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2 毫秒
1.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致胆管损伤的原因、预防及诊断与治疗.[方法]对1998年1月~2008年10月海南农垦总局医院和海南农垦三亚医院收治的21例医源性胆道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损伤原因中解剖变异3例,局部病理因素14例,手术因素4例.损伤部位包括肝胆管8倒,胆总管6例,胆囊管汇入胆总管部2例,右肝管4例,副肝管1例.术中发现损伤9例,术后发现损伤12例.2例行胆管修补术,5例行胆管吻合+T管引流术,拆线1例,腹腔引流、近端胆管或T管引流2例,13例行胆肠Roux-en-y吻合术,4例行再次手术,手术后围手术期死亡1例.全部21例获平均5年零6个月的随访,效果良好17例,较差4例,并发胆汁性肝硬化1例.[结论]熟悉胆道解剖及变异,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术中仔细辨别肝外三管关系及思想上的重视是防治医源性胆管损伤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的防治。方法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1875例中胆管损伤6例病例。结果胆总管损伤3例,肝总管损伤2例,右肝管损伤1例。镜下置管引流1例,开腹行胆管修补加T管支撑3例,胆肠吻合1例,肝管修补置管引流1例。痊愈5例,死亡1例。结论合适的手术适应证、正确的手术操作、Calot三角的细致解剖及适时的中转开腹是预防胆管损伤的关键,胆管损伤的处理应根据损伤的部位、程度及发现的时间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李伟  陈军  杨俊  宋心锁 《现代保健》2009,(15):65-6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并发症发生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方式。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5年10月至2009年4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研究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方式。结果本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719例,中转开腹(包括延期开腹)21例,中转率为2.9%。胆道损伤2例(占0.26%),1例行肝外胆管切开T管引流,1例行胆肠Roux—Y吻合。胆漏4例(占0.56%),1例术后3时开腹结扎胆囊管(钛夹滑脱),3例术中胆囊床下置负压引流管(双套管自制),胆囊管及胆总管残余结石各1例,1例术中中转开腹(胆囊管结石),1例胆总管结石转上级医院行EST治疗。腹腔内出血4例(占0.56%),中延期开腹2例,术中中转2例。肠道损伤1例。结论严格掌握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适应证,强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技术,术中小心操作,果断中转开腹,是避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并发症的重要途径;肝外胆管“T”管支撑及胆肠Roux—Y吻合术、胆囊床下腹腔引流是目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胆道损伤的主要术式;肠修补或肠造瘘是肠损伤的主要术式;预防性腹腔引流可避免部分病例再手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医源性胆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损伤类型以胆管横断和部分切除等为多,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11例,胆管对端吻合2例,胆管修补2例,胆道引流或单纯腹腔引流5例,其中1例行开腹胆囊切除术(OC)后并发胆瘘,予腹腔引流后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其余均治愈.结论:胆囊切除术是医源性胆道损伤的主要原因,损伤后治疗处理效果重在及时发现,早期处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开腹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15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开腹胆囊切除术1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例。结果 开腹胆囊切除术中胆总管横断1例,行对端吻合;胆管壁损伤6例,修补放T管引流;其余4例再次手术行胆肠吻合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总管横断1例、肝总管电灼伤2例,行二期胆肠吻合术;胆总管被钛夹夹闭1例,行钛夹松开,胆囊管残端重新缝扎,所有病例均治愈。结论 胆管损伤在术中早期发现并且妥善处理.可避免术后胆管狭窄的发生,术后发现者胆肠吻合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从1998年1月~2005年8月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病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9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15例(0.7%),其中胆总管横断伤8例,胆总管不完全横断伤2例,肝、胆总管横断伤并组织缺损2例,右副肝管横断伤2例,肝、胆总管机械性裂伤1例。术中发现12例,术后诊断3例。胆管横断伤处理以直接修补、T管引流为主,半年后胆肠Koux-Y吻合,或一期胆总管空肠KoUx-Y吻合术。结论重视预防和提高手术技能,能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患者的高位胆管损伤预防与处理方法。方法:搜集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引起高位胆管损伤的患者8例临床资料,对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在8例高位胆管损伤的患者中,有6例是机械损伤、有2例患者是热灼损伤,有4例患者是肝总管横断伤、3例患者是胆总管横断伤、1例患者是胆总管的部分损伤;高位胆管损伤的患者都及时转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有5例患者行肝管空肠的吻合手术治疗,有3例患者行Roux-en-Y吻合手术同时置T管的支撑引流,进行6个月-1年随访,没有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由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容易引起胆管损伤,因此需要术者高度重视,有效预防胆管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T型管引流用于胆总管和肝胆管手术,起到减压和支撑的作用,以保证胆总管缝合处不致因胆总管内压力过高而使胆汁外溢,同时可促进炎症的消退,有利于愈合,防止狭窄、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所以做好T型管的护理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将我院48例术后应用T型管引流患者的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黄杰  杨颖 《健康大视野》2006,14(5):118-118
腹腔镜胆囊切除虽然有切口小,伤口疼痛轻、病人术后恢复快等独特的优点,但也有腹腔镜手术损伤胆管,导致于术失败转为开腹手术者。我院自2000年开展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至今167例,其中4例发生医源性胆管损伤,改为经腹胆囊切除,“T”型管支撑引流。术后经严密观察及护理,均于3个月内拔除“T”管,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42例胆肠吻合手术患者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胆管十二指肠吻合及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的手术指征。手术方式的选择及疗效的判断。方法采用胆管十二指肠吻合及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治疗肝外胆管结石,胆总管囊肿,医源性胆道损伤等42例临床病例,总结I临床经验,评价术后疗效。结果本组患者疗效优28例,良11例,差3例,优良率92.9%。结论胆管结石合并下段狭窄或胆总管低位梗阻,可采取胆管十二指肠吻合,而肝门部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对胆总管结石胆道狭窄、医源性胆道损伤、胆总管囊肿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胆总管探查术式和引流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3例胆总管探查的临床资料,其中12例行T管引流术,6例行胆肠内引流术,2例行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3例行I期缝合术。结果:T管引流者术后胆管出血l例,胆道残留结石l例I,期缝合者出现漏胆1例,胆总管穿孔性损伤1例,均治愈,术后出现返流性胆管炎3例。结论:掌握胆总管探查的适应证,选择合理的术式及引流方式,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张翠 《工企医刊》2012,25(2):16-17
目的 本文就我院经再次手术探查的“胆道术后综合征”病人的资料进行总结,着重讨论B型超声图像诊断、漏诊及误诊原因,并提出改进方法.方法 选取我室2010年1月-2011年10月,共21例再次手术病人,使用PHILIPS HD7超声诊断仪,多方位、多切面扫查肝脏、胆道,并详细测量及记录.结果 上述病例,进行B超探查结果显示:肝内外胆管扩张并肝外胆管结石8例,肝内胆管扩张并结石8例;单纯肝外胆管扩张1例;胆囊管残端过长3例;胆管损伤1例.结论 运用B型超声对胆道术后症状复发病人进行检查,简单无创,并可短期内多次重复探查,值得运用,是首选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和T管引流术的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后一期缝合术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LCBDE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一期缝合组(36例)、T管引流组(32例),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腹腔引流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如胆漏、胆汁性腹膜炎、结石残余、急性胰腺炎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住院时间、术后补液量一期缝合组均少于T管引流组(P均〈0.05);术后随访1~4年,两组结石复发、胆管狭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BDE后一期缝合、T管引流术均安全、有效,一期缝合术疗效优于T管引流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胆管十二指肠T管架桥内引流术在晚期恶性阻塞性黄疸病人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晚期恶性阻塞黄疸患者行胆管十二指肠T管架桥内引流术术后近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疗效等临床资料.结果:胆管十二指肠T管架桥内引流术术后减黄效果明显,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少,护理方便.结论:胆管十二指肠T管架桥内引流术对于晚期或手术耐受性差的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不失为一种首选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LC中胆管操作的原因、预防、处理方法.方法:对LC中出现的3例胆管损伤病人的手术经过和治疗经过进行分析.结果:3例患者均在术中发现胆管损伤并及时处理,痊愈.结论:对胆囊三角区解剖结构的熟悉和熟练操作技术是预防胆管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病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至2007年8月实施的387例腹腔镜胆道探查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5例患者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成功,2例中转开腹,成功率99.7%;手术时间60~230min,平均85min。术后发生胆漏13例,十二指肠损伤1例,腹腔残石致引流管口脓肿形成1例,胆管残石35例,T管引流出钛夹3例。387例全部治愈,随访6—24个月无并发症,健康良好。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住院时间短、痛苦少、恢复快,只要具备娴熟的腹腔镜操作技术和腹腔镜下胆道镜技术,它是治疗胆总管结石可行、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胆囊管造影在胆囊切除术中对可疑胆总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7年5月间115例单纯性胆囊切除术中对可疑胆总管常规经胆囊管造影胆管结石的发生率.结果 术前B超显示18例无胆总管探查指征,97例有胆总管相对探查指征,均经胆囊管造影,28例探查证实胆总管下段结石.结论 胆囊切除术中对可疑胆总管经胆囊管造影可发现隐匿性胆总管结石,能有效减少胆管残余结石,减少胆道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胆囊切除手术前、后肝外胆管直径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6月-2010年5月期间住院治疗的胆囊手术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胆囊结石患者35例、胆囊息肉患者29例,均行胆囊切除术,并分别于术前3个月、术后3、6个月应用B超测量患者的肝外胆管直径,准确记录各时间段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4例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测量的肝外胆管直径分别为(5.4±2.2)mm、(8.5±2.3)mm及(5.3±2.0)mm。其中35例胆结石患者术前3个月及术后3-6个月时其肝外胆管直径分别为(5.1±2.0)mm、(8.6±2.2)mm及(5.4±2.1);29例胆囊息肉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6个月时肝外胆管直径分别为(5.6±2.3)mm、(8.3±2.7)mm及(5.1±2.0)mm。术后3个月肝外胆管直径增宽,术后6个月逐渐回至术前水平。结论胆囊切除术患者的肝外胆管直径数值,术后3个月均比术前有所增大,术后6个月时逐步回缩至正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9.
胆囊切除术是腹部外科的常见手术之一,胆囊管的处理是胆囊切除术的关键步骤,胆囊管的变异可造成手术的困难,也是胆道医源性损伤的一个主要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年来在胆囊切除术中发现的125例胆囊管变异,对其病理分型及术中的处理方法作一探讨。结果:术中胆总管损伤8例,胆囊管处理不当致术后形成胆汁性腹膜炎4例,全组无死亡。结论:胆囊管的变异是造成胆囊切除术中胆道医源性损伤的主要原因,术中应根据胆囊管的变异情况作不同的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