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陈岩 《实用医技杂志》2011,18(10):1036-1037
探讨电荷耦合器(CCD)数字化X线系统在牙片摄影的方法及其临床应用;采用CCD数字化X线系统对918例患者1026颗牙行牙片拍摄并进行图像质量评价;与传统牙片X线胶片比较,使用CCD系统行牙片拍摄能减少曝光量70%~80%,成像速度快,成像质量优良,并且可以进行图像后处理和存储传输;与传统牙齿胶片X线摄影技术比较,CCD数字化X线系统的牙片摄影在图像质量和检查时间上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可以为口腔临床提供更为优质的影像资料。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数字X线摄影(DR)拍摄牙片图像的质量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利用DR设备对230例患者的260颗牙齿进行根尖片拍摄,并将拍摄结果与传统根尖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传统牙齿拍片比较,DR技术拍摄牙片的曝光时间缩短,投照剂量明显减少,照片清晰度提高。结论:DR拍摄牙片技术较传统根尖片摄像技术优越,在口腔临床医学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数字化X线摄影和传统X线摄影在根管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ODIS-I口腔数字化摄影设备及传统X线摄影对185例根管治疗后的患者分别拍摄数字化牙片和传统胶片,比较两种根尖片的准确度及根尖清晰度.结果:两种根尖片的准确度及根尖清晰度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仅在上颌尖牙和上磨牙的根尖清晰度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数字化牙片可迅速、准确地了解根管预备、根管长度及根管充填情况,优于传统牙片.结论:根尖片数字化X线摄影可对根管充填的结果做出明确判断,其方便快捷的特点及图像的后处理功能明显优于传统牙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数字化根尖片对邻面龋诊断效力。方法:对于临床可疑为邻面龋的348名患者的567颗患牙,分别应用传统胶片成像法和Digora数字化根尖片系统拍摄根尖片,比较两种方法诊断结果。结果:Digora数字化根尖片对早期邻面浅龋X线诊断优于传统胶片法,对于中、深度邻面龋,两种方法诊断无差别,但Digora数字化根尖片辐射量大大减小。结论:Digora系统对邻面龋的X线诊断具有重要作用,尤其对于早期邻面龋,其诊断效力明显优于传统牙片。  相似文献   

5.
数字化CR、DR与屏胶摄影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数字化计算机X线摄影(CR)、数字X线摄影(DR)影像属于计算机成像,它以对比度分辨率高,辐射量少,成像质量高,大大提高了影像质量的显示能力,突破了常规摄影技术的局限性,为临床提供层次丰富的影像信息。近年来计算机X线摄影技术CR、DR应用于临床,图像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尤其在细微结构和微小病变的处理上,比较传统的屏胶系统有很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计算机X线摄影(ca)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CR及传统X线摄影各500例,并对比分析膝关节摄影KV、mAs值,总结CR成像技术之特点。结果:CR系统可与已有的各种x线设备配套使用,实现传统X线摄影的数字化升级;500例CR与传统X线摄影图像质量比较,甲级片51.8%/39.6%,乙级片37.2%/46%,丙级片9.6%/12%。废片0.6%/2.4%:CR强大后处理技术,明显提高图像密度分辨力。CR曝光量略高于传统X线摄影。结论:CR临床应用范围广泛,具备数字影像特点:CR图像质量明显优于传统X线片。随着影像板(IP)老化、X线曝光量增大等为其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CR系统与静脉尿路造影的X线检查影像特点,X线片的成像质量与直接影响X线诊断质量诸多因素,以提高其静脉尿路遣影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对一组病历的数字化摄影和传统法摄影所做的静脉尿路造影的对照分析.结果 CR系统做为一种新型的以X线为成像能源的数字式成像技术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泌尿系统影像的显示水平.结论 通过对对传统法和CR系统数字摄影进行静脉尿路造影片质量和效果的分析,评估,表明CR系统较传统的X线摄影方式有很多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口腔颌面部的检查方法不断增多,数字化根尖片X线摄影技术是现代口腔医学影像学中的一项新的方便、快捷、科学的诊断技术,近年来临床应用日渐广泛.我院应用的是法国Trophy公司生产的牙科数字成像系统(RVG).RVG是由摄影、成像、图片打印三部分组成.本系统除具有成像功能外,还具有影像放大及长短测量、面积计算、二维成像、精细角度度量、图像存放及编辑、伪彩和灰色处理等.本文就我们使用的RVG在口腔临床应用诸方面谈些应用体会.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CR系统与静脉尿路造影的X线检查影像特点,X线片的成像质量是直接影响X线诊断质量.诸多因素可提高其静脉尿路造影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对一组病历的数字化摄影和传统法摄影所做的静脉尿路造影的对照分析.结果 CR系统做为一种新型的以X线为成像能源的数字式成像技术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泌尿系统影像的显示水平.结论 通过对对传统法和CR系统数字摄影进行静脉尿路造影片质量和效果的分析、评估,表明CR系统较传统的X线摄影方式有很多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曲面断层片、头影测量片数字化摄影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曲面断层片、头影测量片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及其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DonoptixTM 数字化摄影设备系统 ,对 4 7例患者的 78张曲面断层片、头影测量片进行拍摄。结果 :与曲面断层片和头影测量片的传统摄影技术比较 ,利用DonoptixTM 数字化X线摄影设备系统 ,它不仅大大缩短了病人的候诊时间 ,减少了X线的辐射量 ,而且免去暗室操作 ,计算机的存储功能有效的保证了临床上口腔疾病资料收集的完整性 ,为及时准确进行图像分析、处理提供了可靠保障。结论 :曲面断层片、头影测量片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具有传统曲面断层片、头影测量片摄影技术所不具备的优越性 ,因而为口腔临床及科研提供了一种新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1.
计算机X线摄影——CR(Computed Radiography)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数字式成像系统,该系统使用一种能存储S线能量的成像板(IP)代替传统的X线胶片,实现了X线平片数字化,照片清晰度明显优于传统的X线平片,给X线摄影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提高了诊断水平及工作效率。随着医学影像摄影技术的飞速发展及CR系统的广泛引进和临床应用,医学影像界对CR系统的性能及CR片的影像质量越来越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2.
CR即Computed Radiography,计算机摄影技术,也称为间接数字化X线成像技术。它是使用可记录并由读出X线成像信息的成像板(IP)作为载体,经X线曝光及信息读出处理,形成数字式影像的技术,于1981年日本富士公司推出首台用于临床,至今已被广泛使用。由于它具有宽曝光容度和强大的后处理功能,较传统X线屏片摄影更具优势。尤其是对于密度变化范围较大的胸部非常有利。本文将对两种摄影方法在胸部摄影中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3.
数字X线(DR)摄影技术在放射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数字X线(DR)摄影技术在放射科中的应用价值、优势和发展、普及前景。方法:从DR摄影系统和传统X线摄影系统所摄得的图片中,分析图像质量,比较技术操作、图像质量控制与后处理技术、工作效率、医院效益以及二者功能使用特点等方面的的优势。结果:DR摄影技术提高了图像质量,缩短检查和发报告时间,加快了工作效率,带来更高的效益,DR摄影较传统X线摄影更具优势。结论:DR摄影与传统X线摄影相比,DR图像质量、后处理功能、工作流程能力均明显优于传统X线摄影。  相似文献   

14.
浅谈牙片数字化成像系统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了解牙片数字化成像(RVG)是口腔医学影像的新技术,介绍我院引进的法国TROTNY公司生产的牙科数字化成像系统(RVG)的组成功能。方法:应用牙片数字化成像系统(RVG)对156例病人二次摄像,即先进行RVG摄影,待RVG图像处理后打印,然后再进行传统根尖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56例病人RVG在成像时间,图像质量调节,牙周硬骨板,根尖病变查处率等方面优于传统根尖片.结论:笔者认为RVG替代了传统X线胶片成像,具有快捷、辐射量小、图像清晰直观、计算机处理系统诸功能,但也存在一定不足,如使用的感应器太厚,置入口内易造成恶心和不适,打印的图像不如荧光屏清晰等,有待进一步研究。综观远景,RVG的应用是口腔医学影像检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X线摄影(CR,computed radiography)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数字式成像系统,该系统使用一种能储存X线能量的成像板(IP)代替传统的X线胶片,实现了X线平片数字化,照片清晰度明显优于传统的X线平片,给X线摄影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提高了诊断水平及工作效率。随着医学影像摄影技术的飞速发展及CR系统的广泛引进和临床应用,医学影像界对CR系统的性能及CR片的影像质量越来越引起重视。本文根据我院使用的GE高频X线机结合KODAK CR 9500及KODAK 8700激光打印机的性能特点,对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医学数字化影像设备的逐步普及,数字X线摄影由于其辐射剂量小,成像迅速,层次丰富,大幅度提高了影像质量,比传统的屏胶摄影系统具有很大的优越性,X线摄影数字化已经成为影像科室必然发展趋势.我科于2007年先后引进德国Kodak-CR975系统和深圳迈瑞公司DigiEyc760系统,由传统的X线摄影走向了数字化摄影,实现了影像信息的数字化存贮和传输.  相似文献   

17.
钟易 《广西医学》2008,30(8):1163-1165
目的探讨直接数字化摄影(DR)摄影在婴幼儿临床检查中的运用价值及使用注意事项。方法用西门子AXIOM型多功能DR所摄取的0~3岁的婴幼儿影像资料中随机抽取1500例分别从检查方法及图像质量评价进行分析。结果DR摄影系统在婴幼儿各系统、器官临床检查中能有效降低了X线照射剂量,提高了影像质量,系统操作方便,成像快捷,并能对图像进行后处理。结论DR技术由于平板探测器具有较大的动态范围和系统后处理功能,能显著提高婴幼儿在X线检查的影像质量,并能有效降低婴幼儿受照射的X线剂量,所得到的影像学资料能为临床及放射科诊断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较屏-片体系的传统X线体系及CR更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是影像科数字化X线摄影的开端和过度,其与常规X线摄影设备相兼容,具有良好的成像性能、强大的图像后处理功能且网络化,在国内各级医院均有应用,并不断普及,是计算机与传统X线设备相结合的一种新的成像技术.我们仅就CR在胸部摄影检查方面体会加以总结,旨在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CR数字化摄影在乳腺摄影中的优越性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分别随机抽取100份钼靶传统X线乳腺片与CR乳腺片,按照常规评判标准进行优、良两个等级对比评分.结果 传统X线乳腺片甲片率为20%(20/100),CR乳腺片甲片率为95%(95/100).结论 用普通钼靶X线机与CR系统结合实现了乳腺X线检查的数字化,对临床诊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数字化根尖片X线摄影技术是现代口腔医学影像学中的一项新的方便、快捷、科学的诊断技术,近年来临床应用日渐广泛。我们对3494张数字化根尖X线片经计算机网络传输到医生工作站上的影像进行质量评价,旨在分析数字化根尖片X线摄影技术及其临床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