍  侯丽 《全科护理》2016,(29):3084-3085
[目的]观察手机APP在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即病人出院后1个月、2个月、3个月进行电话随访1次,观察组病人出院后每天进行手机APP延续护理,对两组病人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和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病人疾病知识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手机APP进行延续护理,可提高病人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连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控制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循环内科护理,干预组患者出院后接受6个月内的定期电话随访及门诊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再住院率和天数、死亡率和自我护理评分。结果干预组患者再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再住院次数和总天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1),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死亡率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连续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控制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情的发展,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生活质量和再入院率的影响。[方法]连续性收集2015年6月—2015年12月诊治的101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护理,观察组采用出院后延续性护理方式,干预并随访6个月。记录病人再入院情况,并于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和干预后6个月采用明尼苏达问卷对病人进行生活质量评估。比较两组病人再入院情况和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两组病人干预前生活质量各个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两组病人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所下降,观察组社会限制、情绪和症状评分和总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观察组病人再入院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可提高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生活质量,降低再入院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中的应用。[方法]将2015年7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0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出院3个月随访时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心功能疗效、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出院3个月随访时心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慢性心力衰竭病人治疗效果,且提升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在创伤性截瘫病人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80例截瘫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协同护理模式进行康复护理,出院随访3个月。[结果]观察组的病人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比对照组少,且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协同护理模式可以减少创伤性截瘫病人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