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床上异物导致骨髓炎屡见不鲜,但多为开放性骨折时,残留的致伤物碎片所引起.本院收治1例由于“柳枝接骨”后11年发生在股骨慢性骨髓炎,症状反复发作再5年后治愈.报告如下.患者男性,于8岁时(1959年)外伤致立股骨中下1/3骨折.伤后在外院就诊,住院行在股骨切开“柳枝接骨”.2个月后骨折愈合.患者于术后感局部胀痛不适,但能正常生活劳动.术后11年,患者突然高热寒战,左大腿内侧红肿剧痛,月余破溃流脓,经治疗愈合.13年后局部症状又复发,破溃流脓,经用抗菌素和中药治疗数月,创口闭合.15年后(1975年)第3次发病,经治疗1年余窦道不愈.16年后,即患者24岁时来本院就诊.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肾移植受者术后1年时的肾小球滤过率(GFR)与移植肾长期功能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4年11月至2004年10月间334例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1年时的GFR不同,将受者分成肾功能正常组(≥1.083 ml/s; 267例)和肾功能异常组(GFR<1.083 ml/s;67例))GFR采用Coekeroft-Gault(C-G)公式进行计算.采用Kaplan-Meier方法比较两组受者术后5年时移植肾的长期存活率;分析术后1年与术后5年时GFR的相关性. 结果 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存活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术后1年时的GFR与移植肾存活时间成正比,术后同一时间点(5年、10年),肾功能正常组(不包括或包括肾功能正常的死亡者)移植.肾的长期存活率均高于肾功能异常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1年时GFR比较,术后5年时的GFR变化幅度为(0.080±0.248)ml/s,其下降程度与术后1年时的GFR呈现明显正相关性. 结论 术后1年时的GFR水平影响移植肾的长期功能,术后1年时的GFR越高,术后5年的GFR也越高.  相似文献   

3.
Yan TQ  Yang RL  Guo W 《中华外科杂志》2008,46(9):661-663
目的 对腓骨近端成骨肉瘤患者的局部复发率和5年生存率进行评估.方法 1997年10月至2005年7月,12例腓骨近端成骨肉瘤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16岁(9~23岁).Enneking外科分期IIB期11例,III期1例.术前穿刺活检病理确诊后,除1例患者放弃治疗自动出院,其余11例均给予术前成骨肉瘤标准化大剂量化疗2个疗程后,手术切除肿瘤.按Malawer分型,I型切除8例,II型3例.术后继续进行术后化疗4个疗程,并定期复查.结果 仅有1例患者术后1年出现了局部复发,接受了再次手术切除,局部复发率为9%(1/11).确诊后自动出院的患者1年后死于双肺转移.III期1例患者半年后死于全身衰竭.2例IIB患者分别于术后1年和2年死于肺转移.12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117个月,平均60个月.11例患者Kaplan-Meier生存曲线5年生存率为72.7%.所有患者的膝关节功能稳定,腓总神经切除的患者术后带踝关节支架行走.结论 腓骨近端成骨肉瘤局部复发率较低,5年生存率和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成骨肉瘤术后的基本相同.本研究证实对于腓骨近端肿瘤,边缘性切除并不影响腓骨近端成骨肉瘤的预后.术后外侧副韧带和股二头肌腱在胫骨近端外侧的止点重建对于膝关节的术后稳定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钉合术(PPH)后直肠狭窄的处理.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13年5月共1071例PPH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术后随访资料.共随访894例患者,随访3月~2年.34例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直肠狭窄,均给予手指扩肛或切开狭窄环而治愈.PPH术后直肠狭窄多发生在术后3周~2个月,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5.
椎弓根钉内固定加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减压、椎弓根钉固定加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患的疗效.方法 自2000年11月-2005年5月采用椎板减压,部分髓核摘除,神经根松解,椎弓根钉内固定加后外侧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患103例进行了讨论.其中男53例,女50例,年龄36-76岁,平均(57.2±8.4).随访时间1-5年,平均(2.6±0.7).病程3-360月,平均184.4±4.1月.手术前,术后1月、3月、6月、1年及每隔一年进行随访及JOA评分,拍摄腰椎正侧位片,确定是否植骨融合.结果 术后一年融合率达87%.应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术后三月、六月、一年及一年以上JOA评分与术前比较P值<0.05,术后一月与术后三月、六月、一年及一年以上比较P值<0.05,术后三月以上各组间两两比较P值>0.05.结论 减压、椎弓根钉固定加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患具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162例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再切除的体会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探讨以再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提高肝癌术后的远期疗效.方法 对肝内复发癌、肝外转移癌和肝内复发肝外转移的不同类型的病例采用不同的切除方法.结果 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行再切除162例,1.3、5、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6.8%、66.7%、43.6%和21.8%,中位生存期3年9个月,平均生存期4年5个月.真中肝内复发癌切除组126例.术后1、3、5、1O年生存率分别为99.2%、71.3%.46.6%和19.1%,二次肝切除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3.5%.38.2%和 19.6%,三次肝切除术后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4.7%、44.9%和25.0%,中位生存期3年9个月,平均生存期4年6个月.术后存活时间最长的1例已17年9个月.肝外转移癌切除组30例,转移灶包括有腹腔、肺.胸壁、肋骨、腹壁、脑.肾门和圆韧带等处,首次肝切除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9.7%、61.0%和32.6%,二次肝外转移灶切除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5.4%.29.0%和 15.6%,中位生存期3年9个月,平均生存期4年5个月,存活时间最长的1例14年2个月.以腹腔转移灶切除者最多,而肺转移灶切除后疗效最好.兼行肝内复发癌和肝外转移灶切除组共6例,现存活3例,分别为术后1年10个月,3年9个目和9年9个月.另3例相继于术后3年11个月、5年8个月和6年11个月死亡.结论 手术切除同时预防性应用全植入式药物输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单孔腹腔镜逆行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2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979例胆囊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09年收治51例、2010年收治265例、2011年收治374例、2012年收治289例.术前准备同多孔LC.手术时,选择脐部正中切口,行单孔腹腔镜逆行胆囊切除术.游离胆囊体和底部后,游离、拉直胆囊管,与胆总管呈垂直,2枚hem-o-lock夹钳夹胆囊管近端后,超声刀凝切胆囊管,切除胆囊.术后护理同多孔LC.采用电话和门诊随访,随访患者切口感染、切口疝、切口疼痛、切口美观满意度等,随访时间截至2013年3月.结果 979例患者无中转开腹手术,20例患者因炎症较重中转为多孔LC,其中2009年3例(5.88%),2010年5例(1.89%),2011年5例(1.34%),2012年7例(2.42%).959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48.5 min,术中出血量为(27±25) mL.其中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51.8 min、49.2 min、48.9 min、46.7 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5.0 mL、32.1 mL、33.8 mL、22.9 mL.患者术后疼痛较轻,4.90% (47/959)的患者使用止痛药物,其中2009年5例,2010年12例,2011年18例,2012年12例.959例患者中仅有4例术后脐部有轻度红肿,经换药治疗后痊愈.2010年至2011年的手术患者中有3例出现胆管损伤,2例术中发现及时修补,1例保守引流后痊愈.患者术后平均肛门排气时间为2.2d,平均住院时间为4.2d.924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3个月.随访期间患者术后瘢痕隐藏在脐内,均无切口疝发生.结论 单孔腹腔镜逆行胆囊切除术安全有效,切口隐蔽.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23岁.因"肛后脱出物7年"于2019年12月19日入院.入院诊断:混合痔、内痔.患者于7年前 ,平素大便秘结 ,便后肛门有物脱出 ,可自行回纳 ,偶有疼痛 ,自行用药后症状可缓解.此后7年来 ,该症状反复发作 ,尤以进食辛辣香燥之品或饮酒后更甚.  相似文献   

9.
髋关节置换术后失败原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分析髋关节置换术后接受翻修手术的病例,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不同时期失败的原因和特点.[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1995年6月~2005年6月间髋关节置换术后失败接受翻修手术的病例78例.其中全髋置换术后翻修42例,股骨头置换术后翻修36例.初次髋关节置换术后5年以内翻修的共36例,5年以上翻修的42例.[结果]在早期失败(5年以内)的病例中,失败原因主要是感染(16例),其次是假体无菌性松动,髋臼磨损和机械性失败.在晚期失败(5年以上)的病例中,失败原因主要为无菌性松动,髋臼磨损.[结论]感染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松动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主要原因是晚期无菌性松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腹腔内隐睾恶变为巨大精原细胞瘤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3例腹腔内隐睾恶变为巨大精原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治方法,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2.3岁,均表现为隐睾、腹痛及盆腔内肿块.3例最终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类型均为精原细胞瘤.术后1个月开始给予放疗或化疗.随访0.5至5年,例1术后5年,健在,性功能正常,未生育;例2术后4.5年,健在;例3术后0.5年,健存.结论 腹腔精原细胞瘤大多继发于隐睾,隐睾患者腹盆腔有增大的肿块应高度怀疑隐睾恶变,手术切除加放化疗较理想.隐睾患者需早期诊断、治疗及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11.
局麻关节镜下Fast-fix缝合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局麻关节镜下Fast-fix缝合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5年10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半月板损伤患者106例,其中男74例,女32例;年龄13~71岁,平均27.6岁;病程15 d~5年.临床主要表现为膝关节活动后疼痛、肿胀、绞锁,关节间隙压痛,McMurray征阳性,MRI示半月板撕裂或退变.均采用局麻关节镜下Fast-fix半月板缝合术,术前术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膝关节Lysholm评分进行疗效评价.术后随访1年以上.结果:术后随访102例,失访4例,随访时间1.1~8年,平均2.6年.随访采用门诊检查主观症状、临床查体及问卷方式进行.102例均无麻醉并发症,96例主观症状及临床查体正常,4例有活动后轻度胀痛,2例活动后中度疼痛伴关节间隙压痛.术后患者VAS及Lysholm评分均较术前改善.结论:关节镜下Fast-fix半月板缝合术是修复半月板损伤的理想方法,尤其是内侧半月板后角撕裂,手术操作方便,并发症少,术后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病人 男,39岁.右下肢深静脉血栓间断行抗凝溶栓治疗近1年,但逐渐出现腹水.2005年9月行肠-房人工血管转流术,症状缓解9个月后再次出现腹水.行人工血管内旋切术,3个月后再次堵塞.2007年6月行左肝静脉支架置入,2个月后支架堵塞(图1),病人出现大量胸水并将后纵隔推向左侧(图2),平卧困难.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PPH术后,吲哚美辛栓外用对术后Ⅲ度疼痛及尿潴留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7年12月前我科PPH手术病例40例作为对照组,2007年12月至2008年3月19例病例作为治疗组,术后将吲噪美辛栓1粒纳入肛内,观察术后并发症的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组术后疼痛和尿潴留等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 PPH术后外用吲哚美辛栓可减轻疼痛及降低尿潴留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膝关节置换术后病人的康复训练,确保术后良好效果.方法:选自2008年10月~2009年12月本院45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的方法,收集临床资料,统计分析.结果:经科学指导术后功能训练,功能恢复明显良好.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如何在做好一般护理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科学的规范术后患者的康复训练,是保障手术成功率,提高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病人出院后的护理现状,并进行相应的观察、护理,促使我们老年病人出院后的护理水平进一步提高.方法:2009年1月--2011年3月收集相关老年病人出院后护理资料.结果:老年病人出院后护理不满意.结论:建议家庭、社会改变目前状况.  相似文献   

16.
患者 女,56岁.自1992年至今因发现左手大鱼际部肿块并多次复发,先后于外院9次手术治疗,肿块反复于局部复发而再次来我院住院治疗. 1992年发现左手大鱼际处出现无痛性肿块,边界清楚,无明显压痛及放射痛,按压不缩小伴拇指活动不适,行第一次肿块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为透明细胞肉瘤,术后未给予放射和化学治疗.全身检查未发现肿瘤转移灶.10年后左手大鱼际处再次发现肿块,手术切除,病理检查后再次证实为透明细胞肉瘤.全身检查仍未发现其他肿瘤病灶.4年后肿瘤再次局部复发,予局部切除治疗,未进行全身检查.1年后再次复发,以后每年肿瘤局部复发并手术1次,先后共行9次手术,4次病理检查,诊断结果均为透明细胞肉瘤.  相似文献   

17.
1998年11月,我院收治原位回肠膀胱术后8年,肠膀胱内复发膀胱腺癌患者1例.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65岁.患者8年前曾以间歇性全程肉眼血尿1.5个月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1年后肿瘤复发并再次行经尿道电切术.术后2年复查膀胱镜于膀胱右侧壁、三角区及颈口发现多发乳头状肿瘤,最大者直径约3 cm.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后严重并发症发生后的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实施PD手术6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16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28例次,并发症发生率24.6%.术后死亡2例,围手术期死亡率为3.0%.结论 采取适当的手术方法可以预防术后胰漏及出血,发生胰漏及出血后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可以降低术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患者 女性,51岁.因"腹膜后肿瘤术后10年,体检发现右腹膜后肿块1周"于2010年5月20日入院.患者10年前曾因腹膜后肿瘤于我院手术,腰部斜切口腹膜后入路,术中见肿瘤位于右肾门前内侧,囊性,术后病理为"黏液囊肿".患者术后痊愈出院.术后2年随诊无异常,后未再复查.入院前1周患者体检B超发现右腹膜后肿块7.0 cm×4.0 cm,故再来我院就诊.患者饮食正常,无腰痛、腰酸,无腹痛、腹胀.患者既往16年前有阑尾切除术史.体检:体温36.8 ℃,发育正常,营养较好,偏胖,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未见异常.腹软,无压痛.肝脾检查正常,无腹水.肝功能、生化、血常规等检查正常.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胆总管探查术后胆总管末端狭窄的预后.方法 对1998年1月至2007年1月,64例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后T管造影发现胆总管末端狭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未做任何处理拔管30例.延长带管时间到6个月,复查T管造影后再拔管14例.7例夹闭T管有症状,其中3例逐渐延长夹管时间J后再拔管;另4例一直未能夹管,第一次术后3个月再次手术.行气囊扩张置管支撑半年后拔管13例.结果 能够夹闭T管的47例中,41例(87.23%)在2~6年的随访期内没有出现胆道梗阻症状.6例出现胆道梗阻症状,占12.77%.气囊扩张后支撑半年的13例中,7例出现胆道梗阻症状,占53.85%.结论 胆总管探查术后,胆道造影发现胆总管末端狭窄;如果能夹闭T管,最妥当的临床处理是可以不做任何处理拔管,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