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回顾总结在我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发生胆囊残留病变的患者诊治记录,分析胆囊残留病变的诊治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以来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发生胆囊残留病变的患者2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确诊患者进行二次的手术医治,在手术过程中发现引起胆囊病变的原因,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结果:引起胆囊病变的原因中胆囊的残株结石患者16例,残余小胆囊和由此引发炎症的患者7例,胆囊残株癌变患者2例,其中合并胆内管结石患者8例,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9例,术后患者均全部治愈。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需遵循严谨科学的手术操作步骤,以防止患者胆囊术后发生残留病变。术后密切关注患者恢复情况,一旦发现患者胆囊残留病变,要及早判断诊治,防止病情严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收集2005年以来我院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留病变患者资料,对腹腔镜术后残留胆囊病变进行诊治分析。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发生胆囊残留病变的患者进行二次手术治疗,通过手术发现进行具体病变确诊以及治疗效果分析。结果:术后患者的胆囊残留病变均得到判断与证实,切除残留病灶成功。手术前的症状得到控制甚至消失,手术前后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住院所用时间平均为(8.1±1.0)d。结论:按照科学精准的胆囊切除手术步骤进行手术操作,是防止术后胆囊发生残留病变的重要手段。对有明确症状的残留胆囊病变及早诊疗,并进行相应的二次手术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治愈疾病。产生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苏智锋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2):694-695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余病变的原因、治疗及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7月—2009年12月间收治的25例胆囊切除术后残余病变的原因、类型、处理方法及效果。结果 25例均行再次手术。切除过长胆囊管或小胆囊,其中胆囊管或小胆囊内残余结石21例,残余胆囊合并有胆总管结石2例,加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形管引流,另2例为残余胆囊。术后恢复良好,均治愈。切除标本送病理检查,无肿瘤及恶性变。结论首次手术前全面、系统的影像学检查,合理掌握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时机,术中辨清胆总管、肝总管、胆囊管三管之间的关系,术中仔细探查,规范切除胆囊是预防胆囊残余病变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残留胆囊的发病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7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17例残留胆囊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3例经再手术治疗痊愈,保守治疗4例,好转出院后症状仍时有发生。结论:残留胆囊是胆囊切除术的并发症,首次手术需仔细辨认胆囊管,再次手术切除残留病变是治疗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胆囊切除术是胆道外科常用的手术,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据有关资料分析,约85%的病人术前的症状得以长期缓解[1],少数患者的症状持续存在,过去被统称为"胆囊切除术后综合症(PCS)",是胆囊切除术后所出现的与胆系病变有关的临床症候群.但目前认为这一名称并不存在,多数患者可以找到产生的原因.现将我院外科2000年2月~2009年5月因胆囊的120例患者中的37例病人资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赫军  邹全庆  黄栋 《广西医学》2003,25(10):1997-1998
胆囊残留病变系指胆囊切除后胆囊颈部 (粘膜 )残留或胆囊管过长所引起的病变 ,如原有的胆囊结石与胆囊炎症状依然如故 ,或者短暂缓解后又复发 ,必须再次手术切除。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 LC)的广泛开展 ,胆囊残留病变的发生率已呈上升趋势 ,成为 LC术不可忽视的问题。我院从 1 992年 1 0月至2 0 0 3年 1 0月采用 LC胆囊切除术 396例 ,其中 1 3例并发胆囊残留病变 ,现浅谈我们的诊治体会。1 临床资料本组男 5例 ,女 8例 ,年龄 37~ 69岁 ,平均 48.7岁 ,本组 1 3例胆囊残留病变均由手术、B超、MRCP、ERCP等检查确诊。胆囊管残株过长 1…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腹腔镜逆行切除术和次全胆囊切除术对复杂胆囊病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复杂胆囊病变患者50例临床资料,27例行腹腔镜逆行切除术(Ⅰ组),23例行腹腔镜次全胆囊切除术(Ⅱ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补液量、中转开腹率、每天腹腔引流液、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在中转开腹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每天腹腔引流液、手术并发症及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Ⅱ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补液量方面显著少于Ⅰ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治疗复杂胆囊病变的手术效果与腹腔镜逆行切除术相仿,但其更为安全可行,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8.
刘勇 《当代医学》2009,15(13):75-75
目的分析胆囊切除术后症状残留的病因和防治。方法分析我院2002~2007年20例胆囊切除术后症状残留患者。结果胆囊切除术症状残留常见原因胆囊管留置过长或大部切除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合并内科疾病、肝下积液、功能性胆道运动障碍。结论胆囊切除术前应全面、充分检查,术中应精细手术操作,才能最大限度避免胆囊术后症状残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胆囊管结石残留发生的原因.方法:分析535例行LC患者中发生胆囊管结石残留的病例数及原因.结果:535例患者中发现胆囊管结石残留5例,这5例患者全部有胆囊管解剖结构异常,其中1例是急诊手术患者,1例患者结石为泥沙样,3例患者有结石嵌顿.结论:胆囊管结石残留是胆囊管解剖异常、结石嵌顿等多因素影响的结果,其中解剖异常对结石残留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术后残留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特点和腹腔镜手术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4例胆囊切除术后残留胆总管结石患者,分析其临床表现、既往手术史、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和手术相关指标。结果 14例患者首次出现症状与初次手术间隔时间为1~22个月,中位间隔时间为11个月。其中9例以右上腹疼痛伴恶心、呕吐、发热为主要症状,5例以梗阻性黄疸为主要表现,且有2例患者并发急性胰腺炎。既往8例为择期腹腔镜手术,4例为急诊腹腔镜手术,2例为急诊开腹手术。12例次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升高,5例次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升高,2例次血、尿淀粉酶及脂肪酶升高。所有患者均经过MRCP检查证实胆总管结石。所有患者无中转开腹病例,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75~164min,中位手术时间90min;手术出血量15~154ml,中位出血量48ml;术后住院时间5~14天,中位住院时间7天。结论 患者胆囊切除术后原症状不缓解或再次出现类似症状时,甚至发热、黄疸、并发急性胰腺炎时均应考虑胆总管结石残留可能,且腹腔镜手术治疗残留胆总管结石安全而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联合治疗胆囊残留病变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0年1月-2009年6月收治的56例胆囊残留病变患者,采用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联合治疗,观察治疗后疗效.结果 本组56例患者手术均成功,除1例残余胆囊癌患者中转开腹外,其余均在腹腔镜及内镜下完成并治愈出院.未出现腹腔感染、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 d(3~16 d).结论 三镜联合治疗胆囊残留病变安全可靠,且创伤小,患者恢复较快,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胆囊部分切除术治疗胆囊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998-09~2009-11施行胆囊部分切除术62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病例均痊愈,切口感染9例,术后并发胆漏3例,肺部感染7例,肺不张2例。住院时间9~31d,平均17d。随访6个月-3年,元症状复发,效果满意。结论当胆囊切除有困难时,行胆囊部分切除术是简便而又安全可行的术式,既能够达到胆囊切除的目的,又能减少肝外胆管和血管损伤;但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正确处理胆囊残余部分。  相似文献   

13.
陈金明  陈吉林  毛泽军 《浙江医学》2011,33(9):1359-1361
残余胆囊是胆囊切除术后最常见的残留病变,当前胆囊结石的发病率明显升高,实施胆囊切除术者也明显增加。随着胆囊切除术[包括开腹胆囊切除术(OC)、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普遍开展,残余胆囊的发生有增多的趋势。笔者所在两家医院于1998年8月至2010年6月共收治残余胆囊25例,现将诊治经过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张志星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31):992-993
目的提高对胆囊切除术后早期胆囊残留病变的认识及处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0月间收治的26例胆囊切除术后2周以内诊断,并于3个月内手术切除胆囊残留病变的病例资料。结果全组26例,均经手术及病理切片证实系胆囊残留病变,残株胆囊结石15例,其中11例并肝外胆管结石;胆囊床黏膜残留并炎性肉芽肿形成6例,其中2例并肝外胆管结石;胆囊床黏膜残留并"假胆囊"形成5例。结论胆囊切除术后早期诊断胆囊残留病变有其特殊性,应根据其是否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急性胆管炎、梗阻性黄疸以及右肝下间隙炎性病变的严重程度等进行。  相似文献   

15.
胆囊切除是治疗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的重要方法。由于胆囊三角结构多变,特别是胆囊炎性水肿、粘连,或胆囊萎缩,致使胆囊三角解剖层次不清时,按常规的顺行法或逆行法行胆囊切除,存在相当大的困难,尤其容易造成肝外胆管损伤。因此,为了避免术中出现副损伤,增加手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自1984年以来,我们采用经胆囊切开的胆囊切除术18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余病变的超声影像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经胆囊切除术的患者20例,利用超声影像对胆囊残余病变进行诊断分析。结果:20例胆囊切除术患者均出现相对应的胆囊症状,且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有2例。结论:针对胆囊切除术患者,利用超声影像对胆囊残余病变进行检查,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检查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LC)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4年12月~2006年10月的LC126例临床资料。结果:除7例术中因胆囊三角区粘连致密无法解剖、胆囊息肉合并有右肝叶前缘血管瘤中转开腹外,其余119例均在LC下完成,1例术后出血行二次剖腹探查,另1例术后梗阻性黄疸进行性加重,行2次胆肠吻合手术治愈。结论:LC创伤小、恢复快,是胆囊良性病变的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18.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以及患者要求的提高 ,胆囊切除术在近年来有了较大的发展。小切口胆囊切除术 (minimaltraumacholecystectomy ,MC)因其创伤小 ,恢复快 ,已越来越受患者的欢迎。我院自 1995年至 2 0 0 2年间选择性地进行MC共 2 86例 ,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临床资料 :本组 2 86例中 ,男性 34例 ,女性 2 5 2例 ,年龄 2 3至 65岁 ,平均 4 7.8岁。腹壁脂肪层厚度 0 .5至 3.5cm ,平均 2 7cm ,全部为择期手术。其中胆囊结石 2 74例 ,胆囊息肉 12例。1.2 手术方法 :全部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 ,要求肌松好 ,取右上腹直肌切口长 4cm至 6cm …  相似文献   

19.
胆囊大部分切除术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昕  陈国强 《广州医药》2002,33(5):15-16
目的:探讨胆囊大部分切除术的适应证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胆囊大部分切除术患者的病情及预后。结果:无手术死亡,无胆管损伤,无膈下脓肿形成,3例出现伤口感染,1例出现胆瘘。结论:周密探查后,确诊无法安全地行常规胆囊切除术时,胆囊大部分切除术为一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1001例胆囊息肉样病变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及手术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001例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胆囊息肉样病变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性息肉222例,占21.3%,非肿瘤性胆囊息肉样病变779例,占78.7%。其中胆固醇息肉754例。4例为恶性息肉,单发,直径≥0.8cm,均为B超检查确诊。术后证实为早期腺癌。结论:B超是诊断胆囊隆起性病变的良好方法,胆囊息肉样病变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