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应用天幕裂孔切开术治疗脑疝患者6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天幕裂孔切开术在救治重型颅脑伤合并颞叶钩回疝的作用。方法对本科2002年7月到2008年4月间收治的60例特重型颅脑伤合并有颞叶钩回疝继发脑干伤患者在开颅清除血肿去骨瓣减压的基础上加行天幕裂孔切开术。结果GCS计分均为3~8分,恢复良好33例,中残9例,重残6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9例。结论天幕裂孔切开术有利于缓解颞叶钩回疝及所致继发性脑干损伤,降低病残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天幕裂孔切开术在治疗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时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为了提高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方法 对64例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有脑干伤患者在开颅清除血肿去骨瓣的基础上加行天幕裂孔切开术。结果 GCS 3 ̄5分22例,6 ̄8分42例,恢复良好38例(59.3%),中残10例(15.6%),重残6例(9.4%),植物生存4例(6.3%),死亡6例(9.4%),结论 对此类病员积极开展天幕裂孔切开术能进一步降低病残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天幕裂孔切开术治疗重型、特重型颅脑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6例天幕裂孔疝、脑干伤患者施行了天幕裂孔切开术,收到良好效果。对天幕裂孔切开的指征和操作中注意事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天幕裂孔切开术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脑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增路 《河北医药》2007,29(4):345-345
急性重型颅脑伤合并颞叶海马钩回疝是神经外科高病死率和高致残率原因之一.为提高治愈率,改善生存质量,自1996年7月到2005年12月,我们在开颅清除血肿去骨瓣减压的基础上行天幕裂孔切开术治疗急性重型颅脑伤合并颞叶海马钩回疝133例,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王玉海  蔡学见 《江苏医药》1998,24(11):820-821
为了提高重型(GCS6~8分)特重型(GCS3~5分)颅脑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自1994年7月至1996年7月我科试行对20例此类患者在开颅清除血肿去骨瓣减压的基础上,加行天幕裂孔切开术,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患者男14例,女6例,年龄20~69岁,平均43.8岁。车祸伤10例,坠落伤6例,打击伤4例。术前GCS积分:3~5分12例,6~8分8例;双瞳散大3例,单瞳散大17例。有原发脑干伤者7例(术中见脑干挫伤)。术中天幕切开长度2~3cm,Labb,e静脉保留14例。术后发生应激性溃疡3例,均得到控制;大脑后动脉闭塞2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颞天幕切开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的疗效.方法 将63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1例在开颅清除血肿去骨瓣的基础上加行经颞天幕切开术,对照组32例行常规开颅清除血肿去骨瓣术治疗.结果 31例行经颞天幕切开术的患者中存活21例死亡10例;对照组32例患者中,存活18例,死亡14例,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颞天幕切开术能快速使颞叶钩回疝复位,缓解脑疝引起的继发性脑干损伤,从而降低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显微小脑幕切开术救治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8年6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26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采取颅内血肿清除后行大骨瓣减压及显微小脑幕切开术进行治疗.结果 GCS评分:3~5分10例中生存7例,其中恢复良好2例,中重残4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3例.GCS评分:6~8分16例全部存活,恢复良好12例,中重残4例.结论 应用显微小脑幕切开术可以安全,有效的使颞叶钩回疝复位,缓解脑疝引起的继发性脑干损伤,减少了并发症,降低了致残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复位天幕裂孔切开术联合去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1月~2014年4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行血肿清除,标准去骨瓣减压联合天幕裂孔切开,对照组30例行血肿清除,标准大骨瓣减压,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脑动脉梗死、脑积水、应激性溃疡发生率及死亡率低于对照组,术后48 h环池显露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标准去骨瓣减压联合天幕裂孔切开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大骨瓣减压联合天幕裂孔切开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4年8月至2016年5月在本院诊治的7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实施血肿清除、去大骨瓣减压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天幕裂孔切开术;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环池显露情况及脑积水、应激性溃疡和术后脑梗塞等并发症的情况评估患者的临床疗效;两组患者均随访6个月,并采用格拉斯哥预后分级评分(GOS)标准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残疾、植物样生成及死亡等情况来评估患者的预后.结果 观察组脑积水发生率为5.41%、应激性溃疡发生率为16.22%、术后脑梗塞发生率为10.81%,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1.62%、45.95%、40.54%),术后3d环池显露发生率为78.38%,高于对照组的16.2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轻残及植物样生成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预后良好为51.35%,高于对照组的37.03%,重残及死亡发生率分别为5.41%、10.81%,低于对照组的21.62%、29.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大骨瓣减压联合天幕裂孔切开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疗效显著,环池显露较早,并发症少,安全性高,预后情况较好,是一种治疗颅脑损伤患者安全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脑幕裂孔切开术对重型颅脑损伤并脑疝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观察组在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基础上给予小脑幕裂孔切开术,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脚间池、环池、四叠体池的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出院时的GO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脑幕裂孔切开术可有效缓解脑疝所致的脑干继发性损伤,并促进脑疝恢复,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病残率和病死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骨瓣减压联合天幕裂孔切开术治疗外伤性天幕裂孔疝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04年1月~2009年6月收治的符合标准的患者68例,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行血肿清除、大骨瓣减压及天幕裂孔切开术;对照组35例行血肿清除、大骨瓣减压,不行天幕裂孔切开术。术后48h复查CT,对比组间脑干周围池改善率。对比组间病死率、术后2周与4周的GCS评分,及术后6个月的GOS评分。结果:治疗组脑干周围池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周GCS评分及术后6个月的GO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骨瓣减压联合天幕裂孔切开治疗外伤性天幕裂孔疝疗效肯定,可显著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应用天幕切开加低温液基底池灌洗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小脑幕切迹疝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36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小脑幕切迹疝患者在常规术式的基础上加行天幕切开、低温液基底池灌洗治疗,与同期32例此类患者应用常规术式治疗进行对比的临床研究。结果天幕切开组36例随访0.5~1年恢复良好16例,中、重残11例,无植物生存,死亡9例.常规术式组32例随访0.5~1年恢复良好9例,中、重残4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17例.结论天幕切开加低温液基底池灌洗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小脑幕切迹疝患者是效果显著的术式,可以明显地降低此类疾病的并发症、致残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环孢素A联合纳洛酮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环孢素A联合纳洛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预后及死亡情况。结果观察组意识觉醒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环孢素A联合纳洛酮对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陈志林  徐春雷 《淮海医药》2011,29(3):199-200
目的 探讨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 应用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5例.结果 本组患者恢复良好29例,中残8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3例.结论 运用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能彻底清除幕上颅内血肿和坏死脑组织,充分减压,提高抢救成活率,减低病死率和病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高渗盐水与甘露醇交替使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术后颅内高压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术后颅内高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高渗盐水与20%甘露醇交替使用)、高渗盐水组(单独使用3%高渗盐水)和甘露醇组(单独使用20%甘露醇),观察三组患者治疗3d后颅内压、血清肌酐及血钠水平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3d后颅内压明显低于高渗盐水组和甘露醇组(P<0.05),血钠水平明显低于高渗盐水组(P<0.05),血清肌酐水平明显低于甘露醇组(P<0.05).结论 高渗盐水与甘露醇交替使用能有效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术后颅内高压水平,并且能降低肾功能不全和电解质平衡紊乱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唐剑  周和平  王绍波  陈新生 《安徽医药》2017,21(6):1036-1039
目的 探讨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实时无创监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2)的变化规律以及与颅内压(ICP)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4例重度颅脑损伤急诊术后病人,采用近红外光谱与有创颅内压监测仪持续监测rScO2、ICP,同时记录脉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脑灌注压(CPP),采用SPSS统计学方法分析监测结果的关联性.结果 重度颅脑损伤预后程度和rSc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预后越好的组其rScO2值越高,术后rScO2早期会出现下降,最后随颅内高压缓解后再次呈上升趋势.但4例死亡病人伤后rScO2主要呈下降趋势,上升不明显.rScO2与ICP呈显著负相关(r=-0.882,P<0.001),rScO2与CPP呈显著正相关(r=0.938,P<0.001).结论 近红外光谱技术可以准确无创监测脑组织rScO2,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治疗及预后评估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亚低温治疗重型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内皮素 1(ET 1)、一氧化氮 (NO)和C 反应蛋白 (CRP)的影响。方法  75例重型脑损伤患者分为两组 ,亚低温组 ( 4 0例 )与常温组 ( 35例 )进行比较。结果 入院时两组患者血ET 1、NO和CRP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1) ;治疗 72h后亚低温组明显低于常温组 (P <0 0 1)。亚低温组病死率 10 0 % ,明显低于常温组 (P <0 0 5 )。结论 血中ET、NO和CRP水平在重型脑损伤时明显增高 ,亚低温治疗可降低血中ET 1、NO和CRP水平 ,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A型肉毒毒素治疗脑中风和脑外伤后下肢痉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A型肉毒毒素 (botulinumtoxinA ,BTXa)能否有效、安全地治疗下肢肌痉挛 ,改善步行能力及步行速度。方法  2 7例中风、脑外伤患者 ,选择下肢肌肉局部注射国产BTXa。每个病人每次选择 3~ 5块肌肉 ,每块肌肉总的注射剂量介于 5 0~ 10 0U ,每次病人接受的注射总量小于或等于 40 0U。所有病人同时接受步态训练等康复治疗。注射前、注射后 2、4wk按改良式Ashworth量表 (ModifiedAsh worthScale ,MAS)评定肌张力 ,足印分析法 (footprintanaly sis)测量并记录步行时的时间距离参数的变化 ,研究各肌群肌张力变化与步态参数的关系。结果 整体比较 ,注射后 2wk(股直肌除外 )、4wk与注射前相比 ,各肌群肌张力降低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步态时间距离参数值 (T D值 )除步角外 ,各参数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P <0 0 1或 <0 0 5 )。注射前与注射后 4wk比较 ,步长、步宽、步速差异均有显著性(P <0 0 5 )。注射后 2wk与 4wk比较 ,步长、步速有改善(P <0 0 5 )而步宽、步角变化不大。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各肌群肌张力降低与步长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 BTXa下肢肌肉局部注射结合步态训练 ,可以明显改善中风、脑外伤的痉挛步态 ,由此显示局部的化学去神经方法与康复训练相结合 ,可以使特定的功能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