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儿童牙科畏惧症(dentalfear,DF)的作用。方法采用改良儿童畏惧调查表一牙科分量表评分,筛选出牙科畏惧症患儿148名,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进行常规牙科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的牙科治疗。结果干预组牙科畏惧症程度明显下降,与牙科治疗前以及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减轻儿童牙科畏惧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谈谈应用心理干预治疗儿童牙科畏惧症的体会.方法 采用改良儿童畏惧调查表-牙科分量表评分,筛选出牙科畏惧症患儿150名并用行为分类法对其进行分类.将患儿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进行常规牙科治疗的同时给予心里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的牙科治疗和简单劝说.结果 干预组儿童牙科畏惧症程度明显下降,与牙科治疗前以及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心里干预可以减少或者消除儿童牙科畏惧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牙科畏惧症在就诊患者中的分布,产生的根源以及具体表现,探讨克服牙科畏惧症的方法。方法:本文以问卷的形式对门诊的940例牙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牙科畏惧症在牙病患者中发生率高达65%,而牙科畏惧症的产生94%源于患者的自身经历,虽然有84%的患者愿意与牙医持配合态度,但仍有15.8%的患者宁愿自己忍受。结论:预防牙科畏惧症应从未成年人以及初次就诊开始做起。  相似文献   

4.
目的 心理干预对儿童乳牙滞留拔除时牙科畏惧程度降低结果的分析. 方法 在进行常规牙科治疗的同时,将52名乳牙滞留需要拔除的患儿进行心理干预. 结果 干预后患儿牙科畏惧程度和畏惧症人数明显降低,与干预前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儿童乳牙滞留拔除前进行心理干预,使儿童牙科畏惧症降低到最低程度,有利于儿童乳牙滞留拔除,对预防和治疗牙科畏惧症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为了减少老年人牙科畏惧症的产生,针对老年人的心理、生理特点,笔6年来采取了一列系心理治疗老年人牙科畏惧症措施与体会,牙科畏惧症是口腔科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理诱导在儿童牙科畏惧症患者中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选择282名接受窝沟封闭治疗的6~8岁儿童,随机分为诱导组和对照组,采用Veerkamp牙科畏惧症评价标准评价初诊和复诊时心理诱导效果,比较两组牙科畏惧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诱导组与对照组儿童牙科畏惧症的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诱导组在两次就诊过程中畏惧程度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医疗活动中心理诱导对减少儿童牙科畏惧症的发生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对73例患有牙科畏惧症的患儿的牙髓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对本科接收的自2010年2月-2011年1月就诊接收牙髓治疗的73例7-13岁患有牙科畏惧症的儿童进行临床的分析比较与研究,随机将73例患儿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观察组组的患儿在接收常规牙髓治疗的同时对其采用了心理行为诱导的方式加以护理;而对照纽仅仅只是进行了常规的牙髓治疗与护理.结果 观察组经过治疗、护理后,牙科畏惧症的程度下降明显(P<0.O5),同时经过心理诱导行为护理后,观察组牙科畏惧症的程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牙科畏惧症的患儿的牙髓治疗、护理中,心理行为诱导发挥的作用明显,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王晓舸  常征 《新疆医学》2007,37(4):52-53
一、牙科畏惧症形成的原因: 牙科畏惧症在口腔临床上较为常见,临床表现较为金榜,对患者口腔健康及心理存在不利的影响,患者常常因此而眈误疾病的诊治,使口腔疾患加重。牙科畏惧症(dentel fear and anxicty)是一种习得性行为,是因为突害怕疼痛,把牙科与疼痛相联系所产生的对牙科的畏惧。[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区成人牙科畏惧症924例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分析上海市部分成人牙科畏惧症(dental fear,DF)的流行情况及其构成因子。方法用DF调查量表(dental fear inventory,DFI)对来诊的成人患者进行主观问卷调查。结果牙科畏惧症检出率为86.15%,不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的牙科患者DF发生率存在差异,DF的五个构成因子中器械畏惧和卫生条件畏惧男女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科畏惧症的发生由综合性因素造成,需要通过患者、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将牙科畏惧症降低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0.
讲示做诱导法对学龄前儿童牙科畏惧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淑芳  邓敏 《右江医学》2007,35(3):293-294
目的探讨讲示做诱导法(tell,show,do,TSD)对学龄前儿童牙科畏惧症的影响。方法用Corah's牙科畏惧症评分法(Coarah's dental anxiety scale,CDAS)筛选出148例3~6岁儿童,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TSD法作行为诱导后进行牙科诊治,对照组采用常规法进行牙科诊治,分别记录CDAS评分。结果实验组CDAS评分明显下降,治疗前后及与对照组在统计学上均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TSD法对学龄前儿童牙科畏惧症的缓解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牙科畏惧症在儿童口腔预防中防治措施.方法 针对儿童牙科畏惧产生的原因制定儿童口腔预防中牙科畏惧防治措施.对1512例幼儿园儿童进行口腔预防前牙科畏惧症(DF)儿童防治.结果 1512例儿童中有1489例儿童进行了口腔预防,配合率达到98.4%.结论 适宜的牙科畏惧症防治措施,是获得口腔预防时取得积极配合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240名牙病患儿牙科畏惧症的图片测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初步探讨中国儿童的牙科畏惧状况,为儿童牙科教育提供一种思路。方法 对240名牙病患儿牙科畏惧症进行图片测试。在畏惧儿童接受图片教育前后进行行为评价。结果 畏惧儿童数在幼小与大龄儿童之间、母亲的不同文化程度之间有显著差异,而无性别差异。用测试图片进行牙科保健教育,教育前后的畏惧行为也有显著差异。结论 儿童牙科畏惧症的图片测试是一种适合低龄儿童的较好的方法,图片有助于儿童接受牙科保健教育。  相似文献   

13.
牙科畏惧症(dental fear and anxiety)是一种习惯性行为,是因为害怕疼痛,又把牙科与疼痛捐联系所产生的牙科畏惧。调查发现,约有80%以上的人对牙科怀有不同程度的害怕与紧张,约5~14%的人由于害怕而回避牙病的诊疗。牙科畏惧症的形成主要受以下各种因素的影响:①牙科医源性创伤;②社会因素:③个体因素。此外,教育水平及自我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成人根管治疗三阶段牙科畏惧症的变化,探讨根管治疗病人牙科畏惧症产生的原因。【方法】采用前瞻性、成组设计、同期随机对照、双盲法对治疗对象进行干预或不干预,在治疗前、中、后进行问卷和血压、心率测量。【结果】根管治疗病人在开髓、根备、根充后3个不同阶段的根管治疗牙科畏惧症量表得分均数有差别。【结论】成人根管治疗牙科畏惧心理普遍存在,畏惧原因主要来自牙髓探查和开髓阶段的疼痛,环境和服务是影响根管治疗病人牙科畏惧症的外源因素。  相似文献   

15.
儿童牙科畏惧症又称牙科焦虑症,是指牙病患儿在治疗中所具有的紧张、害怕、忧郁的心理状态以及行为上表现出来的敏感性增高、耐受性降低,甚至抗拒治疗的现象,是影响儿童牙科就诊率和治疗质量的主要原因[1].有资料显示[2],成人牙科畏惧症患者大多起源于儿童时期不良的牙科就诊经历.因此,如何减少儿童牙科畏惧症的发生是牙科医生面临的...  相似文献   

16.
王戎 《甘肃医药》2012,(6):422-423
牙科畏惧症(Dental fear,DF)又称牙科恐惧症(Dental phobia)或牙科焦虑症(Dental anxiety),是人们在牙科治疗中产生的特殊心理和行为表现。目前,"牙科畏惧症"已成为我国牙病早期就诊的一大障碍,大大降低了早期就诊率,由此造成患者病情加重,痛苦加深,诊治过程延长,医疗费用升高。本文就牙科畏惧症产生的相关因素、危害及预防进行概述,以期引起口腔医疗人员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拔除阻生齿时高速涡轮法和骨凿法去骨截冠对成人牙科畏惧症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coarh's MDAS量表牙科畏惧症评分法,筛选出86例拔阻生齿时需去骨截冠的成人牙科畏惧症患者,分为高速涡轮组和骨凿组,测量两组患者在牙科检查前和去骨截冠时的脉搏、血压变化并记录,评测患者畏惧程度.结果:高速涡轮去骨截冠组牙科畏惧程度低,与骨凿去骨截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阻生齿拔除时去骨截冠过程中两组脉搏、血压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高速涡轮法骨截冠拔除阻生齿,对成人牙科畏惧症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牙科诊治过程中患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紧张、害怕、焦虑,严重者在行为上表现为敏感性增高,耐受性降低,甚至躲避或拒绝治疗,被称为牙科焦虑症(dental anxiety,DA),又称牙科畏惧症.国内刘艺敏等[1]报告成人牙科患者轻度牙科畏惧症检出率为86.15%,钱虹等[2]报告口腔疾病初诊患儿,畏惧发生率男童46.03%,女童50.88%;奉晓斌[3]使用改良的牙科焦虑量表(DAS≥11分标准)评定正畸拔牙患者,10.26%有明显的牙科焦虑.  相似文献   

19.
儿童牙科畏惧症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牙科畏惧症(DentalFear,DF)是指对牙科所持有的忧虑、紧张或害怕的心理状态,以及在行为上表现为敏感性增高,耐受力降低,甚至躲避治疗的现象。早在50年代未国外就有学者对牙科畏惧症进行调查,近年来,国内有关牙科畏惧症的调查及治疗已见报道[1~3]。但儿童牙科畏惧症的报道甚少。作者通过对225名来口腔科门诊就诊的牙病儿童进行牙科畏惧症调查,对其在诊治中可采用的对策进行了探讨。对象和方法一、对象:随机选择来口腔科门诊就诊的牙病儿童225名作为调查对象。年龄3~12岁,平均年龄8岁。其中男性124人,女性101人。母亲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56…  相似文献   

20.
梁学萍  于琳 《新疆医学》2009,39(12):72-75
牙科恐惧症(Dentalphoobia)又称牙科焦虑症(Dentalanxiety)或牙科畏惧症(Dentalfear,DF),是对牙科诊治过程或其中的某些环节的害怕,它是因为害怕疼痛,又把牙科与疼痛相联系所产生的牙科畏惧,表现为交感神经系统功能亢进体征,如: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心悸,出汗,脉搏加快,血压升高,高声叫喊,甚至躲避或拒绝口腔治疗。这种行为严重影响了牙医的正常操作,使本来简单的治疗过程复杂化.牙科畏惧症一直是牙医和牙病患者共同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