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选择2008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接受开颅血肿清除及去额颞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合并脑疝患者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422012年1月在我院接受开颅血肿清除及去额颞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合并脑疝患者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4277岁,平均59.5岁;术前头部CT提示血肿均位于基底核区,血肿大小6077岁,平均59.5岁;术前头部CT提示血肿均位于基底核区,血肿大小60120 mL,平均为80 mL,血肿破入脑室8例;发病后和入院时均有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外伤性急性硬膜下血肿CT扫描图像与预后的相关性进行探讨。方法 选出入院对头部CT扫描图象显示单发急性硬膜下血肿的病例与其出现的病人治疗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头部CT扫描图象显示急性硬膜下血肿所伴发脑损伤类型与预后有明显相关性,而且血肿量与血肿部位与预后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急性硬膜下血肿其CT扫描图象对估计患者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1岁,因右侧头部胀痛1周于2014年5月8日入院。患者1979年10月19日因开放性颅脑损伤行开颅手术。1980年12月行颅骨缺损修补术(修补材料为有机玻璃)。2012年11月体检行头颅CT扫描发现右颞顶枕部硬膜外血肿(血肿量约40ml),未行治疗。2012年12月及2013年2月两次复查头颅CT扫描,均显示颅内血肿未增多。2014年5月1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头部胀痛,并扪及右颞顶枕部头皮肿胀。5月4日到我院就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点征、混合征及两者联合征象对行立体定向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的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纳入2018年1月至2022年8月接受微创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196例,根据是否发生血肿扩大分为血肿扩大组和血肿未扩大组;患者入院后行头部CT和头部CT血管成像(CTA)检查,记录混合征、点征和两者联合征象等影像学征象;入院后24 h复查头部CT及术后头部CT。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血肿扩大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各影像学征象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脑出血患者196例,分为血肿扩大组59例和血肿未扩大组137例,血肿扩大组的联合征象比例较血肿未扩大组明显高(59.3%vs. 29.9%,P<0.001)。二元logistic回归显示,联合征象为血肿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OR=2.582,95%CI 1.308~5.094,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联合征象预测血肿扩大的约登指数较单一点征、单一混合征象更高(22.0%vs. 5.9%和4.7%);联合征象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约登指数分别为59.3%、70.1%、46.1%、8...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颅窝底急性硬膜外血肿临床特点及救治策略。方法对71例中颅窝底急性硬膜外血肿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71例,手术治疗31例,保守治疗40例,治疗后按Glasgow预后评分(GOS)判断疗效,良好65例,中残4例,重残1例,死亡1例。结论对中颅窝底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应密切观察其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头部CT复查,并适当放宽手术适应证,早期手术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成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 (TSE)演变成慢性硬膜下血肿 (CSDH)的机理。方法 :对我科 2 3例由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2 3例患者均有明确头部外伤史 ,头部外伤后硬膜下积液形成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时间自 3周至 4月 ,血肿位于单侧额颞 14例 ,双侧额颞 9例 ,临床表现较轻的血肿形成后有明显的轻度偏瘫等症状加重的表现 ,2 3例经手术治疗均痊愈。结论 :硬膜下积液演变成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发生机理可能为积液使蛛网膜受撕拉而出血、积液不断扩大导致桥静脉撕裂出血和血肿包膜新生不成熟血管不断渗出不凝血使血肿腔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颅内微创碎吸术治疗脑内小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43例各种原因造成的脑内小血肿患者,通过头部CT定位后,采用YL-1型穿刺针穿刺血肿、尿激酶碎吸术,同时血肿破入侧脑室者辅以单侧或双侧脑室外引流术,脑室内注入尿激酶溶血治疗。结果 本组43例,神经康复分级:Ⅰ级4例,Ⅱ级7例,Ⅲ9例,Ⅳ~Ⅴ级23例。结论 颅内微创碎吸术在脑内小血肿治疗中能加快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是目前治疗脑内小血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DTIH)是指患者头部外伤后首次CT扫描颅内无血肿,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次CT扫描发现颅内血肿,或清除颅内血肿一段时间后又在颅内不同部位发现直径3 cm以上的血肿[1].2005年2月-2008年8月,本院CT室诊治DTICH患者22例,本文将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上矢状窦破裂单侧硬膜外血肿漏诊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上矢状窦破裂单侧硬膜外血肿漏诊2例分析如下。 1 病历摘要 例1:男,38岁。因头部撞击伤后短暂昏迷伴头痛6h入院。入院时患者呈昏睡状态,头部未见伤口。伤后0.5h头CT示:右颞部少量硬膜外血肿,右颞顶骨骨折。入院复查头CT:右颞顶部大量硬膜外血肿,量约150ml,中线左移。急诊在全麻下为患者行右颞顶部骨瓣开颅硬膜外血肿清除术,术中取下游离骨瓣后,见硬膜外血肿块被大量暗红色血液冲出,硬膜悬吊未能控制出血。  相似文献   

10.
自发性硬膜下血肿定义为无明确头部外伤史及明显器质性病变而发生的硬膜下血肿,好发老年人,男性多见,儿童少见[1]。2010-11我院收治1例儿童患者,现结合文献复习如下。  相似文献   

11.
头部外伤合并硬膜外血肿误诊二例分析单世泽硬脑膜外血肿是颅内血肿的一个类型,是颅脑损伤的严重合并症,十分凶险[1]。从国内外的治疗总结中看出,由于诊断和治疗的延误造成不幸者不在少数。本文介绍两例头部外伤合并硬脑膜外血肿误诊,望引以为戒。临床资料病例1...  相似文献   

12.
我科对2002-2005年间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的围手术期高血压采取两种不同的处理方案,并进行临床对照观察,现总结如下。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患者21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08例,两组均有明确的高血压病史,所有病例均经头部CT扫描确诊为脑出血。治疗组中男62例,女46例,平均年龄54.7岁;血肿〈40ml 31例,血肿〉40ml 77例;血肿部位:基底节区58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5例经头部CT扫描证实为脑出血(伴或不伴有脑室有血)的患者采用YL-I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穿刺血肿,进行抽吸、冲洗,并运用生化酶技术将血肿清除。结果 65例患者治疗存活58例,存活率为89.2%,出院时复查脑CT示血肿全部吸收。术后1个月按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基本治愈11例,显著进步29例,进步12例,无进步6例,总有效率为89.7%。死亡7例(术后24h内死亡5例,死于术前已出现深昏迷及脑疝,其他原因死亡2例),病死率10.8%。结论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具有创伤小、血肿清除效果好及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等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指颅内出血聚集在硬脑膜下腔,血肿常位于大脑凸面(额颞顶枕区),多发于中老年人。本次研究对85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进行分组,分别采用钻孔引流术和微创穿刺冲洗引流手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3年12月至2012年6月嵊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5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其中男性55例、女性30例;年龄38~86岁,平均(63.01±8.21)岁。大多有头部外伤史,时间一般在1~3月前。  相似文献   

15.
本院2008-06/2009-06收治有机氟类鼠药中毒合并脑外伤2例,现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例1:女,16岁。因头部外伤后昏迷0.5 h,伴抽搐2次急诊入院。行头颅CT检查发现右颞部硬膜外血肿,血肿量达40 m l,中线结构移位,遂急诊手术治疗。术后患者反复发作抽搐,考虑为外伤性癫痫早期发作,给予抗癫痫治疗效果不佳。进一步检查发现患者有心律失常、心肌酶谱异常,肝功能受损的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6.
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是常见的继发性颅脑损伤,是指头部外伤后首次头颅CT检查未见血肿 ,之后重复CT扫描发现的血肿;或在首次检查未见血肿的其他不同部位又出现血肿者.其发生率为颅内血肿的8%~10%,其中多数为迟发性脑内血肿[1].作者2007年1月~200 9年12月诊治45例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患者,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不典型少量急性硬膜下血肿CT诊断(附30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提高对不典型少量硬膜下血肿的CT征象认识及正确诊断。方法:30例头部外伤患者于伤后24小时内行头部CT检查,多于治疗后3天~2周复查头部CT,并分析其不典型CT征象。结果:单纯表现为硬膜下小血肿20例,合并硬膜外血肿3例,并脑挫裂伤及蛛网膜下腔出血7例。所有硬膜下血肿均表现为邻近颅骨内缘模糊不清,呈“掩盖征”,局部颅骨“假性增厚”改变;血肿内缘与脑表面分界欠清,形态呈线弧状、细新月状改变,大部分病例颅内占位效应不明显。结论:颅骨内缘变模糊,呈“掩盖征”、局部颅骨“假性增厚征”是诊断不典型少量硬膜下血肿的重要CT征象。  相似文献   

18.
颅骨骨膜下血肿是指发生于颅骨外板与其对应骨膜之间潜在腔隙内的包囊性血肿,小儿患者多由外伤、产伤引起。外伤史、头部整块颅骨范围内的局部肿物,结合典型的影像学,即可对该病进行准确诊断,治疗方式包括反复血肿穿刺、持续负压吸引、血肿切开机化组织切除、石膏帽包扎等。  相似文献   

19.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traumatic delay intracranial hematoma,TDICH)系指患者头部外伤后首次CT扫描颅内未发现血肿,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次CT扫描发现颅内血肿,或清除颅内血肿一段时间后又在颅内不同部位发现血肿.迟发性血肿往往加重病情,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因此,对本病的观察与护理就显得特别重要.1990年3月至2004年3月,本院神经外科收治TDICH 72例,本文总结观察与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20.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52岁,因"头部外伤术后伤口流脓约3月"入院。患者3个月前头部被重物砸伤,伤口污染严重,合并颅骨粉碎性凹陷骨折;伤后在当地急诊行清除缝合术;术后1周行开颅血肿清除+部分骨折片取出及复位术;术后长时间抗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