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喉鳞状细胞癌(LSCC)组织中淋巴管密度(LVD)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利用淋巴管内皮特异性标记物D2—40计数40例LSCC组织及相应的喉正常黏膜组织中的淋巴管数目。结果:LSCC组织中癌周D2—40(+)管腔密度高于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1/2组癌周D240(+)管腔密度低于T3/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淋巴结转移组癌周D2—40(+)管腔密度高于非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声门型组癌周D2-40(+)管腔密度低于声门上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癌周D2—40(+)管腔密度在高、中、低不同分化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淋巴管主要是指癌周淋巴管,癌周LVD与LSCC的进展和侵袭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喉癌的CT评价:附5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喉癌的CT诊断价值。方法:对56例经证实喉癌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中37例手术病例的CT分期与临床手术分期进行对比,同时分析喉癌CT诊断与分期失误的常见原因。结果:声门型22例、声门上型4例、声门下型2例、跨声门型28例,CT分期与临床手术分期总体符合率为89.6%。结论:CT对判断喉癌病灶的部位与侵犯范围有重要价值,但在诊断早期喉癌与向周围侵犯程度较轻时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Survivin蛋白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Survivin蛋白在喉鳞状细胞癌(L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4例LSCC、28例正常喉黏膜及20例喉良性病变组织中的Survivin、Bcl2蛋白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4例LSCC组织中,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43例;28例正常喉黏膜和20例喉良性病变中分别表达1例和2例。Survivin蛋白在声门上型LSCC中表达32例,声门型中表达11例;中低分化的标本中表达34例,高分化的标本中表达9例;在临床分期的Ⅲ、Ⅳ期标本中表达33例,在Ⅰ、Ⅱ期标本中表达10例。以上各项指标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的标本中表达30例,无淋巴结转移的标本中表达13例,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LSCC组织中Survivin与Bcl2蛋白表达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Survivin过度表达提示LSCC临床分期晚、分化程度低、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对于LSCC的早期诊断和预防具有重要参考意义。Bcl2与Survivin的表达可能在LSCC的发病机制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激光对早期喉癌及癌前病变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显微支撑喉镜下激光治疗早期声门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经病理诊断并经术后评理证实的9例早期声门癌(T1N0M0)及17例癌前病变于全麻支撑喉镜显微镜下行三种类型激光声带切除或部分切除术。结果:经平均12个月随访,2例喉角化症分别于术后3个月、5个月复发而重行激光手术,其余病例无复发征象,近期疗效满意。行激光I型声带术者,术后1月创面新粘膜修复覆盖,约2-3月后发声功能基本恢复正常。Ⅱ-Ⅲ型者,术后2月创面新粘膜修复覆盖,术后6月术区有声带样粘膜隆起代替,发声功能明显优于既往传统术式,无并发症出现。结论:对早期声门癌及癌前病变应用支撑喉镜显微镜下激光声带手术是行之有效的微创伤性手术,既达到了根治肿瘤的目的,又明显提高了术后发声质量。  相似文献   

5.
喉的跨越声门癌是指越过喉室侵袭真、假声带而言。肿瘤来源可为声门向上、或声门上向下、或在喉室内向上下扩散。本型肿瘤之生物学特性为假声带粘膜下浸润,声门旁间隙、软骨侵蚀并有30~40%颈淋巴结转移;某些病例以其有限的粘膜扩展,被错误地认为可用标准的垂直半喉切除术,然而术后复发占40~50%,其原因如下:在上切缘下有粘膜下肿瘤;肿瘤直接或经淋巴扩散至会厌前间隙;在声门旁间隙肿瘤侵及切缘外侧,或侵袭甲状软骨板之后切口。用半喉切除  相似文献   

6.
声带振动的本质是粘膜波的传递,在发声的一个振动周期,声门下压力上升,声带粘膜向上推开声门,随后声门下的压力下降,组织的弹性和粘度减小,声门关闭,因此,声带粘膜的振动是从串门下表面开始,由粘膜的形态改变而引发,从以往用犬作实验所得结果发现,声带振动的下...  相似文献   

7.
喉错构瘤术后发生喉腺样囊性癌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51岁。因持续性声嘶1年余,近2个月加重,无痰中带血及呼吸困难,于1997年7月入院。纤维喉镜检查见左室带、喉室饱满,声门下、前连合有新生物,左声带固定,声门裂为正常1/2大小,环后区、披裂上有颗粒样突起。CT示左声门及声门下区弥漫性软组织增生、浸润,并侵及同侧披裂及喉旁间隙,颈部未及淋巴结。入院后两次病检示阴性,遂行喉裂开术探查。术中见左室带上方、前连合上方和左喉室前份有光滑隆起新生物,质中、韧,右声带前端粘膜下有黄色隆起新生物,均予摘除送冰冻切片,病理示:“粘膜上皮下腺体丰富,纤维…  相似文献   

8.
研究发现喉声门上(SG)与声门、声门下在胚胎发育上来源不同,喉粘膜下注射染料显示声门上与声门、声门下之间存在解剖屏障,临床上发现SG癌不侵犯声门,这为声门上喉切除术(SGL)治疗SG癌提供了理论基础。JustoAlonzo于1946年首次提出水平SGL,其术式包括咽侧切开、暂时性咽造屋及其二期修复术。此后人们采用肌片、皮瓣、甲状软骨膜一次性闭合舌根和残余喉上部,取得了与全喉切除术同样低的复发率,并有人将SGL应用范围扩大到侵犯构状软骨及喉咽部的病变。尽管SGL在控制原发病上取得了积极进展,但SG…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了声带癌前疾病及癌前病变29例,早期声门癌(原位癌,T1及T2)21例。动态喉镜下的基本表现(如声带粘膜波、振幅、声门闭合及襞裂运动状况),于两类病变有明显区别,结合病理检查,可以早期确诊,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喉小涎腺癌     
作者回顾了1944年初~1982年底经治的18例喉小涎腺癌病例。18例中,腺样囊性癌8例,低分化腺癌 10例。男14例,女4例。平素有吸烟嗜好者11例。腺样囊性癌平均年龄61.5岁。腺癌60岁。18例中,声门上癌14例,声门下癌4例,无单纯声门癌。肉眼观察,均为粘膜下肿块。声门上癌主要表现为声嘶,咽下困难,咽痛。声门下癌则多数表现为呼吸道受累症状。18例的症状持续时间各异,但以晚期病例居多。腺癌中7例有明显颈部结节病变,腺样囊性癌中3例有颈部结节。11例接受手术治疗,多数为全喉切除术加改良或根治性颈廓清术,2例为部分喉切除术。2例单用放疗,5例手术加术前或术后放疗。初次复发后腺样囊性癌患者平均生存期为38.4月,腺癌12.1月。仅腺样  相似文献   

11.
斯堪的那维亚耳鼻喉科协会21届专业会议论文汇集发表于Acta Otolaryngol Suppl,386,1982。兹就其中反映喉科近展的15篇文献综述如下。【组织学与组织化学】正常成人的喉组织,在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内富有柱形杯状细胞(高30~40μ),过渡型上皮内为矮柱形(5~10μ),复层鳞状上皮区则不含杯状细胞;杯状细胞分布在声门下,声门、喉室及声门上区,密度变化很大(个体间差异每mm~2粘膜1,300~18,200个),声门下的密度显著较低;成人杯状细胞密度与年龄、性别均无显著的统计学关系。喉的粘液腺有两型:上皮内型位于上皮表面与基底膜之间,可见于声门下、声门及声门上区,但很少在三个区同时存在,其密度变化很大;上皮下型位于上皮下,见于所有喉内各区,在声门下、前连合、喉室、假声带及杓区分布密度很高,以会厌  相似文献   

12.
内窥镜激光手术治疗喉癌已被广泛接受。该作者根据部分喉切除术的传统概念和声门炼瘤的不同部位、大小设计了四种不同的术式:I型相当于显微喉镜声带剥脱术,从构状区开始向前至前连合切除声带粘膜,但不触动声带一肌,适应原位癌。五型完全切除一侧声带及对侧声带的前1/3,但保留构状软骨,适应地,。肿瘤,K型切除范围包括前连合直至甲状软_骨,声门下区包括环甲膜和环状软骨上缘,扩大范围可连同一侧构状软骨切除,但保留其后面的粘膜,适应T人肿瘤。f型(限内容剜除术)切除所有喉内结构,直至甲状及环状软骨,环甲膜科—侧构状软骨…  相似文献   

13.
先天性喉践罕见,故术者经验均有限。Holinger等30年间895例先天性喉发育异常患儿中仅见到4树声门上喉暖和24例声门及声门下喉模,文献上最大组报告为1985年Cohen在32年间经治51例。过去的手术方式很多,首先为恢复通气道、次为改善音质,为防前连合粘连及残复发,多分二期手术并置放喉内支撑物。喉暖修复术的成功关键在于分离后的声带裸露创面必须有足够的粘膜覆盖及同时矫治可能伴存的声门下狭窄。单纯经口腔扩张仅适用于半透明的膜性残;经内窥镜分次切开模的双侧边缘结合每口扩张,可保留覆盖粘膜;亦有于分离践后置入金属、聚乙烯管、…  相似文献   

14.
血管瘤是先天性畸形,起源自血管形成组织的中胚层残余。除有气道狭窄者外,在一般解剖部位都可保守处理。儿童声门下血管瘤,对生命威胁最大,Ferguson等报告,死亡率为50%,宜及早治疗。声门下血管瘤的症状有喘鸣、犬吠样咳、体弱、可误诊为克鲁布。约半数患者伴头、颈区皮肤血管瘤。本病虽少见,但正确发病率不详:男女之比为1:2。在病理组织学上大部分属毛细管海绵型;肿物自粘膜下生长,出生后6~12个月间增大,可通过内窥镜确诊,典型的声门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了声带癌前疾病及癌前病变29例,早期声门癌(原位癌,T1及T2)21例。动态喉镜下的基本表现(如声带粘膜波,振幅,声门闭合及襞裂运动状况),于两类病变有明显区别,结合病理检查,可以早期确诊,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颈淋巴结肿大为首发表现的鼻咽粘膜下型癌4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加深对以颈上深淋巴结肿大为首发表现的鼻咽粘膜下型癌的认识。方法:报告4例本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例直至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3 ̄6个月后,才得以确诊为鼻咽粘膜下型癌;均行放疗加化疗,3例在1年内死亡,1例尚生存。结论:对颈上深部淋巴结肿大,首先应考虑为鼻咽粘膜下型癌的转移癌。即使细胞学、VCA-IgA、CT、MRI、鼻咽部等检查均为阴性,有的甚至已确诊为淋巴结核瘤,但仍不能排除鼻咽粘膜下型癌  相似文献   

17.
我们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了Epstein Barrvirus (EB病毒 )编码的小片段RNA(EBexonicRNA ,EBER)在 5 6例喉鳞状细胞癌 (简称鳞癌 )及 2 7例癌旁正常喉粘膜标本中的表达情况。一、材料和方法1.材料 :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咽喉科 1998年 3月~ 2 0 0 0年 3月手术切除的喉癌标本中抽取 5 6例 (剔除病理为非鳞癌的 ,临床资料不全的以及二次手术的 ) ,其中 2 7例同时取癌旁正常喉粘膜作对照。男 41例 ,女 15例。年龄 40~ 78岁 ,平均 5 8.5岁。声门上型 37例 ,声门型 15例 ,声门下型 4例。按细胞分…  相似文献   

18.
声门下癌的临床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1978-1990年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完整的15例声门下型喉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整喉以冠状切面行冠状连续切片,对其进行病理组织学研究,并结合临床分析,阐明:(1)声门下癌具有发病率低、病程长、发现晚的特点;(2)声门下鳞癌的生长方式主要为浸润生长及丛生浸润型生长,病理分组为Ⅱ、Ⅲ级,病理分期为P3、P4;(3)声门下癌局限于声门下区而不向声门上扩展,侵及甲杓肌致声带固定,并经环甲膜向喉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肩胛舌骨肌瓣修复喉部分切除术后缺损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对24例声门上型、声门型喉癌患者切除肿瘤和受累的软骨,以肩胛舌骨肌瓣修复组织缺损、重建声门。对于一侧杓状软骨固定患者,切除杓状软骨,在取肩胛舌骨肌瓣同时连带切取一小块舌骨,将小舌骨块固定于杓状软骨缺损处,用残余黏膜覆盖之。声门上型T2、声门型T3以上患者术后接受放射治疗(50~60Gy)。结果:随访1~5年,1例声门上型(T3)患者于术后2年9个月死于局部复发,1例声门型(T3)患者于术后4年3个月死于颈部转移和骨转移。拔管率为95.8%。91.7%的患者发声近乎正常或声哑。吞咽功能全部恢复。结论:经过仔细选择病例,肩胛舌骨肌瓣修复喉部分切除术后缺损、重建声门是积极有效和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脂肪瘤发生于头颈区者约占13%,喉部并不常见。喉脂肪瘤多见于60~80岁间,男女比为5:2,好发于会厌、会构皱筹及室带,大多表现为外生型。迄1965年文献记载有78例,但呈内生浸润型生长者尚不足30例。Dionne等报道浸润型脂肪瘤有两种不同的组织类型,即无包膜,血管很少,与其他组织紧密相联系,由成熟脂肪组织构成的浸润型或异型性脂肪瘤和血管占优势的血管脂肪瘤,其与脂肪肉瘤的鉴别点是无成脂肪细胞和核深染表现。喉脂肪瘤常表现为覆盖正常粘膜的粘膜下肿块,喉肌动度无改变,CT横扫具有特征,肿块表现为低密度(6~125Hounsfield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